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8788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有透光性的第1板状部件、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以及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组件中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环境等存在各种各样的构造。作为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之一,存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如下构造将由相互电连接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构成的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用表面侧平板玻璃与背面侧平板玻璃夹入,由此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封装入组件内部。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透过表面侧平板玻璃入射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内的太阳光通过没有太阳能电池单元的部分的透光性封装树脂到达背面侧平板玻璃,到达背面侧平板玻璃的太阳光经由背面侧平板玻璃透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外侧。因此, 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即使在位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侧的空间也能对太阳光进行采光,所以能作为所谓的采光型太阳能电池组件被很好地利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使用背面侧平板玻璃来替代具有一般被称为超级笔直构造(super straight)的组装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背面侧背膜(back film)的组件。在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使用淬火玻璃作为表面侧平板玻璃以及背面侧平板玻璃。并且,平板玻璃的厚度设计为能够承受要求的风压载荷程度的厚度。因此,能够设置于住宅或大楼等建筑物的窗户或天窗、道路的隔音屏、拱廊等各种各样的建筑结构体。另外,作为产业用的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还存在将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经由铝制的隔板部件多层化的情况。即便在这样多层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也能得到与上述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相同的采光效果。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采光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中,作为内部布线的铜箔延长至端部,在端部将铜箔与输出电缆连接。因此,保护输出电缆与内部布线的连接部的端子盒(连接箱)配置于透光性基板的周缘端部。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339088号公报在设置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情况下,因为通常是将太阳能电池夹入铝制的窗框中,安装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端部的端子盒被收纳于窗框的框内,输出电缆在窗框内走线。因此,需要将窗框的宽度、厚度与端子盒对应而设定,从而窗框大型化,窗框与太阳能电池组件一体化困难,并且,存在由于设置性差,受光面相对于窗框的面积的面积比小,外观也不美观的问题。在最近这样特别考虑设计性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四边应用垫片件而设置,但是对于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了端子盒或二极管盒的情况,不能使用垫片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状况而产生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在第2板状部件上设置供来自太阳能电池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 通过在引出布线与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消除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作成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适应在设置时端部要求矫形状态的施工方法。对于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法,以如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前提,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具备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太阳能电池、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对于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具有供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并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延长地形成于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根据该构成,能够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将引出布线向成为非受光面的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导出。因此,消除了在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其结果,能够成为将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 板状部件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够做成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以及上述第2板状部件由玻璃形成。根据该构成,能够成为应用确保了高透光性、可靠性、生产率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具有在边缘部形成的倒角部或锪孔部。根据该构成,能够提高在引出布线导出孔的边缘部的机械强度,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破损,提高第2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能够成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能够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对引出布线产生损伤。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倒角部或上述锪孔部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两面形成。根据该构成,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引出布线导出孔边缘部的机械强度,使第2板状部件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能够成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更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形成的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相对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表面为齐平的状态或者突出的状态。根据该构成,因为能够将引出布线导出孔可靠地封装,并且,将引出布线从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壁面可靠地分离,所以能够成为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端子盒,该端子盒具有底面,且在该底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应的开口部,上述底面与上述第2 板状部件粘接。
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将引出布线导出孔与外部隔绝,所以能够防止水分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侵入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位的突起部。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引出布线导出孔相对于端子盒的对位,从而能够成为生产率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开口部为与上述引出布线对应的狭缝状。根据该构成,能够抑制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而被引出的引出布线的周围的缝隙而将引出布线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因为能够抑制水分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内部浸入, 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可靠性。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出布线在从引出布线导出孔被导出的部分弯曲。根据该构成,能够容易进行引出布线与连接电缆的电缆端子的连接。并且,上述各解决手段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也是本发明的技术的思想的范畴。