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39300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车辆的设计与开发中,车辆碰撞试验成了评估车辆性能时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在车辆碰撞过程的准备过程中,在接车时、加水打胎压后、假人配重后都必须对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进行测量,此四个车轮的车轮护轮板高度也可以作为判别出车辆质量准备和试验大纲要求的一个判断依据,及前后轴质量对比的一个简单参照。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首先通过激光仪形成一条垂直基准线,并使该基准线穿过车轮的中心并与车轮护轮板相交,以确定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位置,并在车轮中心及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位置处通过胶带等作出标记,然后通过L形测量尺测量该标记处的高度。L形测量尺包括一个测量尺及与测量尺垂直的水平基座,在用L形测量尺测量标记的高度时,首先将水平基座放置于地面,然后将测量尺通过车轮中心,继而测量标记处的高度。
[0004]然而通过上述方法对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进行测量过程较为繁琐,而且通过L形测量尺进行测量还会有许多因素造成测量的不准确,例如,车辆所处位置不水平,造成测量尺偏离车轮护轮板的标记;读数过程中测量人员的视线和车轮护轮板的标记中心没有在一个水平面,造成读数偏高或偏低;在配重前及配重后车辆因引动而造成车轮中心位置及车轮护轮板位置偏移;以及在碰撞试验后车轮护轮板可能因碰撞而造成凸出或凹进而造成测量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及测量爪,所述测量爪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连接,所述测量爪具有朝上的测量面,所述测量尺的顶端设有水平仪。
[0007]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爪上也设有水平仪。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仪为水平气泡。
[0009]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爪包括定位板及指示板,所述定位板及所述指示板相互垂直,所述测量尺包括设有刻度的正面及与所述正面垂直的侧面,所述所述测量爪的定位板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的侧面相连,所述指示板位于所述测量尺的正面的一侧且与所述测量尺的正面平行。
[0010]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尺的侧面设有滑槽,所述测量爪的定位板上朝向所述测量尺的侧面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伸入所述滑槽,使所述测量爪能相对于所述测量尺滑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及所述指示板都为三角形板,所述定位板上远离所述指示板的一侧及所述指示板上远离所述定位板的一侧都具有一顶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板上远离所述指示板一侧的顶点距所述测量尺正面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尺的厚度。
[00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通过水平气泡、测量尺及测量爪的配合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001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碰撞实验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车辆碰撞实验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测量尺10及测量爪20,测量爪20可滑动地与测量尺10连接,所述测量爪20具有朝上的测量面211,测量尺10的顶端设有水平仪30。在本实施例中,水平仪30可以为水平气泡。
[0018]在运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时,将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放置于待测的车轮旁,并使测量装置通过车轮的中心,观察水平气泡,使测量装置处于竖直状态,推动测量爪20,使测量爪20在测量尺10上从下向上滑动,当测量爪20朝上的测量面211碰触到车轮护轮板时,此碰触位置即为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读取此时测量爪20指示的刻度即为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为了更精确地对该处高度进行测量,也可以提前使用激光仪形成一条垂直的基准线,并使该基准线穿过车轮的中心,并与车轮护轮板相交,以确定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位置,并在车轮中心及该位置处作出标记,以利于测量尺10的定位。
[0019]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可以在测量时保证测量尺10处于竖直状态,并通过测量爪20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若车轮中心位置及车轮护轮板的位置发生偏移,或者车轮护轮板的形状发生变化,在测量时只需将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直接放置于车轮中心,继而滑动测量爪20,使测量爪20的测量面211碰触到车轮护轮板上,此碰触位置即为车轮中心横切面与车轮护轮板的交点位置,而不需要再通过激光仪去进行定位。因此该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0020]进一步地,为了在测量时保证测量爪20的水平,在测量爪20上也设有水平仪30,例如水平气泡。测量爪20包括定位板21及指示板22,定位板21及指示板22相互垂直,测量尺10包括具有刻度的正面11及与正面11垂直的侧面12,测量爪20的定位板21可滑动地与测量尺10的侧面12相连,指示板22位于测量尺10的正面11的一侧且与测量尺10的正面11平行,此时指示板22可以更加精确地指示测量尺10上的刻度。
[0021]为了便于测量爪20在测量尺10上的滑动,测量尺10的侧面12设有滑槽13,测量爪20的定位板21上朝向测量尺10的侧面12的一侧设有与滑槽13相对应的滑块23,滑块23伸入滑槽13中使测量爪20能相对于测量尺10滑动。
[0022]进一步地,定位板21及指示板22都为三角形板,在定位板21上远离指示板22的一侧及指示板22上远离定位板21的一侧都具有一顶点。定位板21上远离指示板22 —侧的顶点距测量尺10正面11的距离大于测量尺10的厚度,也即定位板21上远离指示板22一侧的顶点凸出于测量尺10外,如此可以更加准确地对待测位置进行定位及对测量尺10上的刻度进行读数。
[00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通过水平气泡、测量尺及测量爪的配合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10)及测量爪(20),所述测量爪(20)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10)连接,所述测量爪(20)具有朝上的测量面(211),所述测量尺(10)的顶端设有水平仪(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爪(20)上也设有水平仪(30) 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仪(30)为水平气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爪(20)包括定位板(21)及指示板(22),所述定位板(21)及所述指示板(22)相互垂直,所述测量尺(10)包括设有刻度的正面(11)及与所述正面(11)垂直的侧面(12),所述测量爪(20)的定位板(21)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10)的侧面(12)相连,所述指示板(22)位于所述测量尺(10)的正面(11)的一侧且与所述测量尺(10)的正面(11)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10)的侧面(12)设有滑槽(13),所述测量爪(20)的定位板(21)上朝向所述测量尺(10)的侧面(12)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滑槽(13)相对应的滑块(23),所述滑块(23)伸入所述滑槽(13),使所述测量爪(20)能相对于所述测量尺(10)滑动。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及所述指示板(22)都为三角形板,所述定位板(21)上远离所述指示板(22)的一侧及所述指示板(22)上远离所述定位板(21)的一侧都具有一顶点。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1)上远离所述指示板(22) —侧的顶点距所述测量尺(10)正面(11)的距离大于所述测量尺(10)的厚度。
【专利摘要】一种车轮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尺及测量爪,所述测量爪可滑动地与所述测量尺连接,所述测量爪具有朝上的测量面,所述测量尺的顶端设有水平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轮板高度测量装置,能够较为方便地测量车轮中心横切面和车轮护轮板相交处的高度,且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IPC分类】G01B5/06
【公开号】CN205049083
【申请号】CN201520754830
【发明人】赵凯龙, 栾朋, 李月明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