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吸振气囊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65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吸振气囊的减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振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吸振气囊的减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筒式减振器,在车辆在颠簸行驶时,通过减振器内的活塞杆在缸体内不断做伸缩运动,缸体内的减振油不断来回流动,缓冲冲击力,减缓颠簸度起到减振作用,增加车辆行驶的平稳性;筒式减振器通常包括具有液压腔的筒体、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与安装座连接,活塞杆另一端伸入筒体且套设有活塞总成,活塞杆靠近安装座的一端安装有油封和导向器;现在有的筒式减振器存在的问题是,虽然依靠缸体内的减振油不断来回流动气道了减振作用,但是减振油来回流动对减振器本体造成的瞬间冲击力却无法有效的吸收,常常顺着减振器本体传递给与减振器本体连接的部件,长久使用导致冲击力累积,对连接部位造成劳损,形成连接部位故障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缓、吸收减振油流动冲击力的减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吸振气囊的减振器,包括套筒组件和连杆,套筒组件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储油腔,连杆一端深入内管中与内管底部相对,该连杆伸入端安装有活塞分总成并通过定位螺母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连接有外限位套,连杆靠近外限位套的一端设有导向器和油封,内管底部安装有底阀总成和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中设置有吸振气囊组件,该吸振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弹性支撑件,密封定位件,所述的气囊沿轴向套设于内管外周面,该气囊轴向两端与内管外周面密封贴合,中部与内管外周面之间形成气腔,所述的弹性支撑件位于气腔内,一端套设于内管外周面,另一端抵触气囊内壁,所述的密封定位件套设于气囊轴向的两端。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储油腔设置吸振气囊组件,当减振器运作减振油在内管和外管间来回流动时,流动的减振油不断挤压吸振气囊组件,吸振气囊组件受压收缩,通过气囊内的空气和弹性支撑架化解冲击力,达到了减缓、吸收减振油的冲击力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弹性支撑架包括内环、外环及弹性连接筋,所述的内环套设于内管外周面上,所述的外环与气囊内壁中部抵合,所述的弹性连接筋两端分别与内环、外环弹性连接。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内环、外环充分与气囊内部、内管外周面形成圆周接触固定,再通过弹性连接筋连接内环外环,支撑起气腔的空间,不管减振油哪个方向对气囊造成冲击力,都能依靠外环将冲击力分散传递弹性连接筋,逐步化解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弹性连接筋为可伸缩的波浪形。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将弹性连接筋设置为可伸缩的波浪形,波浪形吸振更为高效,且受到压缩后,能快速恢复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气囊为橡胶材料制成。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气囊的材料选用橡胶材料,具有可靠的吸振性,例如天然橡胶制品吸收振动能量的20%-60%;腈橡胶吸收振动能量的20%-45%,能有效辅助吸收减振油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密封定位件为环形收束密封圈。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采用环形收束密封圈,将气囊的两端收束扎贴在内管外表面上,使气囊内的气腔封闭。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支撑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带有吸振气囊的减振器,包括套筒组件1和连杆2,套筒组件1包括内管11和外管12,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形成储油腔13,连杆2一端深入内管11中与内管11底部相对,该连杆2伸入端安装有活塞分总成3并通过定位螺母31固定连接,连杆2另一端连接有外限位套4,连杆2靠近外限位套4的一端设有导向器41和油封42,内管11底部安装有底阀总成43和底盖4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腔13中设置有吸振气囊组件5,该吸振气囊组件5包括气囊51,弹性支撑件52,密封定位件53,所述的气囊51沿轴向套设于内管11外周面,该气囊51轴向两端与内管11外周面密封贴合,中部与内管11外周面之间形成气腔54,所述的弹性支撑件52位于气腔内,一端套设于内管11外周面,另一端抵触气囊51内壁,所述的密封定位件53套设于气囊51轴向的两端。

通过储油腔设置吸振气囊组件5,当减振器运作减振油在内管11和外管12间来回流动时,流动的减振油不断挤压吸振气囊组件5,吸振气囊组件5受压收缩,通过气囊51内的空气和弹性支撑架52化解冲击力,达到了减缓、吸收减振油的冲击力的目的。

所述的弹性支撑架52包括内环521、外环522及弹性连接筋523,所述的内环521套设于内管11外周面上,所述的外环522与气囊51内壁中部抵合,所述的弹性连接筋523两端分别与内环521、外环522弹性连接。

这样内环521、外环522充分与气囊51内部、内管11外周面形成圆周接触固定,再通过弹性连接筋523连接内环外环,支撑起气腔54的空间,不管减振油哪个方向对气囊51造成冲击力,都能依靠外环522将冲击力分散传递弹性连接筋523,逐步化解冲击力。

所述的弹性连接筋523为可伸缩的波浪形。

将弹性连接筋523设置为可伸缩的波浪形,波浪形吸振更为高效,且受到压缩后,能快速恢复形状。

所述的气囊51为橡胶材料制成。

气囊51的材料选用橡胶材料,具有可靠的吸振性,例如天然橡胶制品吸能收振动能量的20%-60%;腈橡胶能吸收振动能量的20%-45%,能有效辅助吸收减振油的冲击力。

所述的密封定位件53为环形收束密封圈。

采用环形收束密封圈,将气囊51的两端收束扎贴在内管11外表面上,使气囊51内的气腔54封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