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9525发布日期:2021-01-12 07:49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扇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



背景技术:

扇叶是用于转动以产生风的部件,是现有的有叶扇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件。常见的扇叶截面一般呈平滑曲线,其宽度和角度都对其运转所产生的出风量和风压有着重要影响。

现有导风型超薄扇叶,在轴孔和轴芯的结合处采用常规的焊接结合方式,通常由于漏焊、缺焊等状况导致结合处留有缝隙,同时轴芯相对于轴孔的垂直度会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偏差;另外,常规的平面形式并不适用于本超薄扇叶,囿于结构强度不足,使得实际风压和出风量受限,且扇叶会在高速运转中产生较大噪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包括金属壳体、金属轴芯、边框以及扇叶,所述金属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孔,且轴孔的内部安插有金属轴芯,并且金属轴芯的前端套装有联轴器,所述金属壳体前侧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缘,且凸缘的外侧壁上套装有边框,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皆等角度开设有插槽,且插槽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镶嵌有夹片,所述扇叶的底部皆固定安插于插槽、夹片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孔边缘处的金属壳体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凹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孔与联轴器皆呈齿轮状结构,且联轴器和轴孔之间相互嵌套并构成限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框的前侧壁上皆等间距设置有支片,且支片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螺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边框的前侧设置有法兰圈,且法兰圈覆盖于凸缘、边框之间,并且法兰圈的内部通过等角度的螺钉与螺孔相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的中部皆同向设置有折弯部,且折弯部皆呈“u”型结构并向扇叶的前后两侧弧形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将齿轮状的联轴器和轴孔相互嵌套并构成限位结构,增加金属轴芯对金属壳体的扭力,并通过在轴孔的边缘处开设凹台,用于注塑以增强金属壳体、金属轴芯之间的结合强度,用于代替传统的焊接结合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结合处松动泄露、垂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而且成本降低了80%;

2、通过将齿轮状的联轴器和轴孔相互嵌套并构成限位结构,增加金属轴芯对金属壳体的扭力,并通过在轴孔的边缘处开设凹台,用于注塑以增强金属壳体、金属轴芯之间的结合强度,用于代替传统的焊接结合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结合处松动泄露、垂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而且成本降低了80%,通过插槽和夹片对扇叶构成双重固定夹持,避免松动,并通过在扇叶的中部同向设置“u”型的折弯部,相对于原有的平面扇叶,不仅极大地提高结构强度以增加风压和出风量,而且有效减小了扇叶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中扇叶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金属壳体;2、轴孔;3、凹台;4、金属轴芯;5、联轴器;6、凸缘;7、边框;8、支片;9、螺孔;10、法兰圈;11、螺钉;12、插槽;13、夹片;14、扇叶;15、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轴芯4、边框7以及扇叶14,金属壳体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孔2,且轴孔2的内部安插有金属轴芯4,并且金属轴芯4的前端套装有联轴器5,金属壳体1前侧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缘6,且凸缘6的外侧壁上套装有边框7,边框7的外侧壁上皆等角度开设有插槽12,且插槽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镶嵌有夹片13,扇叶14的底部皆固定安插于插槽12、夹片13之间。

在图2和图3中:轴孔2边缘处的金属壳体1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凹台3,用于注塑以增强金属壳体1、金属轴芯4之间的结合强度;轴孔2与联轴器5皆呈齿轮状结构,且联轴器5和轴孔2之间相互嵌套并构成限位结构,用于增加金属轴芯4对金属壳体1的扭力输出;

在图1、图2以及图4中:边框7的前侧壁上皆等间距设置有支片8,且支片8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螺孔9,方便法兰圈10的定位安装;边框7的前侧设置有法兰圈10,且法兰圈10覆盖于凸缘6、边框7之间,并且法兰圈10的内部通过等角度的螺钉11与螺孔9相互连接,用于前端遮挡并减小噪音;扇叶14的中部皆同向设置有折弯部15,且折弯部15皆呈“u”型结构并向扇叶14的前后两侧弧形延伸,用于提高结构强度并减小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金属轴芯4的前端套装联轴器5,然后将联轴器5嵌入轴孔2中,由于轴孔2与联轴器5皆呈齿轮状结构,则二者之间紧密接触并构成限位,从而增加金属轴芯4对金属壳体1的有效扭力输出,并通过在轴孔2的边缘处开设凹台3,通过在凹台3处进行单点注塑,即可增强金属壳体1、金属轴芯4之间的结合强度,用于代替传统的焊接结合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结合处松动泄露、垂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而且制造成本降低了80%;

另外,通过插槽12和夹片13对扇叶14构成双重固定夹持,避免扇叶14在高速运转中发生松动,并通过在扇叶14的中部同向设置“u”型的折弯部15,相对于原有的平面扇叶,不仅极大地提高结构强度以增加风压和出风量,而且有效减小了扇叶14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还通过等角度分布的螺钉11和支片8中的螺孔9相互连接,将法兰圈10固定覆盖于凸缘6、边框7之间,避免污渍渗入接缝处造成锈蚀,并可减小凸缘6处的噪音。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包括金属壳体(1)、金属轴芯(4)、边框(7)以及扇叶(1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孔(2),且轴孔(2)的内部安插有金属轴芯(4),并且金属轴芯(4)的前端套装有联轴器(5),所述金属壳体(1)前侧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缘(6),且凸缘(6)的外侧壁上套装有边框(7),所述边框(7)的外侧壁上皆等角度开设有插槽(12),且插槽(12)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镶嵌有夹片(13),所述扇叶(14)的底部皆固定安插于插槽(12)、夹片(1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边缘处的金属壳体(1)内部等角度开设有凹台(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2)与联轴器(5)皆呈齿轮状结构,且联轴器(5)和轴孔(2)之间相互嵌套并构成限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7)的前侧壁上皆等间距设置有支片(8),且支片(8)内部的中心位置处皆开设有螺孔(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7)的前侧设置有法兰圈(10),且法兰圈(10)覆盖于凸缘(6)、边框(7)之间,并且法兰圈(10)的内部通过等角度的螺钉(11)与螺孔(9)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14)的中部皆同向设置有折弯部(15),且折弯部(15)皆呈“u”型结构并向扇叶(14)的前后两侧弧形延伸。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点注塑增强的U型导风型超薄扇叶,包括金属壳体、金属轴芯、边框以及扇叶,所述金属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轴孔,所述金属壳体前侧的边缘位置处设置有凸缘,所述边框的外侧壁上皆等角度开设有插槽,所述扇叶的底部皆固定安插于插槽、夹片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齿形限位结构,增加金属轴芯对金属壳体的扭力,并通过单点注塑代替传统的焊接结合方式,不仅有效解决了结合处松动泄露、垂直度偏差较大的问题,而且成本降低了80%,还通过在扇叶的中部同向设置“U”型的折弯部,相对于原有的平面扇叶,不仅极大地提高结构强度以增加风压和出风量,而且有效减小了扇叶在高速运转中产生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胡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本合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