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泵的吊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261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动泵的吊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革生产过程中的用于输送物料的气动栗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合成革生产过程中,物料的输送一般依靠气动栗进行,气动栗是吊装于吊架装置上,吊架装置在驱动机的作用下带动气动栗进行上下移动。但是更换桶料时移动气动栗劳动强度较大,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气动栗可随吊架装置进行旋转移动,解决了更换桶料时移动气动栗操作繁琐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的支撑杆、倒L形吊杆和转动轴承,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与转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圆周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的支撑座,支撑座水平部分的端部连接于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限位杆穿过两水平相对的定位孔后架设于支撑座上。
[0006]所述的支撑座竖直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卡板,所述的限位杆架设于半圆形卡板上。
[0007]所述的支撑杆的长度与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长度相等。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吊装气动栗的倒L形吊杆可以支撑杆为圆心进行旋转,更换料筒时,只需将气动栗旋转至新料筒的上方位置进行更换即可,无需搬动旧料筒和新料筒,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能实用新型设置有限位杆,与定位孔、支撑座配合进行限位,保证吊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见图1,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包括有竖直的支撑杆1、倒L形吊杆2和转动轴承3,支撑杆1的长度与倒L形吊杆2竖直部分的长度相等,支撑杆1的顶端与转动轴承3的外圈固定连接,转动轴承3的内圈与倒L形吊杆2竖直部分的底端固定连接,倒L形吊杆2竖直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倒L形吊杆2竖直部分圆周均匀分布的定位孔4,支撑杆1的顶部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的支撑座5,支撑座5水平部分的端部连接于支撑杆1的顶部侧壁上,支撑座5竖直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卡板6 (见图2),限位杆7穿过两水平相对的定位孔后架设于半圆形卡板6上。
【主权项】
1.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竖直的支撑杆、倒L形吊杆和转动轴承,所述的支撑杆的顶端与转动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转动轴承的内圈与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圆周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所述的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的支撑座,支撑座水平部分的端部连接于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限位杆穿过两水平相对的定位孔后架设于支撑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竖直部分的顶部设置有半圆形卡板,所述的限位杆架设于半圆形卡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栗的吊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的长度与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长度相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泵的吊架装置,包括有竖直的支撑杆、倒L形吊杆和转动轴承,支撑杆和倒L形吊杆通过转动轴承连接,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圈沿倒L形吊杆竖直部分圆周均匀分布的定位孔,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L形的支撑座,支撑座水平部分的端部连接于支撑杆的顶部侧壁上,限位杆穿过两水平相对的定位孔后架设于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吊装气动泵的倒L形吊杆可以支撑杆为圆心进行旋转,更换料筒时,只需将气动泵旋转至新料筒的上方位置进行更换即可,无需搬动旧料筒和新料筒,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能实用新型设置有限位杆,与定位孔、支撑座配合进行限位,保证吊架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IPC分类】F16M11/06
【公开号】CN205136979
【申请号】CN201520844365
【发明人】王开俊, 伍安乐, 郭化强, 江黄
【申请人】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