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8213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轴类零件主要是通过轴承的支承,轴承能够将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害降到最低,大大的保证在工作中的安全性,也能延长机械设备使用的寿命,轴承套圈的公差大小直接影响到轴承配合的难以程度。在套圈类零件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经常用游标卡尺对加工的套圈类零件进行内径测量,用以确定是否达到图纸上的技术要求。而对于检验人员来说,对部分产品进行抽检是检验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过程,而采用人工检测,存在着大量的人工误差,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影响产品装配效率及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精密的内径测量装置。

一种内径测量装置,包括机座,机座上设有通过百分表支架固定的百分表,所述的机座上固设有中空的定位块,定位块的中空内腔内设有固定的第一固定块和活动的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设有活动的测头;检测座活动连接在机座上,百分表的测脚抵靠在检测座上,第二固定块活动连接在检测座上,被检测的零件套在测头上,通过检测的零件转动检测内径尺寸值。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的定位块上设有多个均布的凸起,加工水平时容易。

所述的凸起的高度为0.5-2mm。

所述的检测座的末端设有可使第二固定块上下移动的手柄,安装及取下检测的零件时方便。

所述的测头6的检测端圆弧过渡,不会损伤检测的零件。

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检测装置的结构十分的简单,实用性比较强,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内径的公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径测量装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内径测量装置,包括机座3,机座3上设有通过百分表支架2固定的百分表1,所述的机座3上固设有中空的定位块31,百分表支架2嵌接在机座3上,下端固定在定位块31上,百分表1固定在百分表支架2伸出机座3端。

定位块31的中空内腔内设有固定的第一固定块4和活动的第二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为弧形结构,第二固定块5可上下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4的高度及弧形均大于第二固定块5,第一固定块4上设2个测头6,第二固定块5上设有1个测头6,3个测头在同一圆周上,3个测头的高度可通过调节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上的固定螺钉,也即能根据所要测量的零件直径的大小进行调整。

检测座7活动连接在机座3上,百分表1的测脚抵靠在检测座7上,第二固定块5活动连接在检测座7上,检测座7上下移动带动第二固定块5上下移动,所述的检测座7为现有技术,其它的铰接机构也可使用,本实施例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被检测的零件套在3个测头6上,一端抵靠在定位块31的平面上,通过检测的零件转动百分表1检测出内径的尺寸值。

进一步地,所述的定位块31上设有多个均布的凸起32,所述的凸起32的高度为0.5-2mm,定位块31有平面度的要求,设置凸起32,容易加工达到平面度的要求,无须整个平面进行加工,成本相对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的检测座7的末端设有可使第二固定块5上下移动的手柄8,手柄8铰接在检测座7上,通过连接块9固定在机座3上,手柄8下拉时,第二固定块5绕着检测座7向上转动,3个测头6间的直径变小,可以安装及取下被检测的零件,手柄8复位,3个测头6与被检测的零件的内径贴合,轻轻转动零件,读出百分表1的读数即为测量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测头6的检测端圆弧过渡,不会损伤所测的零件。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