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882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驱动装置安装于飞行器舱门端面上,为锁紧机构的锁紧和解锁提供驱动能力,在锁紧过程中,需要克服锁紧机构的锁紧阻力,锁紧到位后,为了防止锁紧机构在受力情况下反转,驱动装置在传动链上需要有自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器、蜗杆、蜗轮;

所述电机与减速器的固定部分安装在集成背板上,转动部分通过直齿轮连接;两个蜗杆置于电机输出端两侧,蜗轮与锁紧机构的输出转子相连;

所述减速器包括一级太阳轮、一级行星架、一级行星轮、二级太阳轮、二级行星架、二级行星轮、输出行星架、内齿圈、输出直齿轮、驱动机构壳体、减速器端盖;

一级太阳轮通过轴承支撑在驱动机构壳体和二级太阳轮上,其齿轮分别与一级行星轮啮合;一级行星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一级行星架和二级太阳轮上,其齿轮分别与一级太阳轮和内齿圈啮合;一级行星架与二级太阳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二级太阳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一级太阳轮和输出行星架上;二级行星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二级行星架和输出行星架上,其齿轮分别与二级太阳轮和内齿圈啮合连接;二级行星架与输出行星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输出行星架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二级太阳轮和减速器端盖上,与输出直齿轮之间通过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分别置于电机输出端的两侧,第一涡轮和第二涡轮分别与两侧锁紧机构的输出转子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结构紧凑、集成度高,一端动力输入能实现两端动力输出,传动链能实现自锁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中减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级行星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二级行星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发明涉及空间环境下使用,为满足飞行器发射和在轨运行的要求的锁紧机构提供驱动。所述锁紧机构的驱动装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蜗轮,2:输出转子,3:蜗杆,4:电机,5:减速器,6:集成背板,7:直齿轮。该驱动装置用于锁紧机构的锁紧驱动,与锁紧装置的输出转子相连,上述电机为无刷直流电机,减速器为NW两级行星减速器,电机与减速器之间通过直齿轮连接。

两级行星减速器包括502一级太阳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501驱动机构壳体和505二级太阳轮上,504一级行星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503一级行星架和505二级太阳轮上,502一级太阳轮通过齿轮分别和504一级行星轮、509内齿圈啮合,503一级行星架与505二级太阳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505二级太阳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502一级太阳轮和508输出行星架上,507二级行星轮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506二级行星架和508输出行星架上,507二级行星轮通过齿轮分别和505二级太阳轮、509内齿圈啮合啮合连接,506二级行星架与508输出行星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508输出行星架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在505二级太阳轮和510减速器端盖上。510减速器端盖与501驱动机构壳体通过螺钉连接,508输出行星架与511输出直齿轮之间通过键连接。电机轴输出的动力通过齿轮,传递至503一级行星架,再传递至504一级行星轮,再传递至505二级太阳轮,再传递至507二级行星轮,再传递至508输出行星架,再传递至511输出直齿轮,511输出直齿轮作为整个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

为了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布置驱动装置,将电机与减速器并列布置,通过壳体与直齿轮将他们连接。减速器和电机的固定部分分别安装在集成背板上,转动部分通过直齿轮传递动力。不仅完成电机和减速器的位置布置,同时增加了传动比,减小了传动链的压力。

由于减速器轴向尺寸较径向尺寸宽裕,在满足传动比和可靠性的情况下,将减速器设计成NW型,将其中的行星轮设计成双联齿轮,不仅增大减速比,而且减小径向尺寸,行星架设计巧妙,作为行星架的同时也作为太阳轮和行星轮的支撑件,改善各个齿轮及轴承的受力情况,节省了空间,增加零件的利用率。

将分离的两套锁紧机构共同布置在集成背板上,用一套驱动机构驱动两套锁紧机构。设计两只蜗杆的旋向相同并置于电机输出端的两侧,从而使两只蜗轮的旋向相反,保证两套锁紧机构的运动方向相反。使用同源驱动,不仅提高了两把锁紧机构的同步性,省略同步控制流程,而且降低了锁紧机构对飞行器的偏载。

将蜗杆布置于传动链的末端,并且将蜗杆的导程角设计为3.18°,不仅保证了较大的传动比,而且保证传动链具有自锁功能,能承受较大载荷且不会影响传动链上其他零件。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