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静电除尘减振型X光发射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471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CT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静电除尘减振型X光发射源。



背景技术:

工业CT是指应用于工业中的核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依据辐射在被检测物体中的减弱和吸收特性。同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本领与物质性质有关。所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他辐射源发射出的、具有一定能量和强度的X射线或γ射线,在被检测物体中的衰减规律及分布情况,就有可能由探测器陈列获得物体内部的详细信息,最后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像重建技术,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

X射线是由于原子中的电子在能量相差悬殊的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粒子流,是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 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很短约介于0.01~100埃之间。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伦琴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波长小于0.1埃的称超硬X射线,在0.1~1埃范围内的称硬X射线,1~100埃范围内的称软X射线。

然而现有的X光发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在使用时X光发射源会产生振动,而且发射源的散热孔比较容易进入细小的灰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静电除尘减振型X光发射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有振动和散热孔容易进入灰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静电除尘减振型X光发射源,包括X光管、发射源外壳、夹件和充气阀,所述发射源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静电发生器,且发射源外壳的内部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侧包裹有风扇罩,且风机的上方左侧设置有温度继电器,所述X光管安装在发射源外壳内部靠近风机的上方位置处,所述风机内部靠近X光管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光源发射口,且风机内部靠近X光管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罩,所述绝缘罩的上方设置有高压线圈,且绝缘罩上方靠近高压线圈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绝缘环,所述夹件分别安装在高压线圈的左右两侧,所述高压线圈的上方设置有阴极罩,所述阴极罩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压力真空表,且阴极罩内部靠近压力真空表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七芯接线座,所述充气阀安装在阴极罩内部靠近七芯接线座的右侧位置处,所述阴极罩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所述压力真空表、七芯接线座、高压线圈、温度继电器、风机和静电发生器均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静电发生器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静电发生器分别安装在发射源外壳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静电发生器与发射源外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X光管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夹件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件分别安装在高压线圈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使用了减震垫之后,就可以减缓发射源与发射源外壳之间所产生的振动,而且减振垫不会使X光线产生过程有晃动,使用了静电发生器之后,就可以产生静电,产生的静电可以吸除发射源底部散热孔所吸附的细小的灰尘,给X光线产生过程提供一个干净的环境,并且使得散热性能一直保持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力真空表、2-绝缘环、3-X光管、4-温度继电器、5-风机、6-发射源外壳、7-风扇罩、8-光源发射口、9-绝缘罩、10-高压线圈、11-夹件、12-充气阀、13-阴极罩、14-七芯接线座、15-减震垫、16-静电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静电除尘减振型X光发射源,包括X光管3、发射源外壳6、夹件11和充气阀12,发射源外壳6的底部设置有静电发生器16,且发射源外壳6的内部下方设置有风机5,风机5的外侧包裹有风扇罩7,且风机5的上方左侧设置有温度继电器4,X光管3安装在发射源外壳6内部靠近风机5的上方位置处,风机5内部靠近X光管3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光源发射口8,且风机5内部靠近X光管3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绝缘罩9,绝缘罩9的上方设置有高压线圈10,且绝缘罩9上方靠近高压线圈10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绝缘环2,夹件11分别安装在高压线圈10的左右两侧,高压线圈10的上方设置有阴极罩13,阴极罩13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压力真空表1,且阴极罩13内部靠近压力真空表1的右侧位置处设置有七芯接线座14,充气阀12安装在阴极罩13内部靠近七芯接线座14的右侧位置处,阴极罩13的上方设置有减震垫15,压力真空表1、七芯接线座14、高压线圈10、温度继电器4、风机5和静电发生器16均与外部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静电发生器16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静电发生器16分别安装在发射源外壳6底部的四个拐角处。静电发生器16与发射源外壳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X光管3为圆柱形结构。夹件11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件11分别安装在高压线圈10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静电发生器16具有过流、短路保护功能,对地放电“不打火”,直接碰地或工件距离过近,工人不慎碰触自动关闭系统,安全系数高,经多个企业和厂家客户共同验证,具有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自行车、汽车、摩托车、家电、五金制品、木器家私等行业。静电发生器16主要是产生静电,输出通常是单一极性,如为正或负极性,输出电压可以调节,通常应用在科学研究,静电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产生静电场用于生物效应研究以及其它要应用静电的场所。

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垫15,安装在发射源外壳6与X光线发射源之间,能够减缓产生X光线所产生的振动,并且减震垫15相对于减振弹簧来说,不会使工件产生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检查机器的防护与安装,然后操作外部控制面板,此时七芯接线座14与外部电源相连,高压线圈10所产生的真空电子进入到X光管3中,与X光管3中的金属靶相撞击,就产生了X射线,产生的过程中,压力真空表1一直在检测X光管3内部的真空压力,而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经过风机5的散热从发射源外壳6内部排出,而且发射源外壳6的底部设置有散热孔,而静电发生器16所产生的静电可以去除散热孔所进入的灰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