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0428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轴承支撑座,涉及洗衣机轴承安装【技术领域】,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座主体上设置有凸出于支撑座主体外表面的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到所述支撑座主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到所述支撑座主体的轴线的距离;通过设置加强筋与限位凸台限制轴承座与洗衣机外筒后法兰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加强筋设置成异形结构能够提高滚筒洗衣机的轴承支撑座与外筒后法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避免高转速时出现轴承支撑座松动、转动的现象,提高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一种轴承支撑座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衣机轴承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支撑座。

【背景技术】
[0002] 滚筒洗衣机包含有箱体、外筒、内筒等结构。外筒为塑料材质,用于存放洗涤用水; 内筒为不锈钢材质,筒体带有透水孔,用于存放洗涤衣物。内筒包含于外筒内部,内筒、外筒 安装于箱体内部。滚筒洗衣机正常工作时,外筒固定不动,内筒在电机带动下绕轴转动。
[0003]非直驱电机的洗衣机电机安装在外筒后法兰的下侧,电机转轴通过皮带与安装在 内筒轴上的皮带轮相连,从而带动内筒转动。内筒轴由轴承支撑,轴承安装在轴承支撑座 中,轴承支撑座通过注塑内嵌在外筒后法兰中。
[0004]现有的非直驱电机滚筒洗衣机的轴承支撑座表面其与外筒后法兰塑料的接触面 积不够大,结合强度较低,在内筒转速达到1600转/秒的高转速时,由于离心力较大,会引 起轴承支撑座松动,造成洗衣机损坏,从而影响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非直驱电机滚筒洗衣机的轴承支撑座与外筒 后法兰的结合强度,避免高转速时出现轴承支撑座松动、转动的现象。
[000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种轴承支撑座,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所述支撑座主体上设置有凸出 于支撑座主体外表面的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具有远离所 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二外周面,所 述第二外周面到所述支撑座主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到所述支撑座主体的 轴线的距离。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凸出于支撑座主体外表面的 限位凸台。
[0011] 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第二外周面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周面平齐。
[0012]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支撑座主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座主体 的外表面。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两相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 筋沿所述支撑座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14]优选的,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座主体的外表面的限位凸台,相邻的限 位凹台之间形成有凹槽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在径向方向上与所述凹槽部位置一一相对应。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凸台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加强筋与限位凸台限制轴承座与洗衣机外筒 后法兰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加强筋设置成异形结构能够提高滚筒洗衣机的轴承支撑座与外 筒后法兰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避免高转速时出现轴承支撑座松动、转动 的现象,提高洗衣机的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 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轴承支撑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实施例一所述轴承支撑座截面图。
[0021] 图3为图2中I处放大图。
[0022] 图4为实施例二所述轴承支撑座截面图。
[0023] 图5为图4中II处放大图。
[0024] 图6为实施例二所述第一加强筋结构示意图。
[0025] 图7为实施例三所述轴承支撑座截面图。
[0026] 图8为图7中III处放大图。
[0027] 图1?3中:
[0028] 11、支撑座主体;12、第一加强筋;121、第一外周面;13、第二加强筋;131、第二外 周面;132、支撑座连接部;133、第一翻折边;134、第二翻折边。
[0029] 图4?6中:
[0030] 21、支撑座主体;
[0031] 22、第一加强筋;221、第一外周面;222、第一连接部;223、第一翻折边;224、第二 翻折边;
[0032] 23、第二加强筋;231、第二外周面;232、第二连接部;233、第三翻折边;234、第四 翻折边。
[0033]图 7、8 中:
[0034] 31、支撑座主体;32、第一加强筋;321、第一外周面;33、第二加强筋;331、第二外 周面;332、支撑座连接部;333、第一翻折边;334、第二翻折边;34、限位凸台;341、凸台主 体;342、凸台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如图1?3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轴承支撑座,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 体11,在支撑座主体11上沿支撑座主体11轴向方向上均匀的设置有十二个第一加强筋12 以及四个第二加强筋13,四个第二加强筋13沿支撑座主体11轴向方向设置,且两两之间 相隔90°,其中第一加强筋12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11的第一外周面121,第二加强筋 13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11的第二外周面131,所述第二外周面131到所述支撑座主体 1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121到所述支撑座主体11的轴线的距离。
