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23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金属壳体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接地技术的引入最初是为了防止电力或电子等设备遭雷击而采取的保护措施,目的是把雷电产生的雷击电流通过避雷针引入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建筑物的作用。同时,接地也是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当某种原因引起的不明接触(如电线绝缘不良,线路老化等)和设备外壳碰触时,设备外壳就会有危险电压产生,由此生成的故障电流就会流经接地线到大地,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随着电子通信和其它数字领域的发展,在接地系统中只考虑防雷和安全已往往不能满足要求了。比如在通信系统中,大量设备之间信号的互连要求各设备都要有一个基准“地”作为信号的参考地。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复杂化,信号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在接地设计中,信号之间的互扰等电磁兼容问题必须给予特别关注,否则,接地不当就会严重影响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现有技术中,主机箱与电连接器之间无接地功能,信号在传输中将受到外界或主机箱内部的信号影响,从而产生信号干扰,影响信号传输品质。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信号传输品质的电连接器。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相对两侧壁,顶壁、底壁与两侧壁相连围设形成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舌板位于插接孔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而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片、自该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一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位于电连接器外部的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一接触片,第一竖直片连接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接触片之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片、自该第二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二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所述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二接触片,第二竖直片连接在第二连接片与第二接触片之间,第一、第二竖直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第一、第二弯折片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一、第二连接片也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唇缘,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唇缘,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唇缘左右间隔开而靠近一侧壁,第二弯折片与第二唇缘左右间隔开而靠近另一侧壁,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唇缘左右对齐,第二弯折片与第二唇缘左右对齐。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片为水平或向上倾斜设置。[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位于第一唇缘两侧的一对所述第一弯折片,自每一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有所述第一连接片,自每一第一连接片向内侧延伸有所述第一竖直片,两第一竖直片末端具有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位于第二唇缘两侧的一对所述第二弯折片,自每一第二弯折片向后延伸有所述第二连接片,自每一第二连接片向内侧延伸有所述第二竖直片,两第二竖直片末端具有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片。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组合符合USB 3.0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USB 2.0协议,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所述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所述舌板,舌板具有前端面、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凹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一排凹陷及一排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收容于凹陷内,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自收容槽凸伸入插接孔,所述凹陷与收容槽相隔开而位于收容槽的前方,凹陷向前贯穿至舌板的前端面。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下侧凹设有向后贯穿的一第一容纳槽,舌板下表面还凹设有一第二容纳槽,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容纳槽位于第一容纳槽与收容槽之间而连通第一容纳槽与收容槽,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的主体及自主体向前凸伸并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的凸板,舌板的下表面与凸板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凸伸于凸板的前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及位于该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子组包括一电源端子、一第二接地端子及位于电源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第一端子组的焊接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而排成一排,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而排成另一排,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向前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块,定位块包括遮盖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定位板及自定位板向后凸伸的一凸台,定位板开设有前后贯穿的上下两排通孔,凸台的顶面及底面分别凹设有与通孔前后贯通的若干槽道,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焊接部向后穿过通孔而收容于槽道内并暴露于电连接器外部以与导线或电路板焊接在一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板设有前后贯穿的一缺口,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自固定部向后延伸并左右间隔开的三个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抵接部,抵接部穿过缺口而抵压在第一接地端子的位于中间的一焊接部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金属壳体的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片、自该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一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位于电连接器外部的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一接触片,第一竖直片连接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接触片之间,使得金属外壳保持与面板接地导通以起到消除面板上的杂讯,消除主机箱内部的信号影响、干扰,改善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品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侧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一种USB3.0插座连接器,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
