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2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风电行业的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应用于风电设备中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为增速装置,其结构大多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2182159u公开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1,固定在箱体1上的内齿圈4,可转动地连接在箱体1上的行星支架5和变速器轴2,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的若干个行星齿轮轴6,行星齿轮轴6的轴线与变速器轴2的轴线平行,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行星齿轮,固定在变速器轴2上的太阳轮3,行星齿轮5位于内齿圈4与太阳轮3之间,行星齿轮5分别与内齿圈4和太阳轮3啮合。

上述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为防止行星齿轮7在轴向和径向有运动趋势,以及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还包括设置在行星齿轮轴6与行星齿轮7之间的径向滑动轴承108,和设置在行星齿轮7轴向端面与行星支架5之间的轴向滑动轴承105。

但是,此结构的变速器中的径向滑动轴承108只能承受径向荷载,轴向滑动轴承只能承受轴向荷载,为了同时限制行星齿轮7的径向运动和轴向运动,径向滑动轴承108和轴向滑动轴105承缺一不可;单独设置在行星支架5与行星齿轮7端面之间的轴向滑动轴承105,增加了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重量,造成变速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中单独设置的径向滑动轴承和轴向滑动轴承导致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重量增大,造成变速器制造和安装成本高的缺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

箱体,

内齿圈,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壁上;

变速器轴,与所述内齿圈同轴地,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作为动力输出端;

太阳轮,固定在所述变速器轴上;

行星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作为动力输入端;

行星齿轮轴,至少为一个,其轴线与所述变速器轴的轴线平行地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行星齿轮,可转动地套设在每个所述行星齿轮轴上,位于所述内齿圈径向内部及所述太阳轮径向外部,且与所述内齿圈及所述太阳轮分别啮合;还包括

滑动轴承,为至少两个,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位于所述行星齿轮轴与所述行星齿轮之间,两个所述滑动轴承轴向配合形成径向的凹陷;

所述滑动轴承固定在行星齿轮轴上,和/或所述滑动轴承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且所述凹陷朝向所述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所述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设有适于嵌入所述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并被所述凹陷的轴向两端限制轴向运动的范围;或者

所述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上,且所述凹陷朝向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设有适于嵌入所述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限制所述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每个所述滑动轴承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和设置在第一轴向定位部端部的第一径向延伸部;

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和/或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内壁面限制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

一个所述滑动轴承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和设置在第一轴向定位部端部的第一径向延伸部,另一个所述滑动轴承包括与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的远离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一端配合的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

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和/或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内壁面限制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为第一锥形块或第一弧形块,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第一锥形块或两个第一弧形块相对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锥形块或两个所述第一弧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的径向突出部包括第二轴向定位部和成型在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两端部上的第二径向延伸部;

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与滑动轴承的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相配合;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与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相配合。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和/或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为圆柱形块;所述第二径向延伸部为第二锥形块或第二弧形块;

两个所述第二锥形块或两个所述第二弧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每个所述滑动轴承为第三锥形块,所述第三锥形块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

两个所述第三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两个所述第三锥形块的轴向内壁面限制所述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的径向突出部为第一锥形凸起;

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直径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两个所述第三锥形块的轴向内壁面限制所述第一锥形凸起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具有朝向所述滑动轴承一侧的第一台阶,靠近所述第一台阶的所述滑动轴承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该所述第一台阶上。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靠近所述第一台阶的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上;和/或

远离所述第一台阶的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上述行星齿轮变速器,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所述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靠近所述第一台阶的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轴向定位部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两个所述滑动轴承中,一个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所述行星支架上;

另一个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轴向定位部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且该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靠近所述第一台阶的所述第三锥形块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所述第一台阶上。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每个所述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上;

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为第二锥形凸起,所述第二锥形凸起的直径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其轴向外壁面限制所述凹陷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滑动轴承为第四锥形块,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所述第四锥形块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四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每个所述滑动轴承固定在所述行星齿轮上;行星齿轮轴的突出部包括第三轴向定位部和成型在所述第三轴向定位部两端部上的第三径向延伸部;所述第三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限制所述凹陷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滑动轴承包括第四轴向定位部和设置在第四轴向定位部端部上的第四径向延伸部,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两个所述第四轴向定位部与第三轴向定位部相配合,第四径向延伸部与第三径向延伸部相配合。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第四轴向定位部和/或第三轴向定位部为圆柱形块,第四径向延伸部和/或第三径向延伸部为第五锥形块;

