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6333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盘承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硬盘承载装置,尤指一种方便2. 5时硬盘机以内建模式移转 至桌上型个人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使用的硬盘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按,硬盘机一直为个人计算机(包括桌上型个人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服务器, 甚至于卡拉ok伴唱机等装置当中极为重要的储存设备的一,目前最普遍常见的硬盘机规 格包括有3. 5时、2. 5时两种;其中,3. 5时硬盘机的使用对象多为桌上型个人计算机、服务 器、卡拉ok伴唱机等具有高功率电源供应器的电气装置为主。 至于,2. 5时硬盘机则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或做为外接式随身储存设备使用, 其主要在于2. 5时硬盘机的体积与耗电量较适合与笔记型计算机的硬设备相匹配之外, 2. 5时硬盘机的耐震度亦较3. 5时硬盘机的耐震度来的高。 —般2. 5时硬盘机在已打开电源开机的操作模式下,设计的耐摔/耐震度大约是 200 225G,相当于一部笔记型计算机从大约半英尺(15cm)高度放到桌面上时,里面的2. 5 时硬盘仍然要能维持正常运作,资料也不会毁损;至于关掉电源的非操作模式下,要求的耐 震度则是800 IOOOG,相当于笔记型计算机从桌面高度(55 60cm)上不慎掉落到地面 时,2. 5时硬盘内部机构以及储存资料仍维持完好,开机运作下仍要保持正常。 —般3. 5时硬盘机耐震度,非操作模式下仅要求到300 400G,几乎摔到地上就不 堪使用;开机操作模式下更降到50 60G,几乎完全无法承受任何的碰撞,更避免在开机操 作模式下移动。然而,目前坊间所见一些定点使用的3C装置仍多内建3.5时硬盘机做为基 本的储存设备。 例如,现有的桌上型计算机主机的硬件架构多备有数量不等的3. 5时国际标准装 置空间,以及数量不等的5. 25时国际标准装置空间,供内建3. 5时硬盘机、软盘机、光驱等 设备使用;纵使,有些桌上型计算机主机的硬盘机采用抽取式的方式为之,但目前桌上型个 人计算机的〃 抽取式硬盘机〃 仍然以在一个5.25时国际标准装置空间当中装设一颗3.5
时硬盘机的一对一式配置最为普遍常见。 因此就桌上型个人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的实际使用状态而言,并无可供直 接容纳2. 5时硬盘机的空间配置,以及可供直接承载2. 5时硬盘机的相关设计,将影响消费 者原本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或做为随身储存设备的2. 5时硬盘机,透过内建模式移转至桌上 型个人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使用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可方便2. 5时硬盘机以内
建模式移转至桌上型个人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使用的硬盘承载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硬盘承载装置,包括有一框架,具有一底
板及两个侧板,由该底板及该两个侧板所建构而成的外部尺寸规格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 5时装置空间或国际标准5. 25时装置空间其中之一 ;该框架进一步包括有下 列构造若干供与计算机机壳架相锁固使用的螺孔,相对应设于该两个侧板;至少两组隔 部,设于该两个侧板内部的底板上,每一组隔部具有两个间距与2. 5时硬盘机外部尺寸规 格相符的板件,两个板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相对应配置的支撑凸点,以及在该支撑凸点上、 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
—种硬盘承载装置,包括有一框架,具有一底板及两个侧板,由该底板及该两个
侧板所建构而成的外部尺寸规格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 5时装置空间或国
际标准5. 25时装置空间其中之一,该两个侧板相对应设有若干供与计算机机壳架相锁固
使用的螺孔,该两个侧板内部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组隔部,每一组隔部具有两个间距与2. 5
时硬盘机外部尺寸规格相符的板件,两个板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相对应配置的支撑凸点,
以及在该支撑凸点上、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至少一 2. 5时硬盘机,分别置于框
架各组隔部的两个板件之间,并锁固于该支撑凸点上方区域或下方区域。 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一体冲压成型的凸点。 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一体冲压弯折成型的凸板。 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一体冲压成型的凸轨。 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另外焊接在该板件上的金属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于使用时,将2. 5时硬盘机置于框架各组隔部的两个 板件之间,并利用硬盘装配孔将2. 5时硬盘机锁固在框架上,再将框架置入其与计算机机 壳架相对应的装置空间中,并利用螺孔将框架锁固在计算机机壳架上,达到将2. 5时硬盘 机固定在计算机机壳架内部的目的。 利用支撑凸点将两颗2. 5时硬盘机区隔,使得以承载两颗2. 5时硬盘机,并使两颗 2. 5吋硬盘机具有良好的散热空间。 该支撑凸点上、下区域的硬盘装配孔可呈交错方式配置,使两颗2. 5时硬盘机之 间的热源得以分散,避免造成聚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承载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框架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支撑凸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硬盘装配孔的使用参考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承载装置使用状态正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硬盘承载装置使用状态侧面示意图,图号说明
