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23265阅读:来源:国知局
,虽然管式抽油泵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在相同油管直径下允许下入的泵径比杆式抽油泵的泵径大,排量大,但是,在进行油泵检修时必须将油管起出,修井的工作量大,效率低,影响了原油的产量。而杆式抽油泵的最大优势恰恰是在进行检泵作业时不必起出油管,作业成本低,大大提高了原油的产量,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外杆式抽油泵的应用总量占有杆泵总量的85?90%,国内应用的情况却恰恰相反,杆式抽油泵的用量非常小,不足有杆泵的10%。
[0053]然而,目前使用的杆式抽油泵都是按照GB/T 18607-2008《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标准设计而成,其特点是支承总成必须与其连接的抽油泵相互匹配,对于不同的泵径,支承总成的配合尺寸不同,例如,泵径为28mm的抽油泵其支承总成的配合尺寸为48.5mm。因此,利用按照上述组件规范设计的杆式抽油泵在调整泵径时,必须首先起出油管,再进行调整抽油泵的泵径。杆式抽油泵的这个结构特点,使得在调整泵径时必须起出油管,作业成本高,并不能真正发挥杆式抽油泵的技术优势。下面以长庆油田为例,进行简单的说明:杆式抽油泵检泵周期约为管式抽油泵的2/3,利用杆式抽油泵进行井下抽油作业的总量比管式抽油泵的总量高15%,利用杆式抽油泵进行抽油作业时,起油管比例占杆式抽油泵作业总量的70%。
[005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适用于油田开发采油技术,按照特殊结构设计的杆式抽油泵,使得支承总成能够支持至少两个不同泵径的抽油泵总成,具有支承总成可通用和抽油泵可互换的特点,减少了调整泵径时的起油管次数,降低了作业成本。
[0055]实施例一
[005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的支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包括:支承总成和抽油泵总成;其中,支承总成至少支持两个具有不同泵径的抽油泵总成。
[0057]支承总成包括:机械支承上接头11、机械支承座12、机械支承座圈13和机械支承下接头14。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也同时给出了支承总成各部件之间的简单连接关系,机械支承上接头11与机械支承座12相连,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相互配合以形成机械密封,机械支承座圈13卡设在机械支承下接头14内,机械支承下接头14连接油管。
[0058]具体的,支承总成主要用于实现顶部固定杆式抽油泵的机械密封特点,顶部固定是杆式抽油泵的一个种类,具体可参考GB/T 18607-2008《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标准,机械密封主要靠机械支承座12和机械支承座圈13的匹配连接实现,密封形式类似于球阀、球座。由于支承总成能够至少支持两个具有不同泵径的抽油泵总成,所以当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杆式抽油泵能够保证支承总成的结构统一,而抽油泵总成中的泵径可以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机械支承座12和机械支承座圈13是实现杆式抽油泵的泵径可互换和支承总成通用的关键密封件。
[00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通过将支承总成的机械支承座和机械支承座圈进行匹配连接,并且设计的支承总成可以支持至少两个具有不同泵径的抽油泵总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具有支承总成可通用、抽油泵的泵径可互换作业的特点,因而减少了起出油管的作业频次,降低了抽油作业的成本,能够充分发挥杆式抽油泵调整泵径不需要起出油管的优势。
[0060]实施例二
[006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的机械支承座的尺寸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的机械支承座圈的尺寸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实施例一中机械支承座和机械支承座圈匹配关系的详细说明。
[0062]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相互匹配连接,具体包括:机械支承座12的外径与机械支承座圈13的内径尺寸一致。
[00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都不对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的尺寸作具体的限定,只要能够实现两者匹配使用的尺寸都可以被采用,设计的具体尺寸需要参见实际井下抽油作业时抽油管的直径和GB/T 18607-2008《抽油泵及其组件规范》进行设定。
[0064]可选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机械支承座12的外径和机械支承座圈13的内径尺寸为59.54毫米。也即,当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的配合尺寸为59.54mm时,该支承总成能够支持具有28_、32_、38mm三个不同泵径的抽油泵总成,所以,泵径为28mm、32mm、38mm的三个抽油泵总成都能够与支承总成配合尺寸为59.54mm的支承总成连接,因此,在支承总成配合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可互换使用泵径不同的抽油泵,实现了调整抽油泵泵径时不需要起出油管的目的,减少了起油管的作业频次,提高了采油效率。
[0065]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机械支承座12的下部开设有第一倒角,机械支承座圈13的上部开设有与机械支承座12相匹配的第二倒角,所述第一倒角和所述第二倒角为15°。
[0066]本实施例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通过在机械支承座的下部开设第一倒角,在机械支承座圈的上部开设与机械支承座相匹配的第二倒角,能够更容易使机械支承座与机械支承座圈实现匹配形成机械密封,进而达到机械密封的良好效果,将第一倒角和第二倒角设置为15°,既能够实现机械支承座与机械支承座圈的准确配合,又可以保证两者的密封效果,是一个最优的倒角角度选择。
[0067]实施例三
[006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在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分别对支承总成和抽油泵总成进行详细描述。
[0069]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支承总成还包括:机械支承芯轴101、机械支承卡套102、皮碗支承芯轴103、支承皮碗104、支承皮碗座圈105、支承皮碗压帽106和支承皮碗异径接头107。
[0070]具体的,机械支承芯轴101位于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的内部,用于固定机械支承座12与机械支承座圈13的相对位置,机械支承卡套102套设在机械支承芯轴101的外部,起保护机械支承芯轴101的作用,机械支承卡套102下部依次连接有皮碗支承芯轴103、支承皮碗104、支承皮碗座圈105、支承皮碗压帽106和支承皮碗异径接头107,其中,支承皮碗104与支承皮碗座圈105也需要相互匹配,用于实现皮碗密封,支承皮碗压帽106位于支承皮碗座圈105的下部,使支承皮碗104与支承皮碗座圈105匹配密封后固定在皮碗支承芯轴103上。支承皮碗异径接头107用于实现与抽油泵总成异径连接。
[007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的抽油泵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72]参照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可互换作业的杆式抽油泵,抽油泵总成,包括:阀杆异径接头201、第一锁紧螺帽202、阀杆导向套203、阀杆204、加长接箍205、第二锁紧螺帽206、出油阀207、柱塞208、泵筒209、进油阀210、固定阀211、泵筒阀罩异径接头212。
[0073]具体的,阀杆异径接头201通过第一锁紧螺帽202与阀杆导向套203锁紧连接,进而实现与阀杆204的连接,支撑总成I的支承皮碗异径接头107通过加长接箍205与泵筒209连接,并通过第二锁紧螺帽206将阀杆204与柱塞208锁紧连接,出油阀207和进油阀210位于柱塞208内,出油阀207和进油阀210具体用于控制原油从泵筒209的下腔室进入到泵筒209的上腔室,固定阀211位于泵筒209的下部,具体用于控制原油从油管流入泵筒209的下腔室,泵筒209的下部还连接有泵筒阀罩异径接头212,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