即,成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前提,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并且, 在该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含将引出布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并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导出孔形成工序;将上述引出布线通过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向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导出的导出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形成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封装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工序。根据这样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能够将引出布线向成为非受光面的第2 板状部件的外侧面导出,从而消除了在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端部,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因此,能够做成将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 2板状部件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够制造适应在设置时要求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出工序之后,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以堵住导出了引出布线的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的方式配置具有通气性以及耐热性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因此,在上述封装工序中,能够防止透光性封装树脂部的封装树脂从引出布线导出孔溢出。其结果,不会将引出布线粘接到第2板状部件,能够确保引出布线的弹性并恰当地配置。所述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在上述封装工序结束后就不需要了,所以优选在封装工序之后将上述流出树脂成形部件从第2板状部件除去。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导出工序之后,将被导出的引出布线以沿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配置的方式弯曲的工序;和在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之间,配置防止弯曲的引出布线与第2板状部件粘接的粘接防止部件的工序。因为包含这样的工序,所以粘接防止部件能够防止引出布线与第2板状部件粘接,并能确保引出布线的弹性且恰当地配置。因为所述粘接防止部件在封装工序结束后就不需要了,所以优选在封装工序之后将上述粘接防止部件从第2板状部件除去。由此,能够制造外观设计性良好太阳能电池组件。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具有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板状部件具有供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并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延长地形成于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并且,在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 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于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其特征在于,包含将引出布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并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导出孔形成工序;将上述引出布线通过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向上述第2 板状部件的外侧面导出的导出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形成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封装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工序。根据具有这样的特定事项的本发明,能够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将引出布线向成为非受光面的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导出。因此,消除了在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以及端子盒的必要性。所以,能够成为使第1板状部件以及第2板状部件的端部,即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达到所谓的能够做成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效果。


图1是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部分分解并以透视的状态表示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放大表示形成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部分(引出布线导出孔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之前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2B表示形成图2A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部分(引出布线导出孔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之后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完成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个例子(实施例1-1)的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本发明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其他例子(实施例1-2)的俯视图。图6A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实施例2-1)的配置状态的剖面的局部剖面图。图6B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实施例2-2)的配置状态的剖面的局部剖面图。图6C是概念性地表示配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的引出布线(实施例2-3)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6D是概念性地表示配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的引出布线(实施例2-4)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6E是概念性地表示配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的引出布线(实施例2-5)的状态的局部剖面图。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垫片件的周围剖面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基于图1至图3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说明。(太阳能电池组件)图1 图2B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重要部分,图1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将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形成前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状态放大表示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2B是表示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后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状态的重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完成状态的示意俯视图。其中,由于第2板状部件12具有透光性,所以内部的太阳能电池13、内部连接布线16的构造处于能从外部看到的状态,但是因为是表示被收纳于内部而用虚线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具有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11、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12、太阳能电池13、以及封装形成于第1板状部件11 与第2板状部件12之间太阳能电池13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并且,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第2板状部件12具有供连接于太阳能电池13的引出布线17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使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延长而形成于引出布线 17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之间。因此,能够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将引出布线17向成为非受光面的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导出。因此,能够消除在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端部)配置引出布线17以及端子盒20的必要性。并且能够将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能够作成适于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另外,引出布线17可以为表面包覆有绝缘包覆件17m的包覆导线与没有包覆绝缘包覆件17m的裸导线中的任意一个。通过包覆绝缘包覆件17m,能够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 12h对引出布线17的影响(发生擦伤等)而成为可靠性高的引出布线17。