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1322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该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球头、卡环以及杆体,所述球头的下部和所述杆体的上部均伸入所述卡环的内部,且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上部套接,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上部中外套的一者的外壁上设有一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内套于所述卡环上,所述球头上设有与所述卡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通过球头、卡环以及杆体这三个部件在两两之间均相互套接以确保稳固的连接,保证频繁使用时的可靠性能,同时,通过球头和卡环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以及套接拆卸的便利性,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操纵杆维修或更换部件时拆卸的方便。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 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的变速器操纵杆又名档杆,档杆用来在汽车驾驶过程中调节汽车的档位。汽 车的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一个用于手握的球头和一个用于将球头的调整力传递给变速器的 杆体。
[0003] 现有技术中,球头和杆体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连接的优点在于:在驾驶过程中 驾驶员需要频繁的移动球头,螺栓连接的球头和杆体在频繁移动时不易松动,性能稳定可 靠。同时,为了外形的美观,现有技术常在杆体和球头的连接部位外套一个卡环。
[0004]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螺栓连接的球头和杆体在拆卸时需要借助其它工具, 拆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杆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速器操 纵杆拆卸不便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 -种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球头、卡环以及杆体,所述球头的下 部和所述杆体的上部均伸入所述卡环的内部,且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上部套接, 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上部中外套的一者的外壁上设有一套接部,所述套接部内套 于所述卡环上,所述球头上设有与所述卡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
[0008]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球头包括上部的手握部和与所述手握部相连的下部的 圆筒部,所述手握部和所述圆筒部的连接处的形状为台阶状。
[0009]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定位部为凸起件,所述卡环的内壁上开设有L形凹槽, 所述L形凹槽用于使所述凸起件从其坚槽插入并转入所述L形凹槽的横槽的封闭端以固 定。
[0010]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横槽的封闭端沿着所述卡环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横槽 的开口端的所述轴向尺寸,所述凸起件为弹性件,所述凸起件在自然状态下的所述轴向尺 寸大于所述开放端的所述轴向尺寸。
[0011]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凸起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所述凸起件周向上均 匀环绕于所述球头的下部的外表面上。
[0012]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卡环的内壁和所述套接部均为倒圆台状。
[0013]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球头的下部外套于所述杆体的上部,所述球头下部的 内壁上设置有圈状凸起,所述杆体的上部为弹性部,所述弹性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圈状凸起 相配合的凹槽。
[0014] 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所述杆体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的顶部开设轴向通槽以形 成所述弹性部。
[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的变速器操纵杆为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
[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通过球头、卡环以及杆体这 三个部件在两两之间均相互套接以确保稳固的连接,保证频繁使用时的可靠性能,同时,通 过球头和卡环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以及套接拆卸的便利性,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操 纵杆维修或更换部件时拆卸的方便。
[0017] 由于上述变速器操纵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变速器操纵杆的汽车也应具有 相应的技术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 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 附图标记说明:
[0023] 1、球头;11、定位部;12、圈状凸起;13、套接部;2、卡环;21、L形凹槽;211、坚槽; 212、横槽;2121、封闭端;2122、开放端;3、杆体;31、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 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 的一种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球头1、卡环2以及杆体3,球头1的下部和 杆体3的上部均伸入卡环2的内部,且球头1的下部与杆体3的上部套接,球头1的下部与 杆体3的上部中外套的一者的外壁上设有一套接部13,套接部13内套于卡环2上,球头1 上设有与卡环2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11。
