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022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的控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扫描开关在计量测试行业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多线制电阻的测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以达到切换测试通道的目的。继电器的闭合、断开需要控制器给出控制信号并通过驱动器驱动。但是在多路扫描开关中由于需要控制的继电器数量较多,以双通道16路四线扫描开关为例,一共需要控制128个磁保持式继电器。如图1所示,目前扫描开关通用的磁保持式继电器控制方式是:将同一路的2个继电器归并成一组,同一组继电器中所有闭合控制线圈的高端串联连接后连接至同一闭合控制信号输入口 ;同一组继电器中所有断开控制线圈的高端串联连接后连接至同一断开控制信号输入口 ;同一组继电器中所有线圈低端均串联后连接至电源正极。由于I个继电器组需要2个控制信号输入口来实现继电器的闭合、断开,那么128个继电器则需要128个驱动器。同时控制器需要提供128个1 口,一部分扫描开关通过大量使用串入并出移位寄存器来减少控制器1口的使用,但成本增加,布线复杂。
[0003]另外传统的继电器驱动电路与控制器使用同一电源,所以即使继电器在不工作的时候仍然会消耗一定的电流,在增加整个电路的功耗的同时使继电器线圈发热,给测试系统引入不可控的干扰,会在精密测试场合中引入较大误差。
[0004]所以以图1所示的现有方式来控制继电器会造成系统功耗偏高,易受扰动,连线复杂,控制器1 口大量使用,器件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为解决上述系统系统功耗偏高,易受扰动,连线复杂,控制器1 口大量使用,器件成本高等缺点,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扫描开关内部继电器的阵列式控制装置,即采用阵列的方式将继电器线圈端口连接在一起,以行列交叉控制的方式控制继电器的闭合、断开。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继电器排布而成的继电器阵列;位于同一行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高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行控制端,位于同一列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低端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列控制端;控制器的并行行控制信号经第一驱动器输入连接到各个行控制端,控制器的并行列控制信号经第二驱动器输入连接到各个列控制端。
[0008]所述的继电器为普通电磁继电器,具有一个闭合控制线圈: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线圈高端串联连接后作为一行控制端;同一列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低端均串联连接后作为一列控制端。
[0009]所述的继电器为磁保持式继电器,具有一个闭合控制线圈和一个断开控制线圈: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闭合控制线圈的线圈高端串联连接后作为一行控制端,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断开控制线圈的线圈高端串联连接后作为另一行控制端;同一列继电器中所有线圈低端均串联连接后作为一列控制端。
[0010]所述的继电器的各个线圈高端与行控制端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或者所述的继电器的各个线圈低端与列控制端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
[0011]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驱动器之间,控制器与第二驱动器之间串接有隔离光耦。
[0012]所述的第一驱动器或者第二驱动器为单个驱动器的集合或者是集成式驱动器。
[0013]所述的控制器与第一驱动器采用不同电源进行供电,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采用相同电源进行供电。
[0014]所述的第一驱动器是PNP型的达林顿管、PNP型的三极管或P型场效应管;所述的第二驱动器是NPN型的达林顿管、NPN型的三极管或N型场效应管。
[0015]所述的继电器是常开型、常闭型或者转换型。
[0016]本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为:
[0017]采用本实用新型,驱动多个数量的继电器只需要数量较少的驱动器,以及数量较少的1 口,大大减少器件成本与布线难度。
[0018]本实用新型在继电器不工作时,可将继电器驱动电路的电源关闭,减少功耗与干扰。