作为绝缘包覆件17m,考虑绝缘性、耐热性等,优选例如PET、玻璃纤维等。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由玻璃形成。因此,能够成为应用了确保有高的透光性、可靠性、以及生产率的第2板状部件12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即,成为经由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将太阳能电池 13 (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封装于对置配置的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 的内部并具有叠层玻璃构造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另外,用玻璃构成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时,它们的大小,可以为例如ImX Im大小的矩形,并具有5mm至IOmm左右的厚度。并且,对于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也能够适当地选择玻璃以外的透光性基板来应用。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与第1板状部件11、第2板状部件12以及太阳能电池13 分别紧密接触。作为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需要使用在下述的叠层工序中不容易损伤太阳能电池单元13c的材料,并且,从耐气候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使用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曝晒也难以恶化的材质。因此,作为构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材料,能够应用含有例如乙烯_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树脂、有机硅树脂等的树脂材料。对于该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在叠层工序(封装工序)中,是通过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被加热熔融引起交联反应而形成的填充层。另外,在图1的分解状态下,虽然表示了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为各自单独积层的状态,但是经过叠层工序之后就形成作为一体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 (图2B)。因此,在位于第1板状部件11和第2板状部件12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内部,配置有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即,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通过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被气密地封装。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由阵列状配置的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 13c、和由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13c相互电连接的金属线等的导体材料组成的内部连接布线16构成。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在孔的边缘部形成有倒角部12hc,并且形成有未图示的锪孔部。因此,能够提高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在边缘部的机械强度,防止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破损,使第2板状部件12的机械强度提高,做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并且,引出布线17是与太阳能电池13连接的内部连接布线16延长而成的。倒角部12hc或者锪孔部也起到防止这样的引出布线17被引出布线导出孔12h损伤的作用。并且,倒角部12hc或者锪孔部也起到在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时,提高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向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流动性(填充性)的作用。因此,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延长地形成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被可靠地形成。另外,以例如0. 5mm左右的宽度形成倒角部12hc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倒角部12hc或者锪孔部优选在第2板状部件12的两面形成。因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在边缘部的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第2板状部件12的机械强度,从而能够做出生产率以及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了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并且,因为能够进一步提高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向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流动性,所以能够准确地形成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处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延长地形成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优选为相对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为齐平的状态或者突出的状态。根据该构成,能够可靠地封装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且,能够将引出布线17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壁面可靠地分离。因此,能够成为可靠性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另外,在将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熔敷(压接) 而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时(太阳能电池积层封装工序/叠层工序/压接工序),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会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向第2板状部件12的表面的外侧流出。因此,优选利用具有通气性以及耐热性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 (例如具有通气性的氟类树脂膜、或者耐热棉)堵住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因此能够不使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向外侧流出。并且,通过利用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堵住引出布线导出孔12h能够形成使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露出表面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齐平或稍微突出的状态。并且,优选与从弯曲部17b延长的引出布线17对应并在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的延长方向配置粘接防止部件18f (例如氟类树脂膜)。粘接防止部件18f因为与引出布线 17对应地配置,所以即使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从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向外侧漏出时,也能够防止引出布线17与第2板状部件12粘接,从而确保引出布线17的弹性。即使对于配置有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的区域使用粘接防止部件18f的形式也是可能的。即,对于这些区域,只使用粘接防止部件18f也是可能的。但是,为了提高成形性, 优选并用粘接防止部件18f与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并且,内部连接布线16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弯曲,并且通过沿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开口形状作为引出布线17被导出。因此,能够使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口径尽可能的小,即使在形成有引出布线导出孔12h情况下也能够保持第2板状部件12的强度。并且,引出布线17在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被导出的部分(位置)弯曲,例如,具有弯曲部17b。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引出布线17与连接电缆24的连接。例如,引出布线 17在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离开的弯曲部17b弯曲。并且,通过将弯曲部 17b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离开地配置,能够作业性以及可靠性良好并容易地堵塞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且,通过设置弯曲部17b,相对于配置于外部的连接电缆24的连接变得容易。弯曲部17b优选与在例如端子盒20或者二极管盒21的筐体内部固定的电缆端子24t (参照图4A、图4B)高度一致。并且,也可以在电缆端子24t上设置与引出布线17的前端嵌合的嵌合部。如上所述,粘接防止部件18f防止从弯曲部17b延长并沿第2板状部件12的表面配置的引出布线17由于从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流出的树脂而与第2板状部件12粘接的情况。因此,在连接引出布线17与连接电缆24时,能够自由地操作引出布线17。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具有通气性以及耐热性。