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925098阅读:来源:国知局
12包围。再者,变速器箱体11的大径筒状部Ilc包围离合器C4。如上所述,在动力传递装置10中,在驻车锁止时,虽然驻车齿轮31被驻车棘爪32推压,由第2行星架22c(第2支承部220b)也能够稳定地支承该驻车齿轮31。因而,能够很好地抑制与多个间隔片(摩擦接合片)的内周部嵌合的离合器鼓轮410的筒状部412产生弯曲(变形)。
[0068]并且,在动力传递装置10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便为了抑制自动变速器20的振动传递至车身侧而使支座(防振橡胶)M大型化,也能够抑制该支座M与变速器箱体11之间的干涉,并且能够在驻车锁止时使驻车齿轮的姿势稳定化。另外,从变速器箱体11的径向上看,与小径筒状部11a、环状壁部Ilb以及大径筒状部Ilc至少局部重叠地配置于车身上的车身侧结构部件并不限于支座M。即,车身侧结构部件也可以是与发动机的排气管连接的消音器。
[0069]另外,在动力传递装置10中,第2行星架22c与固定于输出轴20ο的离合器鼓轮410通过驻车齿轮31相互连接,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第2行星架22c与离合器鼓轮410也可以不通过驻车齿轮31即连接,驻车齿轮31例如可以在第2支承部220b附近仅连接于第2行星架22c(第2支承部220b)以及筒状部412中的任意一方。
[0070]另外,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10中,驻车齿轮31的内周部通过花键连接于第2行星架22c的第2轴支承部220b的外周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在图5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1B中,驻车齿轮31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于第2轴支承部220b的外周部。此时,为了确保第2行星齿轮22的自动调心功能,驻车齿轮31与离合器毂410的筒状部412的开口端部可以通过嵌合部连接,该嵌合部使得驻车齿轮31与离合器毂410能够在径向上相对移动,并且使得能够在二者间沿转动方向传递动力。然而,在即便使驻车齿轮31与离合器毂410在径向上不能相对移动也能够充分确保第2行星齿轮22的自动调心功能时,如图5中双点划线所示,可以在驻车齿轮31与筒状部412上安装环部件36,使二者的连接部被环部件36覆盖,由环部件36限制驻车齿轮31与离合器毂410在径向上的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在驻车锁止时由第2行星架22c与输出轴20ο双方来承受驻车棘爪32施加给驻车齿轮31的负荷(载荷)。
[0071 ] 再者,在动力传递装置10的自动变速器20中,离合器Cl?C4、制动器BI以及Β2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构成为爪形离合器或爪形制动器那样的啮合接合结构要素。例如,在自动变速器20中,在形成前进I挡?前进4挡时连续接合并且在形成后退挡时也接合的制动器Β2,可以采用爪形制动器。另外,在自动变速器20中,第I与第2行星齿轮21、22以及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25的齿轮比λ??λ4并不限于上面的说明中所例示的。再者,在自动变速器20中,第I与第2行星齿轮21、22中的至少一方可以构成为双小齿轮式行星齿轮,可以将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25例如替换为辛普森式或者CR-CR式这样的复合行星齿轮系。另外,上述自动变速器20可以改变为前轮驱动车辆所配备的变速器。
[0072]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多级变速器,其具有行星齿轮并且将车辆的驱动源传递给输入部件的动力变速后传递给输出部件;驻车锁止装置,其具有驻车齿轮以及能够与该驻车齿轮卡合的驻车棘爪;箱体,其收装所述多级变速器以及所述驻车锁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具有行星架,该行星架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中心轴支承并且以能够与所述输出部件一体转动(一起转动)的方式与该输出部件连接,其中,所述中心轴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所述箱体支承,在轴向上,所述多级变速器所包括的、不同于所述行星齿轮的其他行星齿轮以及离合器中的至少一方配置在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输出部件之间,所述箱体具有:小径筒状部,其对所述输出部件以使之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进行支承;环状壁部,其从所述小径筒状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大径筒状部,其从所述环状壁部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从而包围所述其他行星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离合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固定有车身侧结构部件,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径向上看,所述车身侧结构部件至少局部重叠于所述箱体的所述小径筒状部、所述环状壁部以及所述大径筒状部,所述驻车齿轮以与所述行星架一体转动的方式与该行星架的外周部连接。
[0073]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收装行星齿轮、驻车锁止装置的箱体具有:小径筒状部,其支承输出部件使之能够自由转动;环状壁部,其从小径筒状部向径向外侧延伸;大径筒状部,其从环状壁部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箱体的大径筒状部包围上述行星齿轮之外的其他行星齿轮的至少一部分与离合器的至少一部分中的至少其中一方。再者,从径向上看,箱体的小径筒状部、环状壁部以及大径筒状部一方与固定在车身上的车身结构部件一方至少局部重叠。从而,不改变车身侧结构部件在车身上的配置位置即可抑制箱体与车身侧结构部件之间的干涉。另外,上述行星齿轮的行星架被中间轴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并且与输出部件连接而能够与该输出部件一体转动,其中,中心轴被箱体以能够使其自由转动的方式支承。并且,驻车齿轮连接于该行星架的外周部,而与该行星齿轮的行星架一体转动。即,驻车齿轮通过中心轴(以及输出部件)被箱体稳定地支承,从而其轴心不会倾斜,并且,驻车齿轮设置于具有较高刚性的行星架。从而,能够提高驻车锁止装置即驻车棘爪等的设置位置的自由度,并且,能够在使驻车棘爪卡合于驻车齿轮而锁定输出部件即进行驻车锁止时很好地抑制驻车齿轮的倾斜。其结果是,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能够抑制箱体与车身侧结构部件之间的干涉,并且能够在驻车锁止时使驻车齿轮的姿势稳定化。