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第五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所述行星齿轮轴的第五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一锥形块,和/或第二锥形块,和/或第三锥形块,和/或第四锥形块,和/或第五锥形块的半锥角的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表面与所述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膜间隙。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内表面与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膜间隙。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还包括

油分布环,顶部连接于所述箱体,底部连接于所述行星支架;

第一布油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第一油膜间隙内或第二油膜间隙内。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一布油装置包括

第一油通道,开设在所述箱体上,与外界润滑油连通;

第二油通道,开设在所述油分布环上,与所述第一油通道连通;

第三油通道,开设在所述行星支架上,与所述第二油通道连通;

第四油通道,开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并沿轴向延伸,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至少两个第五油通道,开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和/或所述滑动轴承上,并沿径向延伸,一端与所述第四油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连通。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一布油装置还包括油分布槽,开设在所述滑动轴承的径向外表面上或所述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上,并沿轴向延伸,与所述第五油通道连通。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还包括套圈,所述套圈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位于两个所述滑动轴承之间,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动轴承的轴向端面形成间隙。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行星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上;所述第二油通道开设在所述第二支架上;还包括

第二布油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上设置的油池中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 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二布油装置包括

第一油孔,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一端可与所述箱体上设置的油池连通;

第二油孔,开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沿轴向延伸,与所述第一油孔连通;

第三油孔,开设在所述行星齿轮轴上,沿径向延伸,位于相邻所述滑动轴承之间的间隙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连通。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二布油装置还包括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套圈上,将所述第一油膜间隙与所述第三油孔连通。

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所述第二布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油环,设置在所述第二油孔的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端面上。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箱体,可转动设置在箱体上行星齿轮轴和变速器轴,可转动地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的行星齿轮,固定在变速器轴上的太阳轮,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的内齿圈,行星齿轮位于内齿圈径向内部及太阳轮径向外部,且与太阳轮和内齿圈分别啮合,以及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并位于行星齿轮轴与行星齿轮之间的至少两个滑动轴承,两个滑动轴承轴向配合形成径向的凹陷;滑动轴承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或滑动轴承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上,凹陷朝向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设有适于嵌入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行星 齿轮并被凹陷的轴向两端限制轴向运动的范围;或者滑动轴承固定在行星齿轮上,凹陷朝向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设有适于嵌入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限制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在行星齿轮转动时,凹陷的两内壁面通过限制行星齿轮的径向突出部的轴向运动;或者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限制滑动轴承的凹陷的轴向运动,进而将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仅限于此凹陷内或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上,则行星齿轮的轴向荷载就作用在此凹陷的内壁面上或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上,行星齿轮的径向荷载也作用在此凹陷的内壁面上或通过滑动轴承作用在行星齿轮轴上,从而滑动轴承同时承受行星齿轮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还单独设置两个轴向滑动轴承,来承受行星齿轮的轴向荷载,从而减少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变速器的重量,降低变速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

2.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滑动轴承固定在行星齿轮轴或行星支架上时,行星齿轮轴的一端具有朝向滑动轴承一侧的第一台阶,靠近第一台阶的滑动轴承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该第一台阶上。在装配上述结构的变速器时,第一台阶的设置,便于行星齿轮轴穿过滑动轴承进而安装在行星支架上,从而第一台阶起到定位作用,滑动轴承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上,使得行星齿轮作用在滑动轴承上的轴向荷载可以经此第一台阶传递至行星齿轮轴上。

3.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上的两个滑动轴承中,每个滑动轴承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和设置在第一轴向定位 部端部的第一径向延伸部;第一轴向定位部固定在行星齿轮轴上,和/或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上,第一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内壁面限制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此结构的变速器,两个滑动轴承的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与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形成开口朝向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的凹陷,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作为行星齿轮轴向荷载的承受面,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作为行星齿轮径向荷载的承受面,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阻挡行星齿轮的径向突出部的两端的轴向运动,从而限制了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

