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518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制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的制动普遍采取失电制动,即断电后,制动装置中的弹簧释放,弹簧的弹力使得衔铁与制动盘接触,从而使转子和定子结合为一体,实现转子的制动。此种制动装置通过弹簧压力制动,制动力不可调,转子的转速不可控,而且制动装置的尺寸较大,部分微型电机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动力可调、转子转速可控、易加工且尺寸小的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包括定子1、安设在定子1内部的转子2,该转子2的轴上固接有磁力线圈,二者构成一个整体;该磁力线圈由线圈3装设在壳体4内组成;

该定子1内设有环形槽8、与环形槽8连通的若干个台阶孔9,该环形槽8内放置有刹车片5;每个台阶孔9内设有螺钉7,该螺钉7端部穿过弹簧6、台阶孔9的小孔后与刹车片5固接;该弹簧6位于螺钉7的螺帽、台阶孔9的台阶面之间并处于自由状态与压缩状态之间,所述弹簧6的外径大于台阶孔9的小孔直径;

当线圈3通电时,所述刹车片5抵接所述壳体4;当线圈3不通电时,所述刹车片5远离所述壳体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所述转子2的轴与磁力线圈采用紧配合连接。

前述的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所述刹车片5、螺钉7与定子1分别采用间隙配合,刹车片5在环形槽8内上下滑动,螺钉7在台阶孔9内上下滑动。

前述的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所述刹车片5上设有螺纹通孔,螺钉7端部与前述螺纹通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采用通电制动,通过控制线圈中电流的大小来调节制动力的大小,而且可以控制转子的转速,可实现点刹控制。并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加工且尺寸小,可实现微型电机的制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

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子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定子

2:转子

3:线圈

4:壳体

5:刹车片

6:弹簧

7:螺钉

8:环形槽

9:台阶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图2,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包括定子1、转子2、线圈3、壳体4、刹车片5、弹簧6、螺钉7,转子2采用间隙配合安装于定子1的中心位置;所述定子1下部设置有环形槽8、与环形槽8连通的若干个台阶孔9;所述线圈3装入壳体4中形成整体磁力线圈,该整体磁力线圈环绕并固接于转子2的轴上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刹车片5设置有螺纹通孔,刹车片5放置于环形槽8中并位于整体磁力线圈的正下方;弹簧6套设在螺钉7上,弹簧6的外径大于台阶孔9的小孔直径;螺钉7的端部朝上穿过弹簧6、台阶孔9的小孔后与前述刹车片5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此时弹簧6一端抵紧螺钉7的螺帽、另一端抵紧台阶孔9的台阶面并处于自由状态和压缩状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由线圈3、壳体4组成的整体磁力线圈和转子2的轴采用紧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片5、螺钉7与定子1的配合处均采用间隙配合,且刹车片5可在环形槽8内上下滑动,螺钉7可在台阶孔9内上下滑动。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微型超薄快速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线圈3通电后产生电流,进而产生磁场,将壳体4磁化,产生磁力,进而将刹车片5吸上去(此时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使刹车片5与壳体4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即转子2与定子1连接在一起,依靠刹车片5与壳体4之间的摩擦力使转子2的转速降低,直至降为0,从而完成制动过程,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线圈3中的电流的大小来调节壳体4的磁力大小,进而调整刹车片5与壳体4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转子2的转速。

当线圈3断电后电流消失,壳体4的磁力也消失。依靠弹簧6的拉力将刹车片5与壳体4分离,即转子2与定子1分离,转子2恢复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动力可调,转速可调,且尺寸可以非常小,厚度可达6mm,从而使得微型电机的制动成为可能。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