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构建辅助装置、方法以及记录介质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65055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彼此的组合。这里,将行设为表示在列所表示的单元的前1个选择的单元。
[0056]例如,在以单元“Q35B”、单元“Q61P”、单元“Q06HCPU”的顺序进行了选择时,计数部26将在单元格61、单元格62中记录的合计值分别递增1。
[0057]另外,计数部26针对在分类信息22中记录的每个类别而进一步对在第1合计信息23中记录的合计值进行合计。计数部26将每个类别的合计值记录于第2合计信息24中。
[0058]图10是表示第2合计信息24的数据结构例的图。如图所示,第2合计信息24具有针对每个类别而对第1合计信息23的各行以及各列进行了整合的结构。
[0059]在通过新的单元选择输入而选择了 1个单元时、并且在接下来的单元选择输入被输入之前,候选类别提示部27基于第2合计信息24推测要通过接下来的单元选择输入而选择的单元所属的类别,将推测出的类别作为候选类别而向用户进行提示。
[0060]在实施方式1中,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在被选择的单元所属的类别之后实际被最多选择的单元所属的类别决定为候选类别。而且,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内容进行滚动,以使得候选类别显示于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空间的最上部。此外,在对候选类别进行提示时,候选类别提示部27既可以对候选类别进行展开显示,也可以对候选类别进行折叠显示。候选类别提示部27也可以执行滚动而不使提示前的显示方式变更。
[0061]例如,在选择了单元“Q35B”时,候选类别提示部27通过参照分类信息22而确定单元“Q35B”属于类别“基础基本单元”。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利用类别名“基础基本单元”对第2合计信息24的行进行检索。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对构成由类别名“基础基本单元”所确定的行的各单元格进行检索,确定出存储有最大值的单元格是由该行和类别名“电源单元”的行所确定的单元格。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内容进行滚动,以使得类别名“电源单元”显示于最上部。
[0062]图11是说明实施方式1的辅助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此外,处理部20对最后选择的单元、以及在该最后选择的单元前1个选择并配置的单元进行临时存储。这里,处理部20将最后选择的单元作为本次选择单元、且将在该最后选择的单元前1个选择的单元作为上次选择单元而进行存储。
[0063]首先,处理部20接收单元选择输入(S1)。于是,处理部20在单元结构图显示画面101中对表示通过S1的处理而选择出的单元的部件进行显示,并且对系统信息25进行更新(S2)。
[0064]接下来,处理部20以覆盖形式将作为本次选择单元所存储的单元作为上次选择单元进行存储(S3)。然后,处理部20以覆盖形式将通过S1的处理所选择的单元作为本次选择单元进行存储(S4)。
[0065]接下来,计数部26使在第1合计信息23中记录的、与上次选择单元和本次选择单元的组合相关的合计值递增(S5)。具体而言,计数部26确定表示本次选择单元的第1合计信息23的列,确定表示上次选择单元的第1合计信息23的行。然后,计数部26利用所确定的列以及行而确定对与本次选择单元和上次选择单元的组合相关的合计值进行记录的单元格。
[0066]接下来,计数部26对第2合计信息24进行更新(S6)。
[0067]具体而言,以下述方式执行S6的处理。计数部26通过参照分类信息22而分别求出本次选择单元所属的类别(本次选择类别)以及上次选择单元所属的类别(上次选择类别)。然后,计数部26确定表示本次选择类别的第2合计信息24的列,确定表示上次选择类别的第2合计信息24的行。然后,计数部26利用所述确定的列以及行而确定对与本次选择类别以及上次选择类别的组合相关的合计值进行记录的单元格。然后,计数部26使在所确定的单元格中记录的合计值递增1。
[0068]此外,在S6的处理中,计数部26也可以通过执行针对每个类别而新对在第1合计信息23中记录的各合计值进行合计的处理,从而新生成第2合计信息24,利用新生成的第2合计信息24对S6的处理执行前的第2合计信息24进行更新。
[0069]另外,在每次执行S5的处理后执行S6的处理,但也可以在任意的定时(timing)执行S6的处理。
[0070]接下来,候选类别提示部27通过参照分类信息22而确定本次选择单元所属的类别(本次选择类别)(S7)。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利用本次选择类别和第2合计信息24而推测候选类别(S8)。
