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隔热体和使用它的真空隔热体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888562阅读:来源:国知局
操作的前 后,真空隔热体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162] 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作为芯材的纤维隔热体,通过实验来确认不同缝制方法下 的纤维隔热体的处理性以及不同缝制方法下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率,并将结果表示于表 1〇
[0163] [表 1]
[0165] 根据表1的结果能够确认,锁针缝、多线链式缝、链式缝所生成的交织部9的交织作 用强,继续保持玻璃棉的压缩状态的效果好。特别的是,还能够确认多线链式缝所生成的交 织部9的第一线14和第二线15的交织作用更强,继续保持玻璃棉的压缩状态的效果非常好。 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3的纤维隔热体处理容易,且具有高的隔热效果。
[0166] 接着,通过实验来确认,在纤维隔热体和真空隔热体中,在线的粗度一定、但改变 交织部的间隔(缝针的间隔)和露出于传热面的线的间隔(缝制线的间隔)的情况下的纤维 隔热体的处理性,以及真空隔热体的隔热效果,将其结果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表示于实施 例4~实施例8。其中,交织部和露出于传热面的线采用图8所示的多线链式缝方法形成。
[0167] (实施例4)
[0168] 在实施例4的纤维隔热体6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的线作为第一线14、第二线15。此外,纤维体8是克重为1900g/m 2的玻璃棉(宽300mm、 长300mm、高100mm)。将该纤维体8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169] 缝针间隔为2mm。此外,缝制线的间隔为20mm。在此状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 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170] 关于该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9的附近为9_,成为最厚的 部分的未缝制部分为16mm。此外,针线密度是2.5个/cm 2。
[0171] 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6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没有恢 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172]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 导率,结果为〇.〇〇24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好。
[0173]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10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 体10膨胀的真空度,之后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10。在该操作的前后,真 空隔热体10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174] (实施例5)
[0175] 在实施例5的纤维隔热体6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作为第一线14、第二线15。此外,纤维体8是克重为1900g/m 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 高100mm)。将该纤维体8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176] 缝针间隔是3mm。此外,缝制线的间隔是20mm。在此状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 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177] 该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9的附近是9mm,成为最厚的部 分的未缝制部分是15mm。此外,针线密度是1.67个/cm 2。
[0178] 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6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没有恢 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179]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 导率,结果为〇.〇〇21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良好。
[0180]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10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 体10膨胀的真空度,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10。在该操作的前后,真空隔 热体10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181] (实施例6)
[0182] 在实施例6的纤维隔热体6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作为第一线14、第二线15。此外,纤维体8是克重为1900g/m 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 高100mm)。将该纤维体8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183] 缝针间隔是5mm。此外,缝制线的间隔是20mm。在此状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 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184] 该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9的附近是10mm,成为最厚的 部分的未缝制部分是15mm。此外,针线密度是1.0个/cm 2。
[0185] 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6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没有恢 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186]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 导率,结果为0.0020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良好。
[0187]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10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 体10膨胀的真空度,之后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10。在该操作的前后,真 空隔热体10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188] (实施例7)
