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马达及其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947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马达及其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马达及其轴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增进效能的 风扇、马达及其轴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功能与运作速度提升,其所产生的热能也相对地增加, 为了维持电子产品正常的运作,常利用风扇来作为散热,并通过风扇所产生 的气流进行强制散热,以使电子产品能够维持在正常的操作温度。
请参照图1所示,现有风扇1以马达10来驱动叶轮11旋转。为了使马 达10顺利运转, 一般利用一轴承12设置在轴套13内并包覆转轴14,使转 轴14可以通过轴承12的支撑而达到顺利运转的目的。
现行的轴套13多为中空直桶圆柱状,其结构设计除了提供转轴14穿设, 也提供轴承12容置的空间。然而,由于轴承12的剖面直径往往大于转轴14 的剖面直径,故轴套13的剖面直径也相对的远较转轴14的剖面直径为大, 如此一来,即造成轴套13内部空间的浪费。
有鉴于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地利用轴套的内部空间,且在机构设计 上具有可变化性,进而增进风扇效能的轴套及其风扇,实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风扇的效能,改善现有风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并用于提升马 达效率及降低消耗功率,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套,其可有效地利用 轴套的内部空间,以增进机构设计上的可变化性,进而增进风扇与马达的效 能。本发明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风扇,其使用上述的轴套,可增大气流流 道及提升马达效率,并进而改善风扇的效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轴套,包括一管体及至少一底部,管体 的两端各与一底部相连,其中管体与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管体的内径 小于底部的内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出一种马达,其包括一轴套及一转轴。其中 转轴穿设于轴套内,而轴套包括一管体及至少一底部,底部连接于管体的一 端,其中管体的内径小于底部的内径。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再提出一种风扇,包括一叶轮以及一马达。马达 用以驱动叶轮旋转,且包括一轴套及一转轴。其中转轴穿设于轴套内。轴套 包括一管体及至少一底部,底部连接于管体的一端,其中管体的内径小于底 部的内径。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轴套通过管体与底部具有不同内径大小,且管体内 径小于底部内径的设计,除了轴承所设置的位置之外,管体内缩的空间可用 以提供风扇的其它构件更多的使用空间,并进而使得叶轮的整体结构缩小。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效地利用轴套内部的空间,将此轴套应用于风 扇时,由于内缩的空间相对地可使得其余元件的设置体积缩小,便可扩大气 流的流道,达到提高马达效率及风扇效能的目的。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轴套 可通过两个套件所组立构成,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可配合其他构件的大小而 作调整,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效地提高结构设计上的余裕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风扇的示意图2A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的示意图2B为图2A中的轴套的剖面示意图2C为图2A中的轴套的上^f见图3A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风扇的示意图;
图3B为图3A中的轴套的剖面示意图4与图5A为本发明其他状态的轴套的示意图5B为图5A的轴套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 2、 3:风扇 10、 20、 30:马达
II、 21、 31:叶轮 12、 22、 32:轴承 13、 23、 33、 43、 53:轴套14、 24、 34:转轴
232:管体 25:导磁元件
332A、 432A、 532A:第一管体 335、 435、 535:第一连结部 536a:导引部 S01、 Sll、 S21:第一套件
233、 234、 333、 334:底部 26:石圭钢片组
