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齿轮差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4626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面齿轮差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差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齿轮差速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非常普通的交通工具。当然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差速器逐渐成为了汽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目前差速器总成设计,普遍采用对称式齿轮结构,采用直齿锥齿轮齿形,差速器总成存在结构不紧凑,体积大,噪声高;车辆行驶中由于受轴向力的作用,导致齿轮、行星齿轮轴或壳体损坏,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体结合面设计为球面,为此加大了差速器壳体的加工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面齿轮差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齿轮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所述差速器壳体沿其纵向中心轴方向上设置有纵向穿孔,所述差速器壳体上还设置有与纵向穿孔垂直设置的横向穿孔,所述横向穿孔内设置有贯穿其横向穿孔设置的行星齿轮轴,所述纵向穿孔的开口内均设置有轮轴,所述行星齿轮轴的两端设置有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部的直齿圆柱齿轮,所述轮轴上设置有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部并与直齿圆柱齿轮相配合的半轴面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直齿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直齿圆柱齿轮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半轴面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半轴面齿轮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半轴面齿轮与轮轴之间以花键固定的形式进行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差速器的内部设置了直齿圆柱齿轮和半轴面齿轮,其半轴面齿轮啮合角为90°,左右直齿圆柱齿轮与壳体结合面变成了平面,避免了已知技术球面设计及加工,其差速器壳体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2、与锥齿轮传动相比,半轴面齿轮传动具有较大的重合度,半轴面齿轮的重合度可以达到2.0以上,而重合度大对于提高承载能力和增加传动的平稳性很重要;半轴面齿轮传动可以减轻重量,结构也更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面齿轮差速器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半圆面齿轮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1提供的直齿圆柱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提供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剖视图;

以上各图中,1、差速器外壳;11、横向穿孔;12、纵向穿孔;2、轮轴;3、行星齿轮轴;4、半轴面齿轮;41、花键;5、直齿圆柱齿轮6、半轴面齿轮垫片;7、直齿圆柱齿轮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齿轮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其差速器壳体1的作用是和现有的差速器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不过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差速器的内部结构(即内部掏空的部分)是根据其内部所设计的部件而加工成的;从图1中可以看出,差速器壳体上设置了纵向穿孔,该纵向穿孔是贯穿差速器壳体设置的,发明人为了降低整体的设计成本和性能,故将纵向穿孔设置在了差速器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上;差速器壳体上还设置了横向穿孔,应为差速器壳体内部构件的设置关系,横向穿孔111需与纵向穿孔12垂直设置;如图1所示,在横向穿孔内部设置了行星齿轮轴,该行星齿轮轴是贯穿横向穿孔设置的,纵向穿孔的开口内均设置了轮轴2;很明显,行星齿轮轴3的两端设置了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部的直齿圆柱齿轮5,这里需要说一下,从图1、图4和图5中可以看出,该齿轮的设计方式与现有差速器中的左右齿轮的设计是不一样的,现有的都是采用了锥齿轮的设计方式,而发明人将其设计成了直齿圆柱齿轮;在轮轴上设置了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部并与直齿圆柱齿轮相配合的半轴面齿轮,因为左右齿轮为直齿圆柱齿轮,半轴面齿轮4也要设计成与其相对于的齿轮构型,面齿轮传动是通过面齿轮与圆柱齿轮的相互啮合来实现传动,面齿轮传动设计为上下啮合,更便于齿轮的润滑,由于小齿轮为圆柱齿轮,其轴向移动产生的误差对传动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由于面齿轮传动的小齿轮是直齿圆柱齿轮,无轴向作用力,可以简化支撑,减轻系统的结构重量,虽然面齿轮传动仍然属于点接触传动,但在理论上仍然能够保证定传动比传动,因此面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较低;其半轴面齿轮啮合角为90°,左右直齿圆柱齿轮与壳体结合面变成了平面,避免了已知技术球面设计及加工,其差速器壳体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发明人为了使整个面齿轮差速器的结构更完整,效果更优秀,故还做了以下的设计,

从图1中可以看出,直齿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了直齿圆柱齿轮垫片7,半轴面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半轴面齿轮垫片6,垫片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辅助直齿圆柱齿轮和半轴面齿轮进行工作,由于面齿轮传动的行星齿轮是直齿圆柱齿轮,无轴向作用力,所以两种垫片设计生产简单,垫片材质采用65Mn,冲压形成,表面氧化处理;

半轴面齿轮与轮轴之间以花键41固定的形式进行连接固定,这样设置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一种面齿轮差速器,大大改善由直齿锥齿轮啮合产生轴向力,而造成行星齿轮轴严重失效的现象,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