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52425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证件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访问可电子式读取证件的证件缓冲器。
【背景技术】
[0002]现代证件中均设置有非接触式可读电路,例如,RFID芯片,其用于电子式个性化设置及真实性检验。
[0003]因此,为了生产此类证件,需要对其电路进行访问。此目的可通过证件缓冲器实现,在技术语言中,证件缓冲器称为个性化设置及验证塔架,该证件缓冲器一般由垂直布置且在垂直方向可移动的证件架形成。每个证件架内均设置有读/写装置,用于对证件的RFID芯片进行无线访问,从而使得所述读/写装置亦为相互间上下排布。如文献DE102005054300中所述,存放于证件缓冲器中的证件可并行访问。
[0004]然而,由于此类塔架式证件缓冲器的使用过程中证件必须逐个放入,因此此类塔架式证件缓冲器与证件之间的匹配较慢,工作量大,且程序繁琐。此外,此类塔架式证件缓冲器的占用空间较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基本目的在于创造一种高效的身份证件访问概念。
[0006]所述目的可由本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实现。其优选扩展形式见于说明书、附图及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
[0007]本发明基于如下认识:上述目的可通过由例如排布于同一平面的相邻排布的容纳隔间组成容纳多个证件的证件缓冲器的方式实现。所述容纳隔间例如为相互间电磁屏蔽的隔间,从而使得设于其内的用于和证件RFID芯片通讯的RFID (射频识别)站点间不产生干扰。此外,所述容纳隔间例如为顶侧开放式隔间,从而使其可被随时操作,以易于在其上装设证件。例如,所述证件的装设可通过机械臂完成,该机械臂例如为“取放”机械臂。
[0008]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无线方式,即非接触方式访问电子式读取证件的可读电路的证件缓冲器,所述证件缓冲器包括:多个相邻容纳隔间,其中,每个容纳隔间用于容纳证件,各相邻容纳隔间之间设置有用于屏蔽电磁的导电屏蔽壁;以及多个无线式读/写装置,用于与各证件的无线式读取电路进行无线通讯,其中,每个容纳隔间内均设置一个无线式读/写装置。
[0009]导电材料,如铁素体材料或铁素体膜,可用于屏蔽电磁。
[0010]证件例如为身份证、护照、银行卡或信用卡等支付凭证、驾驶证、公司ID卡、运单或许可证。一般而言,证件还可以为其他任何身份及真实性需确认和/或包括电子式读取数据的证件。
[0011]所述证件还可以为混合证件,例如可通过接触方式个性化设置或读取的混合芯片卡。为实现此目的,除了用于非接触式访问的非接触式可读电路,如RFID芯片,所述证件还可包括用于接触式访问的接触式接口,尤其为一连接元件。
[0012]因此,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隔间还具有用于对证件进行接触式访问的接触式接口。
[0013]所述证件的载体材料可以为单层材料、多层材料、纸质材料和/或塑料质材料。所述载体材料可由塑料质膜制成。该塑料质膜可通过粘贴和/或层压方式相互结合,从而形成卡体。其中,所述膜优选为具有相似材料特性的膜。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设置为用于通过电磁波进行通讯。为实现此目的,每个所述读/写装置例如包括收发器天线以及与该收发器天线耦合的收发器电路。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无线电路为RFID电路,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为用于与所述RFID电路进行通讯的RFID读/写装置。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隔间以矩阵形式排列,从而形成至少相互紧邻的两列容纳隔间,以实现容纳隔间与证件之间的自动匹配。
[00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隔间中的每一个由具有导电屏蔽壁的槽体或如金属槽等导电槽形成,或者相邻容纳隔间由共用的导电屏蔽壁相互隔开。
[00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屏蔽壁由金属形成,或由导电塑料,尤其是导电聚合物形成,或由铁素体材料或铁素体膜形成。
[00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容纳隔间包括一证件架,用于在所述证件架上放置证件。所述各证件架例如可由横向凸缘形成。所述证件架可形成允许证件插入的插槽,例如横向环绕式。各所述证件架既可包括由塑料制成的底部,也可无底部。
[002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无线式读/写装置设置于一证件架下方。各所述读/写装置例如可设置于各容纳隔间的底部上或底部内,即所述读/写装置紧邻证件设置,从而可减小所述读/写装置的发射功率。
