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763944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检测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不满足时,将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第一图像转换为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该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大小小于该第一图像的大小;以及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时,将经该图像得到的第三图像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本发明能够在不降低图像质量或对图像质量产生可忽略影响的前提下降低缓冲器装置的容量大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专利说明】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图像数据的缓冲处理,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将只读图像和/或可读写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中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缓冲器控制器。
【背景技术】
[0002]蓝光光盘爪哇(Blu-ray disc Java,BD-J)是一种支持在BD蓝光光盘中储存先进内容的规范。特别地,BD-J涉及一种可编排支持BD系统的环境以及准许内容供应者传送高交互性、高可编程标题至终端用户的应用。举例来说,BD-J允许BD标题中出现的额外内容远远复杂于标准的数字式激光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 DVD)所能提供的额外内容,其中包括网络接入点(network access),画面中显不画面(picture-1n-picture)以及本地储存设备接入点(access to a local storage device)。至于具有立体化BD-J能力的电子设备来说,在BD-3D光盘中,分配用于缓冲图像数据及语音数据的最大储存容量为123MB,而在普通BD光盘中为61.5MB,其中用于缓冲语音数据的最大储存容量为6.5MB。对于一定应用而言(例如,一台BD播放器或者一部功能手机),存储器的成本过高。因此,亟需一种改革的缓冲器管理方法以在不降低图像质量或对图像质量产生可忽略影响的前提下降低缓冲器容量大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只读图像和/或可读写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以及相关的缓冲控制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不满足时,将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第一图像转换为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该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大小小于该第一图像的大小;以及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时,将经该图像得到的第三图像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
[0005]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冲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将一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中,该缓冲器控制器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预定判断标准;控制单元用于在检测到该预定判断标准不满足时,将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第一图像转换为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对应的第二图像,以及当检测到该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时,将经该图像得到的第三图像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其中该第二图像的大小小于该第一图像的大小。
[0006]本发明实施例的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以及相关缓冲控制器,能够在不降低图像质量或对图像质量产生可忽略影响的前提下降低缓冲器装置的容量大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0007]以下为根据多个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后应可明确了解本发明的目的。【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将RW图像缓存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0]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RO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1]图4为图3中步骤320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2]图5为图3中步骤320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将一 RO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在本发明说明书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此外,「耦接」一词在本说明书中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通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
—目.ο
[0015]依据BD-J规范,对于BD-3D光盘而言,可准许使用缓存大小不大于123MB(对于普通的BD光盘则为61.5MB)的缓冲器装置。依据对储存于缓冲器装置(例如,存储器设备)中的图像数据的使用,图像可被归类`为可读写图像(下面简称为RW图像)以及只读图像(下面简称为RO图像),其中用于缓存RW图像数据的储存空间被认为是一暂存器,以及用于缓存RO图像数据的储存空间被认为是一高速缓存器。本发明的目标之一在于使用缓冲容量等于Y MB (Y〈123)的缓冲器装置,其中该缓冲容量能够满足下述公式。
