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837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并且特别涉及一 种具有可快速拆装的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一关殳来说,为4吏显示屏幕可平稳;故置在桌面上以配合使用者的 使用,大多数是以支架与显示屏幕结合,而支架另一端则与底座结 合,以放置在桌面上来支撑显示屏幕。其中支架与底座的结合方式 普遍采用卡合的方式,因而不易拆卸。
参照图1和图2,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支撑结构的底座的示意 图,图2示出了将传统支架插入图1中底座的示意图。传统支撑结 构100包括底座110和支架120。底座110具有两个开口 110a,并 且在该开口 110a的内壁上i殳置卡勾112。支架120包4舌卡合端122, 并且此卡合端122具有卡槽122a。如图2所示,支架120以卡合端 122插入底座110的开口 110a处,并且经由卡合端122的卡槽122a 与开口 110a的卡勾112卡合。
参照图3,其示出了图2中底座与支架卡合的示意图。卡合端 122的卡槽122a与开口 110a的卡勾112相互卡合,以<吏支架120 固定在底座110上,乂人而不致+>脱。
然而,如果要将支架120及底座110两者拆开时,则需要用力 将卡勾112拉开,才能使支架120脱离。但是为了4吏支架120能相 对于底座IIO固定于一个角度而不会扭曲,而4吏;彈卡勾112和卡槽 122a两者在材料的选用上都只能采用硬度较高的材质,而不能选用 挠性材质。如此一来,如果要将支架120脱离则需硬将卡勾112拉 开,才能使卡勾112脱离卡槽122a。利用蛮力将卡勾112拉开时, 非常容易使卡勾112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通过弹性件可扩 张的材料特性,使得此弹性件与第一贯穿孔紧密接合,由此使第一 部件固定在第二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此装置包括第 一部件、第二部件与至少一个插入件。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 贯穿孔。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孔,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弹 性件。弹性件邻近设置在第二贯穿孔处,其中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
件相重叠时,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相通。插入件插置在第一贯 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中,其中当插入件插入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
时,插入件使弹性件向外扩张以与第一贯穿孔紧密接合,由此使第 一部件固定在第二部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和 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用来支撑显示面板,并且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部 件、第二部件以及至少一个插入件。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贯 穿孔。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孔,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弹性 件。弹性件邻近设置在第二贯穿孔处,其中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 相重叠时,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相通。插入件插置在第一贯穿 孔和第二贯穿孔中,其中当插入件插入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
时,插入件使弹性件向外扩张以与第一贯穿孔紧密4妻合,由此使第 一部^f牛固定在第二部件上。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
例,并结合附图,4乍详细il明3口下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支撑结构的底座的示意图2示出了将传统支架插入图1中底座的示意图3示出了图2中底座与支架卡合的示意图4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示意图5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示意图6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7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8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第一部件的示意图9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插入件的示意图IO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部分透视图11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12A示出了图5中具有另一种弹性件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 图12B示出了图12A中第二部件的背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参照图4,其示出了依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示意 图。显示器200包括显示面板210和支撑装置220。支撑装置220 包括第一部件222和第二部件224,并且此支撑装置220用来支撑 显示面板210。以下以两个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支撑装置220,但 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5和图6,图5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 装置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分解示意图。支撑装 置220用来支撑显示面板210(见图4),并且支撑装置220包括第一 部件222和第二部件22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222为支架, 第二部件224为底座。第一部件22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222a。 第二部件224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孔224a,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弹 性件224b(由于图示的角度在图5和图6中无法看到弹性件224b, 因而将弹性件224b在图7中示出)。弹性件224b邻近设置在第二 贯穿孔224a处,其中当第 一部件222与第二部件224相互重叠时, 第一贯穿孔222a与第二贯穿孔224a相通。插入件226插置在第一 贯穿孔222a和第二贯穿孔224a中。其中当插入件226插入第一贯 穿孔222a和第二贯穿孔224a时,插入件226 4吏弹性件224b向外 扩张以与第一贯穿孔222a紧密4妄合,由此^f吏第一部件222固定在 第二部件224上。
参照图7,其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在 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件224具有两个第二贯穿孔224a,并且弹性件 224b邻近设置在第二贯穿孔224a处。弹性件224b例如包括多个弹 片,而这些弹片环绕设置在第二贯穿孔224a旁,其中第二贯穿孔 224a具有直径dl,而环绕设置的这些弹性件224b具有外径d2。必 需说明的是,此弹片环绕第二贯穿孔224a设置,并且此第二贯穿 孔224a的直径dl基本上与这些弹片的内径(未标示)相同。此外, 在本实施例中,这些弹性件224b的内壁4尤选地具有内螺紋224c。
参照图8,其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第一部件的示意图。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部件224优选地具有两个第二贯穿孔224a, 并且第一部件222也具有两个第一贯穿^L 222a,并且分别3于应第二 部件224的两个第二贯穿孔224a i殳置在第一部件222上。第一贯 穿孔222a具有直径d3,其中弹性件224b的外径d2基本上不等于 第一贯穿孔222a的直径d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贯穿孔222a的直 径d3 4尤选;也略大于弹性件224b的外径d2, 乂人而4吏该第二部4牛224 的弹性件224b易于插入该第一贯穿孔222a中。
参照图9,其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插入件的示意图。插入 件226配合第二部件224的弹性件224b设置,并且插入件226包 括插入端228,而该插入端228具有直径d4。在本实施例中该插入 端228的直径d4基本上不小于第二部件224的第二贯穿孔224a的 直径dl 。并且插入4牛226的直径d4基本上大于弹性件224b的内径, 从而使该插入件226插入弹性件224b后,可以将弹性件224b向外 撑开,使第二部件224与第一部件222紧密接合。此外,在本实施 例中,该插入件226优选地具有外螺紋228a,以4吏插入件226以外 螺紋228a与弹性件224b的内螺紋224c相互螺4妄,以增加插入件 226与弹性件224b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该插入件226不易与弹性 件224b相互松脱。在本实施例中,插入件226例如为螺丝,也可为无外螺紋228a的4即4丁,并且该插入件226的选用需要才艮据实际 情况考虑。