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由于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的作用而形成为相对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齐平的状态或者突出状态。由此,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被高精度地成形。另外,粘接防止部件18f以及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可以在形成了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后取下。引出布线17与配置于外部的接电缆24连接,被端子盒20包覆而被保护。并且, 将连接与太阳能电池13连接的旁路二极管(未图示)的二极管盒21以与端子盒20相同的形式以及形状配置。用于连接旁路二极管的引出布线17以及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和针对端子盒20的引出布线17、以及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同样地形成。S卩,在图1中,将端子盒20所对应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布线17,以及二极管盒21所对应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布线17分别表示。另外,关于端子盒20的详细构造,在实施方式2中进行说明。太阳能电池13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13c连接而形成的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 13ca。太阳能电池单元13c是在例如结晶系半导体材料、或者应用了非结晶半导体的薄膜半导体材料上形成ΡΠ接合等半导体接合而构成的发电元件。另外,太阳能电池13也可以做成在第1板状部件11的内侧表面直接形成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也。在这种情况下,成为与第1板状部件11以及太阳能电池13对置地配置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 (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第2板状部件12的形状。在太阳能电池单元13c的两端形成有端子电极13t,并与内部连接布线16连接。 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利用内部连接布线16将阵列状配置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3c连接而构成。引出布线17作为内部连接布线16的延长部而构成,并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被取出。内部连接布线16、引出布线17由向例如铜薄板施加镀焊锡而形成。太阳能电池组件1俯视为近似矩形。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为相互相同的形状,将它们被重叠起来,第1板状部件11的外侧的表面为接受太阳光的受光面 (表面)。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外周端部为不存在附属部件(例如,以往技术中的端子盒)的板状,成为被调整、造型过的状态,形成能够对应任何安装构造的状态。S卩,太阳能电池组件1因为处于在矩形状的外周端部配置布线部(端子盒)等部件的必要性被解除的造型状态,所以能够容易地铺满,从而能够将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应用于广泛的用途。并且,因此,太阳能电池组件1能够应用于垫片构造(参照实施方式3)。并且,第1板状部件11和第2板状部件12以相互对置的方式以由太阳能电池13 以及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规定的一定的间隔地平行配置。作为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 板状部件12,可以利用例如钠钙玻璃、超白玻璃、压花玻璃、淬火玻璃、双淬火玻璃或者夹丝玻璃等。第1板状部件11与第2板状部件12不一定要是同种平板玻璃,也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种的平板玻璃。使用什么样的平板玻璃可以考虑设置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周边环境等来适当选择。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是作为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而构成的,不仅是位于受光面侧的第1板状部件11,位于非受光面侧的第2板状部件12也由透光性的平板玻璃构成。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通过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被填充。S卩,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在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空间(由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所夹的空间)延长而形成。即,在第1板状部件11与太阳能电池13(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 之间形成的少许缝隙、第2板状部件12与太阳能电池13 (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之间形成的少许缝隙以及太阳能电池单元13c相互间形成的少许缝隙中都延伸有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在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设置有端子盒20、二极管盒21。端子盒20是用于将配置于太阳能电池组件1内部的太阳能电池13的输出引导至外部的装置。并且,二极管盒21是收纳将太阳能电池单元13c所具有的端子电极13t相互之间连接的旁路二极管的装置。在端子盒20上设置有连接电缆24。连接电缆24在端子盒20的内部与引出布线 17连接。关于引出布线17、连接电缆24以及端子盒20,在实施方式2中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能够调整第1板状部件11 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的端部并造型,此外因为将端子盒20、二极管盒21配置于背面侧,所以从受光面侧看到的外观能成为没有凹凸的单一平面,从而能够提高从外部观察时的设计性。并且,将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外周端部设置为平板状,因为没有配置其他的部件 (例如端子盒20),所以相对于外周端部构成的面积能够将太阳能电池13构成的面积放大到极限,使面积利用率提高,此外能够使外观设计性提高。(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组装构造以及制造程序)下面,对本实施方式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组装构造以及制造程序进行说明 (参照图1)。首先,形成太阳能电池13 (太阳能电池形成工序)。太阳能电池13是将多个太阳能电池单元13c连接形成作为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并且,在第2板状部件12上预先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导出孔形成工序)。然后,在太阳能电池13的两面,对称地配置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 (积层工序)。并且,在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的外侧,将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对称地配置(积层工序)。即,准备由积层以及重叠的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太阳能电池13/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2板状部件12构成的积层体(积层工序)。另外,在将太阳能电池13直接形成于第1板状部件11上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情况下,因为预先将第1板状部件11以及太阳能电池13 —体化,所以省略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即,成为形成有太阳能电池13的第1板状部件11/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 2板状部件12的积层体(积层工序)。将通过积层工序得到的积层体(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太阳能电池13/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2板状部件12)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在该状态从上下方向施加压力。由此,在第1板状部件11与第2板状部件12之间的缝隙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 (太阳能电池积层封装工序/叠层工序/压接工序)。即,通过在真空状态下向积层以及重叠的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 14f/太阳能电池13/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2板状部件12实施加热加压处理,来进行叠层处理。以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首先,在第1板状部件11上铺上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在其上重叠配置阵列状配置的太阳能电池单元13c。作为发电部件(电动势电路)的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太阳能电池13)由内部连接布线16将太阳能电池单元13c电连接而形成。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可以在重叠于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之前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在配置于第 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的状态下连接内部连接布线16而形成。
