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3517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步及一种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它特别适用于需要应用变速的仪器、仪表、电器、机械传动设备中。
已有的变速装置中1.齿轮变速装置,用不同齿轮数的圆盘,将它们的齿轮相互啮合,达到变速的目的。这种装置应用很广,大到机床,小到钟表,有关论著也很多。目前,在这方面不断出现了新的改进。
2.拉线盘或皮带轮传动装置。
3.混合传动装置,即齿轮传动与皮带轮传动混合使用,达到变速目的。(录音机原理、使用与维修,科学技术与文献出版社,1982年。收录机原理及维修130例,北京出版社,1987年。盒式收录机使用与维修,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
上述3种装置,虽然能实现变速,但也存有其下缺点1.齿轮变速传动装置,如果需较大的变速量,必须多级变速才能实现。由于多级变速,使得整个装置体积增大,传动复杂,即使一级变速,也占有两个齿轮盘的面积。
2.拉线或皮带轮变速传动装置,由于拉线或皮带本身具有弹性,调谐后存在回弹现象(如收、录音机的拉线盘),使调谐精度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各种方法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该装置采用滚珠作传动煤介,传动变速比大,可实现同轴变速并且变速精度高,无回差,体积小,加工简单,操作方便。
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由旋扭、轴、滚珠、支架、套盘组成,各部份可由金属、塑料、电木加工而成。
旋扭为一长型圆柱体,在它的一端外切有一半径为γ的圆柱,其值由滚珠的半径决定,轴心到槽底的距离为R1,此槽与滚珠接触。旋扭的主要作用是当旋转旋扭时,旋扭带动滚珠转动。
轴为一圆柱筒,旋扭带有圆槽的一端插入其一端的内孔,园柱筒的内径与旋扭外径为间隙配合。在轴的该端钻有数孔,孔的个数由滚珠的半径和轴的半径决定,孔的内径由滚珠的半径(r)决定,轴的主要作用是将滚珠装(间隙配合)在孔中,滚珠转动时,带动轴使轴转动。在轴另一端的侧端钻有一小孔,小孔的内径加工有螺纹,装有一螺钉,该端的主要作用是将需变速装置的旋扭插入轴的该端,用螺钉固定。当旋转旋扭时,旋扭的转速就通过滚珠与轴的变速转动,改变为另一转速。
滚珠装在轴的孔中,其半径为r。它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了该装置的变速(自转加公转运动)和确定了旋扭与轴之间的联接。当旋扭旋转时,带动滚珠运动(自转和绕轴心的公转),滚珠的运动又带动轴旋转,达到同轴变速的目的。支架内孔的一端与轴一端的外径为间隙配合,将支架套在轴装有滚珠的一端,支架内孔的另一端切有一直径为r的圆槽,圆槽的半径与滚珠的半径r相等,轴心到槽底的距离为R2。该圆槽与套盘内孔的圆槽组合,并与滚珠接触,确定了滚珠运行轨道。支架的外径上加工有螺纹,将其与套盘内径的螺纹旋紧,此时,使支架和套盘组合的圆槽与滚珠、滚珠与旋扭为较紧的配合。整个装置的安装通过支架固定。
套盘内孔的一端与轴的外径为间隙配合,另一端加工有螺纹,两端之间切有一半径为r的圆槽,轴心到圆槽底的半径为R2,套盘圆槽通过螺纹与支架内孔一端的圆槽组合,共同完成上述支架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特点1.可用很简单的结构,获得较大的变速比。
2.减小变速装置所占的体积,在实用上大有方便之处,如收、录音机、仪器、仪表中需装微调变速装置的地方,只需在调谐电容器的轴上,套上这个同轴变速器,就可起到微调作用,大大缩小了体积。
3.该微调变速装置所耗材料小,加工容易,成本低,操作方便简单,便于推广。
4.传动精度高,该装置无论从正、反两个方向任意转动,都能精确的重叠在同一刻度上。
以下结合附


图1到附图4所表示的实施例(该实施例中轴上装有4个滚珠)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装置的正视图。其中1-旋扭,2-轴,3-支架,4-套盘,5-滚珠。
附图2是装置的仰视图。1-旋扭,2-轴,3-支架,4-套盘,5-滚珠。
附图3(A.B)是装置中旋扭和轴的正视图。1-旋扭,2-轴。
附图4(A.B)是装置中支架和套盘的正视图。3-支架,4-套盘。
旋扭与轴同轴心套住,用4个滚珠装在轴的4个孔中,将支架、套盘套在轴有滚珠的一端并将套盘与支架上的螺纹相互旋紧,使滚珠与旋扭的圆槽为外切,与支架、套盘组成的圆槽为内切。滚珠与旋扭的圆槽、支架和套盘组成的圆槽为较紧配合(以不打滑为目标),滚珠与轴的孔为间隙配合。转动旋扭,则滚珠发生滚动运动(即滚珠的自转与绕着轴心公转的合成运动),滚珠的运动又带动了轴的转动,此时,轴的转速(与旋扭转速相比较)已改变为另一数值,实现了同轴变速的目的。
轴心到旋扭圆槽底部的半径为R1,轴心到支架圆槽底部(也就是轴心到套盘圆槽底部)的半径为R2,滚珠与旋扭的圆槽外切于A点,与支架、套盘组成的圆槽内切于B点,旋扭转动时,就带动滚珠滚动前进,滚珠前进又带动轴转动。当滚珠自转半周时,A点前进了πr的路程,B点也前进了πr的路程,所用时间相同,设为t,则VA、VB的速度分别为VA=πr/t,VB=πr/t,即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又设旋扭的角速度为ω1,轴的角速度为ω2,则它们与VA、VB的关系分别为VA=ω1R1,VB=ω2R2,因为VA=VB则ω1R1=ω2R2,所以ω1/ω2=R2/R1,角速度即代表转速,上式表示转速的变速比,完全由R1、R2确定。由于有多个滚珠分别装在轴的每个孔中,并且与旋扭的圆槽、支架和套盘组成的圆槽为较紧的配合,滚珠在其中只能作滚动运动,不会滑动。
如需更大的变速比,可将后一级的旋扭套入并固定在前一级的轴中,可实现二级变速由此类推,可以实现三级、四级……多级变速。总的变速比为每级的变速比的乘积,例如若每一级的变速比为6,则二级变速比为6×6=36,可以使转速减至很慢的程度。
权利要求1.一种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特别适用于仪器、仪表、电器、机械传动设备中,其特征在于a.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由旋扭[1]、轴[2]、滚珠[5]、支架[3]、套盘[4]组成,b.在旋扭[1]的一端加工有一圆槽,c.在轴[2](插入旋扭的一端)钻有数孔,孔中装(间隙配合)有滚珠[5],d.支架[3]圆槽与套盘[4]圆槽组合成圆槽,并固定滚珠[5]的运行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a.支架[3]与套盘[4]组合的圆槽与滚珠[5]接触。b.旋扭[1]的圆槽与滚珠[5]接触。c.被控器件的旋柄插入轴[2](没有嵌滚珠的一端)的孔内,由螺钉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滚珠式同轴变速装置,它特别适用于仪器、仪表、电器、机械传动设备中。本装置由旋扭、轴、滚珠、支架、套盘组成。其特征在于采用滚珠作传动媒介,可实现同轴变速,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可用很简单的结构,获得较大的变速比,变速精度高,并且成本低廉,加工容易,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文档编号F16H13/00GK2090457SQ9120440
公开日1991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22日
发明者张铭深, 陈则圣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武汉波谱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