同时参照图10和图11,图IO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部分透 视图,图11示出了图5中支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 第一部件222的第一贯穿孔222a的直径d3略大于第二部件224的 弹性件224b的外径d2,从而使弹性件224b可容易地插入第一贯穿 孔222a中。其中当第一部件222与第二部件224相互重叠时,第 一贯穿孔222a与第二贯穿孑L 224a相通。此时,将插入件226插入 第一贯穿孔222a和第二贯穿孔224a中,以使该插入件226与该弹 性件224b接触。优选地,插入件226以夕卜螺乡丈228a与弹性件224b 的内螺紋224c相互螺4姿。
必需il明的是,由于插入件226的直径d4〗尤选i也大于弹性4牛 224b的内径,所以当插入件226插入弹性件224b时,该弹性件224b 会受到插入件226的4齐压而向外扩张,导致该弹性件224b的外径 d2扩大,从而使弹性件224b与第一贯穿孔222a紧密接合,以使第 一部件222固定在第二部件224上。当要将第一部件222与第二部 件224分离时,仅需将插入件226旋出或拔出,便可使弹性件224b 的外径d2缩小,从而4吏第一部件222易于与第二部件224分离。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插入件226与弹性件224b以螺接方式接合, 还能使两者之间相互咬合的力量增强,从而防止两者脱开。
另外,参照图12A和图12B,图12示出了图5中具有另一种 弹性件的第二部件的示意图,图12B示出了图12A中第二部件的背 视图。该第二部件224,与前述的第二部件224的最大差异即为弹性 件224b,的设置方法。前述的第二部件224中弹性件224b由多个弹 片构成,该弹性件224b,则为单个弹性体,并且该弹性件224b,具有 至少一个切口 c以及第三贯穿孔224d,并且该第三贯穿孔224d与 第二贯穿:JL 224a'相通。
才目同地,插入件226同样地可与弹性件224b,相互螺接,插入 件226使该弹性件224b,向外扩张,以与第 一贯穿孔222a紧密接合, 乂人而《吏第一部件222与第二部件224,相互固定。
虽然本实施例以两个第一贯穿孔与两个第二贯穿孔搭配两个 插入件为例作说明,然而其由于第 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均为圆孔 径,所以当以两个第一贯穿孔、两个第二贯穿孔与两个插入件,搭配 时,可以防止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间的晃动。在实际运用时,如果 将第一贯穿孔、第二贯穿孔^L计为非圓孔径,而插入件的断面形状 配合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设计,则仅需要单个第一贯穿孔、第 二贯穿孔与 一个插入件即可。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13,其示出了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示 意图。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220的第一部件222为支架以及 第二部件224为底座,而第二实施例的支撑装置320与应用其的显 示器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部件322为底 座而第二部件324为支架,其余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22为底座,第二部件324为支架。 第一部件322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322a。第二部件324具有至 少一个第二贯穿孔324a以及至少一个弹性件324b。相同地,第二 部件324经由该弹性件324b插入第一部件322的第一贯穿孔322a 中以与第一部件322结合。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部件324的弹性件 324b例如由多个弹片构成,也可如上述实施例由一种弹性材^j"构 成。
此夕卜,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部件以及第二部件以两组贯穿孔 和插入件作为例子说明,必需说明的是,其贯穿孔和插入件的数量 的配置可才艮据实际情况i+酌i殳置,而不加以限制。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披露的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是通 过弹性体的扩张而与第 一贯穿孔紧密接合,从而使第 一部件固定在 第二部件上。此外,弹性体与插入件的^妻合也以螺紋咬合的方式达 成来增加两者间的咬合力。通过螺紋快速地将插入件乂人弹性体中拆 开,乂人而4吏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两者脱离。如此简易的拆装方式, 即可有效地降低使用者自行拆装破坏支撑装置的风险。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是其并非 用以限定本发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来 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各种改变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 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孔,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邻近设置于所述第二贯穿孔处,其中,当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二部件相重叠时,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孔相通;以及至少一个插入件,插置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中,其中,当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第一贯穿孔和所述第二贯穿孔时,所述插入件使所述弹性件向外扩张以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紧密接合,由此使所述第一部件固定在所述第二部件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 弹片,所述弹片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贯穿孔的一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至少 一个切口和第三贯穿孔,并且所述第三贯穿孔与所述第二贯穿孑L相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内螺紋。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插入件具有外螺 紋,以〗吏所述插入件以所述外螺紋与所述弹性件的所述内螺紋 相互螺才妄。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基 本上不等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直径。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弹性件的外径基 本上小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直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插入件为螺丝。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插入件为铆钉。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支架, 并且所述第二部件为底座。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部件为底座, 并且所述第二部件为支架。
12. —种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用来支 撑所述显示面才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支撑装置及应用其的显示器。支撑装置用来支撑显示面板,并且支撑装置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贯穿孔。第二部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贯穿孔,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弹性件邻近设置于第二贯穿孔处,其中当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相重叠时,第一贯穿孔与第二贯穿孔相通。插入件插置在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中,其中当插入件插入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时,插入件使弹性件向外扩张以与第一贯穿孔紧密接合,由此使第一部件固定在第二部件上。该支撑装置可快速方便地拆装,有效降低使用者自行拆装破坏支撑装置的风险。
文档编号F16M11/20GK101359515SQ20071014349
公开日2009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
发明者马海芳 申请人: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