[0016](123-6.5-Χ) X a +6.5+X=Y(I)
[0017]在上述公式中,X代表储存于缓冲器装置中的未压缩RW图像的大小,6.5代表储存于缓冲器装置中的音频数据的大小,α代表损耗压缩比(%),以及(123-6.5-Χ) X α代表压缩后图像的大小,其中包括储存于缓冲器装置中的压缩后的RO图像和/或压缩后的RW图像。特别地,由于在对RO图像和RW图像的进行缓冲的过程中,压缩机制将被启动,从而使得可以使用一容量更小的缓冲器装置以缓冲图像数据和语音数据。此外,本发明还能控制使用合适的压缩机制,以使得图像质量不会得到衰减或者微衰减。关于本发明更多的细节将于下述进行描述。
[0018]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支持BD-J规范的任意设备。举例来说,但并非对其的限制,该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一 BD播放器或者功能手机。如图1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包括接收单元101,译码单元102,缓冲器控制器104,缓冲器装置106,以及其他电路108。接收单元101可以从图像源(例如蓝光光盘或网络)接收编码图像(例如JPG/PNG/GIF图像)MG_1。具备一定译码功能的译码单元102对该编码图像MG_1进行译码,以及产生译码图像MG_2 (即,具有特定分辨率的原始图像)。该译码图像MG_2可以包括符合BD-J规范的RO图像。缓冲器控制器104用于将译码图像IMG_2缓存至缓冲器装置(例如一台存储器设备)106中。
[0019]在本实施例中,该缓冲器控制器104还包括检测单元112和控制单元114。该检测单元112用于对至少一个的预定判断标准进行检测,以据此为每一个判断标准产生检测结果CR。该控制单元114用于依据该检测结果CR决定如何将译码图像IMG_2缓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其他电路108可以包括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0所需的其他功能的各电路元件。例如,该其他电路108可以包含显示控制器,用于依据缓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的RW图像驱动显示器设备,以及该其他电路108还可以包含处理器,用于处理储存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一部分RW图像,以及将一处理结果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106中,以覆盖原始的RW图像。由于本发明的重点在于缓冲控制器104的缓冲管理机制,因此对于接收单元101,译码单元102以及其他电路108仅在此做简单的描述。
[0020]该控制单元114可以支持多个不同的压缩机制,包括第一压缩机制以及第二压缩机制。举例来说,但并未对本发明的限制,该第一压缩机制为无损压缩,以及该第二压缩机制为有损压缩。一般而言,该无损压缩具有较高的质量,以及其压缩度(即
压缩后数据大小
未压缩数据大小/原始数据大小=(HC
始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很小,导致该压缩比的值较大,且其压缩比不固定。与无损压缩相t匕,有损压缩(例如小波转换(wavelet transform)或者按比例缩小(down scaling))的质量不高,但是其压缩度较高,亦即:由于压缩后数据大小与未压缩数据大小(原始数据大小)之间的差别较大,导致该压缩比的值较小,且该压缩比是固定的。最开始时,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可以由所需的压缩质量来决定,以及在该有损压缩的运作过程中处于固定值。可选地,该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可以设定为一固定值,从而使得压缩后的数据大小落入一想要的范围之内。
[0021]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储存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RW图像为一未压缩的图像或者为一经由有损压缩产生得到的压缩后图像,储存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RO图像为一经由无损压缩产生得到的压缩后图像或者为一经由有损压缩产生得到的压缩后图像。通常而言,对于某一特定RW图像来说,其至少一部分(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从缓冲器装置106中读出以进行更多的图像处理,而该处理结果接着又可以被写回至缓冲器装置106中以对该特定RW图像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更新。当有损压缩被应用于压缩原始RW数据以产生上述储存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特定RW图像时,压缩后图像(即该特定RW图像)的大小是固定且是预先可知的,这是因为有损压缩处理具有固定的压缩比。因此,缓冲器装置106中的该将被更新的特定RW图像的一部分能够很容易被识别出,以及依据上述处理结果对特定RW图像的一部分进行的更新运作也无需复杂的操作便可以实现。此外,当无压缩操作应用至原始的RW图像上(即缓冲器装置106中的RW图像为未压缩图像)时,上述对RW图像的至少一部分所进行的更新运作也能够很容易得以实现,这是因为该原始的RW图像的大小是固定而且是预先可知的。至于RO图像,由于无需对RO图像进行图像内容的更新操作,因此将压缩后图像储存为缓冲器装置106中的RO图像能使得缓冲器装置106具备更小的缓存大小。
[0022]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正常模式下,作为暂存图像的RW图像是储存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未压缩图像,以及从文件中载入且作为高速缓存图像的RO图像为依据第一压缩机制(例如无损压缩)而生成的压缩图像。但是,在特定模式下,RO图像(压缩图像)的至少一部分(即部分或全部)和/或RW图像(未压缩图像)将依据第二压缩机制(例如有损压缩)被转换为压缩图像,以增加缓冲器装置106中可用的储存空间大小,用于储存后续输入的RO/RW图像数据。
[0023]请结合图2参照图1,图2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将RW图像缓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只要能够达到大致上相同的效果,本发明流程中各步骤的次序可以无需精确按照图2中的步骤次序进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简洁描述如下:
[0024]步骤200:开始;
[0025]步骤202:接收将被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原始RW图像;
