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式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20540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筒式隔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筒式隔振装置,该筒式隔振装置适合用作梁支座、隔振衬套等,其中,该梁支座被装配在副车架的相对于车辆的主体的安装部位、悬架梁的相对于车辆的主体的安装部位等,该隔振衬套被装配在构成车辆的悬架机构的悬架构件的向车体侧的安装部位等。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隔振装置的一种,公知有一种通过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连结内轴构件和外筒构件而成的筒式隔振装置。具体地讲,日本特开平6 - 129461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5 — 77637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公开了筒式隔振装置的一例。而且,这样的筒式隔振装置能够通过将外筒构件向例如设于汽车的悬架梁的装配孔中压入并固定,另一方面,将内轴构件固定于主体,由此,使悬架梁隔振支承于主体。
[0003]这里,从使上述筒式隔振装置轻型化、降低其制造成本等理由出发,正在研究采用合成树脂制的外筒构件来代替金属制的外筒构件。
[0004]但是,合成树脂制的外筒构件会因受热、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的老化,导致难以长时间地使外筒构件向装配孔的压入固定力稳定,从而难以充分地确保轴线方向上的防脱阻力。
[0005]此外,还如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述,为了确保合成树脂制的外筒构件在轴线方向上的防脱阻力,还提出了一种使设于外筒构件的外周面的卡定用突起卡定在装配孔的端面的构造。然而,若要增加卡定用突起的突出高度来增加防脱阻力,则在将外筒构件插入装配孔来进行装配时,卡定用突起有时还会成为障碍物,从而难以利用卡定用突起获得充分的防脱阻力。
_6] 现有技术文献_7] 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 129461号公报
[0009]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5 - 77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1]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新颖的筒式隔振装置,该筒式隔振装置具有合成树脂制外筒构件,能够高度地达成兼顾将外筒构件插入装配孔中来进行装配的操作的容易程度以及在装配后增加防止外筒构件从装配孔中脱离的防脱阻力这样的对立要求。
_2]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筒式隔振装置,其是通过利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将内轴构件和外筒构件连结起来而做成的,其特征在于,上述外筒构件是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在该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设有具有卡定用突起的卡定部,并且,在该外筒构件的该卡定部的内周侧隔着向轴线方向外侧开口的凹部设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的轴线方向顶端与该卡定部的轴线方向顶端在该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或者是,该抵接部的轴线方向顶端位于比该卡定部的轴线方向顶端靠该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外侧的位置,该卡定部的形成该卡定用突起的部位与该抵接部隔着该凹部相对的相对面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大于或等于该卡定用突起自该外筒构件的外周面的突出高度,另一方面,上述筒式隔振装置设有限制机构,当伴随着对该卡定用突起的突端作用向轴线方向外侧的外力而使该卡定部的顶端部分变形时,上述限制机构能够通过使该卡定部同隔着该凹部与该卡定部相对的该抵接部相抵接,从而限制该卡定部的顶端部分的变形量,由此,该限制机构能够阻止该卡定用突起的突端位移到比该外筒构件的外周面靠内周侧的位置。
[0014]本发明人首先注意到的是,在设在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端部的卡定部上,关于施加于突出地设在卡定部外周上的卡定用突起的外力,在向装配孔进行插入操作时作为插入阻力而施加的外力的方向与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作为防脱阻力而施加的外力的方向互不相同。即,对于在向装配孔进行插入操作时施加的外力和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作为防脱阻力而施加的外力而言,从施加于卡定用突起的力的作用方向上看大致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因上述各外力引起的卡定部的各种变形方式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同,通过巧妙地利用该不同,能够实现新型的卡定部,该卡定部能够在向装配孔进行插入操作时不妨碍插入操作,并能够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发挥较大的防脱阻力。
[0015]总而言之,与向装配孔进行插入操作时卡定部的顶端部分所发生的变形相比,由于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施加的防脱阻力而发生的变形,会使卡定部的顶端部分朝向外筒构件的内周侧较大程度地倾倒。因此,在向装配孔进行插入操作时,能够利用以大于或等于卡定用突起的突出高度的径向宽度尺寸形成的凹部使卡定部较容易地向内周侧变形,由此,能够减轻卡定用突起抵接在装配孔内表面时产生的摩擦力,从而能够容易地插入装配孔。
[0016]另一方面,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当因使外筒构件脱离的方向的外力作用使卡定部的顶端部分以向内周侧倾倒的方式变形时,卡定部的顶端部分以摆头的方式向内周侧较大程度地突出。因此,卡定部的顶端部分能够高效地同隔着凹部与其相对的抵接部相抵接,进而能够利用该卡定部与抵接部相抵接的作用来限制卡定部的变形,其结果,能够有效地防止卡定用突起的突端从装配孔的端面脱落,进而能够稳定地保持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
[0017]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上述抵接部的轴线方向顶端位于比上述卡定部的轴线方向顶端靠轴线方向外侧的位置。
[0018]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中,当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因使外筒构件脱离的方向的外力作用使卡定部的顶端部分变形时,能够容易地在抵接部中确保可供该卡定部的顶端部分抵接的抵接面。特别是,在卡定部的倾斜角度较小的阶段,也能够容易地在抵接部中设置可供卡定部抵接的抵接面。
[0019]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或第二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上述卡定用突起的轴线方向内侧面为沿上述外筒构件的大致径向扩展的平面状的卡定面,并且,在伴随着对该卡定用突起的突端作用向轴线方向外侧的外力而使上述卡定部与上述抵接部相抵接的状态下,该卡定用突起的该卡定面相对于与该外筒构件的中心轴线正交的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以下。
[0020]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中,通过将卡定用突起的沿大致径向扩展的平面状的卡定面重叠在装配孔的轴线方向开口端面来进行装配,能够较大程度地确保卡定用突起与装配孔的端面相抵接的面积,其中,该装配孔的端面能够对卡定用突起作用防脱阻力。其结果,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卡定部稳定地卡定于装配孔的状态,并且,还能够谋求提高卡定部的在使卡定部脱离的力的作用方向上的耐载荷强度。
[0021]而且,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中,能够利用用于针对卡定部的变形的限制机构将卡定面的倾斜角度限制在45度以下从而保持卡定状态,因此,即使在卡定部变形的状态下,也能够将施加在与装配孔的开口端缘相抵接的部位的外力中的沿着卡定用突起的卡定面滑动的方向上的分力抑制得较小,从而能够更高效地确保防脱阻力。
[0022]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在上述抵接部设有自上述抵接部轴线方向顶端朝向轴线方向外侧突出的止挡橡胶。
[0023]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中,能够利用止挡橡胶的弹性变形来缓冲在装配在装配孔中的状态下施加的轴线方向的使外筒构件脱离的力,因此,能够缓和对利用卡定部防止外筒构件从装配孔中脱离的构造部位输入的冲击性载荷,从而能够更高效地发挥防脱阻力。
[0024]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四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五技术方案中,上述外筒构件在轴线方向一端部侧其壁厚向内周侧变大,从而一体形成了上述抵接部。
[0025]在本技术方案的筒式隔振装置中,将外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端部侧做成为与其他部分相比壁厚向内周侧变大的结构,由此,能够在被限定的外径尺寸设定范围内不使外筒构件的厚度尺寸实质性增大地有效地确保主体橡胶弹性体的体积,并且能够设置卡定部和抵接部。
[0026]此外,优选的是,期望在将内轴构件与外筒构件连结起来的主体橡胶弹性体设置缺肉部,其中,该缺肉部在抵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