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1990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车辆等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在作业车辆中,已知有将抑制由农田的凹凸而引起的上下移动的影响的减震机构设置在向行驶装置传动驱动力的行驶传动壳体内的构成。
[0003]在行驶传动壳体内注入抑制由主传动轴、减震机构等的动作引起的烧焦或磨耗的润滑脂等润滑剂。
[0004]该润滑剂当持续施加高温时则劣化,因此,容易在内置容易成为高温的行驶装置的车轴、及使车轴旋转的锥齿轮的行驶传动壳体的下部壳体中产生部件的烧焦或磨耗。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13806号公报
[0007]然而,当在行驶传动壳体浸渍在水中的状态下进行作业时,泥土或水有可能从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的滑动部分进入行驶传动壳体内。
[0008]进入行驶传动壳体内的泥土或水根据伴随减震机构的动作的行驶传动壳体内的内压的变化等而在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移动,并混入润滑剂,从而使润滑剂提前劣化,容易产生部件的烧焦或磨耗。
[0009]另外,存在行驶传动壳体内的污染范围扩大,润滑剂的劣化更提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0]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泥土或水难以浸入行驶传动壳体内。
[0011]方案一记载的实用新型为一种作业车辆,其在行驶车体上设置行驶装置,设置对该行驶装置进行传动的主传动轴,并设有行驶传动壳体,该行驶传动壳体由安装在上述行驶车体上且覆盖该主传动轴的上部的上部壳体、能滑动且能转动地安装在该上部壳体上且覆盖上述主传动轴的下部的下部壳体能伸缩地构成,该作业车辆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行驶传动壳体中封入润滑油,设置吸收上述行驶装置的上下移动的减震机构,并且,在上述行驶传动壳体的内部形成滞留肋。
[0012]方案二记载的实用新型为方案一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壳体的内部沿上下方向形成上述滞留肋,在上述上部壳体上设置调整主传动轴的姿势的姿势保持部件,并且,在上述主传动轴的表面形成上下方向的槽部。
[0013]方案三记载的实用新型为方案一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行驶传动壳体包括设在上述行驶车体上的上部壳体、能滑动且能转动地设在该上部壳体上的下部壳体,在该下部壳体的外侧设置上述行驶装置,并且,在内侧沿上下方向形成上述滞留肋,在上述上部壳体上设置调整主传动轴的姿势的姿势保持部件,在该姿势保持部件上形成上下方向的孔部或凹部,使该姿势保持部件的上部面向上述壳体内,并且,使该姿势保持部件的下部面向下部壳体内。
[0014]方案四记载的实用新型为方案一至三任一项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主传动轴的下部形成带台阶部,在该带台阶部上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一轴承部件,该带台阶部的直径比第一轴承部件的内径大。
[0015]方案五记载的实用新型为方案一至三任一项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减震机构通过在设在上述上部壳体上的上侧支承部件与设在上述下部壳体上的下侧支承部件之间的空间部设置伸缩部件而构成,在上述上侧支承部件的上侧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二轴承部件,并且,在上述下侧支承部件的下侧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三轴承部件。
[0016]方案六记载的实用新型为方案五记载的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部壳体上设置驱动行驶装置而使行驶装置旋转的车轴,在向上述下部壳体的外侧突出的车轴上设置上述行驶装置,设置支承该车轴的第四轴承部件与第五轴承部件,在第四轴承部件与第五轴承部件中、靠近上述行驶装置侧具有密封功能。
[0017]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
[0018]方案一记载的实用新型通过在行驶传动壳体的内部形成滞留肋,能够使由于主传动轴的旋转或行驶传动壳体的伸缩而被加热的润滑剂滞留在滞留肋中,因此润滑剂容易被冷却,从而抑制由热引起的润滑剂劣化。
[0019]由此,由于润滑剂的更换频率下降,因此,可减少作业所需的时间与劳力。
[0020]另外,由于润滑剂的粘度难以下降,因此,可防止行驶传动壳体内的润滑油漏出,防止由润滑剂引起的农田的污染。
[0021]方案二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通过在与姿势保持部件接触的主传动轴的表面形成槽部,在下部壳体由于减震机构的作用而滑动时,润滑剂或空气能够在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内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由内压的上升引起的润滑剂从行驶传动壳体漏出,防止由润滑剂引起的农田的污染。
[0022]方案三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通过在姿势保持部件上形成孔部或凹部,在下部壳体由于减震机构的作用而滑动时,润滑剂或空气能够在行驶传动壳体内移动,因此,可防止润滑剂从行驶传动壳体漏出,防止由润滑剂引起的农田的污染。
[0023]方案四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一至三任一项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通过在主传动轴上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一轴承部件,进入上部壳体或下部壳体的泥土或水难以在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之间移动,因此,能防止污染遍及行驶传动壳体整体。
[0024]方案五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一至三任一项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通过在上侧支承部件的上侧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二轴承部件,并且在下侧支承部件的下方设置具有密封功能的第三轴承部件,能防止进入行驶传动壳体内的泥土或水进入空间部,因此,可防止伸缩部件由于泥土或水而破损,提高利用减震机构的农田的凹凸的吸收效率。
[0025]方案六记载的实用新型除了方案五记载的实用新型的效果之外,通过在支承车轴的第四轴承部件与第五轴承部件中、靠近行驶装置侧具有密封功能,可防止润滑剂从下部壳体漏出,防止由润滑剂引起的农田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作业车辆的左侧视图。
[0027]图2是作业车辆的俯视图。
[0028]图3是表示机体左侧的行驶传动壳体的收缩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0029]图4是表示机体左侧的行驶传动壳体的伸张状态的正面剖视图。
[0030]图5是表示带台阶部与第一轴承部件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1]图6是将辅助轴承部件配置在带台阶部的外侧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2]图7是在姿势保持部件上形成孔部及凹部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3]图8是在上侧支承部件的外周缘部形成填料部件的安装槽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4]图9是在下部壳体形成散热片及滞留肋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5]图10是在下部壳体形成散热片及滞留肋的、其他构成例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6]图11是行驶传动壳体的示意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7]图12是与双重的轴填料一起设有防尘唇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8]图13是将通气孔连结在润滑剂的注油口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39]图14是形成有进行上部壳体内的润滑剂的排出的上部排出塞与进行下部壳体内的润滑剂的排出的下部排出塞的行驶传动壳体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40]图中:
[0041]10—主传动轴,1a—槽部,11 一带台阶部,20—行驶车体,21—行驶装置,21a—车轴,100—行驶传动壳体,110—上部壳体,111 一姿势保持部件,Illa—孔部,Illb —凹部,112—上侧支承部件,112a—槽,120—下部壳体,123—下侧支承部件,125—滞留肋,130—减震机构,131—伸缩部件,132—空间部,141 一第一轴承部件,142—第四轴承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