4.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滑动轴承固定在行星齿轮上;行星齿轮轴的突出部包括第三轴向定位部和成型在第三轴向定位部两端部上的第三径向延伸部;第三径向延伸部的外壁面限制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此结构的行星齿轮轴,两个第三径向延伸部作为行星齿轮轴向荷载的主要承受面,第三轴向定位作为行星齿轮径向荷载的主要承受面,此径向突出部位于两个滑动轴承形成的凹陷内,两个第三径向延伸部限制此凹陷的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行星齿轮的轴向运动范围的限制。

5.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滑动轴承的径向外表面与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膜间隙,或者滑动轴承的径向内表面与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膜间隙。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与行星支架之间的油分布环和第一布油装置,第一布油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

在需要对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加入润滑油时,外界的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经第一布油装置进入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形 成强制润滑模式;之后行星齿轮的转动会带着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的润滑油运动,在第一油膜间隙内或第二油膜间隙内形成有效的动压油膜效应,无需外界压力作用下,润滑油就能够在第一油膜间隙或第二油膜间隙内随着行星齿轮转动,从而对行星齿轮的套孔内表面和滑动轴承的径向外表面,或滑动轴承的径向内表面和行星齿轮轴的径向外表面进行润滑,减少甚至避免其磨损。并且,整个行星齿轮转动过程中,其轴向端面处于自由端,使得行星齿轮的轴向端面不会发生磨损现象,提高行星齿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行星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4所提供的星齿轮变速器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变速器轴;3-太阳轮;4-内齿圈;5-行星支架;51-第一支架;52-第二支架;6-行星齿轮轴;61-第二锥形凸起;62-第一台阶;63-第二台阶;7-行星齿轮;71-第二径向延伸部;72-第二轴向定位部;73-第一锥形凸起;8-滑动轴承;81-第一径向延伸部;82-第一轴向定位部;83-第三锥形块;84-第四锥形块;91-第一油膜间隙;92-第二油膜间隙;10-第一油通道;11-第二油通道;12-第三油通道;13-第四油通道;14-第五油通道;15-油分布槽;16-套圈;17-第一油孔;18-第二油孔;19-第三油孔;20-第一挡油环;21-第二挡油环;22-油分布环;105-轴向滑动轴承;108-径向滑动轴承;a-半锥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 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如图3所示,包括

箱体1,

内齿圈4,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

变速器轴2,与内齿圈4同轴地,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上,作为动力输出端;

太阳轮3,固定在变速器轴2上;

行星支架5,可转动地设置在箱体1上,作为动力输入端;

行星齿轮轴6,至少为一个,其轴线与变速器轴2的轴线平行地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

行星齿轮7,可转动地套设在每个行星齿轮轴6上,位于内齿圈4径向 内部及太阳轮3径向外部,且与内齿圈4及太阳轮3分别啮合;还包括

滑动轴承8,为至少两个,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位于行星齿轮轴6与行星齿轮7之间,两个滑动轴承8轴向配合形成径向的凹陷;

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且凹陷朝向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设有适于嵌入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并被凹陷的轴向两端限制轴向运动的范围。

上述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在行星齿轮轴6上固定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滑动轴承8,两个滑动轴承8在轴向形成径向的凹陷,对应地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上具有径向突出部,此径向突出部刚好位于凹陷内部。在行星齿轮7转动时,凹陷的轴向两内壁面通过限制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轴向运动,进而将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仅限于此凹陷内,则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作用在此凹陷的内壁面上,再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和行星支架5上;同时,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上,限制了行星齿轮7的径向运动范围,则行星齿轮7的径向荷载直接作用在滑动轴承8的凹陷内壁面上,再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和行星支架5上,从而只需在行星齿轮轴6上固定此结构的滑动轴承8,就能够实现同时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无需像现有技术中还单独设置两个轴向滑动轴承,来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从而减少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变速器的重量,降低变速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行星齿轮轴6的一端具有朝向滑动轴承8一侧的第一台阶62,靠近第一台阶62的滑动轴承8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该第一台阶62上。在装配上述结构的变速器时,第一台阶62的设 置,便于行星齿轮轴6穿过滑动轴承8进而安装在行星支架5上,从而第一台阶62起到定位作用,滑动轴承8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使得行星齿轮7作用在滑动轴承8上的轴向荷载可以经此第一台阶62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上。

