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104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弹射筒拉力测试的装置,属于测试、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安装在飞行器上的一种弹射筒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套装的外筒1-1、中筒1-2和内筒1-3,在其外筒1-1侧壁上设有贯通式定位孔1-1-1,在中筒1-2的内侧端设有螺纹孔。按照飞行器大修的有关要求,弹射筒维修装配后,在竖直工作状态下,应满足在竖直方向承受不大于15kg拉力时,内筒1-3和中筒1-2分别能够产生相对运动,并顺畅自如地下滑至弹射极限位置。

目前,针对使弹射筒内筒和中筒发生相对运动的拉力测试问题,一般采用将装配后的弹射筒放置在工作平台上、再由弹簧秤水平拉动来测试拉力的方法,由于这种检测方法不能模拟弹射筒实际工作状态,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难以准确判定竖直状态下的拉力和相对运动的关系,另外由于弹簧秤在弹射筒上无可靠的钩挂点,不能满足弹射筒检修的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旨在通过模拟弹射筒的工作状态,完成弹射筒内筒和中筒发生相对运动时拉力测试工作,达到提高测试精度、满足弹射筒检修技术要求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架、吊钩、支耳组件、蝶形顶丝、卡箍、砝码挂架、砝码和安全盒;所述支架为框架结构,其高度与弹射筒长度相匹配,在支架的底部设置万向制动轮和地脚丝杠;所述吊钩安装在支架的顶横梁上,通过吊钩将弹射筒一端吊装在支架上;所述支耳组件安装在支架的中横梁上,通过支耳组件将弹射筒固定;所述蝶形顶丝与弹射筒中筒的螺纹孔配装,用于在内筒测试过程中将中筒固定;所述卡箍安装在弹射筒内筒或中筒的下端;所述的砝码挂架钩挂在卡箍上;在砝码挂架中配置砝码;所述安全盒安装在框架的底横梁上。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支耳组件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片支耳,其中每一片支耳上均设有与弹射筒外筒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对应的固定孔,在支耳的固定孔及弹射筒外筒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中配装快卸止动销。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卡箍设有销轴、左卡片、右卡片、吊耳和锁止机构;所述左卡片、右卡片一端通过销轴铰接装配,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将左卡片和右卡片的自由端锁止固定,在所述左卡片、右卡片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吊耳。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锁止机构由紧固螺栓和蝶形螺母组成,所述紧固螺栓穿过左卡片及右卡片的自由端,所述蝶形螺母与紧固螺栓配装。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在所述左卡片、右卡片的内侧壁上粘贴耐油胶板。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砝码挂架由挂钩、吊挂、挂架和隔板组成;所述挂架为“U”型框板结构,在其两竖直侧壁的顶部通过插销铰接装配吊挂;所述挂钩固定在吊挂上;所述隔板焊接在挂架的上部,与支架“U”型框板的底面平行布置。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挂钩、吊挂、隔板及挂架均设置防护结构,其中挂钩的防护结构为套装在挂钩外面的胶套,吊挂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吊挂内侧面的胶板,隔板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隔板上面的胶板,挂架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挂架“U”型框板底面的胶板。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挂架还设有砝码定位机构,所述砝码定位机构为设置在挂架底面上的定位销或设置在挂架侧壁上的挡板。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砝码包括一组钢砝码和一组铅砝码;所述铅砝码通过隔板和设置在挂架侧壁上的挡板定位;所述钢砝码通过隔板和设置在挂架底面上的定位销定位。

上述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所述安全盒为顶部开放型矩形盒,在其内表面上粘贴胶板。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技术进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底部设有万向制动轮和地脚丝杠,可根据工作现场需要随时移动放置并牢固固定,支架安放完毕后,将弹射筒吊挂在本拉力测试装置的吊钩上,利用弹射筒外筒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及快卸止动销,将其快捷地固定在支耳上,然后将卡箍夹紧在弹射筒中筒或内筒下端部,再将装好砝码的砝码架钩挂在卡箍的吊耳上,进行弹射筒拉力测试。本实用新型在对内筒进行测试时,拧入蝶形顶丝顶紧中筒使其不得下滑,此时内筒可独自从中筒中滑落,完成拉力测试。本实用新型在支架底部设有安全盒,并在安全盒内壁上粘贴防护胶垫,测试过程中,中筒或内筒落入安全盒中,避免对弹射筒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不同重量级别的铅砝码和钢砝码,可根据试验要求组合多组重量。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便捷、性能可靠的特点,提高了弹射筒拉力测试的准确度,满足了弹射筒检修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弹射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图2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I处结构放大图;

图6是卡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卡箍的俯视图;

图8是砝码挂架的侧视图;

图9是设置定位销的砝码挂架(适用于钢砝码组合)的主视图;