[0026]步骤204:对预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检测并据此产生检测结果;
[0027]步骤206:检测结果是否指示已满足上述预定的判断标准?若是,执行步骤208,若否执行步骤210 ;
[0028]步骤208:无需压缩该原始的RW图像,直接将该原始RW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可用储存空间中,执行步骤212 ;
[0029]步骤210:将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转换为缓冲器装置106中相应的第二图像,其中该相应的第二图像 的大小小于第一图像的大小,重复执行步骤204并检验是否已经满足该预定的判断标准;
[0030]步骤212:结束。
[0031]当控制单元114从缓冲器装置106接收原始RW图像时(例如从缓冲器装置106获取RW图像作为该原始RW图像),检测单元112对预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检测(参见步骤200,202和20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的空闲储存空间不小于原始RW图像总大小时,则认为是满足该预定的判断标准条件的。而当该预定的判断标准被认为已经满足时,即表明缓冲器装置106具有足够多的空闲储存空间。因此检测结果CR会被通知至控制单元114,从而控制单元114直接储存该原始RW图像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分配给其的空闲储存空间中(参见步骤208和212)。但是,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不具备等于或大于该原始RW图像总大小的足够的储存空间时(即不满足该预定的判断标准),该控制单元114则会将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即图像池中的已储存图像)转换为缓冲器装置106中对应的第二图像(参见步骤210)。该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可以为未压缩的RW图像,或者为经无损压缩生成的压缩后RO图像。由第一图像转换生成的该第二图像可以是经有损压缩生成的压缩后图像。由于有损压
缩的压缩比(例如七f Stftn.+ I =50% )优于无损压缩的压缩比(例如
来缩数据大小/原始数据大小
4-, =60% ),因此在无损压缩后的RO图像被转换为有损压缩后
未压缩数裾大小/原始数据大小
的RO图像之后,缓冲器装置106能够释放掉一部分的已用储存空间。相似的,由于有损压_压缩比(例如未压缩大小=50%)优爾压缩_的压缩比(例
如未纖据大小=励% ),缓冲器装置106同样能够在未压缩的胃图像转换为有损压缩后的RW图像后,释放掉一部分的已用储存空间。[0032]需要注意的是,RW图像和RO图像中的其中一个是与BD-J图像显示相关的。但是,因为RW图像是通过制图学运作/功能动态产生的,因此其图像复杂度是不可预测的。保持RW图像处于未压缩的状态将阻止图像质量的下降。因此,经有损压缩将RO图像转换成压缩图像的优先级将高于经有损压缩将RW图像转换成压缩图像的优先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已储存的所有RO图像均已通过有损压缩被压缩/转换,或者缓冲器装置106尚未储存任何的RO图像,已储存的RW图像将不会通过有损压缩进行压缩/转换。
[0033]由于有损压缩(例如小波转换)之后能够增加缓冲器装置106中可用的空闲储存空间的容量,上述流程图中的步骤204将再次检验是否满足该预定的判断标准。若检测结果CR仍然指示该预定判断标准并不满足,缓冲器装置106中的另一第一图像将于步骤210中被转换为相应的第二图像。而若检测结果CR指示该预定判断标准已经满足,这表明缓冲器装置106具有足够的空闲储存空间以缓冲该原始RW图像,因此该控制单元114将停止进行有损压缩,并直接将该原始RW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分配给其的空闲储存空间中,而不对该原始RW图像进行任何的压缩处理(参见步骤208和212)。
[0034]在上述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12对缓冲器装置106的空闲储存空间进行检验,以决定是否满足该预定的判断标准。但是,这仅是对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另外的实施例中,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中分配给原始RW图像的储存空间不大于阈值时,则表明该预定的判断标准是已经满足的。换句话说,当检测结果CR表明上述分配的储存空间过大时,控制单元114启动有损压缩(例如小波转换)。上述方法同样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畴之内。
[0035]请结合图3参见图1,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RO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106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同样,只要能够达到大致上相同的效果,本方法流程中各步骤的次序可以无需精确按照图3中的步骤次序进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简洁描述如下:
[0036]步骤300:开始;
[0037]步骤302:接收将被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原始RO图像;
[0038]步骤304:对预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检测并据此产生检测结果;
[0039]步骤306:检测结果是否指示已满足上述预定的判断标准?若是,执行步骤308,若否执行步骤314 ;
[0040]步骤308:依据该原始RO图像的大小,为该原始RO图像分配空闲储存空间;
[0041]步骤310:对该原始RO图像进行无损压缩以获得压缩图像,并将该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已分配的储存空间中;
[0042]步骤312:释放该已分配储存空间未使用的储存空间,执行步骤326 ;
[0043]步骤314:对另一预定判断标准进行检测并据此产生第二检测结果;
[0044]步骤316:该第二检测结果是否指示已满足上述另一预定的判断标准?若是,执行步骤318,若否执行步骤324 ;
[0045]步骤318:在缓冲器装置106中分配可用的空闲储存空间;
[0046]步骤320:对该原始RO图像进行无损压缩或有损压缩以获得压缩图像,并将该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已分配的储存空间中;
[0047]步骤322:释放已分配储存空间中的空闲储存空间,执行步骤326 ;