另外,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可以由多张构成。通过由多张构成,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膜厚的控制。在端子盒20与连接电缆M连接的引出布线17在能够插入设置于第2板状部件 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位置,将内部连接布线16向上方(引出布线导出孔12h侧)弯折而形成(图2A,图2B)。将薄膜型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1 直接形成于第1板状部件11的表面上的时候,将内部连接布线16与太阳能电池13适当地连接,使内部连接布线16延长而适当地形成引出布线17即可。然后,与太阳能电池13重叠地铺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在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上,在能够将引出布线17插入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位置形成有孔或狭缝。艮口, 引出布线17贯通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并向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外侧被导出。另外,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可以由多张构成。通过将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 由多张构成,能够更高精度地进行膜厚的控制。接下来,与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重叠地铺上第2板状部件12。这时,引出布线17贯通设置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向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被抽出。并且,在叠层工序的准备过程中,预先将引出布线17在弯曲部17b弯折。因此,引出布线17成为沿第2板状部件12配置的状态。另外,如上所述,为了防止由于在叠层工序 (封装工序)中从设置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Ia1溢出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一部分树脂而使引出布线17与第2板状部件12粘接,在弯曲的引出布线17与第 2板状部件12之间,预先插入由例如氟类树脂膜构成的粘接防止部件18f。并且,为了将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 的、来自第2板状部件12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一部分的溢出抑制为与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 齐平地成形,用具有通气性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将出布线导出孔1 包覆。因为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具有通气性,防止了气泡被内包的情况,能够使成形性以及可靠性提高。形成积层体(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太阳能电池13/第2 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2板状部件1 后,对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实施基于加热加压的熔接处理。因此,进行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 12的热熔接(叠层工序/封装工序)。通过叠层工序(封装工序)中的加热加压,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熔融并流动,将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之间无间隙地填充。熔融的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通过之后的交联反应而硬化,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如上所述,通过积层工序、叠层工序、以及封装工序在第1板状部件11第2板状部件12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并且,利用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封装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太阳能电池13)。另外,有必要适当地选择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 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的种类、膜厚、加热加压条件等以使得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延长而形成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包括以下的制造工序在将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太阳能电池13/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第2板状部件 12以该顺序依次积层重叠后,将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加热加压而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但是,完成后(封装工序后)的形状可以是如图2B所示的构造,也可以是例如将重叠顺序反过来,在以第2板状部件12/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太阳能电池13/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第1板状部件11这个顺序依次积层重叠后,将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 以及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Hs加热加压而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以将由积层工序、叠层工序以及封装工序形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背面(第2 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 包覆的方式配置安装端子盒20。并且,以将为了连接旁路二极管而形成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 包覆的方式配置安装二极管盒21。根据上述作业来制造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虽然将端子盒20、和二极管盒21 分别单独配置,但也可以设为共同的筐体。例如,将配置于二极管盒21的内部并被连接的旁路二极管配置并连接于端子盒20也是可以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制造方法是制造如下太阳能电池组件 1的方法,该太阳能电池组件1具有具有透光性且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11、太阳能电池13、具有供与太阳能电池13连接的引出布线17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12、以及将形成于第1板状部件11第2板状部件12之间的太阳能电池13封装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制造方法的目的在于,生产率好地制造适应对在设置时要求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制造方法具有在第2板状部件12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导出孔形成工序;将第1板状部件11、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14f、太阳能电池13、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4s、和第2板状部件12积层而形成积层体的积层工序; 以及将积层体加热加压从而在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来封装太阳能电池13的太阳能电池积层封装工序。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形成将第1板状部件11以及第2板状部件12的端部(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端部)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制造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实施例1-1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情况)下面,参照图4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4中, 表示太阳能电池为直接形成于第1板状部件的薄膜型太阳能电池的例子。在此,相当于第1板状部件的受光面玻璃、以及相当于第2板状部件的背板玻璃, 使用如下大小。·受光面玻璃(第1板状部件)IOOOmmX 1200mm,厚度6mm·背板玻璃(第2板状部件)IOOOmmX 1200mm,厚度8mm
