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092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压缩机
[0001]分案申请
本发明是对申请日为2011年01月28日,申请号为201110031336.0,名称为空气压缩机,所提出的发明专利进行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系有关于一种空气压缩机,特别是指一种能提升空气压缩效能的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0003]本发明人长期致力于空气压缩机的研发,不仅让早期颇费人力工时且构造繁琐的空气压缩机转型为构造精简且容易迅速组装的产品;或是改良空气压缩机的构造以强化空气压缩机的使用效能,此皆可由发明人所取得的美国专利如U.S.Patent N0.5,215,447 ;5,655,887 ;6, 135,725 ;6, 095,758 ;6, 213,725 ;6, 280,163 ;6, 315,534 ;6, 059,542 ;6,146,112 ;6, 200,110 ;6, 295,693 ;6, 413,056 ;6, 551,077 ;6, 514,058 ;6, 655,928 ;6,846,162 ;7, 462,018 ;7, 240,642等详细得知。发明人所发明的众多空气压缩机构造虽然不同,但其动作方式,可参考图17所示,现有空气压缩机主要是借由马达94轴心来驱动相啮合的小齿轮97、大齿轮95,再由与大齿轮95相连动的重量旋转盘96上所设的曲柄梢961来带动活塞体98在唧筒座91内进行上下往复式运动。其中所使用的活塞体98的活塞头981均维持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面设计,如图16 (该图为表达推气作用面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关系,图中不示出其它次要部件)及图17所示,以X、Y、Z三轴立体空气坐标说明,活塞体98在活塞杆983的枢轴孔932的轴心线基本上形成一平行于水平面的XY平面,活塞体98的活塞头981在其顶端的推气作用面982保持与水平面相互平行的状态,简化表达,活塞头981推气作用面982与XY平面形成Θ 2=0°的设计状态。同时,唧筒座91的气舱室911的顶壁面912也同时保持与水平面相平行,S卩Θ4=0°的设计状态。另一方面,现有空气压缩机机箱的定位板90所设的两圆孔,上圆孔让马达的轴心及其所设的小齿轮97所穿伸,下圆孔是提供大齿轮95的轴心穿伸,该两圆孔的中心轴点971、951,其中之一中心轴点951所延伸的中心横轴线与圆筒型唧筒座所延伸的筒轴中心线(在Z轴方向)相交集,虽然这些结构应用在空气压缩机上能发挥既定的使用功效,但本发明人更设计出一种可突破现有活塞体98及定位板在选择圆孔定位上的设计方式而更能增益空气压缩机使用效能的发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以提升其压缩空气的气密效能。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有:
一机箱,机箱上具有一唧筒座及具有上、下二圆孔的定位板;该定位板定位一动力机构,下圆孔中心点所延伸的中心横轴线与唧筒座所延伸的筒轴中心线互不相交; 所述动力机构中至少包括一马达、一重量旋转盘,马达固定于所述机箱的定位板上,一小齿轮固定于所述马达的轴心并穿伸于定位板的上圆孔,一大齿轮的中心轴枢固于定位板的下圆孔同时固定所述重量旋转盘,该重量旋转盘上设有偏心梢,该偏心梢枢固于活塞体活塞杆上的枢轴孔处;
一活塞体,由在一端设有枢轴孔的活塞杆及由该活塞杆另一端所延伸出的活塞头所组成,活塞杆的枢轴孔端可受动于动力机构,活塞头容纳在唧筒座内并进行上下往复式直线运动。
[0006]所述马达固定于机箱的定位板上,马达轴心穿伸所述下圆孔并直接结合于重量旋转盘上,该重量旋转盘上的偏心梢固定于活塞体活塞杆的枢轴孔处。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本发明空气压缩机机箱的定位板上设有一在相对于唧筒座的筒轴中心线形成一斜偏式的圆孔,即圆孔中心点所延伸的中心横轴线与圆筒型唧筒座所延伸的筒轴中心线互不相交,这种结构搭配能让活塞体在推进行程中维持更佳及更有效的气密效果,在退后行程中加快活塞体后退的速度,即在整个推进、退后行程中能大幅提升空气压缩机在压缩空气时的使用效益。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组合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压缩机另一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3的组合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机箱中的定位板与唧筒座分离的组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活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机箱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机箱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活塞体动力机构与机箱结合后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0-图15为本发明活塞体在唧筒座内的动作示意图;
图16为现有活塞体构造不意图;
图17为现有活塞体容纳于唧筒座内的示意图。
[0009]本发明中:
I机箱10大功率马达
101轴心12马达
120轴心13小齿轮
14大齿轮140中心轴
15重量旋转盘151偏心梢
19重量旋转盘190轴孔
191偏心梢192锁紧螺栓
2定位板21下圆孔
22上圆孔28螺栓
29定位孔3唧筒座 31气舱室311斜顶壁
312内壁周面313间隙
314、315凹穴32泄气座
320内部容室321、322、323、324泄气歧管
33安全阀34泄气阀
39定位柱41软管
42气嘴43软管
44压力显示表5活塞体
51活塞杆510枢轴孔
52活塞头54推气作用面
55定位柱56挡柱
现有空气压缩机:
90定位板91唧筒座
911气舱室912顶壁面
932枢轴孔94马达
95大齿轮951中心轴
96重量旋转盘961曲柄梢
97小齿轮971中心轴
98活塞体981活塞头
982推气作用面983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0011]请先参考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其可将提供活塞体5运作的唧筒座3及提供马达12固定的定位板2 —体成型为独立机箱1,定位板2可固定空气压缩机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含括有马达12、传动用途的小齿轮13、大齿轮14及重量旋转盘15。定位板2具有下圆孔21及上圆孔22,上圆孔22可让马达12的轴心120上所设的小齿轮13穿伸过,并借助螺栓(图中未示出)将马达12固定于定位板2上。下圆孔21与大齿轮14的中心轴140相嵌固,大齿轮14与小齿轮13相啮合,所述中心轴140可将重量旋转盘15固定于大齿轮14上,重量旋转盘15的偏心梢151与活塞体5相枢结。当马达12转动后,活塞体5即可在唧筒座3的气舱室31内进行往复式运作,并将空气压缩至泄气座32的内部容室320。
[0012]本发明于泄气座32设有多只泄气歧管321、322、323、324,歧管321可连结一个在其一端设有气嘴42的软管41,歧管322可连结一个在其一端设有压力显不表44的软管43,歧管323、324可分别螺合功能组件,如安全阀33、泄气阀34 (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