10 框架 11 底板 12 侧板 121 螺孔 13 隔部 131 板件 132支撑凸点 133硬盘装配孔 20 2. 5时硬盘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承载装置具有一框架10供做为固定2. 5时
硬盘机20的机械结构体,该框架10具有一底板11及两个侧板12,由该底板11及该两个侧
板12所建构而成的外部尺寸规格可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 5时装置空间或
国际标准5. 25时装置空间其中之一 ;该框架10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构造 若干螺孔121,相对应设于该两个侧板12供整体框架10与计算机机壳架(图略)
相锁固使用。 至少两组隔部13,设于该两个侧板12内部的底板11上,每一组隔部13具有两个 间距与2. 5时硬盘机20外部尺寸规格相符的板件131,两个板件13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相 对应配置的支撑凸点132,以及在该支撑凸点132上、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133。 在具体时施时,各组隔部13的支撑凸点132可以由与该板件131 —体冲压成型的 凸点、与该板件131 —体冲压弯折成型的凸板,或是如图所示与该板件131 —体冲压成型的 凸轨所构成,当然亦可以如图3所示,由另外焊接在该板件131上的金属件所构成;如图4 所示,该板件131上的支撑凸点133主要用以将两个2. 5时硬盘机20,该支撑凸点132上、 下区域所设的硬盘装配孔133主要供2. 5时硬盘机20锁固使用,而且该支撑凸点132上、 下区域的硬盘装配孔133呈交错方式配置为佳。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承载装置于使用时,将2. 5时硬盘机20置 于框架10各组隔部13的两个板件131之间,并利用硬盘装配孔133将2. 5时硬盘机20锁 固在框架10上,再将框架10置入其与计算机机壳架相对应的装置空间中,并利用螺孔121 将框架10锁固在计算机机壳架上,达到将2. 5时硬盘机20固定在计算机机壳架内部的目 的。 据以,消费者即可透过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承载装置将原本用于笔记型计算机或做 为随身储存设备的2. 5时硬盘机,透过内建模式移转至桌上型个人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等 设备使用;当然,本实用新型硬盘承载装置的成品亦可以直接装设有一颗2. 5时硬盘机20, 以直接装设有两颗2. 5时硬盘机20的方式为的,或是以直接装设有两颗2. 5时硬盘机20 的方式(如图6所示)为的。 由于2. 5时硬盘机20的外部尺寸远小于3. 5时硬盘机,因此纵使本实用新型的框 架10外部尺寸规格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 5时装置空间,该框架10的板件 131与侧板12之间仍保持有足够之间距,使成为2. 5时硬盘机20周围的空气对流信道。 而且当本实用新型的硬盘承载装置装设有两颗2. 5时硬盘机20时,利用板件131 上的支撑凸点132可以有效将两颗2. 5时硬盘机20加以区隔,并可配合支撑凸点132的高 度设计,确保两颗2. 5时硬盘机20保持适当间距,使两颗2. 5时硬盘机具有良好的散热空 间。尤其,利用该支撑凸点132上、下区域的硬盘装配孔133交错配置设计,可使两颗2. 5 时硬盘机20之间的热源得以分散,避免造成聚热。
权利要求一种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框架,具有一底板及两个侧板,由该底板及该两个侧板所建构而成的外部尺寸规格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5吋装置空间或国际标准5.25吋装置空间其中之一;该框架进一步包括有下列构造若干供与计算机机壳架相锁固使用的螺孔,相对应设于该两个侧板;至少两组隔部,设于该两个侧板内部的底板上,每一组隔部具有两个间距与2.5吋硬盘机外部尺寸规格相符的板件,两个板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相对应配置的支撑凸点,以及在该支撑凸点上、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
2. —种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框架,具有一底板及两个侧板,由该底 板及该两个侧板所建构而成的外部尺寸规格相对应于计算机机壳架的国际标准3. 5吋装 置空间或国际标准5. 25吋装置空间其中之一,该两个侧板相对应设有若干供与计算机机 壳架相锁固使用的螺孔,该两个侧板内部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组隔部,每一组隔部具有两 个间距与2. 5吋硬盘机外部尺寸规格相符的板件,两个板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相对应配置 的支撑凸点,以及在该支撑凸点上、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至少一 2. 5吋硬盘机,分别置于框架各组隔部的两个板件之间,并锁固于该支撑凸点 上方区域或下方区域。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 一体冲压成型的凸点。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 一体冲压弯折成型的凸板。
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该板件 一体冲压成型的凸轨。
6.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硬盘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隔部的支撑凸点为另外焊 接在该板件上的金属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硬盘承载装置,在一框架两个侧板内部的底板上设有至少两组隔部,每一组隔部具有两个间距与2.5时硬盘机外部尺寸规格相符的板件,两个板件之间设有若干相对应配置的支撑凸点,以及在该支撑凸点上、下区域皆设有至少一硬盘装配孔。而可将2.5时硬盘机置于框架各组隔部的两个板件之间,并利用硬盘装配孔将2.5时硬盘机锁固在框架上,再将框架置入其与计算机机壳架相对应的装置空间中,并锁固在计算机机壳架上,进而达到将2.5时硬盘机确实固定在计算机机壳架内部的目的。
文档编号G11B33/04GK201440334SQ200920163649
公开日2010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陈文彬 申请人:汉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