首先,在太阳能电池组件IA的制造中,在受光面玻璃(11)形成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形成工序)。S卩,通过将微晶硅在受光面玻璃(11)之上积层而形成太阳能电池(13)。并且,在背板玻璃(12)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导出孔形成工序)。引出布线导出孔(iao,在背板玻璃(1 上,通过在4个地方穿设直径IOmm的圆形的贯通孔而形成。接下来,将内部连接布线(16)与太阳能电池连接。并且,以与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位置一致的方式弯折内部连接布线。内部连接布线使用由PET等绝缘树脂将宽6mm、厚0. 3mm的镀焊锡的铜线包覆的导线。接下来,在受光面玻璃(11)的形成有太阳能电池侧的面上,将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和背板玻璃(1 依次积层(积层工序)。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1板状部件的受光面玻璃、以及太阳能电池预先一体化形成。因此,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被省略。即,成为形成有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玻璃(11)/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背板玻璃(1 的积层体。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使用片状的EVA。该片状的EVA预先形成有切槽。并且,通过片状的EVA的切槽与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将内部连接布线向背板玻璃的外侧导出而作为引出布线。接下来,使从各引出布线导出孔(iao向背板玻璃(12)的外侧面导出的引出布线以沿背板玻璃的表面的方式弯曲。接下来,使用由棉基材构成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堵塞导出引出布线的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因为棉基材具有通气性,所以防止气泡被内包的情况,使成形性以及可靠性提高。并且,将由聚四氟乙烯等的氟类树脂件构成的板状的粘接防止部件配置于弯曲的引出布线与背板玻璃之间。因此,防止引出布线与背板玻璃被粘接的情况。之后,对形成有太阳能电池的受光面玻璃、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片状的EVA)、以及背板玻璃的积层体实施加热加压处理(叠层工序)。因此,使EVA熔融并在受光面玻璃与背板玻璃之间流动。并且,熔融的EVA通过之后的交联反应而硬化,将太阳能电池封装于受光面玻璃与背板玻璃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太阳能电池积层封装工序/压接工序)。接下来,将使用过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和粘接防止部件从背板玻璃的外侧面取下。接下来,以包覆背板玻璃(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的方式将2个端子盒OO)分别配置。端子盒由PPO(聚苯醚)树脂构成,在底面上具有40mmX30mm的开口部。将从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导出的引出布线从端子盒的开口部引入端子盒的内部。接下来,将端子盒OO)的底面粘接于背板玻璃(12)。引入端子盒内部的引出布线与从连接电缆延长的电缆端子连接。另外,在电缆端子间连接有二极管。最后,向端子盒OO)的内部填充有机硅树脂来封装。由此,能够得到图4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A。太阳能电池组件IA成为周缘部被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成为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施例1-2结晶硅系太阳能电池的情况)下面,参照图5对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第2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图5中,表示太阳能电池为结晶硅系的太阳能电池的例子。在此,相当于第1板状部件受光面玻璃以及相当于第2板状部件背板玻璃,使用如下大小。·受光面玻璃(第1板状部件)IOOOmmX 1800mm,厚度8mm·背板玻璃(第2板状部件)IOOOmmX 1800mm,厚度IOmm首先,在太阳能电池组件IB的制造中形成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形成工序)。 太阳能电池(13),由多晶硅构成,使用10张一边为156mm的近似正方形的太阳能电池单元 (13c),串联连接形成近似U字形而形成太阳能电池串(string)。在例示的方式中形成5个该太阳能电池串。接下来,在背板玻璃(1 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iao (导出孔形成工序)。引出布线导出孔,在背板玻璃上,通过在12处穿设直径IOmm的圆形的贯通孔而形成。接下来,将太阳能电池串彼此连接从而形成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即,使用宽6mm、厚0. 3mm的镀焊锡铜线,从全部的太阳能电池串的两端分别与各引出布线连接,将太阳能电池串彼此连接。并且,以与背板玻璃(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位置一致的方式预先弯折引出布线。接下来,在受光面玻璃(11)之上,将片状的EVA(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ca)、片状的EVA(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以及背板玻璃(12)依次积层,准备积层体(积层工序)。在片状的EVA上预先形成有切槽。并且,通过片状的EVA的切槽与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将内部连接布线向背板玻璃的外侧导出,作为引出布线。接下来,使从引出布线导出孔(iao向背板玻璃(12)的外侧面导出的引出布线以沿背板玻璃的表面的方式弯曲。接下来,使用由棉基材构成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将导出引出布线的背板玻璃的引出布线导出孔堵塞。因为棉基材具有通气性,所以防止气泡被内包的情况,提高成形性以及可靠性。并且,将由聚四氟乙烯等氟类树脂材构成的板状的粘接防止部件配置于弯曲的引出布线与背板玻璃之间。由此,防止引出布线与背板玻璃被粘接的情况。接下来,对由受光面玻璃、片状的EVA、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片状的EVA、以及背板玻璃构成的上述积层体在真空环境下实施加热加压处理(叠层工序)。由此,使EVA熔融而在受光面玻璃(11)与背板玻璃(12)之间流动。并且,熔融了的EVA通过之后的交联反应而硬化,将太阳能电池封装于受光面玻璃与背板玻璃之间,形成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太阳能电池积层封装工序/压接工序)。接下来,将使用过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和粘接防止部件从背板玻璃的外侧面取下。接下来,以包覆背板玻璃(1 的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方式配置端子盒 (20)以及二极管盒01)。端子盒以及二极管盒由PPO(聚苯醚)树脂构成,底面分别具有 16mmX2mm的开口部。并且,将从背板玻璃(12)的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导出的引出布线从端子盒OO)以及二极管盒的各开口部引入各自的盒内部。接下来,将这些端子盒OO)以及二极管盒的底面粘接到背板玻璃(1 上来安装它们。并且,将引入端子盒内部的引出布线与从连接电缆延长的电缆端子连接。此外, 将引入二极管盒的内部的引出布线与二极管连接。
最后,向端子盒以及二极管盒内部填充有机硅树脂来封装。因此,得到太阳能电池组件1B。太阳能电池组件IB成为周缘部被造型为板状的状态,从而能够成为适应在设置时要求端部的造型状态的施工方法的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实施方式2>基于图6A至图6E,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应用的端子盒、以及配置于端子盒内部的引出布线、弯曲部、布线端子的配置方式等进行说明。另外,因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基本构成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相同,所以适当引用在上述中使用的参考符号来避免重复说明,主要对与上述不同的事项进行说明。图6A是概念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端子盒的配置例(实施例2-1)的局部剖面图。此外,图6B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 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端子盒的配置例(实施例2- 的局部剖面图。以包覆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方式配置图6A以及图6B所示方式涉及的端子盒 20 (实施例2-1,实施例2-2)。并且,端子盒20将引出布线17 (布线端子17t)、以及从连接电缆M延长的电缆端子24t收容于筐体20c的内部,确保电绝缘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端子盒20的底面20b粘接于第2板状部件12。另外,底面20b的开口部20w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 相互对位。将从内部连接布线16延长的引出布线17在从引出布线导出孔1 导出的部分弯曲。弯曲的部分,为例如弯曲部17b、弯曲部17c。其中,例如弯曲部17b是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上部并形成于同内侧面20rs间隔Dw的部分。因此,能够简单地进行连接电缆M 的电缆端子24t与布线端子17t (引出布线17)的连接。通常,将布线端子17t与电缆端子 24t焊接。并且,对于端子盒20,将与连接电缆M连接的电缆端子24t设置于筐体20c的内侧。电缆端子24t经由安装于端子盒20的筐体20c的外部的防水连接器25连接于连接电缆24。在端子盒20 (筐体20c)的内侧布线端子17t与电缆端子24t连接,通过将电缆端子24t与连接电缆M经由配置于筐体20c外部的防水连接器25连接,能够提高维护性。另外,也可以替代防水连接器25而采用通常的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中,端子盒20 (实施例2-1、实施例2-2)具有设置有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 对应的开口部20w的底面20b。底面20b与第2板状部件 12粘接。因此,能够将引出布线导出孔1 与外部隔绝,所以能够防止水分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1 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侵入,从而能够提高可靠性。并且,因为将端子盒20的底面20b与第2板状部件12(第2板状部件12的外侧的表面12s)粘接,所以能够防止由于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1 引起的第2板状部件12的物理强度的低下并能够提高物理强度。端子盒20的筐体20c能够由例如铝等的轻金属、机械强度大的合成树脂等形成。另外,通过在端子盒20上预先设置能够从外部开闭的盖(图示省略),在将端子盒20粘接于第2板状部件12之后,能够容易地将引出布线17 (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电缆端子Mt)连接。(实施例2-1)