332B、 432B、 532B:第二管体 36、 436、 536:第二连结部 536b:卡合部 S02、 S12、 S22:第二套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附图,说明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其中相 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为了提高风扇的效能,并改善现有的风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请参照图 2A,其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的示意图。本发明的风扇2主要 包括一马达20及一叶轮21,且马达20用以驱动叶轮21旋转。马达20包括 二轴承22、 一轴套23、 一转轴24、 一导-兹元件25及多个硅钢片组26。转 轴24穿设于轴套23内,而硅钢片组26则套设于轴套23的外侧,且硅钢片 组26与导》兹元件25相对i殳置。
请同时参阅图2A与图2B、图2C,其中图2B为图2A中的轴套的剖面 示意图,而图2C为图2A中的轴套的上视图。轴套23包括一管体232及二 底部233、 234,管体232的两端分别与底部233、 234相连接,其中管体232 与底部233、 234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管体232的内径d01小于底部233、 234的内径d02,故由轴套23的上方俯视时,可同时看见管体232与底部233、 234,而呈现如两同心圆的形状,如图2C所示。
需注意者,在本实施例中,底部233与底部234的内径d02以相同为例, 但其仍可依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将底部233与底部234的内径设计为不同, 在此并不加以限制。
承上所述,二轴承22分别套设于转轴24的外侧且个别容置于轴套23 的底部233、 234,而硅钢片组26则固定于轴套23的管体232的外侧。值得 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管体232的内径d01小于底部233、 324的 内径d02,因此缩减了原本现有单一管径轴套的部分空间,如此一来,在不 影响特性的情况下,可使套设于轴套23的管体232的外部元件(例如是硅 钢片组26)的体积得以缩小。通过轴套23内缩,使得气流流道的面积因而
增加,如此一来,可有效地提高风扇2的输出效率。除了通过管体232卡固 定位硅钢片组26之外,风扇2的整体尺寸也可由此而微小化。再者,可通 过改变管体232的连结长度,配合不同厚度的硅钢片组26,进而使得在机构 设计上更具有弹性。
由于本实施例的轴套是将其管体与底部设计为具有不同的内径大小,且 轴套的管体内径小于底部的内径,故除了轴承所设置的位置之外,管体内缩 的空间可用以提供风扇的其它构件更多的使用空间,以达到缩减轮毂直径及 增加元件设置空间的目的,并用于提升马达效率及降低消耗功率。相较于现 有技术,本发明有效地利用轴套内部的空间,将此轴套应用于风扇时,由于 扩大了气流的流道,进而达到提高马达效率及风扇效能的目的。
然而,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轴套23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所 述的管体与底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本发明的轴套也可利用两套件相互组立 所构成。请参照图3A与图3B,图3A为依据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风 扇的示意图,而图3B为图3A中的轴套的剖面示意图。
如图3A所示,与图2A第一的风扇实施例相似的是,风扇3包括一马 达30及一叶轮31 ,且马达30用以驱动叶轮31旋转。马达30包括二轴承 32、 一轴套33、 一转轴34、 一导》兹元件35及多个石圭钢片组36。其中转轴 34穿设于轴套33内,而硅钢片组36则套设于轴套33的外侧,且硅钢片组 36与导磁元件35相对设置。
而与图2A的轴套23不同的是,请同时参照图3A与图3B,图3B为图 3A中的轴套的剖面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轴套33包括一第一套件S01及一第 二套件S02,且第一套件SOl与第二套件S02对组后即形成轴套33。第一套 件S01具有一第一底部333及一第一管体332A,第一底部333连结于第一 管体332A,其中第一底部333具有第一内径d11,而第一管体332A具有一 第二内径d12,第二内径d12实质上小于第一内径dll。
第二套件S02具有一第二底部334及一第二管体332B,第二底部334 连结于第二管体332B,其中第二套件S02的第二底部334具有一第三内径 d13,第二管体332B具有一第四内径d14, 且第四内径d14实质上小于第 三内径dl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件SOl的第二内径dl2实质上小于第二 套件S02的第四内径d14,因此,当第一套件SOl与第二套件S02结合时, 第一套件SOl的第一管体332A套设于第二套件S02的第二管体332B内。再者,请再参阅图3B,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在第一套件S01及第二套 件S02上设置有第一连结部335及第二连结部336,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 第一连结部335部设置在第一套件S01的第一管体332A的外壁上,而第二 连结部336设置于第二套件S01的第二管体332B的内壁。更明确地说,在 实际实施上,第一连结部335例如是多个外螺紋,且与第一套件S01的第一 管体332A —体成型制成,螺紋与螺紋之间以一预定距离彼此分离且大致上 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第一管体332A的外壁上,而第一连结部335的材质例如 是金属、合金或塑胶。
