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44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电连接器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尤指利用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组合多个电
连接器的组合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电连接器规格不断地推陈出新,一般的电子产品一方面需具有最新规格的电 连接器,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亦须具备旧规格的电连接器,以满足大部分使用者 的使用。 举例而言,一般的计算机主机板上多半具有五种以上的电连接器,其中如万用序 列(USB)等连接器,可能会多达四到五个。因此计算机主机板上多半采取堆栈的方式组合 多个不同的连接器于一组合式连接器上。 由于主机板推陈出新的速度急快,每一款主机板所具备的连接器组类与数目多半 不相同,因此每一款组合式连接器所包含的连接器种类与数目亦不尽相同。因此同一款组 合式电连接器时常无法适用于大多数其它的主机板,电连接器业者需针对不同款的组合式 连接器,开模制作,造成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另外由于电连接器的传输速率越来越快,为了避免端子间的电磁波干扰,不少进 阶的主机板要求电连接器的端子需彼此交错一预定距离。电连接器业者亦须配合主机板上 所设置的焊接点,制作不同的组合式连接器,亦大幅增加生产成本,为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其利
用一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组合多个单一的电连接器,以使电连接器制造商,仅需改变电连接
器转接模块的设计,即可完成具有不同电连接器组合的组合式电连接器。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电连接器,包含多个第一端子; —组接组件,组合于该第一电连接器,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端子组合槽,以供该第一 端子容置;以及 —转接组件,组合于该组接组件,该转接组件包含 多个转接端子,该转接端子设有一转接部,该转接部容置于该端子组合槽,并于该 端子组合槽内与该第一端子电性连接。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组接组件与该转接组件为一体成型件。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顶面,由该组合顶面设有一
第一组合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内。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由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一电 连接器包含一焊接脚,该焊接脚卡合于该第一卡槽内。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组合槽由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置。[0016]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组合槽与该第一组合槽相互连通。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
第二组合槽,该转接组件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内。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二组合槽与该端子组合槽相互连通。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一定位槽,该转接组件设有
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 第三组合槽。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还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容 置于该第三组合槽。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限位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包含 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卡合于该限位槽。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还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组 合于该转接组件。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些转接端子包含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分别 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 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该些第一 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 相互间隔。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 排列。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该些转接端子还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
些第三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三转接部与一第三焊接部; 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
性连接,该些第一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些第三
焊接部沿一第三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三路径相互间隔。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
三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上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中,还进一步包含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于该第 一连接器与该组接组件。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用以组合一第 一电连接器与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 转接模块包含 —组接组件,组合于该第一电连接器,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端子组合槽,以供该些第
6一端子容置;以及 —转接组件,组合于该组接组件,该转接组件设有 多个转接端子,该转接端子设有一转接部,该转接部容置于该端子组合槽,并与该 第一端子电性连接。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组接组件与该转接组件为一体成型件。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顶面,由该组合顶面设有
一第一组合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内。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一电 连接器包含一焊接脚,该焊接脚卡合于该第一卡槽内。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端子组合槽由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置。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端子组合槽与该第一组合槽相互连通。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 一第二组合槽,该转接组件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内。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第二组合槽与该端子组合槽相互连通。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一定位槽,该转接组件设
有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容置于该第一定位槽。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 一第三组合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三组合槽。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限位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包 含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容置于该限位槽。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些转接端子包含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分别 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 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该些第一 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 相互间隔。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沿一直线路 径排列。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些转接端子还进一步包含 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
些第三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三转接部与一第三焊接部; 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
性连接,该些第一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些第三
焊接部沿一第三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三路径相互间隔。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