[0189] 在实施例7的纤维隔热体6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作为第一线14、第二线15。此外,纤维体8是克重为1900g/m 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 高100mm)。将该纤维体8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190] 缝针间隔是5mm。此外,缝制线的间隔是10mm。在此状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 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191] 该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9的附近是10mm,成为最厚的 部分的未缝制部分是12mm。此外,针线密度是1.0个/cm 2。
[0192] 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6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没有恢 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193]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 导率,结果为〇.〇〇22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良好。
[0194]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10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 体10膨胀的真空度,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10。在该操作的前后,真空隔 热体10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195] (实施例8)
[0196] 在实施例8的纤维隔热体6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线作为第一线14、第二线15。此外,纤维体8是克重为1900g/m 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 高100mm)。将该纤维体8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197] 缝针间隔是10_。此外,缝制线的间隔是25_。在此状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 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198] 该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9的附近是11mm,成为最厚的 部分的未缝制部分是21mm。此外,针线密度是0.25个/cm 2。
[0199] 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6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6的厚度没有恢 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200]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 导率,结果为〇.〇〇19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良好。
[0201]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10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 体10膨胀的真空度,之后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10。在该操作的前后,真 空隔热体10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202](比较例3)
[0203]在比较例3的纤维隔热体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 作为第一线、第二线。此外,纤维体是克重为1900g/m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高 100mm)。将该纤维体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204] 缝针间隔是3mm。此外,露出于传热面的平行的线彼此之间的间隔是10mm。在此状 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205] 该纤维隔热体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附近是10mm,成为最厚的部分 的未缝制部分是12mm。此外,针线密度是2.92个/cm 2。
[0206] 接着,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的厚度没有 恢复。因此处理性良好。
[0207] 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结果为〇.〇〇27W/mK。该真空隔热体10的热传导率高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隔热性能恶化。其原因在于,针线密度增大,通过第一线、第二线的热的总量增加。
[0208] 此外,将该真空隔热体置于减压容器中,对减压容器中进行排气,直至真空隔热体 膨胀的真空度,之后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在该操作的前后,真空隔热 体的表面性未见大的变化。即,二次加工后的表面性良好。
[0209] (比较例4)
[0210]在比较例4的纤维隔热体中,使用线的粗度为205dtex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线 作为第一线、第二线。此外,纤维体是克重为1900g/m2的玻璃棉(宽300mm、长300mm、高 100mm)。将该纤维体设置在多线链式缝机中。
[0211]缝针间隔是10mm。此外,露出于传热面的平行的线彼此之间的间隔是6〇mm。在此状 态下一边压缩玻璃棉一边进行缝制,得到纤维隔热体6。
[0212] 该纤维隔热体的厚度是,成为最薄的部分的交织部附近是11mm,成为最厚的部分 的未缝制部分是36mm。此外,针线密度是0.17个/cm 2。
[0213] 接着,使用刀具将该纤维隔热体裁剪成宽200mm、长200mm,纤维隔热体的厚度没有 恢复。但是,纤维隔热体整体柔软,处理非常困难。其原因在于,针线密度非常小,因此线对 玻璃棉的压缩效果不足。
[0214]接着,按照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式制作真空隔热体10。测量该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 率,结果为0.0022W/mK。该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率低于比较例2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率, 隔热性能良好。
[0215] 但是,将该真空隔热体置于减压容器中,排出减压容器中的空气,直至真空隔热体 膨胀的真空度,之后使空气返回减压容器中,取出真空隔热体。在此情况下,真空隔热体的 芯材出现大的波浪起伏,在该操作的前后,真空隔热体的表面性发生大的变化。即,二次加 工后的表面性差。
[0216] 对于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作为芯材的纤维隔热体,通过实验来确认不同针线密度下 的纤维隔热体的处理性以及不同针线密度下的真空隔热体的热传导率,并将结果表示于表 2和表3。
[0217][表 2]

[0221] 根据表2和表3的结果能够确认,通过使针线密度为0.2个/cm2以上2.5个/cm2以下, 真空隔热体的隔热性能得到提高。此外,能够确认,通过以交织部在芯材的厚度方向上分散 的方式进行配置,真空隔热体的隔热性能得到提高。其原因在于,线在芯材中不会成为热的 通过路径。根据以上内容可知,实施例4~实施例8的纤维隔热体容易处理,且具有高的隔热 效果。
[0222] 接着,通过实验来确认,在纤维隔热体和真空隔热体中,在交织部的间隔(缝针的 间隔)和露出于传热面的线的间隔(缝制线的间隔)固定而改变线的粗度的情况下的、纤维 隔热体的处理性以及真空隔热体的隔热效果,将其结果与比较例进行比较,并表示于实施 例9~实施例12。其中,交织部和露出于传热面的线采用图8所
当前第4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