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及自动变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55431阅读:来源:国知局
521和第三斜面1522匹配,同时,当驻车推杆I向驻车臂10方向移动时,回位弹簧5受力压缩,回位弹簧5会施加给驻车推杆I 一个弹力,因此,驻车推杆I受到回位弹簧5的弹力而发生旋转,由于棘爪1312位于第一槽1712和第二棘爪槽153内,而不能恢复原位,即套筒13内壁的棘爪1312底端会顶住驻车推杆I的被动棘爪17的的第一槽1712,从而阻止棘爪1312恢复原位。在上述过程中驻车推杆I通过穿设在圆形通孔18内的销子14压缩驻车弹簧3和回位弹簧5,驻车弹簧3会推动驻车凸轮4向驻车臂10方向移动,当驻车臂10与驻车齿轮12齿顶碰撞时,驻车弹簧3压缩储存弹性势能,驻车齿轮12受到驻车凸轮4上锥台状凸轮42的推动而发生转动,驻车齿轮12会以销轴9为轴发生向靠近驻车齿轮12的方向旋转,待驻车齿轮12发生旋转后,主动棘爪15继续推动驻车推杆I向驻车臂10方向移动,使得驻车凸轮4将驻车臂10推动到驻车状态,完成驻车。
[0039]具体地,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驻车臂10与驻车齿轮12的齿顶未碰撞,驻车凸轮4上的锥台状凸轮42推动驻车臂10,使得驻车臂10会以销轴9为轴发生向靠近驻车齿轮12的方向的旋转,使得驻车臂10卡进驻车齿轮12的齿槽,完成驻车。
[0040]第二种情况:驻车臂10与驻车齿轮12的齿顶碰撞。驻车弹簧3压缩储存弹性势能,驻车臂10受到驻车凸轮4上的锥台状凸轮42的推动而发生转动,并与驻车齿轮12的齿顶碰撞,驻车凸轮4及其锥台状凸轮42未达到最终驻车位置。待驻车齿轮12发生旋转后,驻车弹簧3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以推动驻车凸轮4向驻车臂10的方向移动,驻车凸轮4上的锥台状凸轮42推动驻车臂10,驻车臂10会以销轴9为轴发生向靠近驻车齿轮12方向的旋转,待驻车臂10卡进驻车齿轮12齿槽后,完成驻车。
[0041]另一方面,需要说明的是,汽车驻车完成后,电动装置或液压装置不再持续输出动力。
[0042]当取消驻车时,电动装置或液压装置先给主动棘爪15施加动力,待被动棘爪17发生旋转,棘爪1312进入第二槽1712中后,取消电动装置或液压装置对主动棘爪15的动力输出。由于回位弹簧5在驻车状态受力压缩,储存了弹性势能,当主动棘爪15受到的动力消失后,回位弹簧5释放弹性势能,使得被动棘爪17通过第二槽1712沿棘爪1312向远离驻车臂10的方向移动,直到主动棘爪15与圆环1311接触不能继续移动为止。驻车齿轮12、驻车臂10及驻车凸轮4的运动过程不变。
[0043]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中,不需要换挡轴或其他零件穿过变速器壳体,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处于变速箱内部。可以采用电动装置或液压装置,具体可以是电机带动丝杠实现动力传递,或者液压线性阀实现动力传递,动力与主动棘爪15相连接输入动力,主动棘爪15与驻车推杆I的被动棘爪17相配合并共同与套筒13内壁的棘爪1312相配合且三者处于套筒13内部进行驻车动作,因此,不受变速器空间的限制,布置较为容易、紧凑性较好。并且,换挡轴不需要穿过变速器壳体,对变速器壳体的强度要求较低。
[004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回位弹簧5与所述销子14之间可设有弹簧压板6。弹簧压板6与回位弹簧5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于回位弹簧与销子14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回位弹簧5受力压缩时更容易发生形变储存弹性势能。
[004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条状通孔可以为长圆孔,销子14在长圆孔中的移动更顺畅。其中,所述第一棘爪凸起数量至少为两个、均匀分布;所述棘齿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均匀分布;所述棘爪数量至少为两个,均匀分布。优选地,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数量优选为三个、均匀分布;所述棘齿152的数量优选为三个、均匀分布;所述棘爪1312数量优选为三个,均匀分布,这样更容易布置,稳定性、可靠性也较佳。
[0046]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槽可为V形,所述第二槽可为V形。所述第二棘爪凸起131与所述套筒13可焊接,焊接方式牢靠、稳固。当然,所述第二棘爪凸起131与所述套筒13也可以一体成型。
[0047]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有上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中,不需要换挡轴或其他零件穿过变速器壳体,自动变速器的驻车机构处于变速箱内部。可以采用电动装置或液压装置,具体可以是电机带动丝杠实现动力传递,或者液压线性阀实现动力传递,动力与主动棘爪15相连接输入动力,主动棘爪15与驻车推杆I的被动棘爪17相配合并共同与套筒13内壁的棘爪1312相配合且三者处于套筒13内部进行驻车动作,因此,不受变速器空间的限制,布置较为容易、紧凑性较好。并且,换挡轴不需要穿过变速器壳体,对变速器壳体的强度要求较低。
