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钻孔圆弧兜孔半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569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钻孔圆弧兜孔半保持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轴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钻孔圆弧兜孔半保持架的改进。



背景技术:

7088m/df轴承应用于钢厂轧机设备,轴承基本工况为转速较高,轴承所受的冲击较载荷大。原方案中保持架采用斜保持架,锥窝兜孔,钢球引导。该轴承上机不到1个月,就出现了多套轴承发生损坏,表现为保持架向轴承径向单侧产生很大的窜动,约3~5mm,牢牢夹住滚动体使其不能转动,并且从保持架内径一侧,发现有从兜孔挤出的铜屑。该轴承保持架及其他零件在出厂前进行了100%的检验,设计符合图纸要求。最后经分析认为要解决该问题,适应现场工况,需要对保持架结构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角接触球轴承的保持架结构加以改进从而有效防止保持架向轴承径向单侧产生窜动。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钻孔圆弧兜孔半保持架。保持架为一侧开放式的半保持架结构,且兜底为圆弧窝形;保持架与钢球的接触点在兜孔弧段母线的上半段。

优选的,保持架兜孔圆周呈80%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改进的保持架从对径向力(保持架受冲击产生窜动时与钢球互相作用产生)进行缓冲卸力,以及为保持架减重(减少运动冲击力)两个方面着手,使轴承的寿命明显延长。

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每个保持架节省铜6kg左右,一套轴承2个保持架节省12公斤铜,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相比于原来的斜保持架,更易于加工和检测。

保持架有一侧为开放式,轴承润滑性能有所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装配图。

图2为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轴承装配图。包括外圈01、内圈02、钢球04及保持架06。

如图2所示,为角接触球轴承保持架零件图。保持架06为一侧开放式的半保持架结构,保持架06的兜孔采用径向钻球窝兜孔设计,使得兜孔呈80%圆,兜孔是由外径钻入,且兜底为圆弧窝形;保持架06与钢球04的设计接触点在兜孔弧段母线的上半段。

原有的轴承套圈所有尺寸、钢球直径(dw)和个数、钢球组中心径(dpw)不变,保持架06爪端取较小内径,以保证兜孔对滚动体的包容量;保持架06的底端内径较大,是为了使保持架06和内圈02外径保持间隙,以保证滚动体04引导;兜孔由外径钻入,兜底为圆弧窝。

保持架06的主要尺寸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可做适当圆整):

①保持架外径:

dc=dpw+0.35*dw

②保持架内径(底侧):

dc=dpw-0.4*dw

③保持架内径(爪端):

dc1=dpw-0.58dw

④保持架底厚:

bc=0.15*dw

⑤保持架总宽度:

bc=bc+0.87*dw

⑥保持架底侧内径圆柱面宽度:

bdc=bc+0.15*dw

⑦dc与dc1的过渡坡角取20°

⑧兜孔直径:

dp=dw+ε

ε为兜孔与钢球设计间隙按标准表取值

⑨兜底圆弧半径:

rc=25*(dp-0.98dw)

⑩检测中心尺寸:

dj=dpw+dw-ε

其余尺寸取值可参考角接触球轴承整体保持架进行取值。

经过对该保持架的改进,轴承实际使用寿命获得极大的提高,同时大幅降低了材料成本。这次技术革新的成功经验,可供其它型号的角接触球轴承参考借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角接触球轴承径向钻孔圆弧兜孔半保持架。保持架为一侧开放式的半保持架结构,保持架的兜孔采用径向钻球窝兜孔设计,使得钻孔呈约80%圆;保持架与钢球的接触点在兜孔圆弧的中上方。本发明改进的保持架从对径向力(保持架受冲击产生窜动时与钢球互相作用产生)进行缓冲卸力,以及为保持架减重(减少运动冲击力)两个方面着手,使轴承的寿命明显延长。

技术研发人员:孙凤玉;孙岳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6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