[0074]另外,所述行星架可以包括:第I轴支承部,其对穿过所述行星齿轮的小齿轮的小齿轮轴的一端进行支承;第2轴支承部,其在比所述第I轴支承部靠所述输出部件一侧对所述小齿轮轴的另一端进行支承,所述驻车齿轮可以与所述第2轴支承部的外周部连接,并且该驻车齿轮以与所述输出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与该输出部件连接。从而,能够在使驻车棘爪卡合于驻车齿轮时,由行星架的第2轴支承部稳定地支承驻车齿轮使其不会倾斜。并且,能够抑制驻车齿轮与包围上述行星架配置的行星齿轮的齿圈之间的干涉,并且通过驻车齿轮将该行星架与输出部件连接。
[0075]再者,所述第I轴支承部可以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被所述中心轴支承,所述中心轴通过所述输出部件被所述箱体支承。从而,行星架的两端部被箱体支承,因而,能够极其稳定地支承该行星架使其轴心不会倾斜。
[0076]另外,轴向上,所述其他行星齿轮与所述离合器这二者配置在所述行星架与所述输出部件之间,所述离合器可以使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其他行星齿轮的任一转动结构要素相连接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
[0077]再者,所述离合器可以包括离合器鼓轮与摩擦接合片,所述摩擦接合片具有嵌合于所述离合器鼓轮的所述筒状部的外周部,所述离合器能够使所述行星齿轮的I个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其他行星齿轮的I个转动结构要素连接,所述离合器鼓轮可以具有:环状部,其以与所述输出部件一体转动的方式与该输出部件连接;筒状部,其从所述环状部的外周部沿轴向延伸并且以与所述驻车齿轮一体转动的方式与该驻车齿轮连接,所述其他行星齿轮可以在轴向上配置在所述行星齿轮与所述离合器之间,并且所述其他行星齿轮被所述离合器鼓轮的所述筒状部包围,所述箱体的所述大径筒状部可以包围所述离合器。在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在驻车锁止时,虽然驻车齿轮被驻车棘爪推压,但是由行星架也能够稳定地支承该驻车齿轮。因而,能够很好地抑制与多个摩擦接合片的内周部嵌合的离合器鼓轮的筒状部产生弯曲(变形)。
[0078]另外,所述箱体可以具有端壁部,所述端壁部从所述大径筒状部的下部向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下侧延伸,且固定储存工作油的油盘,所述驻车锁止装置可以包括:驻车杆,其能够相对于所述驻车棘爪进行进退移动;筒状的凸轮部件,其随着所述驻车杆的进退移动使所述驻车棘爪卡合于所述驻车齿轮,所述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杆以及所述凸轮部件可以配置在所述驻车齿轮的所述动力传递装置中的下侧,并且从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轴向上看与所述端壁部重合,在轴向上,所述车身侧结构部件可以隔着所述端壁部而与所述驻车棘爪、所述驻车杆以及所述凸轮部件相向配置。
[0079]再者,所述车身侧结构部件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多级变速器的所述箱体与所述车身之间以吸收振动的支座。即,在动力传递装置10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便为了抑制自动变速器的振动传递至车身侧而使支座大型化,也能够抑制该支座与箱体之间的干涉,并且能够在驻车锁止时使驻车齿轮的姿势稳定化。
[0080]另外,所述多级变速器可以具有: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其具有输入结构要素、可固定结构要素、第I输出结构要素与第2输出结构要素;第I行星齿轮,其是所述其他行星齿轮,具有在速度列线图上以对应于传动比的间隔依次排列的第I转动结构要素、第2转动结构要素与第3转动结构要素;第2行星齿轮,其是所述行星齿轮,具有在速度列线图上以对应于传动比的间隔依次排列的第4转动结构要素、第5转动结构要素与第6转动结构要素,其中,所述第5转动结构要素是所述行星架;第1、第2、第3与第4离合器,其中,第4离合器是所述离合器;以及第1、第2制动器,所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输入结构要素与所述第I行星齿轮的所述第2转动结构要素可以始终与所述输入部件连接,所述第I行星齿轮的所述第I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4转动结构要素可以始终连接,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5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输出部件可以始终连接,所述第I离合器可以将始终连接的所述第I行星齿轮的所述第I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4转动结构要素这二者与所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I输出结构要素相连接,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所述第2离合器可以将始终连接的所述第I行星齿轮的所述第I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4转动结构要素这二者与所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2输出结构要素相连接,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所述第3离合器可以将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6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第I输出结构要素相连接,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所述第4离合器可以将始终连接的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5转动结构要素与所述输出部件这二者与所述第I行星齿轮的所述第3转动结构要素相连接,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所述第I制动器可以将所述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的所述可固定结构要素以使之固定不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静止部件,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所述第2制动器可以将所述第2行星齿轮的所述第6转动结构要素以使之固定不能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所述静止部件,并且能够解除双方的该连接。
[0081]构成该动力传递装置的多级变速器具有拉维娜式行星齿轮机构、第I与第2行星齿轮、第I?第4离合器、第I与第2制动器。并且,在该多级变速器中,通过选择性地使第I?第4离合器以及第I与第2制动器中的任意3个接合,从而能够形成I挡?10挡的前进挡与后退挡。其结果是,能够更加增大传动比范围(齿轮比宽度=最低挡的齿轮比/最高挡的齿轮比),能够提高动力传递效率即提高车辆的燃料消耗性能与加速性能。再者,能够使挡间齿轮比(某个挡位的齿轮比/高一挡侧的挡位的齿轮比)适当化(抑制挡间齿轮比较大)而提高变速感(feeling)。因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