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201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启闭机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



背景技术:

弧形闸门液压启闭机由于有杆腔侧有富裕行程,在有杆腔在下部,有死区,死区部分的空气不能通过油缸的运行排出,造成油缸启闭闸门过程中出现爬行,抖动等不利现象,一般情况下,液压缸内有气体,通过液压启闭机水平或上翘,且油管布置在油缸的上方,油缸做多次往复全行程运行可以完全排除缸内的气体,在特定的状况下,如液压缸上两腔的油管布置在液压缸的下面,油缸在倾斜状态工作,油缸有杆腔侧富裕行程段的气体不能完全排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油缸内有气体,不能通过油缸的运行排出,造成油缸启闭闸门过程中出现爬行抖动等不利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能够有效排出油缸内的空气,避免油缸启闭过程中出现爬行抖动等不利现象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三通接头、注油箱、抽空器、真空表和真空泵,所述三通接头的一个连接口与油缸的注油口连接,第二连接口通过注油管与注油箱连接,第三连接口通过连接管路与抽空器连接,所述三通接头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抽空器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路连接在抽空器的进气口上,所述真空泵与抽空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真空表设置在抽空器上,用于检测抽空器内部的真空度。

所述注油箱的安装平面高于油缸的安装平面。

所述真空泵包括前级泵、主抽泵、预抽阀和主阀,其中所述主阀设有进口、预抽口和出口,所述主阀的进口与所述真空室的抽真空口连通,所述主阀的预抽口与所述预抽阀的入口连通,所述主阀的出口与所述主抽泵的抽气口连通,以及所述前级泵的抽气口经由三通接头同时与所述主抽泵的排气口和所述预抽阀的出口直接连通。

所述前级泵是机械泵,所述主抽泵是罗茨泵。

所述预抽阀和所述主阀均为气动挡板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的技术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安装好本实用实用新型的真空装置之后,关闭三通接头上第二连接口上控制第二连接口与注油管连通的球阀,打开第三连接口上控制第三连接口与连接管路连通的球阀,启动真空泵,真空泵将抽空器及油缸内的空气抽离出去,然后观察真空表,当真空表的指针稳定在设定真空度5min左右时,此时,油缸内的空气基本已经全部排出,关闭第三连接口的球阀,打开第二连接口的球阀,注油箱中的液压油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液压缸,可记录补油箱内液压油的体积变化,液压油的变化可以反映真空泵抽出的气体的体积,通过体积计算可以确定补油情况。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抽真空的方式,先将油缸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在通入液压油,可以有效的排出油缸内的空气,使得液压油全部充填至油缸内,有效地避免了油缸启闭过程中出现爬行抖动等不利现象的出现。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接头的作用不仅仅是起到连接各个部件的作用,还可以实现两个支路之间的切换,当需要抽真空时,关闭第二连接口的球阀,将油缸及抽空器中的空气排出,同时防止注油箱内液压油被抽取;抽真空之后,关闭第三连接口的球阀,打开第二连接口的球阀,由于油缸内部处于真空状态,在压力的作用下,液压油从注油箱内进入到油缸内,防止有空气进入到油缸。而本实用新型的抽空器的作用是方便对油缸内的真空度进行检测,由于油缸与抽空器是处于连通状态,抽空器内部的真空度就是油缸内的真空度,增加一个抽空器,就可以实时对油缸内的真空度进行检测,达到想要抽取的真空度之后就可以注入液压油。

3、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泵包括包括前级泵、主抽泵、预抽阀和主阀,其中所述主阀设有进口、预抽口和出口,主阀的进口与设置于待抽真空的真空室上的抽真空口连通,主阀的预抽口与预抽阀的入口连通,主阀的出口与主抽泵的抽气口连通。前级泵的抽气口经由三通接头同时与主抽泵的排气口和预抽阀的出口直接连通。这里,根据需要,可以在前级泵的抽气口与三通接头还可连接有管道。类似地,在三通接头与主抽泵的排气口之间也可连接有管道,在预抽阀的出口与三通接头之间也可连接有管道。这里,前级泵的抽气口与主抽泵的排气口直接连通的意思是:在前级泵的抽气口与主抽泵的排气口之间不设置前级阀,即无论是在三通接头上,还是在三通接头与主抽泵之间连接的管道上,均不设置前级阀。