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0061] 上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中,还进一步包含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于该 第一连接器与该组接组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独立的不同电连接器组合于组合式电连器中,电连 接器制造商仅需更改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即可组合出不同款式的组合式电连器。因此可节 省大量的开模、制作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组件,可改变电连接器端子的排列方式, 使原本设计的电连接器可适用具有不同焊接点的印刷电路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0064]图1与图1A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图2与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连接器的分解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端子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端子的第二实施例。其中,附图标记组合式电连接器1000第一电连器100第一连接器本体iio第一端子120组合部121焊接脚130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组接组件201组接本体210组合顶面211第一组合槽212第一卡槽2121端子组合槽2122组合底面214第二组合槽215第三组合槽216限位槽2161第二定位槽2162第一定位槽217转接组件202转接本体220第一定位块230第二定位块240转接端子260[0093]第一转接端子260a第二转接端子260b第三转接端子260c转接部261、261a、261b、261c焊接部262、262a、262b、262c第二电连接器300、300a第二连接器本体310限位块320金属壳体400第一路径P1第二路径P2第三路径P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连接器1000的外观立体图。该组合式 电连接器1000包含一第一 电连接器100、 一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与一第二电连接器300 。 该第一电连接器100与第二电连接器300组合于该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该金 属壳体400包覆于该第一电连接器100与该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简单的变更该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即可组合不同种类 的第一电连接器100与第二电连接器300,如图1A所示,第二电连接器300a的种类与图1 不同。 请参阅图2与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电连接器1000的分解图。该第一电连 接器100可为DVI、D-SUB、HDMI、USB、E-SATA、RJ45等电连接器,但并不以此为限,该第一电 连接器100的本身可为一完整且可独立运作的电连接器产品,不需作其它的修正即可应用 于本实用新型。 该第一电连接器100包含一第一连电接器100本体110、多个第一端子120、与一 焊接脚130。该些第一端子120设置于该第一连接器本体110内,该些第一端子120的组合 部121露出于该第一连接器本体110。 该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包含一组接组件201与一转接组件202。 该组接组件201组合于该第一电连接器100,该组接组件201设有一组接本体 210,该组接本体210的上方设有一组合顶面211,由该组合顶面211设有一第一组合槽 212。该第一电连接器100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212内。由该第一组合槽212的底面设有一 第一卡槽2121与该端子组合槽2122,于该第一电连接器100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212时, 该焊接脚130卡合于该第一卡槽2121内,以结合该第一电连接器100与该组接组件201。 该端子组合槽2122与该第一组合槽212相互连通,以供该第一端子120的组合部121容置。 该组接本体210的下方设有一组合底面214。由该组合底面214设有一第二组合 槽215、一第三组合槽216、与一第一定位槽217,该转接组件202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215 内。该第二组合槽215与该端子组合槽2122相互连通,该转接组件202容置于该第二组合
9槽215内。该第二电连接器300容置于该第三组合槽216。该第三组合槽216的底面设有 一第二定位槽2162,该第三组合槽216的侧壁设有一限位槽2161。 该转接组件202组合于该组接组件201,该转接组件202与该组接组件201可一体 成型。该转接组件202包含一转接本体220、一第一定位块230、一第二定位块240与多个 转接端子260。 该第一定位块230与该第二定位块240由该转接本体220的侧壁延伸。当该转接 组件202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215时,该第一定位块230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217,该第二 定位块240卡合于该第二定位槽2162。 该转接端子260贯穿于该转接本体220,该转接端子260设有一转接部261与一 焊接部262,该转接部261露出于该转接本体220的上侧,该焊接部262露出于该转接本体 220的下侧。该转接部261容置于该端子组合槽2122,并于该端子组合槽2122内与该第一 端子120电性连接。该焊接部262可用以焊接于一印刷电路板上,用以固定该组合式电连 接器1000。 另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端子260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于 本实用新型中该转接端子260,可由多个第一转接端子260a、多个第二转接端子260b、与多 个第三转接端子260c所组成。该些第一转接端子260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261a与一第 一焊接部262a。该些第二转接端子260分别设有一第二转接部261b与一第二焊接部262b。 该些第三转接端子260c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260a与该些第二转接端子260b彼此交错排 列,该些第三转接端子260c分别设有一第三转接部261c与一第三焊接部262c。其中该些 第一转接部261a、该些第二转接部261b与该些第三转接部261c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120 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焊接部262a沿一第一路径Pl,该些第二焊接部262b沿一第二路径P2, 该些第三焊接部262c沿一第三路径P3,该第一路径Pl、该第二路径P2与该第三路径P3相 互间隔。上述的第一路径P1、第二路径P2、第三路径P3可沿直线延伸。该些第一转接部 261a、该些第二转接部261b与该些第三转接部261c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由于该些第一焊接部262a、该些第二焊接部262b、该些第三焊接部262c,彼此相 互间隔,因此可有效防止电磁波的相互干扰。另外亦可将成仅具有直线单排列的第一端子 120的第一电连接器100转换成为具有三排排列的端子。如此本实用新型可于不变更该第 一电连接器100的设计下,借由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能配合与具有不同排 列的焊接点的印刷电路板,进而节省制作成本。 另请一并参阅图3A,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端子260的第二实施例。于图3的
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不具有第三转接端子260。因此本实用新型亦可经由转接端子
260的排列以配合具有不同排列的焊接点的印刷电路板,进而节省制作成本。 该第二电连接器300可为DVI 、 D-SUB、 HDMI 、 USB、 E-SATA、 RJ45等电连接器,但并
不以此为限,该第二电连接器300的本身是为一完整且独立的电连接器产品,可以不需作
其它的修正即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但于本实施中稍加变更部分第二电连接器300的设
计,以让第二电连接器300能更加稳固的结合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然而,于另一实施
例中,只要稍加轻易的变更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的设计,即可不需变更第二电连接器300
的设计下,使该第二电连接器300稳固的结合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200。 该第二电连接器300包含一第二连接器本体310、与一限位块320。该限位块320由该第二电连接器300本体延伸而出,当该第二电连接器300容置于该第三组合槽216时, 该限位块320卡合于该限位槽2161中,以将该第二电连接器300固定于该电连接器转接模 块200。该限位块320为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连接器300所需变动的部分。若依据本实施 例实施本实用新型,该变动的部分亦不需耗费过多的制作成本,尤其是相对于现有的技术 上还是能节省大量的制作成本。 该金属壳体400,该金属壳体400可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该组接组件201、与该转 接组件202,以减少电磁波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独立的不同电连接器组合于组合式电连器中,电连 接器制造商仅需更改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即可组合出不同款式的组合式电连器。因此可节 省大量的开模、制作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组件,可改变电连接器端子的排列方式, 使原本设计的电连接器可适用具有不同焊接点的印刷电路板。