2、固定在绝缘本体I上的绝缘定位块3及包覆绝缘本体I的金属壳体4。绝缘本体I包括分开设置后沿上下方向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第三本体11、
12、13。第一本体11包括基部111及自基部111向前凸伸的舌板112,舌板112包括前端面1120、上表面1121及与上表面1121相对的下表面1122。舌板112下表面1122凹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一排凹陷1123及一排收容槽1124,凹陷1123与收容槽1124相隔开而位于收容槽1124的前方,凹陷1123向前贯穿至舌板112的前端面1120。基部111下侧凹设有向后贯穿的一第一容纳槽1111及位于第一容纳槽1111内并左右间隔的一对凸块1112,舌板112下表面1122凹设有一第二容纳槽1125,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容纳槽1125位于第一容纳槽1111与收容槽1124之间而连通第一容纳槽1111与收容槽1124。第二本体12包括主体121及自主体121顶部向前凸伸的凸板122,主体121的底面设有一固定槽123及自固定槽123左右两端进一步凹陷形成的深槽(未图示),用以固定第三本体13,主体121的顶面设有与第一本体11凸块1112相固定的一对凹槽125,主体121具有向后凸伸并左右间隔的一对固定块126,用以固定定位块4。主体121向上固定于第一本体11的第一容纳槽Illl内,而凸板122固定于第一本体11的第二容纳槽1125内,凸板122的底面与舌板112的下表面1122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三本体13包括一支撑板131及自支撑板131向上凸伸的一固定板133,固定板133的两侧具有向上凸伸的一对延伸部134,支撑板131向前及向后延伸均超过固定板133,固定板133向上固定于第二本体12的固定槽123内,延伸部134固定第二本体12的深槽内,支撑板131与舌板112上下相对设置。定位块3包括遮盖于绝缘本体I后端的定位板31及自定位板31中部向后凸伸的一凸台32,定位板31底面凹设有前后贯穿的一缺口 311,定位板31开设有前后贯穿的上下两排通孔312,凸台32的顶面及底面分别凹设有与通孔312前后贯通的槽道322,定位板31前端还凹设有与第二本体12固定块126固定的定位槽322。导电端子2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本体11内的第一端子组21及镶埋成型于第二本体12内的第二端子组22,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组合符合USB 3.0协议,第二端子组22符合USB 2.0协议。第一端子组21包括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11及位于该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211之间的一第一接地端子212,第二端子组22包括一第二接地端子222、一电源端子223及位于该第二接地端子222与电源端子223之间的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221。每一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部23、自固定部23向前延伸的接触部24及自固定部23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焊接部25。第一端子组21的固定部23与接触部24镶埋成型在第一本体11的基部111与舌板112上,第二端子组21的固定部23镶埋成型在第二本体11上,使得接触部24向前凸伸于凸板123的前端。第一端子组21的接触部24为平板状而收容于第一本体11的凹陷1123,第二端子组22的接触部24为弹性的弧形结构而部分收容于第一本体11的收容槽1124内。第一端子组21具有自固定部23向后延伸的三个焊接部25,该三个焊接部25左右相邻而相间隔开,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焊接部25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I并且沿左右方向排布为一排,第一端子组21的焊接部25位于一水平面,第二端子组22的焊接部25位于另一水平面内,同时,第一、第二端子组21、22的焊接部25分别向后穿过定位块3的通孔312而部分收容于槽道322内,所有焊接部25暴露于电连接器100外部,以与导线(未图示)焊接在一起,达成电连接器100与电路板(未图示)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路板直接与导电端子2焊接部25焊接在一起。金属壳体4包括顶壁41、底壁42及相对两侧壁43,顶壁41、底壁42及两侧壁43围设形成一插接孔45,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第三本体13的支撑板131向上支撑于底壁42以限制底壁42变形,舌板122位于插接孔45内,导电端子2的接触部24暴露于插接孔45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顶壁41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唇缘411,底壁42前端具有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二唇缘421,第一、第二唇缘411、421用以对接连接器插入插接孔45。自顶壁41前端向上弯折延伸的一第一弯折片412、自该第一弯折片412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一连接片413、左右延伸的一第一竖直片414及设于第一竖直片414末端的一弧形第一接触片415,第一弯折片412与第一唇缘411左右对齐,第一竖直片414位于第一唇缘411的后方,第一竖直片414连接在第一弯折片412与第一接触片415之间,第一连接片413与第一竖直片414相垂直。自底壁42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一第二弯折片422、自该第二弯折片422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二连接片423、左右延伸的一第二竖直片424及设于第二竖直片424末端的一弧形第二接触片425,第二竖直片424位于第二唇缘421的后方,第二竖直片424连接在第二弯折片422与第二接触片425之间,第二连接片423与第二竖直片424相垂直,第二弯折片422与第一唇缘411左右对齐,第一弯折片412与第一唇缘411左右间隔开并靠近其中一侧壁43,第二弯折片422与第二唇缘421左右间隔开并靠近另一侧壁43,第一、第二弯折片412、422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一、第二连接片413、423也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一、第二竖直片414、424位于同一竖直面。第一、第二接触片415、425用以与位于电连接器100外部的面板(未图示)保持抵触,实现金属外壳4保持与面板接地导通以起到消除面板杂讯的效果。另外,顶壁41后端具有向后及向上延伸的一抵接部418,抵接部418穿过定位块3的缺口 311而向下抵压在第一接地端子212的位于中间的一焊接部25上,使得第一接地端子212、金属壳体4及面板三者之间形成接地回路,可有效的达到防电磁干扰功能,进一步改善电连接器100的信号传输品质。