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9470226阅读:1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用油重金属检测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植物油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苯并芘是目前已知植物油中主要的有害物质。
[0003]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质,由有机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聚合反应产生,主要在垃圾焚烧、高温炼油等过程中产生。经检测,多次使用的高温植物油、油炸过火的食品均会产生苯并芘,煎炸时所用油温越高,产生的苯并芘越多。此外,食用油加热到270°C时,产生的油烟中也含有苯并芘等化合物,吸入人体可诱发肿瘤和导致细胞染色体的损害,目前我国食用油中苯并芘最高允许含量为10 μ g/kg。我国植物油中苯并芘的国标测定方法也为液相测定方法,该法采用石油醚溶解样品,氧化铝层析柱净化,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结合荧光检测器测定。因为对氧化铝的规格及活化程度要求较高,造成检测数据重现性较差,而且不能满足确证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仪器条件和前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使得检测灵敏度显著提高的用于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方法。
[0005]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测定植物油中苯并芘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行样品前处理;
(2)配制标准溶液;
(3)选择色谱条件;
(4)选择质谱分析条件;
(5)进彳丁样品的检测;
(6)记录所测得植物油中苯并芘的含量。
[000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I)中,样品前处理的具体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1)称取1.0g样品,精确至0.0OOlg,置于1mL容量瓶中,用乙酸乙酯一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刻度,涡旋lmin,过0.45 μ m有机滤膜后上GPC净化;
(1.2)GPC栗流速4.7mL/min,弃去O?9min流分,收集9?22min流分,22?27min冲洗GPC柱。洗脱液为乙酸乙酯一环己烷混合溶液;
(1.3)将收集的流分于45°C真空旋转蒸发至近干,残渣用ImL甲醇一丙酮混合溶液充分溶解,准确移取0.7mL溶解液于ImL进样瓶中,氮吹至干;
(1.4)再加入0.2mL甲醇一丙酮混合溶液充分溶解后供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仪分析。
[0007]由于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目前去除脂肪类大分子干扰物最有效的方法是GPC(自动凝胶系统)法。GPC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净化手段,由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净化效果好及回收率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该方法利用化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量大小不同,与柱填料之间的作用不同,导致洗脱时间不同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利用乙酸乙酯一环己烷将样品溶解,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柱除去植物油样品中的大分子杂质,并收集目标化合物。在样品运行前,需对GPC的淋洗条件进行选择。本技术方案采用推荐流速4.7mL/min洗脱,通过检测浓度为20 μ g/L的苯并芘在不同流出时间的收集液,确定收集9?22min的流分。结果表明,在此洗脱时间收集,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均大于80%,以此确定了本方法的GPC收集时间。此外,为了降低方法检出限,本方法采取氮吹的方式富集样品溶解液,取得了较好效果。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 )中,配制标准溶液包括标准工作溶液、空白样品溶液以及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0009]标准工作溶液:以甲醇一丙酮混合溶液(3: 2)稀释得到所需浓度的苯并芘标准溶液,现配现用;空白样品提取液:选择阴性样品,按样品前处理方法操作;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根据仪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吸取一定量的标准工作溶液,用空白样品提取液配成系列浓度的基质混合标准工作溶液。
[0010]基质是指样品中待测物以外的组分,其常对分析物的分析过程有显著干扰,并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植物油样品富含油脂,为了消除测定液中存在的基质效应,本方法采取凝胶渗透色谱去除油脂,可较大程度减小测定液中的基质效应。实验分别采用甲醇一丙酮混合溶液(3: 2)及空白样品测定液配制成浓度分别为3,10,50yg/L的目标化合物混合标准溶液,通过二者响应值的比较来确定基质效应。
[00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色谱条件为色谱柱:XDBC18 色谱柱(4.6mmX50mm,1.8ym);流速:0.25mL/min ;柱温:25°C ;进样量:10 μ L ;流动相:Α为甲醇,B为10mmoL/L乙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0?5min,25%?75%A ;5?17min,75%A ;17 ?20min,75% ?100%A,20 ?34min,100%A。
[0012]色谱条件的优化色谱柱的选择
为了优化色谱峰的分离并改善峰形,本方法分别采用资生堂MG III — C18色谱柱(150mmX2.1mm,5 μ m)、XDBC18 色谱柱(4.6mmX50mm,1.8 μπι)、ZO R BAXSB — Aq 色谱柱(150mmX 2.1mm,3.5 μ m)进行分离实验,发现XDBC18 色谱柱(4.6mmX 50mm, 1.8 μ m)的分离效果较好。
[0013]进样量的选择
进样量大可提高测定的灵敏度,但XDBC18色谱柱(4.6mmX50mm, 1.8 μπι)柱容量较小,所以本方法选择的进样量为10 μ L0
[00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质谱分析条件为离子源:大气压光致电离;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干燥气:Ν2;干燥气温度:325°C ;干燥气流速:8L/min ;雾化气压力:275.8kPa ;气化温度:350°C。
[0015]离子源与助剂的选择
因为苯并芘为弱极性化合物,在ESI源和APCI源的作用下均不易电离,因此响应值很低。但苯并芘在接受了光子作用后则会发生光电离(PI)成为可被质谱仪检测的离子,所以实验选择APPI源。助剂作为光电离的媒介,主要通过电荷交换或质子转移帮助待测物形成离子。本实验对比了丙酮和甲苯两种助剂的效果。发现丙酮作助剂时,苯并芘的响应值均比相同条件下甲苯作助剂时低,因此实验选择甲苯作为助剂。
[0016]质谱参数的优化
采用直接进样方式将浓度为100 μ g/L的苯并芘,标准工作溶液注入离子源中,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母离子全扫描,得到苯并芘的分子离子峰。根据欧盟指令规定对于质谱确证方法必须达到4个确证点的要求,低分辨液相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