[0038]所述第二加强筋13具有与支撑座主体11连接的支撑座连接部132,以及设置在远 离支撑座主体11的一端的第二加强筋主体,所述第二加强筋主体向支撑座连接部132两侧 延伸形成第一翻折边133以及第二翻折边134,使第二加强筋13形成横截面为T字型的结 构,其坚端与支撑座本体相连,横端远离支撑座本体设置。
[0039]实施例二:
[0040] 如图4?6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轴承支撑座,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 体21,在支撑座主体21上沿支撑座主体21轴向方向上均匀的设置有十二个第一加强筋22 以及四个第二加强筋23,其中第一加强筋22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21的第一外周面 221,第二加强筋23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21的第二外周面231,所述第二外周面231到 所述支撑座主体2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221到所述支撑座主体21的轴线的 距离。
[0041] 所述第一加强筋22具有与支撑座主体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2以及设置在远离 支撑座主体21的一端的第一加强筋主体,所述第一加强筋主体向第一连接部222的两侧延 伸形成第一翻折边223以及第二翻折边224,使第一加强筋22形成横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 其坚端与支撑座本体相连,横端远离支撑座本体设置。
[0042] 所述第二加强筋23具有与支撑座主体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232以及设置在远离 支撑座主体21的一端的第二加强筋主体,所述第二加强筋主体向第二连接部232的两侧延 伸形成第三翻折边233以及第四翻折边234,使第二加强筋形成横截面为T字型的结构,其 坚端与支撑座本体相连,横端远离支撑座本体设置。
[0043] 实施例三:
[0044] 如图7、8所示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轴承支撑座,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 31,在支撑座主体31上沿支撑座主体31轴向方向上均匀的设置有十二个第一加强筋32以 及四个第二加强筋33,其中第一加强筋32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31的第一外周面321, 第二加强筋33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31的第二外周面331,所述第二外周面331到所 述支撑座主体31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321到所述支撑座主体31的轴线的距 离。
[0045] 所述第二加强筋33具有与支撑座主体31连接的支撑座连接部332,以及设置在远 离支撑座主体31的一端的第二加强筋主体,所述第二加强筋主体向支撑座连接部332两侧 延伸形成第一翻折边333以及第二翻折边334,使第二加强筋33形成横截面为T字型的结 构,其坚端与支撑座本体相连,横端远离支撑座本体设置。
[0046] 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31的一端设置有凸出于支撑座主体31外表面的限位 凸台34。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台34具有在支撑座主体31周向上均布置的十二个,相邻的限 位凸台34之间形成有凹槽部,由于限位凸台34呈环形布置,十二个限位凸台34之间形成 十二个凹槽部,凹槽部与第一加强筋32位置一一对应。第二加强筋33的表面与限位凸台 34的表面平齐。
[0047] 其中限位凸台34包括凸台主体341以及连接凸台主体341与支撑座主体31的凸 台连接部342。凸台主体341的周部凸出于凸台连接部342的周部,使限位凸台34的横截 面呈T字型结构,其坚端与支撑座本体相连,横端远离支撑座本体设置。第一加强筋32与 限位凸台34之间相连。
[004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 殊的含义。
[0049]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 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 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轴承支撑座,包括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主体上 设置有凸出于支撑座主体外表面的若干第一加强筋以及若干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 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加强筋具有远离所述支撑座主体的第二 外周面,所述第二外周面到所述支撑座主体的轴线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外周面到所述支撑 座主体的轴线的距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横截面呈T字型 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的横截面呈T 字型结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呈筒状结构的支撑座主体的 一端设置有凸出于支撑座主体外表面的限位凸台。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筋的所述第二外周 面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外周面平齐。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支撑座主 体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支撑座主体的外表面。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设置在两相 邻的第一加强筋之间,且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支撑座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于所述支撑 座主体的外表面的限位凸台,相邻的限位凹台之间形成有凹槽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在径向方向上与 所述凹槽部位置一一相对应。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台的横截面呈T字型 结构。
【文档编号】F16C35/00GK203866577SQ20142012491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卢金波, 张华成, 蒋玉亮, 杨飞, 李青 申请人: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