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6494阅读:1006来源:国知局
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关于一种计算机辅助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凝集法的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为性接触、血液传播和垂直传播,危害性极大。近年来,梅毒疫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梅毒是可以治疗的疾病,若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其传播是可以控制的。要有效控制梅毒传播,必须及时准确地诊断。目前对于梅毒的实验室诊断主要有直接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和分子诊断。血清学检查因其简便可靠,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血清学检测中,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已成为梅毒过筛实验的确证实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该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1)tppa检测结果靠肉眼判断,结果不客观、重复性差;(2)弱阳性结果容易误判(拿不准的结果只能复测);(3)复测时需再做一系列稀释,费时费力,并且有的情况下肉眼仍不能判断阴阳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以更为准确的判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效率。

为达上述及其它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tppa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获得含有待测样本和自身对照的凝集反应测定结果的反应板;

步骤二,采用标准化图像采集装置,获取上述反应板的图片;

步骤三,对上述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

步骤四,调用数据,计算相关参数值,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的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进入下一轮判断,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步骤五,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高度、最大值高度比值、最大值差值等参数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再进行进入步骤六进行判断;

步骤六,根据对照组和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最大值和拐点中点灰度值的差值,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该相关参数包括自身对照和待测标本的灰度背景值、最大值高度、两拐点中点、两拐点距离以及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的比值h、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两峰底距离的比值l、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以及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

进一步地,步骤四进一步包括:

步骤s1,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

步骤s2,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二维数据中的最大灰度值及其对应的位置;

步骤s3,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

步骤s4,分别计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两峰底中点灰度值以及两峰底距离;

步骤s5,计算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两峰底距离的比值l;

步骤s6,若自身对照组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进入步骤五

进一步地,于步骤s6中,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进一步地,步骤五进一步包括:

步骤s51,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步骤s52,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进入步骤六;

步骤s53,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进一步地,步骤六进一步包括:

步骤s61,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a,或者自身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强阳性;

步骤s62,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b且大于等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阳性;

步骤s63,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等于t2阈值c且大于等于t2阈值b,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弱阳性;

步骤s64,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大于t2阈值c,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阴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装置,包括:

样品反应板制作单元,用于采用tppa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获得待测样本的含有凝集反应的样品反应板和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

图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的图片,不同批次获取的图片保证大小、相对位置、亮度、分辨率一致;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的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

第一判断单元,根据对照组和待测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参数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启动第二判断单元,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第二判断单元,在该第一判断单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最大值高度、最大值高度比值、最大值差值参数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后启动第三判断单元;

第三判断单元,在该第二判断单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最大值和拐点中点灰度值的差值,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该第一判断单元进一步包括:

峰值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二维数据中的最大灰度值;

峰底确定单元,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

判断参数计算及判断单元,用于分别计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两峰底中点灰度值以及两峰底距离,并计算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两峰底距离的比值l,并将其分别与预设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判断结果处理单元,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则启动第二判断单元305,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进一步地,该第二判断单元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启动第三判断单元;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进一步地,该第三判断单元306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a,或者自身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强阳性;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b且大于等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阳性;

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等于t2阈值c且大于等于t2阈值b,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弱阳性;

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大于t2阈值c,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阴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先根据传统的凝集法操作,等观察结果时将样品反应板的凝集结果经照相成图片,然后将获取的标准化图片经扫描转换成二位数据信息,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其实现自动检测,实现了智能快速准确地判断tppa测定结果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肉眼判断tppa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尤其是弱阳性结果容易误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判断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装置的系统架构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之第一判断单元的细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图1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ssay,tppa)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获得含有待测样本和自身对照的凝集反应测定结果的反应板。由于tppa方法的操作步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步骤102,获取上述反应板的图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摄像装置,例如摄像头对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分别拍照,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的图片。

步骤103,对上述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获取样品反应板的凝集圈直径上的各像素点及其对应的灰度值作为二维数据存储于excel档中,这里需说明的是,对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分别进行处理获得获得两组数据。

步骤104,调用数据,计算相关参数值,该相关参数例如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等参数,进行第一次判断,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等参数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进入下一轮判断,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具体地,步骤104进一步包括:

步骤s1,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

步骤s2,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二维数据中的最大灰度值(例如待测样本的最大灰度值max1,自身对照的最大灰度值max0)及其对应的位置(例如待测样本最大灰度值对应的位置loc1,自身对照最大灰度值对应的loc0),这里的位置即像素点的顺序,表示第几个像素点。

