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唇口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948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唇口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圈,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使轧辊密封的双唇口密封圈。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轧辊密封普遍采用油封加水封的结构,但是所使用的密封圈都是 单唇口的,这种单唇口密封圈防水性能不佳,轴承进水情况得不到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一种双唇口的密封圈,但是这种双唇口的密封圈都含有外露的骨架,双 唇口密封圈固定在金属的外露骨架上。这样,一旦进入到内层唇口的水则无法排出,防水密 封效果不理想。所以,需要解决传统密封圈防水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一材料的密封圈,该密封圈整体由一种材料制成。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轧辊水封的双唇口密封圈,以使防水性能显 著增加。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双唇口密封圈,该双唇口密封圈包括主体,大 体上呈环状;外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外层唇口与主体之间形成外排水槽; 内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内层唇口和外层唇口之间形成内排水槽;排水开 口,设置在双唇口密封圈的外层唇口的下部。主体与内层唇口之间在内排水槽处的连接部分可以是圆滑的。主体与外层唇口之间在外排水槽处可呈尖角,主体与外层唇口之间在内排水槽处 可呈钝角。外层唇口的端部的直径可大于主体的外径。内层唇口的端部的直径可小于主体的外径。所述排水开口的尺寸可为双唇口密封圈的主体的直径的1/8-1/6。内层唇口的外端与外层唇口的外端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内层唇口的外端沿轴向方向可超过外层唇口的外端。双唇口密封圈可由丁腈橡胶、氟化橡胶和氢化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橡胶制成。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或其它方面和效用将 会变得清楚和更加易于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的主视图;图2是沿着图1中的线A-A剖开的截面图;图3是应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的图示。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被示出,其中,相同的标 号始终表示相同的元件。以下,将参照附图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的总体构思。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双唇口密封圈主要用于对轴向设置的部件或者组件的 密封,特别是用于对轧辊的密封,使其不受到水的污染。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主要用于水封。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整体大致呈环状。参照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双 唇口密封圈的实体部分从纵截面上看大致呈“匕”状。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为 一体成型。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是一体结构,无骨架,一般情况下,双唇口密封 圈10根据环境情况可由丁腈橡胶、氟化橡胶和氢化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橡胶制成。丁腈橡 胶适用于低温场合,氟化橡胶适用于高温高速的自固定密封,氢化腈橡胶适用于超高速、长 寿命、低维护转轴的唇形密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由主体1、外层唇口 2和内层唇口 3构成。主体1与外层唇口 2之间在外排水槽5处可呈尖角,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主体1 与外层唇口 2之间在外排水槽5处也可以呈圆滑过度。主体1与外层唇口 2之间可在内排 水槽6处呈钝角。此外,主体1与外层唇口2之间在内排水槽6处也可以呈圆滑过度。主 体1与内层唇口 3之间的连接部分可以是圆滑的,S卩,主体1与内层唇口 3在内排出槽处呈 一定弧度地连接。外层唇口 2的形状也大致呈环状,从主体1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外层唇口 2的外端 加超过主体1的外周表面la。也就是说,外层唇口 2的直径大于主体1的外径,以实现利 用外层唇口 2的第一重密封。外层唇口 2的截面可大致呈四边形。内层唇口 3相对于外层 唇口 2更靠近双唇口密封圈10的中心,其形状也大致呈环状,从主体1向外侧延伸,内层唇 口 3的截面大致呈四边形。但是,外侧唇口 2和内侧唇口 3的截面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可以 是适于密封的各种形状。内层唇口 3的直径小于主体1的外径,且内层唇口 3的外端3a与 外层唇口 2的外端加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用于实现第二重密封。此外,内层唇口 3的外端 3a沿轴向方向可超过外层唇口 2的外端加,以更可靠地保证第二重密封。双唇口密封圈10 靠唇口与定距环12的贴紧度阻止水的流动,因此,工作面是外侧表面加和3a的顶端,顶端 厚度一般为2-3mm。日常检查时,可根据此厚度判断磨损情况以便及时更换。在双唇口密封圈10的外层唇口 2的下部设置有一定尺寸的排水开口 4,用于排 放经过外层唇口 2进入到内排水槽6中的水。