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型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3113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仪器,具体是用于酶促反应气体产生量的增减变化、间接显示酶活性的结构简单的测定仪。



背景技术: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一直以来是按过氧化氢与过氧化氢酶在酶促反应中过氧化氢量的减少,用紫外分光光度计240nm波长的紫外光照射,根据吸光度逐渐降低,测出吸光度的变化速度,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具体做法是将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置于比色皿中,立即将分光光度计也置于比色皿内,开启光度计、盖上比色皿的盖,进行比色测定。这种比色仪在进行测定时,投放过氧化氢酶与投放过氧化氢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因酶促反应中的酶具有高效性,两者一旦混合,反应就开始,过氧化氢的反应损耗也已经产生,即使立即投放分光光度计、开始实测,还是无法反映出这时间差中过氧化氢的损耗量,所测数据不甚准确,误差较大。本实用新型是将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中氧气产生量的增减来反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应与实测同步进行,既没有时间差,又能显示出整个反应的全貌,为此,设计出一种专用的测定仪和介绍其配套的使用方法。我校学生俞率成申请的CN201620610666.3“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仪”介绍了相同用处、相似功能的测定仪,但其结构较复杂,操作稍烦些,制作成本较高,推广和应用前景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酶促反应中将过氧化氢的减量改为氧气的增量来反映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能使反应与实测同步进行且误差小的一种简易型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仪。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简易型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仪,圆筒形的反应筒上部有内衬密封圈或片的盖,盖上有带有启闭阀的气液进管,盖上还有气体检测仪插孔,反应筒的底部有带启闭阀的放液管,上述两管与孔侧均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盖上带有启闭阀的气液进管有一条或两条。

所述的反应筒的底为锥形底,放液管安装在锥尖部。

所述的反应筒底部安装有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测定仪能使反应与实测同步进行,所测数据,能反映出整个反应的全貌,精度高、误差小,且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酶活性测定新仪器。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简易型测定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见附图,本简易型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仪,圆筒形的反应筒5上部有内衬密封圈或片的盖1,盖上有带有启闭阀4的气液进管3,盖上还有气体检测仪插孔2,反应筒的底部有带启闭阀的放液管7,上述两管与孔侧均安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盖上带有启闭阀的气液进管有一条或两条。

所述的反应筒的底为锥形底,放液管安装在锥尖部。

所述的反应筒5底部安装有支架6。

使用时,将反应筒底部的放液管7的启闭阀关闭、将气体检测仪插孔2与气体检测仪连接,开启气液进管3上的阀门,此时,记录反应筒内原始的氧气含量。再从气液进管3分别或先后向反应筒5内加入经计量的过氧化氢液和经计量的过氧化氢酶液,加入量的快慢可通过阀门开启的大小来控制,最后关闭其阀门,两液便在反应筒底部进行酶促反应,不断地、逐步地消耗过氧化氢的同时,产生着氧气,分时间段分别读取并记录氧气的增量,直至反应结束,画出不同时间段的氧气含量变化曲线,根据公式计算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作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测定是要求反应一旦开始应快速,则宜采用开大启闭阀的阀门,快速放液的方法。在反应开始之初,氧气产生量较大,曲线斜率也大,反映酶的活性最好。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计算公式为:

过氧化氢酶活性(U·μmol·min-1·g-1)=(2×ΔO2×VT)/(W×VS×t);

以每分钟内氧气增加的物质的量的2倍的酶量为1个酶活单位(U);

式中:ΔO2为待测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放氧曲线的直线部分的氧气增加量(μmol),VT为提取酶液总体积(mL),VS为测定时取用酶液体积(mL),W为生物材料鲜重(g),t为待测过氧化氢酶溶液的放氧曲线的直线部分所消耗的时间(min)。

本测定仪的气体检测仪可选用深圳市逸云天电子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MS600型便携式六合一气体检测仪。本测定仪可用玻璃、塑料和不锈钢材料制作。其中的“气液进管3有一条或两条”,当只有一条时,过氧化氢酶液与过氧化氢液可一前一后地加,两条时上述两液可分管先后加入,加毕即关阀;还应说明的是反应筒5容积应足够大,应能满足计划设计中产气量对反应筒的容量要求,以免内压过高引起漏气或炸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