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0229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深孔帷幕灌浆作为一种基础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深孔帷幕灌浆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钢丝绳从滑轮的轮槽上脱落的问题,当钢丝绳从轮槽上脱落后,操作工人必须从新将钢丝绳从嵌套进滑轮的轮槽内,这一过程即费时又极易发生危险事故。钢丝绳极易从滑轮的轮槽上脱落是因为钢丝绳是直接嵌套在滑轮轮槽上的,轮槽与钢丝绳之间无任何防脱落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轮面上开有轮槽,还包括若干组防脱槽装置,所述防脱装置包括两个支撑片及滚动轮,所述支撑片分别固定于滑轮的两侧,位于滑轮两侧的两个支撑片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滚动轮安装于连接杆上,滚动轮的轮面平行于滑轮的轮面。

使用时先将钢丝绳穿过滚动轮与滑轮之间的空间,再将钢丝绳嵌套在轮槽上,由于存在滚动轮,且滚动轮的个数不少于两个,滚动轮将钢丝绳压在滑轮的轮槽内,且滚动轮轮面与轮槽槽壁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非常小,钢丝绳的直径远大于二者的间隙,不管外部力量如何拉动钢丝绳,钢丝绳总有一段被压在滑轮的轮槽上,确保钢丝绳不会被外部拉力拉出轮槽;由于滚动轮可以在转动,可以有效减少钢丝绳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少摩擦损耗。同时滚动轮的长度大于滑轮的厚度,确保了滚动轮的轮面能够始终覆盖住滑轮的轮槽,保证了钢丝绳不会卡在轮槽侧壁与滚动轮之间。

可选的,所述防脱槽装置组数为两组。

两组防脱槽装置可以确保钢丝绳之中有一段被压在滑轮的轮槽上,即节约材料,又可保证钢丝绳不会从滑槽上脱落。

可选的,还包括圆形卡槽道,所述圆形卡槽道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滑轮的两侧,圆形卡槽道上开有缺口;所述支撑片的一端安装于滑轮的圆心上,支撑片上开有贯穿两侧的通道,支撑片与卡槽道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一起。

滑轮的圆心上设置有滑轮轴,滑轮轴是固定在滑轮轴上的,支撑片一端嵌套在滑轮轴上,且两侧各设置两颗螺母,将支撑片固定在滑轮轴上;螺栓组件包括螺栓及螺母,螺栓位于在卡槽道内,螺栓穿过支撑片上的通道,螺母固定在螺栓上,支撑片被夹在卡槽道的外道面与螺母之间,且被螺母压紧,支撑片不会发生晃动。且上述安装方法可以方便灵活的调节两片支撑片之间的夹角,可以随时根据施工作业需要来调整两片支撑片之间的夹角。在卡槽道上设置缺口的作用是作为螺栓进入卡槽道内的进口。当需要调整支撑片的安装位置时,可将滑轮轴上外侧的螺母以及螺栓的螺母拧松,再将支撑片滑动一定的角度,调整到位后再将螺母拧紧即可。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拉杆及滚动轮,所述限位拉杆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两侧的卡槽道上,两个限位拉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滚动轮滚动安装在连接杆上,滚动轮绕着连接杆转动,滚动轮的轮面平行于滑轮的轮面。

限位组件的作用是保证钢丝绳在轮槽上运动更加稳定。由于滚动轮轮面与轮槽槽壁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滚动轮几乎是贴在轮槽的侧壁上,这是可以确保钢丝绳在轮槽上运行更加稳定。

可选的,还包括圆盘,所述圆盘固定于滑轮的侧面,所述圆形卡槽道设置于圆盘面上。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不少于两组。

可选的,所述连接杆为双头螺栓,所述滚动轮为滚针轴承。

双头螺栓与支撑片相接时,支撑片套在双头螺栓上,支撑片两侧各固定两颗螺母,且两颗螺母将支撑片夹紧;双头螺栓与限位拉杆相接时,双头螺栓贯穿限位拉杆,限位拉杆两侧各固定两颗螺母,且两颗螺母将限位拉杆夹紧;滚针轴承转动稳定。

可选的,所述滚动轮的外轮面上设置有两圈凹槽,分别与轮槽的两个侧壁配合在一起。

上述构造使得轮槽的侧壁一部分是位于凹槽内,且凹槽的槽底与轮槽侧壁的上端面之间留有空隙;这样就可以使滚动轮与滑轮配合更加稳定,滚动轮不会发生偏移,且减少了滚动轮与轮槽侧壁的之间的摩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钢丝绳被卡在轮槽与滚针轴承之间,外部力量无法将钢丝绳拉离滑轮的轮槽,保证了钢丝绳不会从滑轮的轮面上脱落,且使用时钢丝绳不会发生卡绳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连接杆与滚动轮的配合示意简图;

