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及其触控外盖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23819阅读:来源:国知局
alassistant, PDA)、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1ning System, GPS)等。于此,是以手持式智能型移动电话为例。另外,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组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集成电路的硬件、软件或韧体的组合中实现。
[0034]手持式电子装置I包括面板11、控制单元12以及触控外盖13。另外,手持式电子装置I进一步可包括存储单元14 ;其中,控制单元12分别与面板11、触控外盖13及存储单元14电性连接。
[0035]面板11设置于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一侧,例如是手持式电子装置I邻近使用者视线的那一侧;其中,面板11可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或电泳显示面板,于此并不加以限定。面板11除了可显示一般画面之外,也可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⑶I)给使用者,而图形用户界面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图形,以在面板11上以图形(例如图标)的方式呈现各种已知软件部件。
[0036]触控外盖13包括外盖131、触控感测结构132及功能组件133。外盖131设置于手持式电子装置I相对于面板11的另一侧(即显示面的相对侧)。其中,外盖131包含第一部Pl及第二部P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Pl与第二部P2为相邻,且第一部Pl位于外盖131的上半部(上半部不代表一定占50% ),而第二部P2相邻于第一部Pl,并位于外盖132的下半部。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一部Pl与第二部P2也可以不相邻,本发明并不限制。另外,触控感测结构132可部分面积或全面积地设置于第一部Pl上。本实施例的外盖131具有盖体1311及自盖体的至少部分周缘延伸的侧壁1312,且第一部Pl包含部分盖体1311及部分侧壁1312 ;其中,第一部Pl约占盖体1311及两边侧壁1312的2/3区域。另外,触控感测结构132电性连接于控制单元12,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32除了设置于部分盖体1311之外,触控感测结构132更延伸设置于两侧的部分侧壁1312上;换句话说,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32是由第一部Pl的盖体1311直接延伸至第一部Pl的两个侧边,以增加使用者的执行操作的面积。在其它的实施例中,触控感测结构132也可只设置于第一部Pl的盖体1311上;另外,实体按键(例如声音键)也可以由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32来取代,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0037]本实施例的手持式电子装置I可让使用者例如以手指在触控外盖13的第一部Pl上进行触控操作,而且面板11可依据使用者操作的姿态(或称为手势)显示对应的操作指示,由此与显示在面板11上的图形用户界面产生互动。举例来说,当使用者的手指在触控外盖13上滑动时,面板11也有对应的光标(例如箭头或手的形状)在对应位置跟着滑动。于此,触控可例如是使用者通过手指或触控笔,以接触或近乎接触的方式完成。另外,与图形用户界面产生互动可例如是使用者通过手指在触控外盖13的第一部Pl上以触控的方式进行点选、放大或移动。举例来说,当使用者的手指在触控外盖13的第一部Pl上轻敲时,面板11将会执行对应位置信息的对象,由此可通过在触控外盖13上直接控制、执行面板11所显示的对象,因此可实现无挡触控的目的。此处所称的“触控”可包括操作手势或操作姿态,例如轻敲一下或轻敲多下、一下的滑动或多下的滑动(例如由左到右滑动、由右到左滑动、向上或向下滑动)或者多指手指依序敲击、多指一起滑动等等。此外,操作手势对应的操作动作可为手持式电子装置I出厂设定,也可由使用者依据不同的使用习惯编辑而成。因此,如图1所示,使用者可在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正面查看面板11所显示的内容,并从背面的触控外盖13的第一部Pl上进行输入。此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I处在强光环境中,例如户外的太阳或室内的强照度灯。当使用者可以单手操作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1,且其触控外盖13朝向强光环境的光源(面板11朝向使用者),此时面板11背向于强光环境的光源(背光),触控外盖13得以遮挡光源提升可视性,并继续以单手进行如前述的操作或输入控制。进一步地,使用者可仅以单手握持,并由该手的食指和/或中指进行控制输入。因此,可提升操作无挡触控的手持式电子装置I于强光光源(如阳光下)单手操作的便利性。且以食指或中指在触控外盖13上操作时比公知单手操控时用拇指的灵活度大增,并创造单手握持多指触控的新使用者体验。
[0038]触控感测结构132可设置于第一部Pl朝向面板11的内表面(即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内部),或设置于第一部Pi远离面板11的外表面(即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外部)。本实施例的触控感测结构132例如为电容式触控结构,并形成于第一部Pl朝向面板11的内表面,而且是直接形成于第一部Pl的盖体1311及两侧壁1312为例。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若触控感测结构13设置于第一部Pl远离面板11的外表面时,则需加上一层保护层来保护触控感测结构13。此外,需注意的是,上述的外盖131的材料可为玻璃或其它材料,并为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整体构件之一。换句话说,触控外盖13不是外加的部件(外加部件例如为电子装置的保护套),因此,由手持式电子装置I中将触控外盖13分离后,可看见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内部构件,例如电池或集成电路等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触控外盖13与面板11之间更包含一电路板、一电池或一记忆卡。此外,触控感测结构132可包含发射电路及接收电路(即俗称的Tx、Rx,图未显示),而其材料可为导电层(当然也可使用透明导电层,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掺氟氧化锡、掺铝氧化锌或掺镓氧化锌)、奈米金属线层、石墨烯(graphene)或金属网栅(metal mesh),并不限定。若使用金属网栅、奈米金属线或石墨烯为触控感测结构132的材料时,则可进一步利用Tx及Rx进行无线信息或电力的传输(例如蓝芽无线通信或无线充电)。
[0039]另外,上述的触控感测结构132除了可设置于第一部Pl的盖体1311及侧壁1312之外,更可依据不同的需求设置于手持式电子装置I的其它不会遮蔽面板11的位置,例如其顶面。因此,若是使用者欲在触控外盖13上进行操作时,如图1所示,面板11的显示将不会被手指遮蔽,更可进一步避免误触的情形。此外,通过触控外盖13可提供使用者以触控的方式进行输入的其它好处在于,触控外盖13不须配合面板11的显示效能而采用透明的触控感测材料(例如ΙΤ0),因此材料的选择上更具有弹性、较易控制成本,且不产生金属网栅设置在面板的金属条纹干涉困扰。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式电子装置I进一步可包括另一触控感测结构(图未显示),该另一触控感测结构可设置于面板11上,使得面板11成为触控显示面板,因此,使用者除了可在外盖131的第一部Pl上进行无挡触控操作之外,另一个触控感测结构也可提供另一种与设备沟通的操作界面,因此使用者可选择在外盖131的第一部Pl上进行无挡触控操作,也可选择直接在触控显示面板上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1,或同时在外盖131的第一部Pl与触控显示面板上操作手持式电子装置I。
[0041]功能组件133设置于第二部P2上,并与控制单元12电性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二部P2只包含部分的盖体1311,且功能组件133设置于盖体1311朝向面板11的外表面上(可能需要一层保护层来保护功能组件133)。不过,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第二部P2也可包含部分盖体1311及部分侧壁1312,而功能组件133也可设置于盖体1311朝向面板11的内表面上,并不限定。功能组件133可为射频识别(Rad1 Frequency Identificat1n, RFID)电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1n, NFC)电路、天线电路、蓝牙电路、无线充电电路或掌纹辨识电路,或其组合,并不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以功能组件133为射频识别电路,并设置于第二部P2的外表面为例,RFID的工作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后,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电路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即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