作为变形,上述的行星齿轮轴6上还可以不设置第一台阶62。

作为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中,每个滑动轴承8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82和设置在第一轴向定位部82端部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第一轴向定位部82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内壁面限制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

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与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82形成开口朝向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的凹陷,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作为行星齿轮7轴向荷载的承受面,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82作为行星齿轮7径向荷载的承受面。当行星齿轮7在轴向有运动时,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内壁面就阻挡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两端的轴向运动,使得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仅能在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内壁面之间的空间内运动,从而限制了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4所示,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第一锥形块,两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锥形块相对设置,两个第一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

作为变形,第一锥形块可替换为第一弧形块,弧形块可以沿轴向向内凹陷的弧形块,或者沿轴向向外凸出的弧形块,例如,如图8所示的球形 弧面块,或者其他形状的结构,例如径向凸起,径向凸起的轴向内壁面作为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面,或者只需与第一轴向定位部82相配合形成上述的凹陷,来限制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的其他形状的结构都可以,具体形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

作为行星齿轮7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优选包括第二轴向定位部72和成型在第二轴向定位部72两端部上的第二径向延伸部71;第二轴向定位部72与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82相配合,第二径向延伸部71与第一径向延伸部81相配合。

此结构的径向突出部,第二轴向定位部72与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82对应,确保行星齿轮7的正常转动,避免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同时,第二径向延伸部71与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一一对应,使得一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限制一个第二径向延伸部71的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定。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轴向定位部82和第二轴向定位部72均为圆柱形块;第二径向延伸部71为第二锥形块,两个第二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使得第二锥形与第一锥形块一一对应。也即,此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8的外形为锥形-圆柱形,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外形为锥形-圆柱形-锥形。

作为变形,类似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结构,第二径向延伸部71还可以为第二弧形块,与第一弧形块相配合,两个第二弧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也即,此实施方式中滑动轴承8的外形为弧形-圆柱形,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外形为弧形-圆柱形-弧 形。

作为变形,第二径向延伸部7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或者第二径向延伸部71的外形与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外形不同,例如,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锥形,第二径向延伸部的外形为弧形,只需第二径向延伸部71与第一径向延伸部81相配合,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定即可。

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两个滑动轴承8中,靠近第一台阶62的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此实施方式中,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可以经此第一台阶62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上,进而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

作为更佳优选地,远离第一台阶62的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则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可以经此第一径向延伸部81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无需先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上,再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从而减少行星齿轮轴6承受行星齿轮7轴向荷载的作用力,对行星齿轮轴6起保护作用。

上述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的结构相同。

作为变形,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的结构可以不相同。例如,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两个滑动轴承8中,一个滑动轴承8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82和设置在第一轴向定位部82端部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另一个滑动轴承8包括与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远离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

也即,上述的两个滑动轴承8中,一个滑动轴承8包括上述的第一轴 向定位部82和第一径向延伸部81,另一个滑动轴承8只包括上述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第一轴向定位部82与行星齿轮7的第二轴向定位部72一一对应;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与第二径向延伸部71一一对应。在行星齿轮轴6上安装两个滑动轴承8时,只需将仅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且位于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1的一端,来形成上述的凹陷即可,或者套设在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端部上即可,便于两个滑动轴承8安装和定位。

另外,两个滑动轴承8中的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均为第一锥形块,或第一弧形块;或者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第一锥形块,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第一球形弧面块。

作为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中,每个滑动轴承8为第三锥形块83,第三锥形块83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两个第三锥形块83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两个第三锥形块83的轴向内壁面限制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

此实施方式,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锥形块83形成开口朝向行星齿轮7套孔内表面的锥形凹陷,锥形凹陷的轴向内壁面限制位于其内的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轴向运动,也即,两个第三锥形块83的锥形面限制位于锥形凹陷内的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的轴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5所示,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为第一锥形凸起73,第一锥形凸起73的直径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以使得第 一锥形凸起73与两个第三锥形块83形成的锥形凹陷相配合,从而实现第三锥形块83的轴向内壁面限制第一锥形凸起73的轴向运动范围。

