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圈及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016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封圈及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及密封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密封圈的开口形状。
背景技术
汽车等所使用的流体连接器、转矩转换器、液压传动装置、自动变速器等的流体传动装置中使用很多合成树脂材料密封圈。作为代表性的树脂材料,可列举PTFE (聚四氟乙烯)、PES (聚醚砜)、PPS (聚苯硫醚)、PEEK (聚醚醚酮)、PI (聚酰亚胺)、PAS (聚芳硫醚)等,这其中使用混合有无机物填充材料(固体润滑剂及玻璃纤维等)的材料。另外,密封圈的开口形状有直线形状、倾斜形状、台阶形状等,根据密封部的流体的泄漏允许量而选择开口形状。近年来,有进一步减少泄漏允许量的倾向,直线形状、倾斜形状、台阶形状等现有的开口不能满足所要求的泄漏允许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的密封性优良的密封圈,其不依赖于油温、液压而尤其是能够有效地防止工作油等油的泄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圈,在周向的一个部位设有相互分离对置的开口,其特征在于,在开口两端的内周侧,形成有从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沿轴向贯通密封圈本体的对接面,在一方的开口端部的所述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在另一方的开口端部的所述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台阶部及外周侧突起部,所述密封圈具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相互配合的开口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装置,根据以上所述的密封圈安装于在轴的外周设置的环槽,在轴的外侧设置有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周的曲率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周的曲率处于±1%的范围。实用新型效果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开口,可得到优良的流体的密封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由于在安装中没有方向性,因此安装性也良好。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的开口形状的立体图。标号说明2 开口6a、6b 对接面7内周面8外周面[0015]33、34外周突起部35、36外周台阶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开口的密封圈的一例的立体图。图1中,为了明确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的构成,以使开口 2分离的形态表示。在开口 2两端的内周侧,从内周面7朝向半径方向延伸至密封圈本体的中间位置附近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对接面6a、6b。在一方的开口 2a部的对接面6a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外周突起部33及沿周向设置的外周台阶部35。另外,在另一方的开口 2b部的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形成有沿周向设置的外周台阶部36及沿周向延伸的外周突起部34。若使该密封圈的开口闭合,则开口 2a的外周侧的突起部33和开口 2b的台阶部36配合,开口 2a的外周侧的台阶部35和开口 2b的突起部34配合。具有这种开口形状的密封圈安装于例如设于轴的外周的环槽,与收纳有在轴的外侧设置的离合器板、制动器板的壳体的内周面滑动接触,将从油路供给的工作油用作密封的目的。在此,从壳体的内周侧流动的工作油被密封圈的外周侧的突起部33和突起部34的重叠部即接合面切断,另一方面,从内周侧泄漏的工作油被分离面和突出部的接合面切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发挥了优良的密封特性。另外,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结构,能够不依赖于油温、液压而有效地防止工作油等油的泄漏。本实用新型中,从两开口 2a、2b的对接面6a、6b到外周突起部33、34的前端面的周向长度(L)优选为Imm IOmm,更优选为Imm 7mm。另夕卜,密封圈外周的曲率(1/r)优选相对于在安装有密封圈的轴的外侧设置的壳体内周的曲率(Ι/r’)处于±1%的范围,更优选密封圈外周的曲率与壳体的曲率一致。通过使从对接面6a、6b到外周突起部33、34的前端面的周向长度和密封圈外周的曲率处于所述范围,可得到更优良的密封性。
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圈,在周向的一个部位设有相互分离对置的开口,其特征在于, 在开口两端的内周侧,形成有从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沿轴向贯通密封圈本体的对接面,在一方的开口端部的所述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在另一方的开口端部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台阶部及外周侧突起部,所述密封圈具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相互配合的开口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对接面直至外周突起部的前端面的周向长度(L)为Imm 10mm。
3.一种密封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圈安装于在轴的外周设置的环槽,在轴的外侧设置有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外周的曲`率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周的曲率处于±1%的范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性良好且流体的密封特性优良的密封圈及密封装置。该密封圈在周向的一个部位设有相互分离对置的开口,在开口两端的内周侧,形成有从内周面朝向半径方向沿轴向贯通密封圈本体的对接面,在一方的开口端部的对接面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在另一方的开口端部的外周侧,在轴向上下分别相邻设有外周侧台阶部及外周侧突起部,形成外周侧突起部及外周侧台阶部相互配合的开口结构。
文档编号F16J15/00GK202927030SQ2012203497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大矢直久, 永井纯也, 羽鸟重之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