在图6A所示的实施例2-1涉及的端子盒20中,开口部20w具有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 对位的突起部20p。因此,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端子盒20相对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对位,能够成为生产率高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另外,由于突起部20p只要适用于定位就可以,所以可以为例如销状。并且,因为端子盒20相对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对位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所以能够将在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在连接电缆M的连接位置的电缆端子24t精度高且容易地嵌合。在图6A中,内部连接布线16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弯曲,沿引出布线导出孔 12h的开口形状(开口端面形状)作为引出布线17被导出。并且,端子盒20的第2板状部件12侧的内侧面20rs与引出布线17的间隔Dw为突起部20p的突出量以上。因此,将端子盒20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 定位时的机械压力, 或者是在连接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时的机械压力难以施加给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的引出布线17。并且,引出布线17在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的外部具有弯曲部17b,因为以与端子盒20等周围部件分离而不接触的方式配置,所以在配置端子盒20 时,引出布线17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Mt以带弹性的状态连接。艮口, 难以对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的引出布线17施加机械压力。在沿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开口形状(开口端面形状)将引出布线17导出的情况下,从被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填埋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导出的引出布线17在相对于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界面难以产生缝隙。因此,即使在假设从端子盒20的外部侵入的水分到达开口部20w的附近的时候也能够抑制水分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的侵入。并且,引出布线17在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的外部具有弯曲部17b,并且与端子盒20等的周围的部件不接触。因此,能够成为难以将由引出布线17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 24t的连接导致的发热传导至第2板状部件12侧的构成,从而能够缓解引出布线导出孔 12h附近的热压力。特别是能够在适用于含有二极管等发热的元件的二极管盒21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热压力。并且,因为在端子盒20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配合时的机械压力、或者是在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24t连接时的机械压力难以施加给引出布线导出孔1 附近的引出布线17,所以能够进行基于自动化的生产装置的制造,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可靠性。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连接之后,能够对端子盒20 内局部或全体地封入有机硅树脂等的封装树脂来进行封装,通过基于封装树脂的封装,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侵入。并且,在叠层工序以及封装工序中,优选使用保持弯曲部17b的保持部件。通过使用保持部件,能够防止由层压时的压接力引起的、引出布线17或弯曲部17b的没有预料的变形。或者,能够使用层压的压接力而形成沿保持部件的形状的弯曲部17b或者弯曲部 17c (布线端子17t)。
因此,因为能够形成相对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 相对地调整了位置/形状的弯曲部17b或者布线端子17t (弯曲部17c),所以能够抑制由引出布线17的偏差或组装偏差引起的弯曲部17b或者布线端子17t的位置偏离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出布线17与连接电缆M的连接。并且,保持部件可以是兼作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和粘接防止部件18f的构成。(实施例2_2)在图6B所示的实施例2-2涉及的端子盒20中,开口部20w为与引出布线17对应的狭缝状。因此,能够抑制经由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导出的引出布线17的周围的缝隙而将引出布线17与端子盒20高精度地定位,并且,因为能够抑制水分从外部向太阳能电池组件 1的内部浸入,所以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可靠性。因为端子盒20相对于引出布线17的对位能容易且高精度地进行,所以能够将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连接位置的电缆端子24t精度好且容易地嵌合。在图6B中,内部连接布线16在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弯曲,并沿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开口形状(开口端面形状)作为引出布线17被导出。并且,端子盒20的第2板状部件12侧的内侧面20rs与引出布线17经由间隔Dw 配置。因此,将端子盒20定位至引出布线导出孔12h时的机械压力、或者将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连接时的机械压力难以施加到引出布线导出孔1 附近的引出布线17。并且,引出布线17在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的外部具有弯曲部17b,因为以与端子盒20等的周围的部件分离而不接触的方式配置,所以在配置端子盒20时,引出布线17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Mt以带弹性的状态连接。S卩,难以对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的引出布线17施加机械压力。在从被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填埋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 经由狭缝状的开口部20w 引出的引出布线17相对于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的界面不易产生缝隙。因此,即使在假定从端子盒20的外部侵入的水分到达开口部20w附近的时候也能够抑制水分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侵入。并且,引出布线17在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引出的外部具有弯曲部17b,并且与端子盒20等的周围的部件不接触。因此,能够成为难以将由引出布线17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 24t的连接导致的发热传导至第2板状部件12侧的构成,从而能够缓解引出布线导出孔 12h附近的热压力。特别是能够在适用于含有二极管等发热的元件的二极管盒21的情况下有效地缓解热压力。并且,因为在端子盒20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配合时的机械压力、或者在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的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24t连接时的机械压力难以施加给引出布线导出孔12h附近的引出布线17,所以能够进行基于自动化的生产装置的制造, 从而能够提高生产率以及可靠性。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但在布线端子17t与连接电缆M连接之后,能够对端子盒20内局部或全体地封入有机硅树脂等封装树脂来进行封装,通过基于封装树脂的封装,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向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内部侵入。并且,在叠层工序以及封装工序中,优选使用保持弯曲部17b的保持部件。通过使用保持部件,能够防止由层压时的压接力引起的引出布线17或弯曲部17b的没有预料的变形。或者,能够使用层压的压接力而形成沿保持部件的形状的弯曲部17b或者弯曲部 17c (布线端子17t)。由此,因为能够形成相对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 相对地调整了位置/形状的弯曲部17b或者布线端子17t (弯曲部17c),所以能够抑制由引出布线17的偏差或组装偏差引起的弯曲部17b或者布线端子17t的位置偏离并能够容易地进行引出布线17与连接电缆M的连接。并且,保持部件可以是兼作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和粘接防止部件18f的构成。另外,在实施例2-1以及实施例2-2中,引出布线17为具有弯曲部17b的方式,但在将连接电缆M的电缆端子24t配置于引出布线导出孔1 或者开口部20w正上方的情况下,引出布线17没有具备弯曲部17b的必要。进一步,根据图6C至图6E,对引出布线、弯曲部以及布线端子的配置状态进行说明。(实施例2_3)图6C是概念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端子盒配置了的引出布线的状态(实施例2-3)的局部剖面图。实施例2-3涉及的引出布线17为形成有沿基础部件20d弯曲的弯曲部17b的状态。以堵住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的方式而配置的基础部件20d能够在例如叠层工序预先固定。并且,能够使用在叠层工序中的积层方向的压接力沿基础部件20d 形成弯曲部17b。即,基础部件20d能够作为在实施例2-1、实施例2-2中所说明的保持部件起作用。 另外,基础部件20d也可以替换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或者粘接防止部件18f来应用。(实施例2_4)图6D是概念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配置的引出布线的状态(实施例2-4)的局部剖面图。在叠层工序之后除去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或者粘接防止部件18f,之后,也可以将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立起,使布线端子17t向斜方向抬起。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以从弯曲部17b不向内部连接布线16侧施加机械压力的方式固定弯曲部17b并使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立起。(实施例2-5)图6E是概念性地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端子盒配置的引出布线的状态(实施例2-5)的局部剖面图。在叠层工序中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通过流出树脂成形部件18s (或者粘接防止部件18f)形成凸状封装树脂部14b,在与引出布线17紧密接触的情况下,优选以凸状封装树脂部14b与引出布线17的紧密接触部分不剥离的方式在布线导出孔12h的外侧将引出布线17的前端部立起并使布线端子17t向斜方向抬起。