步骤s3,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例如待测样本的两侧峰底为k4、k5,对应的位置为loc4、loc5,自身对照的两侧峰底为k2、k3,对应的位置为loc2、loc3。

步骤s4,分别计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扣除背景值的最大值高度),两峰底中点灰度值以及两峰底距离。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假设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背景值为(b1,b0),则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为(h1=max1-b1,h0=max0-b0),假设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两峰底中点为(a1,a0),两峰底距离为(l1=loc5-loc4,l0=loc3-loc2)。

步骤s5,计算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扣除背景值的最大值高度)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两峰底距离的比值l,其中,h=h0/h1,l=l0/l1并将其分别与预设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具体地说,这里对比值的判断就是在判断凝集圈是否变大,阈值是经过大量实验结果统计得出的,可以简单理解为大于1,但是实际情况下,由于操作误差,两个阴性结果的比值也有可能大于1,所以要经过统计看绝大多数的结果在哪个阈值范围内。

步骤s6,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例如预设最小阈值<max0<预设最大阈值,预设最小阈值<max1<预设最大阈值,预设最小阈值<l0<预设最大阈值,则进入步骤105。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步骤105,进行第二次判断,在第一次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最大值高度比值、最大值差值等参数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再进行第三轮精细判断。

具体地,步骤105进一步包括:

步骤s51,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步骤s52,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进入步骤106;

步骤s53,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步骤106,进行第三次判断,即,在第二次判断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最大值和拐点中点灰度值的差值,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

具体地,步骤106进一步包括:

步骤s61,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a,或者自身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强阳性;

步骤s62,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b且大于等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阳性;

步骤s63,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等于t2阈值c且大于等于t2阈值b,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弱阳性;

步骤s64,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大于t2阈值c,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阴性。

这里需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阈值a、b、c,都是对tppa标准图谱和大量确定结果的临床标本统计得出的具体值,临床标本结果的确定是经过两名副高级专家肉眼判断,再用另外一种化学发光定量检测过梅毒螺旋体抗体的,结果可靠。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之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流程图。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首先根据凝集法(tppa)方法操作,获得含有凝集反应的样品反应板;利用手机或照相机拍摄成数码图片;对数码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将数码图片转换成二维数据储存成excel文档;获得n个病人的excel文档(一般八个病人一批共二组,一组是自身对照,另一组是测定,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为提高智能判断的效率,采取不同的颜色,同时把八至十二个样品的数据信息用电脑绘制成合并在一张图片上,便于观察判断的准确性,同时显示出鉴定的结果),对于每个病人,获得各自(包括待测样本和自身对照)的数据参数,包括:1.峰值坐标(ax,ax)、2.左峰底坐标,3.右峰底坐标,4波宽是否大于波高峰值,具体地,在自身对照(编号0)和待测标本(编号1)的数据中分别找到颜色灰度值的最大值(max0、max1)及其位置(loc0、loc1),通过斜率变化找到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k2、k3、k4、k5)及其对应的位置(loc2、loc3、loc4、loc5),计算相应参数:假设自身对照和待测样本的灰度背景值为(b0、b1),则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为(h0=max0-b0、h1=max1-b1),两峰底中点(a0、a1),两峰底距离为(l0=loc3-loc2、l1=loc5-loc4),判断参数:自身对照和待测标本的比值h=h0/h1,l=l0/l1,t1=h1/l1,t2=max1-a1,t3=max1-max0;若自身对照组的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组的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进入进一步判断,否则输出重新测试。

进一步判断过程如下:若待测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若待测验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进入更细部的判断;若待测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更细部的判断过程如下: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强阳性;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b且大于等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阳性;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等于t2阈值c且大于等于t2阈值b,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弱阳性;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大于t2阈值c,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阴性。

图3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装置的系统架构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装置,包括:样品反应板制作单元301、图片获取单元302、图像处理单元303、第一判断单元304以及第二判断单元305。

样品反应板制作单元301,用于采用tppa(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ssay,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方法,对待测病人的血清或血浆分别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凝集反应和不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反应,获得含有待测样本和自身对照的凝集反应测定结果的反应板。由于tppa方法的操作步骤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予赘述。

图片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上述反应板的图片。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摄像装置,例如摄像头对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分别拍照,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的图片,获取的图片应满足光照强度、分辨率等一致,并用标准灰度卡进行灰度校准。