[0048]步骤324:将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转换为缓冲器装置106中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该第二图像的大小小于第一图像的大小。执行步骤314以再次检测预定的判断标准;
[0049]步骤326:结束。
[0050]当控制单元114从译码单元102接收原始RO图像时(例如将译码单元112产生的译码图像作为该原始RO图像)检测单元112对预定的判断标准进行检测(参照步骤300,302和30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具有不小于原始RO图像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时,表示预定的判断标准满足条件。即当缓冲器装置106具有足够多的空闲储存空间时,表明上述步骤304中检测的预定判断标准是满足条件的。因此检测单元112于步骤304中生成的检测结果CR会通知控制单元114,控制单元114为该原始RO图像分配储存空间,并将依据原始RO图像获得的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分配的储存空间中,以及释放掉已分配储存空间中未使用的空闲储存空间(参见步骤308,310和312),其中上述步骤308中的压缩图像是根据第一压缩机制(例如压缩比为60%的无损压缩)而产生的。
[0051]但是,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不具备等于或大于原始RO图像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时,检测单元112将对另一预定判断标准进行检测,以据此确定缓冲器装置106是否具有一不小于原始RO图像的预定比例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该预定比例的值依据控制单元114中支持的第二压缩机制(例如有损压缩)的压缩比来设定。例如,当无损压缩的压缩比为50%时,该预定比例的值设置为50%。当上述步骤314中检测的预定判断标准是满足条件时,检测单元112据此产生的该检测结果CR将通知控制单元114,控制单元114将据此分配可用的储存空间(例如小于原始RO图像容量且等于/大于原始RO图像的一半容量大小的可用储存空间),并将由原始RO图像生成的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该分配的储存空间中,以及释放掉该已分配的储存空间中剩余的未使用储存空间(参见步骤318,320和322)。其中上述步骤320中的压缩图像可以依据第一压缩机制(例如无损压缩)或者第二压缩机制(例如有损压缩)中的任一来压缩产生。
[0052]请参考图4,图4为图3中步骤320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步骤402中,控制单元114首先通过无损压缩对原始RO图像进行压缩。接着执行步骤404以检验压缩图像是否已经完成。在开始阶段,无损压缩可能还未完成对图像的压缩,亦即压缩图像未完全生成。因此,流程将执行步骤406,以检测缓冲器装置106是否具有足够的空间以储存该部分已压缩的图像。若检测结果为该部分已压缩图像的大小小于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空闲储存空间,控制单元114将被准许继续使用无损压缩机制以对原始RO图像的剩余部分进行压缩处理(步骤405)。而若在步骤405中,得到了经由无损压缩最终产生生成的压缩图像,且步骤404的检测压缩图像的产生是否完成也执行完之后,本流程将接着执行步骤410。若压缩图像数据的当前大小仍未超出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空闲储存空间,步骤405将持续执行无损压缩以产生更多的压缩后RO图像数据。当压缩图像完全生成,且缓冲器装置106具有足够的空闲储存空间以缓存该经由无损压缩最终生成的压缩图像时(参见步骤404,405和406),控制单元114将该压缩图像(即无损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为其分配的储存空间中(步骤410)。
[0053]但是,若控制单元114发现缓冲器装置不具备足够的储存空间以储存经无损压缩产生的上述部分已压缩图像时(步骤406),控制单元禁用该无损压缩,并同时启动有损压缩以对原始的RO图像进行有损压缩以产生想要的压缩图像(步骤408)。在经由有损压缩最终生成压缩图像后,控制单元114储存该压缩图像(即有损压缩图像)至缓冲器装置106中为其分配的储存空间中(步骤410)。
[0054]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4首先启动具有较低压缩比的无损压缩,以阻止RO图像质量的下降,接着在发现缓冲器装置106不具备足够的储存空间以储存该无损压缩输出时,启动具有较高压缩比的有损压缩。但是,这仅是对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0055]请参见图5,图5为图3中步骤320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无损压缩流程以及储存空间相关的检测流程可以省略。因此,控制单元114将直接启动有损压缩以产生想要的压缩图像,而不管缓冲器装置106中是否具备足够的储存空间以缓存无损压缩后图像(参见步骤408)。当经有损压缩产生得到最终的压缩图像后,控制单元114将该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为其分配的储存空间中(步骤410)。
[0056]请再次参照图3,当检测单元112检测到缓冲器装置106不具备等于或大于原始RO图像的预定比例大小(例如原始RO图像大小的1/2)的空闲储存空间时,这表明步骤314中的预定判断标准是不满足的,因此控制单元114将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即图像池中的已储存图像)转换为缓冲器装置106中对应的第二图像(步骤324)。缓冲器装置106中储存的该第一图像可以为未经压缩的RW图像,或者经无损压缩产生的压缩图像。该由第一图像转换得到的第二图像可以为一依据有损压缩产生得到的压缩图像。本实施例中步骤324类似于上述步骤210,因此在此将不再对其进行重复性的描述。
[0057]在上一实施例中,检测单元112对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空间储存单元进行检测,以决定步骤314中的预定判断标准是否满足。但是,这仅是对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的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设定为当检测到至少缓冲器装置106中的第一图像的无损压缩比低于一阈值时,则认为步骤314中检测的预定判断标准是满足的。换句话说,当步骤314中的检测结果CR指示无损压缩不能有效地降低原始RO图像的大小时,控制单元114将启动有损压缩(例如小波转换)。而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当检测到至少对第一图像进行有损压缩后产生得到的压缩图像的质量低于一阈值时,步骤314中检验的预定判断标准被认为是满足的。换句话说,当步骤314中的检测结果CR指示有损压缩能够在不降低RO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RO图像的大小时,控制单元114将启动有损压缩(例如小波转换)。
