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20571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话题,国际上食品安全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化学性危害、生物毒素、微生物性危害、食品掺假和基因工程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疾病控制中心的报告,欧洲的食品污染事件40%发生在个体家庭里。而仅仅美国,每年就有76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和5000人死亡。在我国,微生物污染、农药残留,江河湖泊和近海等水源的污染以及非法添加激素和药物等是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现有的食品制备方法虽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等优点,但因仪器昂贵、耗时长、检测成本高等而难以满足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状。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检测速度快的食品检测新方法极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金盐、银盐、铂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柠檬酸银、碳酸银和氧化银;所述铂盐为四氯化铂、二氯化铂和氯铂酸钾。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按照重量百分比1:1.5:1混合的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柠檬酸银、碳酸银和氧化银按照重量百分比2:1:1.5混合的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铂盐为四氯化铂、二氯化铂和氯铂酸钾按照重量百分比1.3:1.5:2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200-500r/min下搅拌混合1-2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20-40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2-6m强碱和6-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2-6m强碱和6-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可快速、简便的检测食品,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准确;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便于携带,不需专用仪器设备及专业人员,容易推广实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金盐;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按照重量百分比1:1.5:1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200r/min下搅拌混合1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20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2m强碱和6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2m强碱和6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实施例2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金盐、银盐的组合物;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按照重量百分比1:1.5:1混合的组合物。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柠檬酸银、碳酸银和氧化银按照重量百分比2:1:1.5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500r/min下搅拌混合2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40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6m强碱和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6m强碱和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实施例3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金盐、银盐、铂盐的组合物;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按照重量百分比1:1.5:1混合的组合物。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柠檬酸银、碳酸银和氧化银按照重量百分比2:1:1.5混合的组合物。所述铂盐为四氯化铂、二氯化铂和氯铂酸钾按照重量百分比1.3:1.5:2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300r/min下搅拌混合1.5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30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4m强碱和7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4m强碱和7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实施例4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金盐、铂盐的组合物;所述金盐为氯金酸钾、亚硫酸金钠和氯化金钠按照重量百分比1:1.5:1混合的组合物。所述铂盐为四氯化铂、二氯化铂和氯铂酸钾按照重量百分比1.3:1.5:2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400r/min下搅拌混合1.8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25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3m强碱和7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3m强碱和7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实施例5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包括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所述金属盐为银盐;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柠檬酸银、碳酸银和氧化银按照重量百分比2:1:1.5混合的组合物。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胆酸钠、聚氧乙烯月桂醚、α-酮戊二酸、草酸钙、柠檬酸钠和还原性的金属盐溶液混合,在460r/min下搅拌混合1.2h,然后置于超声波中震荡35min,即得检测试剂。

一种食品安全检测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两份相同体积的检测试剂,且取与待检测水溶液体积相同且不含毒性物质的水作为对比溶液;(2)将第一份检测试剂与对比溶液相混合,然后添加5m强碱和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一混合液;将第二份检测试剂与待检测水溶液混合,然后添加5m强碱和8m生物交联剂,形成第二混合液;所述强碱的最终浓度为0.001-0.1m,所述生物交联剂的终浓度为0.001-0.1m;(3)以第一混合液为参照,观察第二混合液的颜色变化或检测第二混合液的紫外吸收变化确定待检测水溶液是否存在有毒物质。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可用于检测福尔马林、三聚氰胺、盐酸多巴胺、硫磺等。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可快速、简便的检测食品,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检测结果直观、准确;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且便于携带,不需专用仪器设备及专业人员,容易推广实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