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使用利用该粘结剂制造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662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使用利用该粘结剂制造的电极的锂二次电池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对集电体的密合性高而压制加工时不会产生剥离、具有高的柔软性、粘合性和耐电解液性优异的粘结剂,和使用利用该粘结剂制造的电极的充放电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所使用的电极用粘结剂含有水分散体形式的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或者含有不饱和聚合性单体聚合物通过上述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乳化而成的水性树脂组合物,该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由(A)多异氰酸酯、(B)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C)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D)增链剂形成。
【专利说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使用利用该粘结剂制造的电 极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使用利用该粘结剂制造的电极的锂二次 电池。

【背景技术】
[0002] 最近,便携式电话、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等便携 用电子设备得到广泛普及,随着进一步要求这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对驱动电源即 电池的小型化、轻量化、薄型化以及高容量化的要求提高,对该课题的研究得到活跃进展。 锂二次电池具有高电压及良好的能量密度,被广泛用作便携用电子设备的电源。然而,随着 小型化、轻量化的显示器产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小型化、轻量化的电池,由此要求与现有 的锂二次电池相比更高的驱动电压、更长的寿命、以及高能量密度等得到提高的电池特性。 另外,最近车载用、产业用等中型或大型的锂二次电池的开发得到进展,对高容量、高输出 化提高的开发寄予期待。因此,为了满足这种要求,继续进行提高锂电池的各种构成要素的 性能的努力。
[0003] 电池的特性受到所使用的电极、电解质及其它电池材料的很大影响,特别是电极 的情况下,由电极活性物质、集电体及对它们之间赋予粘接力的粘结剂决定特性。例如,所 使用的活性物质的量及种类决定可以与活性物质结合的锂离子的量,因此活性物质的量越 多、并且使用固有容量越大的活性物质,则可以得到越高容量的电池。另外,粘结剂在上述 活性物质之间、以及活性物质与集电体之间具有优异的粘接力的情况下,在电极内顺利地 进行电子及锂离子的迁移,电极的内部电阻减小,因此高效率的充放电成为可能。而且,高 容量电池的情况下,作为负极活性物质,必需碳及石墨、碳及硅这种复合系电极,在充放电 时产生大的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及收缩,因此上述粘结剂必须为不仅具有优异的粘接力, 而且具有优异的弹性,即使电极体积重复相当大的膨胀及收缩,也能维持原本的粘接力及 复原力的粘结剂。
[0004] 从上述观点考虑,作为用于得到电极的粘结剂,使用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有聚四氟 乙烯、聚偏二氟乙烯等氟树脂的粘结剂。然而,氟树脂与构成集电体的金属的密合性并非充 分高、而且柔软性并非充分高,因此尤其是制造卷绕型电池的情况下,存在所得到的电极层 产生裂纹、或者产生所得到的电极层与集电体的剥离的问题。为了维持充分的粘接力,必须 增大用量,因此小型化有限,另外为了与有机溶剂混合使用,存在制造复杂的缺点。
[0005] 另一方面,作为可以形成与构成集电体的金属的密合性高、而且柔软性高的电极 层的粘结剂,已知包含丁苯橡胶(SBR)胶乳的粘结剂(专利文献1、2、3)。这种粘结剂虽然 弹性特性优异,但是粘接力弱、反复充放电时不能维持电极的结构、电池的寿命还不能说是 充分的。而且,近年来,从电池高容量化的要求考虑,作为构成电极层的材料,降低粘结剂成 分的含量的同时、在电极的制造工序中进行对电极层的压制加工,但是在粘结剂成分的含 量低的电极层中,压制加工时电极层容易从集电体剥离。因此,不仅因电极物质而产生压制 加工机的污染,而且在电极层的一部分剥离的状态下电极组装到电极时电池性能的可靠性 降低的问题被指摘。这种问题在粘结剂成分使用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且粘合性高的聚合物时 变得显著,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例如室温以上的胶乳来抑制。然 而,使用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的粘结剂时,所得到的电极层的柔软性低而容易产生 裂纹,因此产生电池的容量保持率降低、得不到充分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问题。
[0006] 现有技术文献
[0007] 专利文献
[0008]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5-21068号公报
[0009]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7948号公报
[0010]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1-2103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1] 发明要解决的问是页
[0012]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对集电体的密合性高而压制 加工时不会产生剥离、具有高的柔软性、粘合性和耐电解液性优异的粘结剂,和使用利用该 粘结剂制造的电极的充放电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
[0013]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4]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含有含亲水性基团的聚 氨酯,该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由(A)多异氰酸酯、(B)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 (C)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⑶增链剂形成。
[0015] 本发明的电极用粘结剂中,上述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例如以水分散体形式含 有。这种情况下,⑶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优选含有选自由聚碳酸酯多元醇、具 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以及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上 述含亲水基团的聚氨酯另外优选该聚氨酯的每1000原子量具有〇. 01以上且〇. 50以下的 交联密度。
[0016] 本发明的电极用粘结剂或者还可以含有不饱和聚合性单体聚合物通过上述含亲 水性基团的聚氨酯乳化而成的水性树脂组合物。
[0017] 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使用利用上述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的电极 来构成。
[0018] 发明的效果