图像处理单元303,对上述图片进行图像处理,获取图片中若干像素点及对应的凝集颜色的灰度值将图片转换为二维数据进行存储。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获取样品反应板的凝集圈直径上的各像素点及其对应的灰度值作为二维数据存储于excel档中,这里需说明的是,对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样品反应板分别进行处理获得获得两组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304,调用数据,计算相关参数值,该相关参数例如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等参数,第一次判断,根据对照组和待测组凝集圈灰度的最大值、凝集圈直径等参数计算结果,筛选符合实际检测范围的样本启动第二判断单元305,剔除明显错误的数据。

如图4所示,具体地,第一判断单元304进一步包括:

峰值确定单元3041,用于根据图片转换结果,获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各像素点与灰度值的曲线图,根据曲线图获取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二维数据中的最大灰度值(例如待测样本的最大灰度值max1,自身对照的最大灰度值max0)及其对应的位置(例如待测样本最大灰度值对应的位置loc1,自身对照最大灰度值对应的loc0),这里的位置即对应的像素点。

峰底确定单元3042,根据斜率变化找出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两组数据两侧的峰底及对应的位置,例如待测样本的两侧峰底为k4、k5,对应的位置为loc4、loc5,自身对照的两侧峰底为k2、k3,对应的位置为loc2、loc3。

判断参数计算及判断单元3043,用于分别计算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扣除背景值的最大值高度),两峰底中点灰度值以及两峰底距离,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假设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背景值为(b1,b0),则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为(h1=max1-b1,h0=max0-b0),假设待测样本与自身对照的两峰底中点为(a1,a0),两峰底距离为(l1=loc5-loc4,l0=loc3-loc2),并计算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灰度值的实际最大值的比值h以及自身对照与待测样本的两峰底距离的比值l,其中,h=h0/h1,l=l0/l1并将其分别与预设的标准阈值进行比较。

第一判断结果处理单元3044,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均在限定的范围内,例如预设最小阈值<max0<预设最大阈值,预设最小阈值<max1<预设最大阈值,预设最小阈值<l0<预设最大阈值,则启动第二判断单元305;若自身对照灰度最大值max0、待测样本灰度最大值max1和自身对照凝集圈直径l0中任一项不在限定的范围内,则输出结果为重新测试。

第二判断单元305,在第一判断单元304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最大值高度比值、最大值差值等参数筛选出一部分阴性样本和需重新测试的样本,剩余不易判断样本再进行第三轮精细判断。

具体地,第二判断单元305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a且小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a且大于h阈值b、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a且小于t3阈值b,则直接输出阴性;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小于等于h1阈值a、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大于等于h阈值a、并且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差值t3小于等于t3阈值a,则启动第三判断单元306;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h1大于h1阈值b、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最大值高度比值h小于h阈值b、并且对照组和待测组最大值差值t3大于t3阈值b,则输出重新测试。

第三判断单元306,在第二判断单元305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照组和待测样本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最大值和拐点中点灰度值的差值,进一步判断检测结果。

具体地,第三判断单元306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a,或者自身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a,则输出强阳性;

若待测样本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t2阈值b且大于等于t2阈值a,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l阈值b且小于等于l阈值a,则输出阳性;

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小于等于t2阈值c且大于等于t2阈值b,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大于等于l阈值c且小于l阈值b,则输出弱阳性;

若待测组最大值与拐点中点值的差值t2大于t2阈值c,或者对照组与待测组凝集圈直径的比值l小于l阈值c,则输出阴性。

本发明经临床应用于86例tppa标准图谱(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的结果,准确度100%,kappa值1.0,统计学上和传统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发明采用计算机程序辅助判断tppa检测结果,从判断形式上避免了传统的肉眼判断tppa检测结果的主观误差,为临床实验室带来了极大方便。也为临床医生临床鉴別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的判断方法及装置先根据传统的凝集法操作,等观察结果时将样品反应板的凝集结果经照相成图片,然后将获取的标准化图片经扫描转换成二位数据信息,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对其实现自动检测,实现了智能快速准确地判断tppa测定结果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肉眼判断tppa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尤其是弱阳性结果容易误判的问题,为临床提供了准确的判断的结果,实现了标准化判断结果的操作程序,本发明之智能化判断结果省略了复测或样品稀释,且能够给出半定量的测定结果,这是肉眼判断很难做准确的。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与改变。因此,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