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调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757阅读:2284来源:国知局
自调分泵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泵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自调分泵。



背景技术:

轻卡液压制动系统的鼓式制动器采用手工调整制动间隙的分泵,泵的顶杆带动刹车片移动,随着车辆的使用,刹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会越来越大,需要人工主动去进行调整,若调整不及时,制动踏板的工作行程将随之增加,不仅影响驾驶人员的制动踏板感,当制动间隙过大时,还会降低制动效能,影响行车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分泵,当制动蹄片磨损后,制动间隙增加,分泵不能自动弥补增加的间隙,需要人工进行调整,费时费力,并且人工调整的力道把控不准,容易造成调节不准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分泵,能够实现自动调节,并且具有调节精准。

本实用新型的自调分泵,包括:泵体和顶杆,所述自调分泵还包括调隙结构,所述调隙结构具有:调隙螺栓,设置在所述顶杆上,且与所述顶杆同轴;调隙棘轮,设置在所述顶杆外侧且与所述调隙螺栓连接;调隙拨板,转动连接在所述泵体上,所述调隙拨板具有拨片,朝向所述调隙棘轮的棘齿;调隙活塞,与所述顶杆固定连接,所述调隙活塞具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带动所述调隙拨板相对所述泵体转动。

如上所述的自调分泵,其中,所述调隙拨板和所述泵体之间还连接有复位弹簧。

如上所述的自调分泵,其中,所述调隙拨板上连接有调隙压板,所述调隙压板与所述伸出部配合。

如上所述的自调分泵,其中,所述调隙拨板上具有拨板弹簧,所述拨板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调隙拨板,另一端形成钩形结构,钩接所述调隙压板和所述伸出部。

如上所述的自调分泵,其中,所述调隙结构还具有调隙推杆,用于手动调隙;所述泵体上还设置有推杆支架,用于固定所述调隙推杆。

如上所述的自调分泵,其中,所述调隙拨板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泵体上,且以所述螺钉为轴,相对于所述泵体转动。

基于本本实用新型的自调分泵,顶杆带动调隙活塞向外移动,调隙活塞再带动调隙拨板转动,当顶杆移动的距离过大时,调隙活塞的移动距离也变大,这会导致调隙拨板转动的距离随之变大,而调隙拨板上的拨片在调隙拨板的带动下,朝向棘轮移动,最终会拨动调隙棘轮,使调隙棘轮转动,调隙棘轮再带动调隙螺栓转动,从而实现分泵自动调隙。这种自调分泵比手动调节的精度大,并且更为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自调分泵的右视图;

图2为实用新型自调分泵一种视角立体图;

图3为实用新型自调分泵另一种视角立体图。

附图标记:

1-泵体;2-顶杆;3-调隙螺栓;4-调隙棘轮;5-调隙拨板;6-调隙活塞;7-复位弹簧;8-压板;9-调隙推杆;10-推杆支架;11-螺钉;12-拨板弹簧;51-拨片;61-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调分泵,该分泵具有泵体1和顶杆2,当然,如果该自调分泵用于制动系统,该顶杆2可以用于带动刹车片移动,以实现制动。

进一步本申请的自调分泵还包括调隙结构,调隙结构具有:调隙螺栓3(以下简称螺栓3)、调隙棘轮4(以下简称棘轮4)、调隙拨板5(以下简称拨板5)和调隙活塞6(以下简称活塞6),螺栓3设置在顶杆2上,且和顶杆2同轴,该螺栓3的目的就是通过自身的螺纹转动,调节顶杆2的位置。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分泵时,一般也是通过使用改锥等工具转动螺栓实现调节。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申请的螺栓3外周还连接有棘轮4,该棘轮4设置在顶杆2外侧。棘轮4至少可以在其规定的转动方向上带动螺栓3同轴转动,即转动棘轮4就可以实现对螺栓3的转动,以实现对分泵的调隙。

既然是自调分泵,那么就需要有自动调节功能,通过下面要说明的拨板5和活塞6来说明如何实现自动调节。

拨板5转动连接在泵体1上,拨板5具有拨片51,朝向所述调隙棘轮4的棘齿;活塞6与顶杆2固定连接,活塞6具有伸出部61,伸出部61带动调隙拨板5相对所述泵体1转动。

顶杆2移动时活塞6也随之移动,继而带动拨板5转动,在拨板5转动达到一定的距离时,朝向棘齿的拨片51就会拨动棘齿,从而棘轮4在拨动下带动螺栓3转动,以实现自动调隙。

一般的,在车用制动系统中,主要是调小间隙,因此拨板5的转动方向、棘轮4的转动方向,需要与螺栓3的方向配合,避免使间隙边的更大。具体的旋向不做限定,能够实现调节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使用。

为了实现拨板5在转动后能够自动复位,在拨板5和泵体1之间还连接有复位弹簧7。

优选的,拨板5通过螺钉11连接在所述泵体1上,且以螺钉11为轴,相对于泵体1转动。一般螺钉11设置在边缘,以提供足够的转动空间。因为一般泵体顶杆2是位于中心位置的,参见图,对应的伸出部61等带动拨板5运动的部件也中心位置,即拨板5受力是在中间部分,因此螺钉11设置在边缘侧更能提供转动空间。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拨板5上连接有调隙压板8(以下简称压板8),压板8与上述伸出部61配合,即,伸出部61带动压板8,进而带动拨板5转动。进一步,拨板5上具有拨板弹簧12,拨板弹簧12一端连接在调隙拨板5,另一端形成钩形结构,钩接调隙压板8和所述伸出部61。钩形结构使压板和伸出部61实现配合,从而带动拨板5转动,同时,该钩形结构还可以直接与伸出去实现配合,直接在凸出部的带动下,拉动拨板5转动。

本实用新型虽然实现了自动调隙,但是为了避免突发情况自动调隙失败,还搭配了调隙推杆9,以便于手动调节,在不使用时,可以固定在推杆支架10上,推杆支架10设置在本体1上。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