该排水开口 4的尺寸根据双唇口密封圈10 的尺寸确定,也就是说,排水开口 4的宽度尺寸一般为双唇口密封圈10的主体的直径的 1/8-1/6,或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确定大小。主体1与外层唇口 2之间限定有外排水槽5,在外层唇口 2和内层唇口 3之间限定 内排水槽6,该外排水槽5的截面形状可呈三角形,内排水槽6的截面形状类似四边形。从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可知,经过两个唇口的阻挡以及两个排水槽的作用,该密 封圈的防水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图3示出了应用有双唇口密封圈的轧辊的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10 安装在密封端盖11与定距环12之间。双唇口密封圈10与密封端盖11之间是大过盈配合,也就是说,双唇口密封圈10的内径尺寸比密封端盖11的槽口相应位置处的尺寸小。内外 两层防水唇口 2和3紧压在定距环12的侧表面,S卩,内外两层防水唇口 2和3被压紧弯曲, 以始终保持与定距环12的紧密接触。如图3所示,工作中双唇口密封圈10紧固在密封端盖11上,通过密封端盖11固 定在轴承座上,安装在油封密封圈以外,起到密封辅助作用。其中,由于双唇口密封圈具有 内外两层防水唇口 2和3,从而形成内外两道排水槽5和6,另外在外层唇口 2的下方还设 一个一定尺寸的排水开口 4,所以在工作时,大量的水被外层唇口 2阻挡在外层唇口 2以外, 从外排水槽5流出,这时会有少量的水经过外层唇口 2进入到内排水槽6内,在内层唇口 3 的阻挡下,这些水又一次被阻挡在内层唇口 3以外,经过内排水槽6流到下方的排水开口并 流出排水开口。经过内外两层唇口的阻挡,大大的提高了密封圈的防水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是以应用于冶金机械领域中的轧辊为例进行的描 述,但是本发明的该双唇口密封圈不限于该领域。本发明实施例的双唇口密封圈也可用作 其它有水冷系统的水平方向轴类密封部位。但是该密封圈是轴承油封的补充,不可代替油 封,它的主要作用是阻止冷却水进入到油封位置而降低密封效果,进而随轴的旋转和轴承 内空间的负压进入轴承。本发明的双唇口密封圈由于其结构可以应用于使用单唇口密封圈的结构中,所以 设备结构基本不变,相对于单唇口密封圈,制造成本增加不超过原值的50%。但采用双唇口 密封圈后,会提高密封圈的防水性能,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一定程度地降低油脂消 耗。密封圈价格的提高与轴承寿命的提高相比,效益显而易见。此外,轴承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使轴承内油脂和空气膨胀,并通过排气孔 (单向阀)排出轴承座以外,在没有负荷的情况下、高速旋转时,轴承内部又会产生负压,吸 入外部水或杂质。另外,转轴旋转时造成径向跳动间隙,水和杂质就会乘机进入轴承。因此, 冶金行业普遍采用单纯口密封圈。在实际生产中,轴承进水情况仍然存在,特别是冶金行 业,轧辊工作环境恶劣,大量氧化铁皮和随冷却水混合在一起,对密封圈的唇口磨损较重, 造成单纯口密封圈阻水效果不佳,冷却水和杂质依然会进入密封圈内部,存积在密封圈和 油封之间,进而被轴承座内的负压吸入轴承。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双唇口密封圈时,外层唇 口没有阻挡的水和杂质会沿着内外层唇口之间的排水槽流到下方,经过排水开口被排出到 双唇口密封圈以外,再经过内层唇口的水量和杂质就会大大的减少。所以,双唇口密封圈主 要是解决轴承进水和杂质问题,主要特点是在外层唇口的下方开设排水开口,通过内外两 层唇口的阻水,有效地解决了单层密封圈密封能力不足的问题。虽然已经显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 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其范围的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 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唇口密封圈,其包括主体,大体上呈环状;外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外层唇口与主体之间形成外排水槽;内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内层唇口和外层唇口之间形成内排水槽;排水开口,设置在双唇口密封圈的外层唇口的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主体与内层唇口之间在内排水槽处的连 接部分是圆滑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主体与外层唇口之间在外排水槽处呈尖 角,主体与外层唇口之间在内排水槽处呈钝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外层唇口的端部的直径大于主体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内层唇口的端部的直径小于主体的外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所述排水开口的尺寸为双唇口密封圈的 主体的直径的1/8-1/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内层唇口的外端与外层唇口的外端在同 一竖直平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内层唇口的外端沿轴向方向超过外层唇 口的外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唇口密封圈,其中,双唇口密封圈由丁腈橡胶、氟化橡胶和氢 化腈橡胶中的任意一种橡胶制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唇口密封圈,该双唇口密封圈包括主体,大体上呈环状;外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外层唇口与主体之间形成外排水槽;内层唇口,从主体向外侧倾斜地延伸,在内层唇口和外层唇口之间形成内排水槽;排水开口,设置在双唇口密封圈的外层唇口的下部。
文档编号F16J15/32GK102094976SQ201110058539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侯刚, 吕登宝, 李昌 申请人: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