本实施例的第二连结部336与第二套件S02的第二管体332B —体成型 制成,在实际实施上,第二连结部336例如是多个内螺紋,螺紋与螺紋之间 以一预定距离彼此分离且大致上相互平行地设置在第二管体332B的内壁 上。值得注意的是,第二连结部336的设置对应于第一连结部335,换言之, 当第一套件S01套设在第二套件S02之内时,由于第二连结部336与第一连 结部335对应设置,可由此使得第一套件S01紧密套合在第二套件S0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件S01与第二套件S02结合的方式例如是旋转、 移动、螺合或锁合。另外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轴套33的第一套件S01 套设于第二套件S02的深度,可随着装置的其它构件(例如是图3A中的硅钢 片组36)的厚度而作适当的调整,当硅钢片具有较厚的厚度时,第一套件SOl 可配合硅钢片的厚度旋转至适当的位置。亦即,第一套件S01套设于第二套 件S02的深度,可依据一外加构件来设计第一连结部与第二连结部的固定位 置而决定。
除此之外,第一套件S01与第二套件S02其利用第一连结部及第二连结 部而结合的方式也不限制于此。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的另一种轴套43 的实施态样,其中第一连结部435例如是一有弹性裕度的卡勾,其设置在第 一套件Sll的第一管体432A的外壁上。当第一套件Sll的第一管体432A 的外壁上具有两个以上的卡勾时,卡勾与卡勾之间以一固定距离或不等距离 环设在第一套件Sll的第一管体432A的外壁上。另外,第二连结部436例 如是一凹槽,其设置在第二套件S12的第二管体432B的内壁上。第一连结 部435对应于第二连结部436而设置,故当第二套件S12与第一套件Sll结 合时,第一连结部435先被压合,直至碰触至相对应的第二连结部436后, 第一连结部435便被释放并卡固在第二连结部436内,如此一来,第一套件
Sll可紧密套设在第二套件S12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件S11套设于第二套件S12的深度,是随着装置 的其它构件(例如是图3A中的硅钢片组36)的厚度而作适当的调整,通过第 一连结部435与第二连结部436在第一管体432A与第二管体432B不同位 置的连结,而调整第一套件Sll与第二套件S12连结后第一管体432A与第 二管体432B的连结长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套件Sll与第二套件S12结 合的方式例如是移动或卡固。
或者,请同时参照图5A与图5B,图5A为本发明的再一种轴套53的 实施态样,图5B为图5A的轴套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结 部535例如是一凸块,其设置在第一套件S21的第一管体532A的外壁上, 第一连结部535彼此之间可为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第二连结部536例如 是一沟槽,其设置在第二套件S22的第二管体532B的内壁上,提供第一连 结部535滑设,且通过第二连结部536与第一连结部535卡固而使第一套件 S21可紧密套设在第二套件S22之内。请参阅图5B,第二连结部536具有一 导引部536a及~"^合部536b,导引部536a与卡合部536b彼此相互连接且 成一约垂直设置,因此当第一套件S21套设在第二套件S22时,第一连结部 535先滑设于第二连结部536的导引部536a内,直到滑至导引部536a与卡 合部536b的连接处时,同时施一外力,使第一套件S21或第二套件S22相 对于另一套件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在图5B中以一顺时针方向作旋转),使得 第一连结部535滑入第二连结部536的卡合部536b中,如此一来,第一套 件S21与第二套件S22相互卡合并固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轴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是利用两套件相互组立所 构成,各套件分别具有底部及管体。通过轴套的管体与底部具有不同内径大 小,且管体内径小于底部内径的设计,除了轴承所设置的位置之外,管体内 缩的空间可用以提供风扇的其它构件更多的使用空间,并进而使得叶轮的整 体结构缩小。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效地利用轴套内部的空间,将此 轴套应用于风扇时,由于内缩的空间相对地可使得其余元件的设置体积缩 小,便可扩大气流的流道,达到提高马达效率及风扇效能的目的。另外,由 于本发明的轴套可通过两个套件所组立构成,因此在结构设计上,可配合其 他构件的大小而作调整,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有效地提高结构设计上 的余裕度。