在这种情况下,弯曲部17b周边由于带有基于凸状封装树脂部14b的弹性而立体地被保持,所以机械压力难以传递至引出布线导出孔1 附近的引出布线17。〈实施方式3>根据图7,对本实施方式3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说明。因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原样地应用的,所以援用了符号并主要针对不同的事项进行说明。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垫片材的周边剖面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是使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说明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能够应用于建筑材料用的装置。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的目的在于,使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涉及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与垫片方式的施工方法对应。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是将作为建材用途的固定用密封件的垫片件31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周缘端部接合。垫片件31由例如氯丁橡胶形成。构成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周缘端部与配置于垫片件31的凹部的定位块(setting block) 32抵接而被定位,通过作为密封件的支持件33与垫片件31紧密接触。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具备有配置于非受光面(第2板状部件1 的端子盒20且周缘端部为平板状的(S卩,将周缘端部造型为平板状)太阳能电池组件1、以及与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端部结合的垫片件31。如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2中所示,连接电缆M与从形成于第2板状部件12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导出的引出布线17连接,引出布线17以及连接电缆M的连接部被端子盒20 (参照图6A、图6B)包覆。并且,端子盒20具有形成有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 对应的开口部20w的底面20b。并且,底面20b与第2板状部件12粘接。如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中所述,太阳能电池组件1的周缘端部被造型而成为平板状。即,太阳能电池组件1因为在周缘端部没有成为将太阳能电池组件1向垫片件 31安装时的障碍的部件(端子盒20、二极管盒21),所以能够容易且准确地与垫片件31结合,从而能够构成具有建材用途的垫片件31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30由于具有垫片件31,所以能够对应利用垫片方式的施工方法。另外,本发明不脱离其精神或其主要特征,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形式实施。因此,上述的实施形式只不过是在所有的方面中举例表示,不是限定性的解释。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不为说明书正文约束。并且,属于与权利要求书等同范围内的变形或变更全部都是本发明范围内的技术方案。该申请要求基于2009年4月20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102276的优先权。通过提到该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全部内容。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本发明能够适合应用于采光型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符号说明
21
1…太阳能电池组件;11…第1板状部件;12···第2板状部件;1 …引出布线导出孔;12hc…倒角部;13···太阳能电池;13c…太阳能电池单元;13ca···太阳能电池单元阵列;13t…端子电极;14…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f…第1积层压接树脂膜;Hs…第2积层压接树脂膜;16…内部连接布线;17…引出布线;17b…弯曲部;17c…弯曲部;17m…绝缘包覆件;17t…布线端子;18f…粘接防止部件;18s…流出树脂成形部件;20…端子盒;20b…底面;20c…筐体;20p…突起部;20w…开口部;21…二极管盒;对…连接电缆;24t…电缆端子;25…防水连接器;30…垫片方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 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 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板状部件具有供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的引出布线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 并且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延长地形成于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板状部件以及上述第2板状部件由玻璃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具有在边缘部形成的倒角部或者锪孔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倒角部或上述锪孔部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两面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形成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的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相对于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表面为齐平的状态或者突出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端子盒, 该端子盒具有底面,且在该底面上形成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应的开口部,上述底面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粘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部具有与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对位的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部为与上述引出布线对应的狭缝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出布线在从引出布线导出孔导出的部分弯曲。
10.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 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太阳能电池、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 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以及将上述太阳能电池封装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部,上述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将引出布线与上述太阳能电池连接,并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形成引出布线导出孔的导出孔形成工序;将上述引出布线通过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向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导出的导出工序;以及在上述第1板状部件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之间形成上述透光性封装树脂部,封装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封装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出工序之后,在上述第2板状部件上,以堵住导出了引出布线的上述引出布线导出孔的方式配置具有通气性以及耐热性的流出树脂成形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封装工序之后,将上述流出树脂成形部件从第2板状部件除去。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上述导出工序之后,将被导出的引出布线以沿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配置的方式弯曲的工序;和在上述引出布线与上述第2板状部件的外侧面之间,配置防止弯曲的引出布线与第2 板状部件粘接的粘接防止部件的工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封装工序之后,将上述粘接防止部件从第2板状部件除去。
全文摘要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具有具有透光性并构成受光面的第1板状部件(11)、具有透光性的第2板状部件(12)、太阳能电池(13)、以及将太阳能电池(13)封装于第1板状部件(11)与第2板状部件(12)之间的透光性封装树脂(14)。第2板状部件(12)具有供与太阳能电池(13)连接的引出布线(17)导出的引出布线导出孔(12h),并透光性封装树脂部(14)延长地形成于引出布线(17)与引出布线导出孔(12h)之间。
文档编号H01L31/042GK102405532SQ201080017270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
发明者小林正和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