作为变形,第三锥形块83可替换为弧形块,例如球形弧面块,或者其他形状的块体,例如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块,只需位于凹陷内,其轴向运动受此凹陷的限制即可。

作为更佳优选的实施方式,靠近第一台阶62的第三锥形块83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与实施例1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区别仅在于:滑动轴承8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滑动轴承8的径向内表面不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只是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此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行星齿轮7施加给滑动轴承8上的轴向荷载和径向直接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无需经行星齿轮轴6再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从而使得行星齿轮轴6承受部分行星齿轮7的轴向和径向荷载,对行星齿轮6起到保护作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中,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一轴向定位部82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而两个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此实施方式中,两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均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

更佳优选地,两个滑动轴承8中,靠近第一台阶62的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此实施方式中,靠 近第一台阶62的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最好与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轴向外壁面平齐,或者二者的轴向外壁面也可以不平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除了滑动轴承8的固定方式不同外,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中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如图7和图8所示,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区别在于: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中,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

此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既可以通过滑动轴承8直接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又可以经滑动轴承8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上,再传递至行星支架上。也即,此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是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中的两种滑动轴承8的固定方式进行结合的实施方式。

进一步优选地,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滑动轴承8,该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

图7中所示的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锥形块,对应地行星齿轮7的第二径向延伸部72为锥形块,作为变形,如图8所示,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为球形弧面块,对应地行星齿轮7的突出部的第二径向延伸部72为球形弧面块。

更佳优选地,图7和图8中的两种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中,两个滑动轴承8中,一个滑动轴承8只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81,例如锥形块或球形弧面块,该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另一个滑动轴承8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81和第一轴向定位部82,此滑动轴承8的第一径向延伸部81的轴向外壁面抵靠在第一台阶62上,第一轴向定位部82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地,在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径向外表面上设置一个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沿轴向方向延伸,以适应行星齿轮7出现倾斜时,滑动轴承8仍能够与行星齿轮7进行配合,保证行星齿轮7的正常转动。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行星齿轮变速器,如图9所示,与实施例1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区别在于:沿轴向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滑动轴承8不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而是固定在行星齿轮7上,且凹陷朝向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设有适于嵌入凹陷内的径向突出部,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限制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

上述结构的行星齿轮变速器,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7上,通过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来限制滑动轴承8的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进而限制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经滑动轴承8的凹陷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上,进而传递至行星支架5上;同时,滑动轴承8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行星齿轮7的径向荷载经滑动 轴承8传递至行星齿轮轴6和行星支架5上。也即,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的外壁面既作为行星齿轮7轴向荷载的承受面,又作为行星齿轮7径向荷载的承受面,则只需将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7上,就能够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和径向运动范围限制,从而减少变速器的轴向尺寸和重量,降低变速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

作为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为第二锥形凸起61,第二锥形凸起61的直径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其轴向外壁面限制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

进一步优选地,对应于第二锥形凸起61,滑动轴承8为第四锥形块84,第四锥形块84固定在行星齿轮7上,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所述第四锥形块84相对设置,两个第四锥形块84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两个第四锥形块形成与第二锥形凸起61相配合的锥形凹陷。在行星齿轮7带着滑动轴承8在轴向有运动时,由于第二锥形凸起61位于此凹陷内,则第二锥形凸起61的轴向外壁面将阻挡两个第四锥形块84的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制。

作为变形,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还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弧形,或者扇形等等。只需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与两个滑动轴承8形成的凹陷相配合,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能够限制滑动轴承8的凹陷的轴向运动,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进行限制即可。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行星齿轮轴6的突出部包括第三轴向定位部和成型在第三轴向定位部两端部上的第三径向延伸部;第三径向延伸部的轴向外壁面限制凹陷的轴向两端的轴向运动范围。

此结构的行星齿轮轴6,两个第三径向延伸部作为行星齿轮7轴向荷载的主要承受面,第三轴向定位作为行星齿轮7径向荷载的主要承受面,此径向突出部位于两个滑动轴承8形成的凹陷内,两个第三径向延伸部限制此凹陷的轴向运动。