[004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包括驻车齿轮(12)、驻车臂(10)、驻车臂回位弹簧(11)、销轴(9)、定位块(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板⑵、驻车凸轮⑷、驻车推杆⑴、驻车弹簧(3)、回位弹簧(5)、销子(14)、套筒(13)和主动棘爪(15); 所述定位块(7)和导向板(2)通过螺栓(8)固定在变速器的壳体上; 所述驻车凸轮(4)包括杆状本体(41)和锥台状凸轮(42),所述锥台状凸轮(42)的直径大端与所述杆状本体(41)连接,所述杆状本体(41)上沿轴向设有条状通孔(43);所述杆状本体(41)内部中空,能够容设所述驻车推杆(I)的杆部(16),所述锥台状凸轮(42)位于所述驻车臂(10)和定位块(7)之间,所述导向板(2)套设在所述驻车凸轮⑷上; 所述驻车凸轮(4)的杆状本体(41)上还套设有所述驻车弹簧(3),所述驻车弹簧(3)位于所述导向板⑵的内侧; 所述驻车弹簧(3)的外侧还套设有所述回位弹簧(5),且所述回位弹簧(5)的一端抵靠在所述导向板(2)的一个端面上,另一端抵靠所述销子(14);所述驻车推杆(I) 一端具有被动棘爪(17)、另一端具有所述杆部(16),所述杆部(16)容纳在所述驻车凸轮(4)的杆状本体(41)内的部分、且与所述条状通孔(43)相对应的部分设有圆形通孔(18);所述驻车推杆(I)通过销子(14)与所述驻车凸轮(4)连接; 所述被动棘爪(17)具有多个第一棘爪凸起(171),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1)包括第一斜面(1711),与所述第一斜面(1711)相邻、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1)向内凹陷有第一槽(1712);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1)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一棘爪槽(1713); 所述主动棘爪(15)包括杆部本体(151),所述杆部本体(151)的一端的表面设有多个棘齿(152),所述棘齿(152)围成一个中空腔室,相邻的两个所述棘齿(152)之间形成有第二棘爪槽(153);所述棘齿(15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1)的数量相同;所述棘齿(152)的端面上包括第二斜面(1521)和第三斜面(1522),所述棘齿(152)的第二斜面(1521)和第三斜面(1522)之间向内凹陷有第二槽(1523); 所述套筒(13)内壁固设有第二棘爪凸起(131),所述第二棘爪凸(131)起包括一圆环(1311),所述圆环(1311)的端面向同一方向凸伸有多个棘爪(1312),所述棘爪(1312)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棘爪槽(1713)或第二棘爪槽(153)的数量; 所述套筒(13)与所述变速器的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主动棘爪(15)和被动棘爪(17)位于所述套筒(13)内;所述第一斜面(1711)能够与所述第二斜面(1521)或第三斜面(1522)匹配;所述第一槽(1712)能够与所述第二斜面(1521)或所述第三斜面(1522)匹配;所述棘爪(1312)能够容纳在所述第一棘爪槽(1713)和所述第二棘爪槽(15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位弹簧(5)与所述销子(14)之间设有弹簧压板¢),所述弹簧压板(6)套设在所述驻车凸轮(4)的杆状本体(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通孔(43)为长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爪凸起(171)数量至少为2个、均匀分布;所述棘齿(152)的数量至少为2个、均匀分布;所述棘爪(1312)数量至少为2个,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1712)为V形,所述第二槽(1523)为V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凸起(131)与所述套筒(13)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爪凸起(131)与所述套筒(13) —体成型。
8.—种自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器中设有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中的驻车机构及变速器,该驻车机构包括驻车凸轮,驻车凸轮上套设驻车弹簧,驻车弹簧位于导向板内侧;驻车弹簧外侧套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导向板的一个端面上,另一端抵靠销子;驻车推杆一端具有被动棘爪、另一端具有所述杆部,杆部容纳在驻车凸轮的杆状本体内的部分、且与条状通孔相对应的部分设有圆形通孔;驻车推杆通过销子与驻车凸轮连接;被动棘爪具有多个第一棘爪凸起,第一棘爪凸起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一斜面相邻、第一棘爪凸起向内凹陷有第一槽;相邻的两个第一棘爪凸起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一棘爪槽;第二斜面和第三斜面之间向内凹陷有第二槽。解决了驻车机构紧凑性较差、对壳体强度要求苛刻的问题。
【IPC分类】F16H63-34
【公开号】CN104776220
【申请号】CN201510075109
【发明人】王荣, 杨冬冬, 王一博, 周安武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