[0026]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两种情况:其一,球头1的下部外套 于杆体3的上部,卡环2外套于球头1的下部;其二,杆体3的上部外套于球头1的下部,卡 环2外套于杆体3的上部。本实施例中,由于球头1上设有与卡环2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 11,当定位部11占据一定的径向空间时,例如球头1外壁上设置凸起作为定位部11,此时卡 环2与球头1和杆体3中外套者的外壁之间就留有一个径向上的间隙,球头1或杆体3外 壁上设置一个套接部13来填充该间隙,卡环2与球头1或杆体3外壁上的套接部13套接。 但当上述定位部11并不占据径向空间时,例如球头1外壁上设置螺纹作为定位部11,球头 1与卡环2螺纹连接时,此时卡环2可直接与球头1和杆体3中外套者的外壁套接,套接部 13就是球头1和杆体3中外套者的外壁。
[0027] 本实施例中,可拆卸连接和套接均为机械领域的常见连接方式且相对应的结构较 多,本实施例对可拆卸连接和套接的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0028] 上述套接的配合选择为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时,安装和拆卸的时候较为省力;上 述套接配合选择为过盈配合时,连接更为稳固;具体情况根据实际应用中的需求自主选择, 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029]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通过球头1、卡环2以及杆体3这三个部件在两两 之间均相互套接以确保稳固的连接,保证频繁使用时的可靠性能,同时,通过球头1和卡环 2之间的可拆卸结构,以及套接拆卸的便利性,保证了本实施例的变速器操纵杆维修或更换 部件时拆卸的方便。
[0030] 为了便于叙述和理解,下文中的所有结构均对应球头1的下部外套于杆体3的上 部这一选择,很显然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下文的描述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出在杆 体3的上部外套于球头1的下部时的相应结构。
[0031]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卡环2的外壁和内壁优选为倒圆台状,即倒置的 圆台状。套接部13设置于球头1下部的外壁上,外形为与卡环2内壁相配合的圆台状,该 布置的好处的在于安装时,球头1的下部插入卡环2时从倒圆台的较大直径圆面插入,较为 便利。
[0032]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的可拆卸结构为凸起件和相配合的L形凹槽21,其中,凸起 件为设置于球头1外壁上的定位部11,L形凹槽21开设于卡环2的内壁上。安装时,凸起 件从L形凹槽21的坚槽211插入并转入L形凹槽21的横槽212以固定,拆卸时反向操作 即可,均极为便利。
[0033] 为表述的方便,简称卡环2轴向上的尺寸为宽度,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L形凹 槽21的横槽212各点处的宽度不一,其中,横槽212的封闭端2121(远离坚槽211的一端) 的宽度大于横槽212的开放端2122 (与坚槽211相连的一端)的宽度,且上述凸起件为弹 性件,凸起件在自然状态下的宽度大于开放端2122的宽度。这样,在安装时,凸起件需要经 过一个压缩过程才能进入横槽212的封闭端2121以固定,同样的,在拆卸时,凸起件需要压 缩才能卸出,因此卸出时需要更大的力才可卸出。在变速器操纵杆的使用过程中,球头1的 频繁移动有可能导致可拆卸结构自行卸出,而凸起件需要压缩才能卸出为该种情况提供了 保险,进一步保证了变速器操纵杆的使用可靠性。
[0034] 上述凸起件优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多个凸起件周向上均匀设置于球头1的外壁 上。
[0035] 本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操纵杆,更进一步的,球头1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圈状凸 起12,杆体3的上部为弹性部,该弹性部上开有与圈状凸起12相配合的凹槽。圈状凸起12 与凹槽的配合一方面能够限制球头1和杆体3在轴向上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 套接连接的稳定性。
[0036] 为了提高杆体3的强度,杆体3的制造材质一般为金属材质,而金属杆件基本没有 弹性,所以为了在杆体3的材料为金属的基础上,使其上部有弹性,在杆体3的顶部开设轴 向通槽31,该轴向通槽31在卡环的轴向上贯通,从而使得杆体3的顶部能径向压缩和回复。
[0037]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的变速器操纵杆为上述的变速器操纵杆。
[0038] 由于上述变速器操纵杆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包含该变速器操纵杆的汽车也应具有 相应的技术效果。
[0039]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 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变速器操纵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球头、卡环以及杆体,其特征在于,所 述球头的下部和所述杆体的上部均伸入所述卡环的内部,且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 上部套接,所述球头的下部与所述杆体的上部中外套的一者的外壁上设有一套接部,所述 套接部内套于所述卡环上,所述球头上设有与所述卡环可拆卸连接的定位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包括上部的手握部和 与所述手握部相连的下部的圆筒部,所述手握部和所述圆筒部的连接处的形状为台阶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为凸起件,所述卡环 的内壁上开设有L形凹槽,所述L形凹槽用于使所述凸起件从其坚槽插入并转入所述L形 凹槽的横槽的封闭端以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槽的封闭端沿着所述卡 环的轴向尺寸大于所述横槽的开口端的所述轴向尺寸,所述凸起件为弹性件,所述凸起件 在自然状态下的所述轴向尺寸大于所述开放端的所述轴向尺寸。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多个所述凸起件周向上均匀环绕于所述球头的下部的外表面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的内壁和所 述套接部均为倒圆台状。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的下部外套 于所述杆体的上部,所述球头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圈状凸起,所述杆体的上部为弹性部,所 述弹性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圈状凸起相配合的凹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为金属件,所述金属件 的顶部开设轴向通槽以形成所述弹性部。
9. 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的变速器操纵杆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变 速器操纵杆。
【文档编号】F16H59/10GK203902286SQ201420340087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3日
【发明者】唐俊, 李光明, 汪震隆, 王涛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