[002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证件缓冲器包括共用通讯接口,用于和所述多个无线式读/写装置进行通讯,每个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分配有一个网络通讯地址。所述通讯接口例如为总线接口,从而实现通过共用通讯总线控制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为实现此目的,每个所述读/写装置或每个容纳隔间均可拥有其自身的通讯地址。
[0022]所述证件缓冲器也可替代地或进一步地包括多个通讯接口,如USB接口,用于与所述多个无线式读/写装置进行通讯,其中,每个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分配有一个通讯接口。如此,每个容纳隔间便可具有通讯接口和/或拥有其自身的通讯地址。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各通讯接口为以下通讯接口中的一个: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接口(SATA)、异步传输标准接口 RS232、异步传输标准接口RS485、两线式串行总线接口(I2C)、过程现场总线接口(Profibus)、AS接口、传感器/执行器接口(ASi)、传感器/调节器总线接口(Interbus)、车载网络接口(FlexRay)、LIN bus接口、FAIS接口、红外数据组织接口(IrDa) ,MODBUS接口、控制器局域网络接口(CAN)、现场总线接口 (Fieldbus)以及 Thunderbolt 接口。
[002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无线式读/写装置例如可同时寻址。根据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均可具有通讯地址,从而使得各无线式读/写装置可通过同一通讯总线寻址。为实现此目的,所述容纳隔间可具有用于和通讯总线连接的通讯接口,其中,所述读/写装置可与该通讯接口连接。根据另一种实现方式,每个所述读/写装置例如可通过USB接口实现单独控制。
[002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无线式读/写装置设置为对所述无线式读取电路同时访问。此方式可加速访问过程。
[002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容纳隔间内的每个所述无线式读/写装置均设置为其生成的发射功率不超出相邻各容纳隔间内的一预设阈值,或者,所有无线式读/写装置设置为其生成的发射功率可使得容纳隔间内可测得的一总发射功率,也即所述多个读/写装置的累计发射功率,不超出预设阈值。此目的可通过减小各读/写装置的发射功率而实现。
[00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阈值小于读/写装置最大发射功率的50%。例如,所述阈值可以为读/写装置最大发射功率的5%、10%、20%、30%或40%。
[002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发射功率为预设功率或可适应性设置的功率。为实现适应性设置,所述读/写装置可测量其他读/写装置的信号强度,并向其他读/写装置发出减小发射功率的要求,使其相应减小发射功率。
[002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隔间相互间直接邻接,从而进一步减小对占用空间的要求。相邻容纳隔间可由形成多个隔离墙的共有屏蔽壁相互分割。所述屏蔽壁至少部分使得发射电磁波向相邻隔间的传播被衰减或降低。
[003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读/写装置为电子读/写装置或光学读取装置,尤其为用于图像记录的光学读取装置,或用于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范围内的传感器系统,或用于物理测量技术领域内的机械、感应或电子传感器系统。
[003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证件缓冲器包括用于访问至少一个证件的至少一个访问装置,其中,所述访问装置为电子读/写装置或光学读取装置,尤其为用于图像记录的光学读取装置,或用于可见光、紫外光或红外光范围内的传感器系统,或用于物理测量技术领域内的机械、感应或电子传感器系统。
【附图说明】
[0032]以下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其他示例实施方式。附图中:
[0033]图1所示为证件缓冲器的容纳隔间;
[0034]图2所示为证件缓冲器。
[0035]参考符号列表
[0036]101容纳隔间
[0037]103 证件
[0038]105屏蔽壁
[0039]107屏蔽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