[0071]例如,具体以如下方式执行S8的处理。候选类别提示部27确定表示本次选择类别的第2合计信息24的行。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对构成所确定的行的各单元格中的、记录有最大的合计值的单元格进行确定。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对所确定的单元格所属的列表示的类别进行确定。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所确定的类别作为候选类别。
[0072]接下来,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内容进行滚动(S9),以使得候选类别显示于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最上部。然后,再次执行S1的处理。
[0073]此外,在用户创建完成1个系统结构图之后,在要创建接下来的系统结构图时,继承创建完成时的第1合计信息23而不在创建接下来的系统结构图时对合计值进行重置。第2合计信息24也同样如此。
[0074]这样,根据实施方式1,处理部20在新接收到对单元进行选择的输入之后、并且在接收对接下来的单元进行选择的输入之前,基于过去接收到的多个输入而推测接下来要选择的单元所属的类别,将推测出的类别作为候选类别而向用户提示。在基于以单元为单位的合计值进行推测并提示接下来的单元的情况下,在已进行的对单元进行选择的输入的次数(S1的处理的执行次数)相对于能够选择的单元的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推测的精度变低。处理部20不以单元为单位而是以比单元大的单位即类别为单位来推测接下来要选择的单元,因此即使在已进行的对单元进行选择的输入的次数少的情况下,与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推测的情况相比也能够提高推测的精度。即,能够提高辅助装置1的便利性。
[0075]另外,在处理部20中,计数部26针对类别的每个组合,对在选择了属于1个类别的单元之后选择了属于哪个类别的单元进行合计,候选类别提示部27基于类别的每个组合的合计值而对候选类别进行推测。由此,处理部20能够不以单元为单位而是以比单元单位大的单位即类别为单位对接下来要选择的单元进行推测。
[0076]另外,计数部26将类别的每个组合的合计值记录于第2合计信息24。候选类别提示部27确定新选择的单元所属的类别,对将所确定出的类别作为一个类别(构成组合的2个类别中的、与先选择的单元相关的类别)而包含的组合中的合计值最大的组合进行确定。然后,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构成所确定的组合的另一个类别决定为候选类别。由此,处理部20能够不以单元为单位而是以比单元单位大的单位即类别为单位对接下来要选择的单元进行推测。
[0077]此外,分类信息22也可以是记录多个模式(pattern)的分类而构成的。例如,也可以准备按照用途而设计的多个分类模式,诸如适用于水处理用系统的构建的分类模式、适用于汽车组装用系统的构建的分类模式等。另外,还可以准备按照系统的规模而不同的多个分类模式。
[0078]图12是表示分类信息的其他数据结构例的图。通过对记录多个模式的分类的情况下的分类信息标注标号22a,从而与图6所示的分类信息22区分开。如图12所示,分类信息22a具备2个模式的分类信息22_1、22_2。此外,分类信息22_1与图6所不的分类信息22相同。分类信息22-2以与分类信息22-1不同的方法对单元列表21所记载的各单元进行分类。例如,根据分类信息22-2,将在分类信息22-1中区分而分类为类别“基础基本单元”和类别“增设基本单元”的单元组统一为类别“基本单元”。另外,根据分类信息22-2,将在分类信息22-1中区分而分类为类别“定序器CPU”和类别“运动CPU”的单元组统一为类别“CPU单元”。图13是表示使用分类信息22-2的情况下的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例的图。
[0079]在如分类信息22a所示通过多个分类模式对各单元进行分类的情况下,处理部20从多个分类模式中选择要使用的分类模式。处理部20例如在由用户输入了对分类模式进行切换的指示时,执行对所要使用的分类模式的切换。处理部20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接收对分类模式进行指定的输入。
[0080]由此,通过构成为能够从多个分类模式对所要使用的分类模式进行切换,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于用户来说的便利性。
[0081]此外,对候选类别提示部27将单元列表显示画面102的显示内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