虽然结合以上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 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 一种轴套,包括管体及至少一底部,该底部连接于该管体的一端,其中该管体的内径小于该底部的内径。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管体与该底部为一体成型,或者, 该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该底部则包括第一底部与第二底部,该第 一管体与其相连的该第一底部构成第一套件、该第二管体与其相连的该第二底部构成第二套件,且该第一套件与该第二套件对组后形成该轴套。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第一底部具有第一内径,该第一管 体具有第二内径,且该第二内径小于该第一内径、该第二底部具有第三内径,该第二管体具有第四内径,且该第四内径小于该第三内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第一套件的该第一管体容置在该第 二套件的该第二管体之内,且该第一底部具有第一内径,该第一管体具有第 二内径,该第二底部具有第三内径,该第二管体具有第四内径,该第一管体 的第二内径实质上小于该第二管体的第四内径。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轴套更包括至少一第一连结部,其 设置在该第一套件的该第一管体的外壁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轴套更包括至少一第二连结部,其 设置在该第二套件的该第二管体的外壁上,且该第一连结部对应于该第二连 结部。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轴套包括多个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 结部,且每该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结部以预定距离或不等距离与相邻的该第 一连结部或第二连结部相互分离且环设于该第一管体或第二管体的外壁上。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轴套包括多个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 结部,该些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结部彼此之间可为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第一连结部或第二连结部与该第一 管体或第二管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且其材质包括金属、合金或塑胶。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至少一第一连结部为多个外螺紋, 而该至少一第二连结部为多个内螺紋,反之亦然。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至少一第一连结部为一^j^勾或凸 块,而该至少一第二连结部为一凹槽或沟槽,反之亦然。
12.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第二连结部提供该第一连结部滑 设后卡固,该第二连结部包括导引部及卡合部,该导引部与该卡合部彼此相 互连接且成约垂直设置。
13.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套,其中当该第一套件套设在该第二套件时, 该第 一连结部先滑设于该第二连结部的该导引部内,直到滑至该导引部与该 卡合部的连接处时,该第一套件或该第二套件相对于另一套件旋转后,使得 该第 一连结部滑入该第二连结部的该卡合部中,使该第 一套件与该第二套件 相互卡合并固定。
1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套,其中该第一套件与该第二套件结合的方 式包括螺合、卡固、移动、旋转或锁合。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套,其中当由该轴套的上方俯视时,可同时 看见该管体与该底部,而呈现如两同心圓的形状。
16. —种马达,包括轴套及转轴,该转轴穿设于该轴套内,该轴套包括管体及至少一底部, 该底部连接于该管体的一端,其中该管体的内径小于该底部的内径。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马达,其中该管体与该底部为一体成型,或者该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该底部则包括第一底部与第二底部,该第 一管体与其相连的该第一底部构成第一套件、该第二管体与其相连的该第二底部构成第二套件,且该第一套件与该第二套件对组后形成该轴套。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马达,其中该马达更包括硅钢片组,在该第一 管体与该第二管体外侧上套设有该硅钢片组,且该第二套件套设于该第一套 件的深度,可随着该硅钢片组的厚度而作调整。
19. 一种风扇,包括 叶4仑;以及马达,该马达用以驱动该叶轮旋转,该马达包括轴套及转轴,该转轴穿 设于该轴套内,该轴套包括管体及至少一底部,该底部连接于该管体的一端, 其中该管体的内径小于该底部的内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扇,包括一叶轮以及一马达,其中马达驱动叶轮转动。马达包括一轴套及一转轴,且转轴穿设于轴套内。轴套更包括一管体及至少一底部,底部连接于管体的一端,其中管体的内径小于底部的内径。通过轴套的管体与底部具有不同内径大小,其可有效地利用轴套的内部空间,以增进机构设计上的可变化性,进而增进风扇与马达的效能。
文档编号F16C35/08GK101377216SQ20071014838
公开日2009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1日
发明者周宜芳, 张慧君, 林丽真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