图3是支撑片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滑轮,101、轮槽,2、支撑片,201、通道,3、滚动轮,301、凹槽,4、圆盘,5、卡槽道,6、限位拉杆,7、连接杆,801、螺栓,80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一种带防脱槽装置的滑轮装置,包括滑轮1,滑轮1轮面上开有轮槽101,还包括若干组防脱槽装置,防脱装置包括两个支撑片2及滚动轮3,支撑片2分别固定于滑轮1的两侧,位于滑轮1两侧的两个支撑片2通过连接杆7连接在一起,滚动轮3安装于连接杆7上,滚动轮3的轮面平行于滑轮1的轮面。

使用时先将钢丝绳穿过滚动轮3与滑轮1之间的空间,再将钢丝绳嵌套在轮槽101上,由于存在滚动轮3,且滚动轮3的个数不少于两个,滚动轮3将钢丝绳压在滑轮1的轮槽101内,且滚动轮3轮面与轮槽101槽壁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非常小,钢丝绳的直径远大于二者的间隙,不管外部力量如何拉动钢丝绳,钢丝绳总有一段被压在滑轮1的轮槽101上,确保钢丝绳不会被外部拉力拉出轮槽101;由于滚动轮3可以在转动,可以有效减少钢丝绳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少摩擦损耗。同时滚动轮3的长度大于滑轮1的厚度,确保了滚动轮3的轮面能够始终覆盖住滑轮1的轮槽101,保证了钢丝绳不会卡在轮槽101侧壁与滚动轮3之间。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防脱槽装置组数为两组。

两组防脱槽装置可以确保钢丝绳之中有一段被压在滑轮1的轮槽101上,即节约材料,又可保证钢丝绳不会从滑槽上脱落。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圆形卡槽道5,圆形卡槽道有两个,分别设置于滑轮1的两侧,圆形卡槽道上开有缺口;支撑片2的一端安装于滑轮1的圆心上,支撑片2上开有贯穿两侧的通道201,支撑片2与卡槽道5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在一起。

滑轮1的圆心上设置有滑轮轴,滑轮是固定在滑轮轴上的,支撑片2一端嵌套在滑轮1轴上,且两侧各设置两颗螺母802,将支撑片2固定在滑轮轴上;螺栓组件包括螺栓801及螺母802,螺栓801位于在卡槽道5内,螺栓801穿过支撑片2上的通道201,螺母802固定在螺栓801上,支撑片2被夹在卡槽道5的外道面与螺母802之间,且被螺母802压紧,支撑片2不会发生晃动。且上述安装方法可以方便灵活的调节两片支撑片2之间的夹角,可以随时根据施工作业需要来调整两片支撑片2之间的夹角。在卡槽道5上设置缺口的作用是作为螺栓801进入卡槽道5内的进口。当需要调整支撑片的安装位置时,可将滑轮轴上外侧的螺母802以及螺栓801的螺母802拧松,再将支撑片2滑动一定的角度,调整到位后再将螺母802拧紧即可。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两个限位拉杆6及滚动轮3,限位拉杆6分别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两侧的卡槽道5上,两个限位拉杆6通过连接杆7连接在一起,滚动轮3滚动安装在连接杆7上,滚动轮3绕着连接杆7转动,滚动轮3的轮面平行于滑轮1的轮面。

限位组件的作用是保证钢丝绳在轮槽上运动更加稳定。由于滚动轮3轮面与轮槽101槽壁上端面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滚动轮3几乎是贴在轮槽101的侧壁上,这是可以确保钢丝绳在轮槽101上运行更加稳定。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还包括圆盘4,圆盘4固定于滑轮1的侧面,圆形卡槽道5设置于圆盘4面上。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限位组件不少于两组。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连接杆7为双头螺栓801,滚动轮3为滚针轴承。

双头螺栓801与支撑片2相接时,支撑片2套在双头螺栓801上,支撑片2两侧各固定两颗螺母802,且两颗螺母802将支撑片2夹紧;双头螺栓801与限位拉杆6相接时,双头螺栓801贯穿限位拉杆6,限位拉杆6两侧各固定两颗螺母802,且两颗螺母802将限位拉杆6夹紧;滚针轴承转动稳定。

如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所示,滚针轴承的外轮面上设置有两圈凹槽301,分别与轮槽101的两个侧壁配合在一起。

上述构造使得轮槽101的侧壁一部分是位于凹槽301内,且凹槽301的槽底与轮槽101侧壁的上端面之间留有空隙;这样就可以使滚动轮3与滑轮1配合更加稳定,滚动轮3不会发生偏移,且减少了滚动轮3与轮槽101侧壁的之间的摩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