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46140发布日期:2018-11-24 10:5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传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减速机构主要有简单的主从动齿轮机构、传统行星齿轮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等,主从动齿轮机构、传统行星齿轮机构要想获得较大减速比体积必然庞大,而蜗轮蜗杆机构虽然减速比大,但是由于蜗轮蜗杆机构摩擦较大,传动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所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减速器。它相较于蜗轮蜗杆机构传动效率高,相较于主从动齿轮机构、传统行星齿轮机构在实现同样减速比的情况下体积小。

该减速器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一种减速器,它包括行星架(1)、行星齿轮(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架(1)上,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同一轴心线上,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啮合;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都是内齿圈或者都不是内齿圈;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的传动比和行星齿轮(2)与第二齿轮(4)的传动比不相等;行星架(1)作为输入端;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两端,一端固定,一端作为输出端。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平行。如图1、图2所示。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相交于一点,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行星齿轮(2)的同一侧。如图5所示,图5中,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行星齿轮(2)左侧。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垂直。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至少有一个为变位齿轮。

行星齿轮(2)分为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两部分,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不相同;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与第一齿轮(3)啮合,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与第二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固连。如图2、图4、图7所示。

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齿数不相等。例如,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半径不相等,齿数不相等。

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至少有一个为变位齿轮。例如,行星 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半径相等,齿数不相等;此时,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至少有一个为变位齿轮。

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齿数相等。例如,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半径不相等,齿数相等;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齿数不相等。

附图说明

图1:减速器实例一结构图

1、行星架2、行星齿轮3、第一齿轮4、第二齿轮

图2:减速器实例二结构图

5、行星齿轮第一部分6、行星齿轮第二部分

图3:减速器实例三结构图

图4:减速器实例四结构图

图5:减速器实例五结构图

图6:减速器实例五轴向视图

图7:实例五行星齿轮一种结构图

图8:原理说明图

10、施力点11、支撑点(可转轴)12、支撑杆13、动杆(与支撑杆固连)14、齿轮20、f1施力方向21、f2压力方向22、f3齿轮接触面受力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实例来解释本发明内容,本实例仅为阐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需说明,以下实例及图中,与本发明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已省略,且图中各元件尺寸仅为求容易理解,并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

一种减速器,它包括行星架(1)、行星齿轮(2)、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4),行星齿轮(2)安装在行星架(1)上,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同一轴心线上,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啮合;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都是内齿圈或者都不是内齿圈;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的传动比和行星齿轮(2)与第二齿轮(4)的传动比不相等;行星架(1)作为输入端;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两端,一端固定,一端作为输出端。

实例一具体实现方式:

行星架(1)作为输入端,第二齿轮(4)固定,第一齿轮(3)作为输出端。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平行。如图1所示。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都不是内齿圈。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至少有一个为变位齿轮。通过对齿轮变位,使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的传动比和行星齿轮(2)与第二齿轮(4)的传动比不相等。例如: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的齿数相差一个齿;这样行星架(1)旋转一圈,输出端的第一齿轮(3)旋转一个齿的角度;由于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相差的齿数必须为行星齿轮(2)个数的整数倍,此时,该减速器只能有一个行星齿轮(2)。

实例二具体实现方式:

行星架(1)作为输入端,第二齿轮(4)固定,第一齿轮(3)作为输出端。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平行。

行星齿轮(2)分为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两部分,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不相同;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与第一齿轮(3)啮合,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与第二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固连。如图2所示。

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的齿数不相等。

实例三、实例四实现方式:

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都是内齿圈。如图3、图4所示。

实例五具体实现方式:

行星架(1)作为输入端,第二齿轮(4)固定,第一齿轮(3)作为输出端。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相较于一点,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行星齿轮(2)的同一侧。如图5所示,图5中,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位于行星齿轮(2)左侧。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垂直。

实例六具体实现方式:

行星齿轮(2)分为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两部分,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不相同;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与第一齿轮(3)啮合,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与第二齿轮(4)啮合;行星齿轮第一部分(5)和行星齿轮第二部分(6)固连。如图6所示。

行星齿轮(2)的轴心线与第一齿轮(3)的轴心线垂直。

该变速器满足等式:(a-b)/c=n。a为第一齿轮(3)的齿数,b为第二齿轮(4)的齿数,c为行星齿轮(2)的个数,n为非零整数。n的绝对值越小该减速器的减速比越大。

即该减速器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的传动比和行星齿轮(2)与第二齿轮(4)的传动比越接近减速比越大。

其中,优选|n|=c,即n的绝对值等于c。这样在c值确定的情况下,可以用尽可能小的体积实现较大传动比。c的值优选2或3。

由于行星齿轮(2)与第一齿轮(3)的传动比和行星齿轮(2)与第二齿轮(4)的传动比十分接近,该减速器的齿轮啮合情况与传统齿轮有所不同。该减速器行星架(1)旋转时,一个齿轮对与之啮合的齿轮施加一个压力,压力的方向和与之啮合齿轮的接触面切线方向呈极小夹角。从而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

下面通过图8说明该减速器增矩原理:

从施力点(10)施加一个力f1,支撑杆(12)以支撑点(11)为圆心转动,从而动杆(13)施加一个较大的压力f2,f2的方向与齿轮(14)的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呈极小夹角。从而使齿轮(14)受到一个更大的力f3,f3的方向垂直于齿轮(14)的接触面。这就类似于用斧头劈木头比较省力,而用手往两边掰木头比较费力。图8中,施力点(10)相当于减速器的行星齿轮(2)的轴心,支撑点(11)相当于减速器的固定端第二齿轮(4),支撑杆(12)相当于与固定端第二齿轮(4)啮合的行星齿轮(2),动杆(13)相当于与输出端第一齿轮(3)啮合的行星齿轮(2),齿轮(14)相当于减速器的输出端第一齿轮(3)。

该减速器体积小、减速比大、传动效率高。可广泛应用于传动领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