进一步优选地,滑动轴承8包括第四轴向定位部和设置在第四轴向定位部的第四径向延伸部,两个滑动轴承8的两个第四轴向定位部与第三轴向定位部相配合,确保行星齿轮7的正常转动,避免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同时,第四径向延伸部与第三径向延伸部相配合,使得一个第三径向延伸部限制一个第四径向延伸部的轴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进行限定。

更佳优选地,第四轴向定位部和第三轴向定位部均为圆柱形块,第四径向延伸部和第三径向延伸部均为第五锥形块,两个滑动轴承8的第五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而行星齿轮轴6的第五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以与滑动轴承8的第四径向延伸部相配合。

作为变形,上述的第五锥形块,还可以替换为弧形块,例如球形弧面块,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状,第三径向延伸部与第四径向延伸部的形状还可以不一致,例如一个为锥形块,另一个为弧形块,只需第三径向延伸部与第四径向延伸部相配合,使得行星齿轮轴的径向突出部限制滑动轴承8的凹陷的轴向运动即可,具体形状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涉及到的第一锥形块,第二锥形块,第三锥形块83,第四锥形块84以及第五锥形块的半锥角a的角度为大于0度且小于90 度,例如10°、15°、20°、28°、30°、45°、65°、80°、85°等等,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该半锥角a的大小,实现对滑动轴承8承受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的比例进行调节。例如,当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滑动轴承8的锥形块的半锥角a为15°,为提高该滑动轴承8承受的轴向荷载,则将锥形块的半锥角a增加到30°,使得滑动轴承8能够承受的轴向荷载增大,但相对地滑动轴承8能够承受的径向荷载减少。也即,通过合理的设计锥形块的半锥角a的大小,来协调滑动轴承8承受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使滑动轴承8承受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达到最优化。

上述的第一锥形块,第二锥形块,第三锥形块83,第四锥形块以及第五锥形块的半锥角a的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具体角度的大小,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另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或第四轴向定位部的轴向长度,来调整滑动轴承8承受的径向荷载和轴向荷载的比例。例如,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长度越长,则其能够承受的径向荷载就越大,相对地能够承受的轴向荷载相对少,但通过合理地设计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或第四轴向定位部84的轴向长度,来调整滑动轴承8承受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最优化。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的滑动轴承8可以有若干个瓦块,若干个瓦块绕着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圆周设置,或者绕着行星齿轮7套孔内表面的圆周设置,对应地若干瓦块形成上述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和第一径向延伸部81、或第三锥形块83、或第四锥形块84、或第四轴向定位部和第四径向延伸部。相邻两瓦块之间存在空隙,此空隙可以降低滑动轴承8使用过程 中的温升,也减少滑动轴承8的耗材,还可以增加润滑油在此空隙内的流通量。作为变形,上述的滑动轴承8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块,便于安装。

上述四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地,滑动轴承8采用过盈配合安装在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上或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上,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固定方式,例如螺栓组件或螺钉。作为变形,滑动轴承8还可以在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上或行星齿轮7套孔内表面上通过涂覆合金滑动轴承材料形成。滑动轴承8的材料优选无铅合金,使滑动轴承8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摩擦顺应性,或者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合金材料。更佳地,还可以在滑动轴承8的径向外表面上涂覆磨合层,进一步提高滑动轴承8的耐磨性。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或者实施例3的基础上,还包括滑动轴承8的径向外表面与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之间形成第一油膜间隙91。

在第一油膜间隙91内放入润滑油,当行星齿轮7转动时,由于行星齿轮7的转速相对于行星齿轮轴6的转速更快,使得行星齿轮7能够带着润滑油转动,从而在第一油膜间隙91内形成有效的动压油膜,从而对滑动轴承8的径向外表面和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也减少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此外,第一油膜间隙91内的润滑油能够对滑动轴承8的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面和径向荷载面进行润滑,从而对滑动轴承8起到保护作用。另外,整个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其轴向端面处于自由端,使得行星齿轮的轴向端面不会发生磨损现象,提 高行星齿轮7的寿命。

作为优选地,第一油膜间隙91形成于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与滑动轴承8的凹陷的内壁面之间的空间。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行星齿轮变速器还包括

