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31738发布日期:2020-01-07 11:34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探伤机一般为无损探伤,探伤机专供造船、石油、化工、机械、航天、交通和建筑等工业部门检查船体、管道、高压容器、锅炉、飞机、车辆和桥梁等材料、零部件加工焊接质量,以及各种轻金属、橡胶、陶瓷等加工件的质量。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的缺陷,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在金属冶炼制造的过程中,为验证其结构强度是否合格,需对金属板进行无损探伤。传统的探伤装置大多需要人工将金属板放在探伤机下方进行探伤检测,这种操作模式对于大批量的探伤检测而言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侧固定有动力箱、多个支架,所述支架的上侧固定有放板机,所述动力箱的内部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端输出轴上均安装有蜗杆,所述动力箱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齿轮安装架,所述齿轮安装架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蜗杆啮合,所述齿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一皮带轮,所述动力箱的顶部安装有两个主动辊轮以及多个从动辊轮,两个所述主动辊轮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所述动力箱的上侧设置有探伤机,所述探伤机的下侧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侧安装有至少两个压轮,所述探伤机的下侧安装有探头,所述探头位于所述压板的右侧。

优选地,上述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中所述放板机位于所述压板的左侧,所述放板机的左端固定有气缸固定架,所述气缸固定架上安装有气缸。

优选地,上述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中所述放板机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开口。

优选地,上述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中所述动力箱的底部固定有两个蜗杆安装架,所述蜗杆嵌入在所述蜗杆安装架的内部。

优选地,上述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中两个所述主动辊轮位于所述从动辊轮的两侧。

优选地,上述的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其中所述压板与所述动力箱的顶部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装置进行探伤检测时,放板机的内部放置有多块待测板,放板机可将内部的待测板一块一块的放到底部,放到底部后气缸的活动轴将待测板顶向另一侧矩形开口,通过矩形开口处进入压轮与主动辊轮之间。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压轮将待测板紧压在主动辊轮上。双轴电机转动时带动两蜗杆同向转动,蜗杆转动带动两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又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轮转动,转动辊轮在转动时将待测板向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当待测板经过探头下方时,探头对待测板进行探伤检测。检测完毕后待测板进入动力箱右侧设置的收板装置中。该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放板机的侧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动力箱,3、双轴电机,4、蜗杆,5、蜗杆安装架,6、齿轮,7、主动辊轮,8、待测板,9、探伤机,10、探头,11、弹簧,12、压板,13、压轮,14、从动辊轮,15、放板机,16、支架,17、气缸固定架,18、气缸,19、矩形开口,20、第一皮带轮,21、第二皮带轮,22、齿轮安装架,23、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侧固定有动力箱2、多个支架16。支架16的上侧固定有放板机15,放板机15位于压板12的左侧,放板机12的左端固定有气缸固定架17,气缸固定架17上安装有气缸18。放板机15的底部两侧均设置有矩形开口19。放板机15的内部放置有多块待测板8,放板机15可将内部的待测板8一块一块的放到底部,放到底部后气缸18的活动轴将待测板8顶向另一侧矩形开口19,通过矩形开口19处进入压轮13与主动辊轮7之间。

如图1、图2所示,动力箱2的内部安装有双轴电机3,双轴电机3的两端输出轴上均安装有蜗杆4。动力箱2的底部固定有两个蜗杆安装架5,蜗杆4嵌入在蜗杆安装架5的内部,蜗杆安装架5对蜗杆4转动时起到稳定作用。动力箱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有齿轮安装架22,齿轮安装架22上安装有齿轮6,齿轮6与蜗杆4啮合,齿轮6的侧面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0,动力箱2的顶部安装有两个主动辊轮7以及多个从动辊轮14,两个主动辊轮7位于从动辊轮14的两侧。两个主动辊轮7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二皮带轮21,第二皮带轮21与第一皮带轮20之间连接有皮带23,动力箱2的上侧设置有探伤机9,探伤机9的下侧连接有多个弹簧11,弹簧11的下端连接有压板12,压板12与动力箱2的顶部平行。压板12的下侧安装有至少两个压轮13,优选地为三个。压轮13在待测板8进入时,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将待测板8紧压在主动辊轮7上。探伤机9的下侧安装有探头10,探头10位于压板12的右侧。双轴电机3转动时带动两蜗杆4同向转动,蜗杆4转动带动两齿轮6转动,齿轮6转动又带动第一皮带轮20转动,通过皮带23带动第二皮带轮21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轮7转动,转动辊轮7在转动时将待测板8向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当待测板8经过探头10下方时,探头10对待测板8进行探伤检测。检测完毕后待测板8进入动力箱2右侧设置的收板装置中(图中未画出)。

在使用该装置进行探伤检测时,放板机15的内部放置有多块待测板8,放板机15可将内部的待测板8一块一块的放到底部,放到底部后气缸18的活动轴将待测板8顶向另一侧矩形开口19,通过矩形开口19处进入压轮13与主动辊轮7之间。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压轮13将待测板8紧压在主动辊轮7上。双轴电机3转动时带动两蜗杆4同向转动,蜗杆4转动带动两齿轮6转动,齿轮6转动又带动第一皮带轮20转动,通过皮带23带动第二皮带轮21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轮7转动,转动辊轮7在转动时将待测板8向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当待测板8经过探头10下方时,探头10对待测板8进行探伤检测。检测完毕后待测板8进入动力箱2右侧设置的收板装置中。该探伤机的自动上料装置工作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