4、计算选配机械泵和罗茨泵机组后,根据抽空器和油缸的真空度状态,合理控制各阀门的启动和关闭的时机,达到最短的抽真空时间。取消常规抽真空系统中的前级阀,节省抽气时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真空泵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油缸,2、三通接头,3、注油箱,4、抽空器,5、真空表,6、真空泵,7、注油管,8、连接管路,9、前级泵,10、主抽泵,11、预抽阀,12、主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包括油缸1、三通接头2、注油箱3、抽空器4、真空表5和真空泵6,所述三通接头2的一个连接口与油缸1的注油口连接,第二连接口通过注油管7与注油箱3连接,第三连接口通过连接管路8与抽空器4连接,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抽空器4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路8连接在抽空器4的进气口上,所述真空泵6与抽空器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真空表5设置在抽空器4上,用于检测抽空器4内部的真空度。安装好本实用实用新型的真空装置之后,关闭三通接头2上第二连接口上控制第二连接口与注油管7连通的球阀,打开第三连接口上控制第三连接口与连接管路8连通的球阀,启动真空泵6,真空泵6将抽空器4及油缸1内的空气抽离出去,然后观察真空表5,当真空表5的指针稳定在设定真空度5min左右时,此时,油缸1内的空气基本已经全部排出,关闭第三连接口的球阀,打开第二连接口的球阀,注油箱3中的液压油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液压缸,可记录补油箱内液压油的体积变化,液压油的变化可以反映真空泵6抽出的气体的体积,通过体积计算可以确定补油情况。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包括油缸1、三通接头2、注油箱3、抽空器4、真空表5和真空泵6,所述三通接头2的一个连接口与油缸1的注油口连接,第二连接口通过注油管7与注油箱3连接,第三连接口通过连接管路8与抽空器4连接,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抽空器4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路8连接在抽空器4的进气口上,所述真空泵6与抽空器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真空表5设置在抽空器4上,用于检测抽空器4内部的真空度;所述注油箱3的安装平面高于油缸1的安装平面;所述真空泵6包括前级泵9、主抽泵10、预抽阀11和主阀12,其中所述主阀12设有进口、预抽口和出口,所述主阀12的进口与所述真空室的抽真空口连通,所述主阀12的预抽口与所述预抽阀11的入口连通,所述主阀12的出口与所述主抽泵10的抽气口连通,以及所述前级泵9的抽气口经由三通接头同时与所述主抽泵10的排气口和所述预抽阀11的出口直接连通。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2,本实施例公开了:

一种液压启闭机缸的真空装置,包括油缸1、三通接头2、注油箱3、抽空器4、真空表5和真空泵6,所述三通接头2的一个连接口与油缸1的注油口连接,第二连接口通过注油管7与注油箱3连接,第三连接口通过连接管路8与抽空器4连接,所述三通接头2的第二连接口和第三连接口处均设置有球阀;所述抽空器4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路8连接在抽空器4的进气口上,所述真空泵6与抽空器4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真空表5设置在抽空器4上,用于检测抽空器4内部的真空度;所述注油箱3的安装平面高于油缸1的安装平面;所述真空泵6包括前级泵9、主抽泵10、预抽阀11和主阀12,其中所述主阀12设有进口、预抽口和出口,所述主阀12的进口与所述真空室的抽真空口连通,所述主阀12的预抽口与所述预抽阀11的入口连通,所述主阀12的出口与所述主抽泵10的抽气口连通,以及所述前级泵9的抽气口经由三通接头同时与所述主抽泵10的排气口和所述预抽阀11的出口直接连通。所述前级泵9是机械泵,所述主抽泵10是罗茨泵;所述预抽阀11和所述主阀12均为气动挡板阀。

在关机状态下,前级泵9启动后,打开预抽阀11,抽空器4的真空度达到主抽泵10启动要求时,启动主抽泵10,抽空器4的真空度达到第二预定值以下时,关闭预抽阀11,打开主阀12,抽空器4很快达到工作真空。当抽空器4异常泄漏时,当真空室的真空度小于第二预定值时,关闭主阀12。上述第一预定值和第二预定值可以根据不同的泵类型以及抽真空要求来设定。当主抽泵10为罗茨泵时,第一预定值范围为7000Pa~9000Pa,以及第二预定值的范围为4000Pa~6000Pa。上述真空室的真空度可通过安装在抽空器4上的真空表5检测来获得。

在关闭真空系统过程中,首先关闭主阀12,然后停止主抽泵10,在主抽泵10停止并经过预定时间,例如5秒之后,关闭前级泵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