油分布环22,顶部连接于箱体1,底部连接于行星支架5;

第一布油装置,用于将外界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膜间隙91内。

作为油分布环22的优选实施方式,油分布环22包括开口朝下的第一凹槽部,和开口朝上的第二凹槽部,第一凹槽部的顶部固定在箱体1上,第二凹槽部的底部固定在行星支架5上,第二凹槽部的开口可转动地固定在第一凹槽部的开口上,且两个凹槽部形成上述的第二油通道11。由于箱体1处于静止状态,而行星支架5处于转动状态,通过设置的油分布环22将箱体1的第一油通道10与行星支架5的第三油通道12连通,同时不影响行星支架5的正常转动。

作为第一布油装置的优选,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布油装置包括

第一油通道10,开设在箱体1上,与外界润滑油连通;

第二油通道11,开设在油分布环22上,与第一油通道10连通;

第三油通道12,开设在行星支架5上,与第二油通道11连通;

第四油通道13,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并沿轴向延伸,与第三通道连通;

至少两个第五油通道14,依次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和滑动轴承8上,并沿径向延伸,一端与第四油通道13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油膜间隙91连通。

此结构的第一布油装置,在需要对第一油膜间隙91内加入润滑油时,外界的润滑油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第一油通道10内,再依次流入第二油通道11、第三油通道12、第四油通道13和第五油通道14,最后进入第一油膜间隙91内,形成强制润滑模式;之后行星齿轮7的转动会带着第一油膜间隙91内的润滑油运动,在第一油膜间隙91内形成有效的动压油膜效应,无需外界压力作用下,润滑油就能够在第一油膜间隙91内随着行星齿轮7转动,从而对行星齿轮7的整个套孔内表面和滑动轴承8的凹陷的内壁面进行润滑,减少甚至避免其磨损。

作为变形,第一布油装置还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其他供油装置,只需将外界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膜间隙91内即可。

进一步优选地,第一布油装置还包括油分布槽15,开设在滑动轴承8的径向外表面上,并沿轴向延伸,与第五油通道14连通。设置的油分布槽15,使得经第五油通道14流入的润滑油先进入油分布槽15内再进入第一油膜间隙91内,使得润滑油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在第一油膜间隙9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套圈16,套圈16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且位于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其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轴承8的轴向端面形成间隙,此间隙便于第一油膜间隙91内的润滑油进入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间隙内,对滑动轴承8的轴向端面进行润滑,同时设置的套圈16便于在安装两个滑动轴承8和行星齿轮7时的定位。

作为套圈16的变形,还可以在两个滑动轴承8的轴向端面上设置凸肩,两个凸肩之间存在过油间隙;或者在行星齿轮7的位于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的间隙处成型有径向凸起,此径向凸起位于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的间隙 处;或者不设置套圈16、凸肩或径向凸起,直接将两个滑动轴承8固定在行星齿轮轴6上时,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存在过油间隙。

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挡油环21,设置在行星齿轮7的轴向端面上,或者滑动轴承8的轴向端面上,并靠近第一油膜间隙91的端部处,增大第一油膜间隙9内的润滑油经此间隙外漏出的阻力,确保第一油膜间隙91内存留一定量的润滑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的行星支架5包括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行星齿轮轴6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架5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架52上;第二油通道11开设在第二支架52上。

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变速器还包括第二布油装置,用于将箱体1上设置的油池中的润滑油输送至第一油膜间隙91内。

作为优选地,第二布油装置包括

第一油孔17,开设在第一支架51上,一端可与箱体1上设置的油池连通;

第二油孔18,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沿轴向延伸,与第一油孔17连通;

第三油孔19,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沿径向延伸,位于相邻滑动轴承8之间的间隙处,一端与第二油孔18连通,另一端与第一油膜间隙91连通。

此结构的布油装置,在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待行星支架5转动到箱体1上设置的油池时,油池内的润滑油进入第一油孔17,并经第二油孔18和第三油孔19流入到第一油膜间隙91内,形成浸油润滑模式。

