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护罩组件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83423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上端以及下端相邻的区域。
[0071]如图3所示,所述防涡流锯齿500可以形成于以所述送风部100的所述半径线R1为中心的互相对称的区域。
[0072]S卩,以图3的A处为中心,相隔Θ的距离与相隔Θ '的距离可以具有相同的值。
[0073]当然,所述风扇护罩组件中,从所述半径线R1沿圆周方向朝两侧相隔的角度Θ和Θ '可以彼此不同,其角度可以有多样的变更实施。
[0074]此时,所述护罩160的噪声减少效果可以根据Θ以及Θ '值而不同,为了得到优选的Θ以及Θ '值,对不同角度进行了实验,其结果示于图5以及图6中。
[0075]图5(a)为示出以多种角度改变Θ值的情况下在风扇护罩组件的叶片前方lm处用噪声测量仪测量的噪声的图,图4(b)是示出风扇护罩组件的噪声成分中的最大峰值噪声(Max peak noise)的图。
[0076]如图5以及图6所示,风扇护罩组件的噪声在Θ以及Θ '的值为15?20°的情况下,有着最大幅度的减少。
[0077]据此,所述护罩160优选地以所述送风部100的所述半径线R1为中心,相隔15?20°而形成所述防涡流锯齿500。这是因为如图6所示,A区域中的压力的急剧增加导致噪声增加,并且如果Θ以及Θ '的值小于或者大于15?20°,则噪声会增加到一定程度以上,所以所述防涡流锯齿500优选地不形成于Θ以及Θ '的值为15?20°的区域。
[0078]并且,所述护罩160中没有形成所述防涡流锯齿500的区域,即所述第二区域A2可以以所述送风部100的水平方向半径线R2为中心相互对称。
[0079]另外,所述防涡流锯齿500包括:相对所述送风口的半径线,所述风扇的旋转方向侧的第一面和旋转方向相反侧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或者所述第二面相对所述风扇的半径线倾斜地形成,所述防涡流锯齿500的峰或者谷可以沿所述风扇的轴方向并排形成。
[0080]参考图3以及图4对根据本发明的风扇护罩组件1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在所述风扇150开始旋转后,因为所述风扇150的叶片130的旋转引起的吸引力,空气从交换器前方被移送到热交换器侧而冷却热交换器。
[0081]经过热交换器的空气被引导至所述护罩160的送风部100侧。被引导至所述送风部100侧的空气借助于所述锥形口 200而通过所述叶片之间并排出到所述护罩160后方。
[0082]此时,因为所述叶片末端的旋转,在所述送风口的内周面侧吸入空气的一侧即前方形成低压,并且在排出空气的一侧即后方形成高压,因此空气从后方向前方形成涡流并使空气产生逆流,但是应用所述护罩160的风扇护罩组件中因所述防涡流锯齿500而使涡流以及逆流的产生得到抑制,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噪声。
[0083]并且,在所述锥形口 200和护罩160的外侧边缘位置之间的空间变小的部分中,因为流动压力不产生大的变动,所以相比所述防涡流锯齿500形成于所述送风部100的整体内周面的情形,可以增大噪声减少效果。
[0084]S卩,所述护罩160通过防涡流锯齿500减少由风扇的旋转引起的空气移送过程中产生的涡流以及逆流,从而并减少噪声,并且为了防止因位于锥形口 200和护罩160的外侧边缘位置之间的空间变窄的部分的防涡流锯齿500反而引起压力变动增加的问题,使防涡流锯齿500只形成于部分区域,所以相比防涡流锯齿500沿着送风部100的内周面形成于整体的情形,可以增大噪声减少效果。
[0085]并且,本发明的风扇护罩组件可以防止在护罩的重力方向上位于最下端部的锥形口的防涡流锯齿之间形成的凹陷的部分中容易积水并冻结的问题。
[0086]S卩,本发明通过在护罩的重力方向上最下端部形成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中没有形成防涡流锯齿,从而可以防止积水,由此可以具有防止冻结引起的固着以及结冰的额外效果。
[0087]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其应用范围当然可以多样,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要求的本发明的宗旨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所属领域中具有一般知识的任何人当然可以实现多种变形实施。
【主权项】
1.一种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150),包括:轮毂(120),与电机(110)的旋转轴结合;多个叶片(130),形成于所述轮毂(120)的外周面;风扇环(140),在所述叶片(130)的端部连接所述叶片(130); 护罩(160),形成有:压力通风部(101);锥形口(200),形成借助于风扇的旋转而移送空气的送风部(100);电机装配部(300),使驱动所述风扇的电机得到固定支撑;多个固定片(400),在所述风扇的车辆前方侧连接所述电机装配部(300)和锥形口(200), 其中,风扇护罩组件(1)包括:防涡流锯齿(500),沿着所述送风部(100)的内周面预定区域以锯齿形状形成,并且以与所述风扇环的末端维持预定间隙的方式排列, 形成所述防涡流锯齿(500)的区域的沿圆周方向的端部相分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护罩组件包括: 第一区域(A1),是形成所述防涡流锯齿(500)的区域; 第二区域(A2),是所述送风部的内周面扁平地形成的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形成于压力通风部(101)的外侧边缘位置表面和锥形口(200)之间的距离成为最短距离的区域。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包括:从半径线(R1)向一侧方向相隔Θ的区域以及向另一侧方向相隔Θ '的区域,所述半径线(R1)从所述送风部(100)的中心部沿半径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中从所述半径线(R1)沿圆周方向朝两侧相隔的角度Θ以及Θ '是锐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中从所述半径线(R1)沿圆周方向朝两侧相隔的角度Θ以及Θ '彼此相同。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中从所述半径线(R1)沿圆周方向朝两侧相隔的角度Θ以及Θ '彼此不同。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中从所述半径线(R1)沿圆周方向朝两侧相隔的角度Θ以及Θ '是15?20°。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径线(R1)是与所述压力通风部(101)的外侧边缘位置的表面和锥形口(200)之间的距离成为最短距离的点的切线垂直的线。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径线(R1)与从所述送风部(100)的中心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半径线一致。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罩(160)的所述压力通风部(101)以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形状形成。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径线(R1)是从所述送风部(100)的中心部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半径线旋转预定角度的状态。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护罩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区域(A2)是在重力方向上位于下部的区域。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护罩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防涡流锯齿并且形成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风扇护罩组件,其中,所述防涡流锯齿沿着送风部的内周面预定区域而与风扇的叶片端部或者风扇环端部维持预定间距地排列并且以锯齿形态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是形成有防涡流锯齿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是去除了防涡流锯齿的区域,因此随着压力变动量变小,可以有效减少被移送的空气产生涡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噪声。
【IPC分类】F04D29/54
【公开号】CN105339676
【申请号】CN201480035414
【发明人】郑宇烈, 林车孺, 权容成, 赵庆锡
【申请人】翰昂系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6月19日
【公告号】DE112014002947T5, DE112014002947T9, US20160138610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