请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200,该电连接器200的金属壳体5在顶壁51的第一唇缘511两侧设有一对第一弯折片512,自第一弯折片512向后及向上倾斜延伸有一第一连接片513、自该对第一连接片513相靠近延伸有一对第一竖直片514,该对第一竖直片514末端设有相靠近的两第一接触片515。金属壳体5的底壁52上设有与第一弯折片522、第一连接片513、第一竖直片514及第一接触片515上下相对齐的一对第二弯折片522、第二连接片523、第二竖直片524及第一接触片525。第一、第二接触片515、525向前凸伸,用以与位于电连接器200外部的面板(未图示)保持抵触,实现金属外壳5保持与面板接地导通以起到消除面板杂讯的效果,所以该电连接器200同样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相对两侧壁,顶壁、底壁与两侧壁相连围设形成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舌板位于插接孔内,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而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片、自该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一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位于电连接器外部的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一接触片,第一竖直片连接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接触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弯折片、自该第二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二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所述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二接触片,第二竖直片连接在第二连接片与第二接触片之间,第一、第二竖直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第一、第二弯折片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第一、第二连接片也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唇缘,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二唇缘,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唇缘左右间隔开而靠近一侧壁,第二弯折片与第二唇缘左右间隔开而靠近另一侧壁,第一弯折片与第一唇缘左右对齐,第二弯折片与第二唇缘左右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连接片为水平或向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位于第一唇缘两侧的一对所述第一弯折片,自每一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有所述第一连接片,自每一第一连接片向内侧延伸有所述第一竖直片,两第一竖直片末端具有相邻的所述第一接触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设有位于第二唇缘两侧的一对所述第二弯折片,自每一第二弯折片向后延伸有所述第二连接片,自每一第二连接片向内侧延伸有所述第二竖直片,两第二竖直片末端具有相邻的所述第二接触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其中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相互固定在一起的第一、第二本体,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镶埋成型于第一本体上的第一端子组及第二本体上的第二端子组,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组合符合USB 3.0协议,第二端子组符合USB 2.0协议,所述第一本体包括所述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所述舌板,舌板具有前端面、上表面及与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凹设有沿左右方向排布的一排凹陷及一排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收容于凹陷内,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自收容槽凸伸入插接孔,所述凹陷与收容槽相隔开而位于收容槽的前方,凹陷向前贯穿至舌板的前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下侧凹设有向后贯穿的一第一容纳槽,舌板下表面还凹设有一第二容纳槽,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容纳槽位于第一容纳槽与收容槽之间而连通第一容纳槽与收容槽,所述第二本体具有固定于第一容纳槽内的主体及自主体向前凸伸并固定于第二容纳槽内的凸板,舌板的下表面与凸板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凸伸于凸板的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两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及位于该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第一接地端子,第二端子组包括一电源端子、一第二接地端子及位于电源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一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每一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向前延伸的所述接触部及自固定部向后延伸的焊接部,第一端子组的焊接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而排成一排,第二端子的焊接部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而排成另一排,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向前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块,定位块包括遮盖于绝缘本体后端的定位板及自定位板向后凸伸的一凸台,定位板开设有前后贯穿的上下两排通孔,凸台的顶面及底面分别凹设有与通孔前后贯通的若干槽道,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焊接部向后穿过通孔而收容于槽道内并暴露于电连接器外部以与导线或电路板焊接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设有前后贯穿的一缺口,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具有自固定部向后延伸并左右间隔开的三个焊接部,所述金属壳体具有抵接部,抵接部穿过缺口而抵压在第一接地端子的位于中间的一焊接部上。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底壁及相对两侧壁,顶壁、底壁与两侧壁相连围设形成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接孔,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排布于舌板上而暴露于插接孔的接触部,所述顶壁前端具有向上弯折延伸的第一弯折片、自第一弯折片向后延伸的第一连接片、左右延伸的第一竖直片及向前凸伸以与位于电连接器外部的面板保持抵触的第一接触片,第一竖直片连接在第一连接片与第一接触片之间,消除面板上的杂讯及主机箱内部的信号影响、干扰,改善电连接器的信号传输品质。
文档编号H01R13/516GK203071332SQ2012204785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李华兵 申请人:深圳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