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内圈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6718发布日期:2020-04-07 20:55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无内圈深沟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内圈深沟球轴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现有的轴承在组装工作时,难以调整滚珠的活动范围,使得滚珠的灵活性低下,并且在对轴承进行安装操作时,不易对其进行稳固处理,导致轴承的安装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无内圈深沟球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无内圈深沟球轴承,包括第一外圈,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壁安置有第一支撑块,且第一支撑块的外侧设置有滚珠,且滚珠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球,所述固定球的外壁连接有加强杆,且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滚珠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内侧开设有预留通道,且第一支撑块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衔接块,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壁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块,且第二支撑块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预留槽,所述第一支撑块与第二支撑块的内侧均安置有清洁垫,所述第一外圈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预留槽,所述第一外圈的顶部贯穿安置有螺纹杆,且第一外圈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所述第一外圈的底部安置有第二外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外圈的形状与第二外圈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通过螺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支撑块通过槽体与第一外圈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支撑块与滚珠之间呈相间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与第一外圈之间呈垂直状连接,且螺纹杆关于第一外圈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加强杆等距均匀分布于滚珠的内侧,且滚珠的对称中心与固定球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预留孔通过注塑与第一支撑块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支撑块的弧形结构与第一外圈的内壁弧形结构相吻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形状相吻合的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的作用,使得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进行组装操作时,第二外圈的输出端插入至预留孔内,便于对第一支撑块进行固定操作,同时,在对不同规格的第一支撑块进行更换工作,能够有效的调节滚珠的活动范围,直接提升滚珠在进行工作时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中,在与第一外圈之间呈垂直状连接的螺纹杆的作用下,使得通过第一预留槽与外界设备进行连接操作时,旋转螺纹杆,使得螺纹杆对外接设备的输出端进行紧固处理,便于增强轴承安装工作时的稳固性,且在该轴承内侧减少内圈的作用下,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提升该轴承与传动轴之间的活动性能。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等距均匀分布于滚珠的内侧的加强杆的作用,使得其配合固定球的作用,完成对滚珠的支撑操作,避免滚珠呈实心状,重力加大,影响轴承滚动的效率,则降低该装置的工作性能,而在预留通道的作用下,能够对滚珠与支撑块的交汇处进行注油输送操作,避免滚珠的润滑性低下,影响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外圈与第二外圈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滚珠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外圈;2、滚珠;3、第一支撑块;4、预留通道;5、清洁垫;6、螺纹杆;7、第一预留槽;8、衔接块;9、第二预留槽;10、固定球;11、加强杆;12、第二外圈;13、预留孔;14、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无内圈深沟球轴承,包括第一外圈1、滚珠2、第一支撑块3、预留通道4、清洁垫5、螺纹杆6、第一预留槽7、衔接块8、第二预留槽9、固定球10、加强杆11、第二外圈12、预留孔13和第二支撑块14,第一外圈1的内壁安置有第一支撑块3,且第一支撑块3的外侧设置有滚珠2,且滚珠2的内部安装有固定球10,固定球10的外壁连接有加强杆11,且加强杆11的另一端与滚珠2的内壁相连接,第一支撑块3的内侧开设有预留通道4,且第一支撑块3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衔接块8,第一外圈1的外壁内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块14,且第二支撑块14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预留槽9,第一支撑块3与第二支撑块14的内侧均安置有清洁垫5,第一外圈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预留槽7,第一外圈1的顶部贯穿安置有螺纹杆6,且第一外圈1的正面开设有预留孔13,第一外圈1的底部安置有第二外圈12。

进一步的,第一外圈1的形状与第二外圈12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外圈1与第二外圈12通过螺栓之间构成可拆卸结构,当第一外圈1与第二外圈12进行组装操作时,第二外圈12的输出端插入至预留孔13内,便于对第一支撑块3进行固定操作。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块3通过槽体与第一外圈1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一支撑块3与滚珠2之间呈相间分布,在第一支撑块3与第一外圈1的滑动连接作用下,使得第一支撑块3与第一外圈1之间的连接速度加快,进一步增强轴承组装工作的效率。

进一步的,螺纹杆6与第一外圈1之间呈垂直状连接,且螺纹杆6关于第一外圈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在螺纹杆6的作用下,使得通过第一预留槽7与外界设备进行连接操作时,旋转螺纹杆6,使得螺纹杆6对外接设备的输出端进行紧固处理。

进一步的,加强杆11等距均匀分布于滚珠2的内侧,且滚珠2的对称中心与固定球10的对称中心相重合,通过加强杆11的作用,使得其配合固定球10的作用,完成对滚珠2的支撑操作,避免滚珠2呈实心状,重力加大,影响轴承滚动的效率。

进一步的,预留孔13通过注塑与第一支撑块3构成一体化结构,且第一支撑块3的弧形结构与第一外圈1的内壁弧形结构相吻合,在预留孔13的作用下,能够辅助完成第一支撑块3与第一外圈1之间的相对稳定工作,并且能够便于第一外圈1与第二外圈12之间进行预固定操作。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该轴承进行组装操作,则将与第一外圈1弧度结构相吻合的第一支撑块3穿过第一外圈1外壁的槽孔处,并沿着第一外圈1的内壁进行滑动操作,同时,将滚珠2同步呈相间状分布于第一支撑块3的凹槽处,当第二支撑块14完成分布工作后,再将第二外圈12一侧的输出端插入至第一支撑块3外壁的预留孔13内,然后,通过螺栓对第一外圈1与第二外圈12进行连接工作,使得轴承组装工作完成,而当需要对轴承进行安装工作时,则将外界设备的输出端置于第一预留槽7及第二预留槽9内,且通过旋转螺纹杆6,使得其对外界设备的输出端进行稳固处理,增强轴承与外界设备之间的连接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