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 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 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第一电连接器,包含多个第一端子;一组接组件,组合于该第一电连接器,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端子组合槽,以供该第一端子容置;以及一转接组件,组合于该组接组件,该转接组件包含多个转接端子,该转接端子设有一转接部,该转接部容置于该端子组合槽,并于该端子组合槽内与该第一端子电性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与该转接组件为 一体成型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顶面, 由该组合顶面设有一第一组合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内。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有 一第一卡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包含一焊接脚,该焊接脚卡合于该第一卡槽内。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合槽由该第一组合 槽的底面设置。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合槽与该第一组合 槽相互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面, 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二组合槽,该转接组件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内。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合槽与该端子组合 槽相互连通。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一定 位槽,该转接组件设有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卡合于该第一定位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底 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三组合槽。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二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三组合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限位 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包含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卡合于该限位槽。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一第二电连接 器,该第二电连接器组合于该转接组件。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转接端子包含 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多个第二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 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焊接 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相互 间隔。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转接端子还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 三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三转接部与一第三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 接,该些第一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些第三焊接 部沿一第三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三路径相互间隔。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 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1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一金属壳体, 该金属壳体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组接组件。
19. 一种电连接器转接模块,用以组合一第一电连接器与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 接器包含多个第一端子,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包含一组接组件,组合于该第一电连接器,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端子组合槽,以供该些第一端 子容置;以及一转接组件,组合于该组接组件,该转接组件设有多个转接端子,该转接端子设有一转接部,该转接部容置于该端子组合槽,并与该第一 端子电性连接。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与该转接组 件为一体成型件。
21.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 顶面,由该组合顶面设有一第一组合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一组合槽内。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合槽的底面设 有一第一卡槽,该第一电连接器包含一焊接脚,该焊接脚卡合于该第一卡槽内。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合槽由该第一 组合槽的底面设置。
24.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端子组合槽与该第一 组合槽相互连通。
25.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 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二组合槽,该转接组件容置于该第二组合槽内。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组合槽与该端子 组合槽相互连通。
27.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 一定位槽,该转接组件设有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容置于该第一定位槽。
28.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组接组件设有一组合 底面,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第三组合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容置于该第三组合槽。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由该组合底面设有一限 位槽,该第二电连接器包含一限位块,该限位块容置于该限位槽。
3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转接端子包含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多个第二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 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第二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接,该些第一焊接 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与该第二路径相互 间隔。
31. 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转接部与该些 第二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32.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转接端子还进一步包含多个第一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一转接部与一第一焊接部; 多个第二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二转接部与一第二焊接部;以及 多个第三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一转接端子与该些第二转接端子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 三转接端子分别设有一第三转接部与一第三焊接部;其中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分别与该些第一端子电性连 接,该些第一焊接部沿一第一路径排列,该些第二焊接部沿一第二路径排列,该些第三焊接 部沿一第三路径排列,该第一路径、该第二路径与该第三路径相互间隔。
33. 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转接部、该些第 二转接部与该些第三转接部沿一直线路径排列。
34.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含一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包覆于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组接组件。
专利摘要一种组合式电连接器包含一第一电连接器、一组接组件、一转接组件、与一第二电连接器。该第一电连接器与该第二电连接器组合于该组接组件。该第一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与该转接组件的转接端子容置于该组接组件的端子组合槽内,并相互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使用独立的不同电连接器组合于组合式电连器中,电连接器制造商仅需更改电连接器转接模块,即可组合出不同款式的组合式电连器。因此可节省大量的开模、制作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组件,可改变电连接器端子的排列方式,使原本设计的电连接器可适用具有不同焊接点的印刷电路板。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1508980SQ20092016096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国基, 林景皇 申请人:康而富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