[0058]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304及314分别对两个预定判断标准进行检测。但是,这仅是对本发明的一种示例性的说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图6为依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将RO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106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单元114接收到将被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的原始RO图像之后,检测单元112直接检测缓冲器装置106是否具有不小于原始RO图像的预定比例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经由使用无损压缩或有损压缩对原始RO图像进行压缩,并将压缩图像储存至缓冲器装置106中之后,本实施例将达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0059]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仅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并非将本发明狭义地限定于该实施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界定L L
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缓冲图像至缓冲器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第一预定判断标准; 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不满足时,将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第一图像转换为该缓冲器装置中的至少对应的第二图像,其中该对应的第二图像的大小小于该第一图像的大小;以及 当检测到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时,将经该图像得到的第三图像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图像为一可读写图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缓冲器装置具有一不小于该图像的总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时,则判定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经满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缓冲器装置中的已分配储存空间不大于一阈值时,则判定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图像为未经压缩处理而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的图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图像为一只读图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缓冲器装置具有一不小于该图像的预定比例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时,则判定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经满足。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至少第一图像的无损压缩比不低于一阈值时,则判定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经满足。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至少第一图像经有损压缩后得到的压缩后图像的质量低于一阈值时,则判定该第一预定判断标准已经满足。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检测第二判断标准;以及 当检测到该第二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时,将经该图像得到的第四图像储存至该缓冲器装置中; 其中该第四图像为依据第一压缩机制得到的压缩后图像,以及该第二图像为依据第二压缩机制得到的压缩后图像,该第一压缩机制不同于该第二压缩机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该缓冲器装置具有一不小于该图像的总大小的空闲储存空间时,则判定该第二预定判断标准已满足。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图像为一压缩后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该缓冲器装置具有足够的空闲储存空间以用于缓冲该图像经由无损压缩得到的无损压缩结果时,该压缩后图像为该无损压缩结果; 当该缓冲器装置不具有足够的空闲储存空间以用于缓冲该图像经由无损压缩得到的无损压缩结果时,该压缩后图像为经由有损压缩得到的压缩图像。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像为经由该第一压缩机制产生得到的压缩后图像,该第二图像为经由该第二压缩机制产生得到的压缩后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0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压缩机制为无损压缩,该第二压缩机制为有损压缩。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像为只读图像。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图像为未压缩图像,以及该第二图像为压缩后图像;以及该第一图像为可读写图像。
18.一种缓冲器控制器,用于控制将图像缓冲至缓冲器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缓冲`器控制器应用至如权利要求1~17任一所述的方法中。
【文档编号】G11B20/00GK103514920SQ201210211067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杨锦融, 阎倩倩 申请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