进一步优选地,第二布油装置还包括第一通孔,开设在套圈16上,将第一油膜间隙91与第三油孔19连通。

更佳优选地,第二布油装置还包括第一挡油环20,设置在第二油孔18的靠近第一支架51的端面上。防止进入第二油孔18内的润滑油外漏,增大润滑油外漏的阻力。

作为变形,如图7和图8,两个滑动轴承8中,一个滑动轴承8只包括第一径向延伸部81,另一个滑动轴承8包括第一轴向定位部82和第一径向延伸部81时,上述的第三油孔19可以开设在此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第一轴向定位部82的中部开设的环形凹槽上,进而使得第二油孔18与第一油膜间隙91连通。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星齿轮变速器,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还包括滑动轴承8的径向内表面与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之间形成第二油膜间隙92。

在第二油膜间隙92内设置润滑油,由于行星齿轮7转动的速度相对于行星齿轮轴6的转速更快,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能够带着第二油膜间隙92内的润滑油运动,在第二油膜间隙92内形成有效的动压油膜,从而对滑动轴承8的径向内表面与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外表面起到润滑和保护作用,也减少滑动轴承8随着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此外,行星齿轮轴6和滑动轴承8的承受行星齿轮7的轴向荷载和径向荷载的承受面,均能够被润滑油润滑,从而减少磨损;另外,整个行星齿轮7转动过程中,其轴向端面处于自由端,则行星齿轮7的轴向端面不会发生磨损现象,提 高行星齿轮7的寿命。

优选地,第二油膜间隙92形成于滑动轴承8的凹陷与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之间的空间。

类似于实施例5,上述的变速器还包括油分布环22、第一布油装置、第二布油装置、油分布槽15、套圈16、第一挡油环20、第二挡油环21,其结构与实施例3中提供的分布环、第一布油装置、油分布槽15、第二布油装置、套圈16、第一挡油环20、第二挡油环21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以下几方面:

(1)第一布油装置的第五油通道14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

(2)油分布槽15开设在行星齿轮轴6径向外表面上;

(3)第二挡油环21设置在行星齿轮轴6的轴向端面上,或滑动轴承8的轴向端面上;

(4)套圈16固定在行星齿轮7的套孔内表面上。

此外,如图9所示,行星齿轮轴6的两端具有第二台阶63,两个第二台阶63相对,且均朝向滑动轴承8一侧,两个第二台阶63的台阶面分别与行星齿轮轴6的径向突出部的轴向两端连接,并且分别与一个滑动轴承8的轴向外壁面对齐,使得第二台阶63与滑动轴承8的轴向外壁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第二油膜间隙92的宽度,此第二台阶63作为挡油环,使得第二油膜间隙92的两端出口的口径小,增大第二油膜间隙92内润滑油外漏的阻力;同时,在安装滑动轴承8时,此第二台阶63起到定位作用。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直径”,均指沿行星齿轮轴6径向方向上此部件的实际厚度。例如,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锥形 块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是指两个第二锥形块的径向实际厚度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减小,而不是指以行星齿轮轴6的轴线为中心的第二锥形块内孔的直径。

又如,两个第一锥形块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是指两个第一锥形块的径向实际厚度从靠近彼此的部位向着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

再如,第一锥形凸起73的直径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指第一锥形凸起73的径向实际厚度从其轴向的两端到中间逐渐增大。再如,图9中两个第四锥形块84的直径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是指两个第四锥形块84的径向实际厚度从靠近彼此的部分向位于远离彼此的部位逐渐增大。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配合”用语,是指两个部件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而并非两个部件之间存在必然的装配或固定关系;例如,沿轴向并列套设在行星齿轮轴6上的两个滑动轴承8轴向配合形成径向的凹陷,只是说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形成上述的凹陷,而不是指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存在必然的装配或者固定关系,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可以存在间隙,或者一个滑动轴承8的一端套设在另一个滑动轴承8的一端上,或者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只是接触关系;或者两个滑动轴承8之间也可以存在装配关系等等。又如,第一轴向定位部82与第二轴向定位部72之间相配合,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与第二径向延伸部71之间相互配合,是指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凹陷通过限制行星齿轮7的径向突出部来限制行星齿轮7的轴向运动范围,第一轴向定位部82与第二轴向定位部72 之间不存在固定连接关系,第一径向延伸部81与第二径向延伸部71之间不存在固定连接关系。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