[0019]本实用新型通过光耦实现MCU与继电器驱动电路间的电气隔离,减少了系统干扰,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传统扫描开关中继电器控制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普通电磁继电器的线圈高、低端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磁保持式继电器的线圈高、低端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继电器单元阵列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驱动器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控制器,2、隔离光耦,3、第一驱动器,4、行控制端,5、继电器阵列,6、二极管,7、列控制端,8、第二驱动器,9、继电器驱动电路电源,10、控制器电源,11、线圈高端,12、线圈低端,13、闭合控制线圈,14、断开控制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继电器排布而成的继电器阵列5;位于同一行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高端11连接在一起后作为行控制端4,位于同一列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低端12连接在一起后作为列控制端7 ;控制器I产生的并行行控制信号经第一驱动器3输入连接到各个行控制端4,控制器I产生的并行列控制信号经第二驱动器8输入连接到各个列控制端7。
[0029]上述继电器阵列5中的继电器也可以是多个继电器并联组成的继电器单元,线圈高端11和线圈低端12是该多个逻辑动作相同的继电器的线圈端口并联得到的总端口,继电器单元中的各个继电器的线圈高端11或者线圈低端12串联有二极管6。
[0030]如图2所示,继电器为普通电磁继电器,具有一个线圈,阵列而成M行X N列的继电器阵列5: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线圈高端11串联连接后作为一行控制端4,M行XN列的继电器阵列5中的行控制端4共计有M个,通过M路第一驱动器3与控制器I连接;同一列继电器中的所有线圈低端12均串联连接后作为一列控制端7,列控制端7共计有N个,通过N路第二驱动器8与控制器I连接。
[0031]如图3所示,继电器为磁保持式继电器,具有一个闭合控制线圈13和一个断开控制线圈14,阵列而成M行XN列的继电器阵列5: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闭合控制线圈13的线圈高端11串联连接后作为一行控制端4,同一行继电器中所有断开控制线圈14的线圈高端11串联连接后作为另一行控制端4,行控制端4共计有2M个,通过2M路第一驱动器3与控制器I连接;同一列继电器中闭合控制线圈13和断开控制线圈14的所有线圈低端12均串联连接后作为一列控制端7,列控制端7共计有N个,通过N路第二驱动器8与控制器I连接。
[0032]继电器的各个线圈高端11与行控制端4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6。或者如图4所示,继电器的各个线圈低端12与列控制端7之间均串联有二极管6。
[0033]控制器I与第一驱动器3之间,控制器I与第二驱动器8之间串接有隔离光耦2,减少电气干扰,如图4所示。
[0034]第一驱动器3或者第二驱动器8为单个驱动器的集合或者是集成式驱动器。
[0035]控制器I与第一驱动器3采用不同电源进行供电,第一驱动器3和第二驱动器8采用相同电源进行供电。控制器电源10为控制器I供电,继电器驱动电路电源9为第一驱动器3和第二驱动器8供电,控制器电源10与继电器驱动电路电源9相互独立,继电器不动作时可单独关闭驱动电路电源9。
[0036]第一驱动器3是PNP型的达林顿管、PNP型的三极管或P型场效应管;第二驱动器8是NPN型的达林顿管、NPN型的三极管或N型场效应管。
[0037]继电器是常开型、常闭型或者转换型。
[0038]本实用新型根据继电器线圈端口高、低端,将继电器线圈高端分为M组,每一组的高端连接在一起构成M个行控制端;将继电器线圈端口的低端分为N组,每一组的低端连接在一起构成N个列控制端。分组后的控制端构成M行XN列的阵列,控制器产生的M路并行行控制信号通过M路驱动器与被控继电器的M个行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控制器产生的N路并行列控制信号通过N路驱动器与被控继电器的N个列控制端一一对应相连。
[00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40]以图4中同时连接第I行控制端、第2行控制端、第I列控制端的继电器的控制为例:当控制器的行控制信号输出端口 I与列控制信号输出端口 I同时输出逻辑电平“0”,而其他2M-1路行控制信号输出口与N-1路列控制信号输出口同时输出逻辑电平“I”时,由于光耦对于逻辑信号的反向作用,且2M路驱动器与N路驱动器输入输出特性不同,导致被控M行X N列继电器阵列的第一行控制端输入逻辑电平“1”,其他2M-1路行控制端处于悬空状态,列控制端I输入逻辑电平“0”,其他N-1路列控制端处于悬空状态。短暂延时之后,控制器的所有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均输出逻辑电平“1”,此时所有行控制端口与列控制端口均处于悬空状态,这样闭合控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