图10是设置挡板的砝码挂架(适用于铅砝码组合)的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弹射筒,1-1、外筒,1-1-1、定位孔,1-2、中筒,1-2-1、螺纹孔,1-3、内筒,2、吊钩,3、支耳组件,4、蝶形顶丝,5、卡箍,5-1、吊耳,5-2、销轴,5-3、耐油胶板,5-4、左卡片,5-5、右卡片,5-6、紧固螺栓,5-7、蝶型螺母,6、发明挂架,6-1、挂钩,6-2、吊挂,6-3、插销,6-4、挂架,6-5、防护结构,6-6、个班,6-7、定位销,6-8、挡板,7、安全盒,8、万向制动轮,9、地脚丝杠,10、砝码,11、支架,11-1、顶横梁,11-2、中横梁,11-3、底横梁,12、快卸止动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看图2、图3、图4、图5,一种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包括支架11、吊钩2、支耳组件3、蝶形顶丝4、卡箍5、砝码挂架6、砝码10和安全盒7;所述支架11为框架结构,其高度与弹射筒1长度相匹配,在支架11的底部设置万向制动轮12和地脚丝杠9;所述吊钩2安装在支架11的顶横梁11-1上,通过吊钩2将弹射筒1一端吊装在支架11上;所述支耳组件3安装在支架11的中横梁11-2上,包括左右对称布置的两片支耳,其中每一片支耳上均设有与弹射筒外筒1-1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1-1-1对应的固定孔,在支耳的固定孔及弹射筒外筒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中配装快卸止动销12,通过快卸止动销12将弹射筒1的外筒1-1固定;所述蝶形顶丝4与弹射筒中筒1-2的螺纹1-2-1配装,用于在内筒1-3测试过程中将中筒1-2固定;所述卡箍5安装在弹射筒内筒1-3或中筒1-2的下端;所述的砝码挂架6钩挂在卡箍5上;在砝码挂架6中配置砝码10;所述安全盒7为顶部开放型矩形盒,在其内表面上粘贴胶板,安全盒7安装在支架11的底横梁11-3上。

参看图6、图7,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中,所述卡箍5设有销轴5-2、左卡片5-4、右卡片5-5、吊耳5-1和锁止机构;所述左卡片5-4、右卡片5-5一端通过销轴5-2铰接装配,另一端为自由端,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将左卡片5-4和右卡片5-5的自由端锁止固定,在所述左卡片5-4、右卡片5-5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安装吊耳5-1,在所述左卡片5-4、右卡片5-5的内侧壁上粘贴耐油胶板5-3;所述锁止机构的优选实施例为:锁止机构由紧固螺栓5-6和蝶形螺母5-7组成,所述紧固螺栓5-6穿过左卡片5-4及右卡片5-5的自由端,所述蝶形螺母5-7与紧固螺栓5-6配装。

参看图8、图9、图10,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中,所述砝码挂架6由挂钩6-1、吊挂6-2、挂架6-4和隔板6-6组成;所述挂架6-4为“U”型框板结构,在其两竖直侧壁的顶部通过插销6-3铰接装配吊挂6-2;所述挂钩6-1固定在吊挂6-2上;所述隔板6-6焊接在挂架6-4的上部,与支架11“U”型框板的底面平行布置;所述挂钩6-1、吊挂6-2、隔板6-6及挂架6-4均设置防护结构6-5,其中挂钩6-1的防护结构为套装在挂钩外面的胶套,吊挂6-2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吊挂内侧面的胶板,隔板6-6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隔板上面的胶板,挂架6-4的防护结构为粘贴在挂架“U”型框板底面的胶板;所述挂架6-4还设有砝码定位机构,所述砝码定位机构有两个实施例,其中第一实施例为设置在挂架底面上的定位销6-7,第二实施例为设置在挂架侧壁上的挡板6-8,相应地,所述砝码10包括一组钢砝码和一组铅砝码,其中钢砝码为轻量级砝码,铅砝码为重量级砝码,采用轻量级砝码组合试验时,砝码定位机构为第一实施例结构,采用重量级砝码组合试验时,砝码定位机构为第二实施例结构。

参看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弹射筒拉力测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根据工作现场需要,通过支架底部的万向制动轮8和地脚丝杠9,将支架11移动至适当的位置并牢固固定;支架11安放完毕后,将弹射筒1吊挂在本拉力测试装置的吊钩2上,利用弹射筒外筒1-1侧壁上贯通式定位孔1-1-1及快卸止动销12,将其快捷地固定在支耳组件3上;然后将卡箍5夹紧在弹射筒中筒1-2或内筒1-3的下端部,再将装好砝码10的砝码挂架6钩挂在卡箍5的吊耳5-1 上,进行弹射筒1的拉力测试,在此过程中可根据试验要求组合砝码重量,选用轻量级砝码组合试验合格后可不必进行重量级砝码组合试验,本实用新型在对内筒1-3进行测试时,拧入蝶形顶丝4顶紧中筒1-2使其不得下滑,此时内筒1-3可独自从中筒1-2中滑落,完成拉力测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