[0019] 关于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对集电体的密合性高、压制加工时不 会产生剥离、具有高的柔软性、粘合性和耐电解液性优异。通过使用利用该粘结剂的电极, 可以得到充放电特性优异的锂二次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含有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该 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由(A)多异氰酸酯、(B)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C)具有 1个以上的活泼氢基和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D)增链剂形成。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 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1] 关于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在一实施方式中,含有上述含亲水性 基团的聚氨酯的水分散体,并且含有B成分含有聚碳酸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 醇、和/或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的聚氨酯水分散体。
[0022] 本发明中使用的A成分即多异氰酸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 使用的多异氰酸酯。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脂环族多异氰酸酯、芳香族 多异氰酸酯、芳香脂肪族多异氰酸酯。作为脂肪族多异氰酸酯,可列举出四亚甲基二异氰 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 2, 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2, 4, 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2-甲基戊烷-1,5-二异氰酸酯、 3_甲基戊烷-1,5-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脂环族多异氰酸酯,可列举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 酯、氢化亚二甲苯二异氰酸酯、4, 4'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甲基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3-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等。作为芳香族多异氰酸酯, 可列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2, 2'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4, 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4, 4' -二苄基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 亚二甲苯二异氰酸酯、1,3-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等。作为芳香脂肪 族多异氰酸酯,可列举出二烷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烷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α,α,α,α-四甲基亚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另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有机多异氰酸酯的二 聚体、三聚体、缩二脲化异氰酸酯等改性体。需要说明的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 两种以上。这些多异氰酸酯中,从粘合性和耐电解液性的方面考虑,优选为脂环族系和/或 芳香族系异氰酸酯,具体而言,优选为4, 4' -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 酯、1,3_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烷。关于Α成分的含量,优选异氰酸酯基与Β成分及C成 分的活泼氢基的总计的当量比处于1:0.85?1:1. 1的范围内。
[0023]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B成分即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优选使用聚碳酸 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和/或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
[0024] 作为上述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聚 碳酸酯多元醇。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1,6-己二醇的碳酸酯多元醇、1,4-丁二醇及1,6-己 二醇的碳酸酯多元醇、1,5-戊二醇及1,6-己二醇的碳酸酯、3-甲基-1,5-戊二醇及1,6-己 二醇的碳酸酯多元醇。市售的聚碳酸酯多元醇中,可列举出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的PCDL T-6001、T-6002、T-5651、T-5652、T-5650J、T-4671、T-4672,Kuraray Co.,Ltd 制的 Kuraray Polyol C-590、C-1050、C-1050R、C-1090、C-2050、C-2050R、C-2070、C-2070R、C-2090、 C-2090R、C-3090、C-3090R、C-4090、C-4090R、C-5090、C-5090R、C-1065N、C-2065N、C-1015N、 C-2015N,宇部兴产株式会社制的 ETERNACOLL UH-50、UH-100、UH-200、UH-300、UM-90 (3/1)、 UM-90 (1/1)、UM-90 (1/3)、UC-100 等。
[0025] 上述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通常可以通过二元酸与二元醇进行缩合反应来得 至IJ。作为上述二元酸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 甲酸、1,4-萘二羧酸、2, 6-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元酸。作为上述二元醇没有特别限定,作为 具体例,可列举出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丙二醇、1,4- 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 3-甲基-1,5-戊二醇等脂肪族二元醇,以及环己烷二醇等脂环式二元醇,双酚A的亚烷基环 氧化物加成物等芳香族二元醇等。
[0026] 作为上述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的例子,可列举出双酚A的亚烷基环氧化物加 成物(环氧乙烷加成物、环氧丙烷加成物)等。
[0027] 作为上述B成分,在不损害本发明得到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将聚酯多元醇、聚醚 多元醇与上述成分组合使用。作为聚酯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由乙二醇、丙二醇、丙烷 二醇、丁二醇、戊二醇、3-甲基-1,5-戊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二甘醇、三甘醇、四乙二醇、 聚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三丙二醇、1,4_环己烷二甲醇、双酚A、双酚F、双酚S、氢化双酚 A、二溴双酚A、l,4-环己烷二甲醇、对苯二甲酸二羟基乙酯、对苯二酚二羟基乙基醚、三羟 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等多元醇、它们的亚烷基环氧化物衍生物、与多元羧酸、多元羧酸 酐、或者多元羧酸酯形成的酯化合物。作为聚醚多元醇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以甘油、己烷三 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三醇类,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三丁醇胺等烷醇胺类等 作为起始物质的聚醚多元醇。另外,作为四官能醇成分,可列举出以季戊四醇作为起始物质 的成分。以这些多元醇作为起始物质,在碱性催化剂的存在下,加聚亚烷基环氧化物,从而 能够合成聚醚多元醇。作为亚烷基环氧化物,可列举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四氢 呋喃等。
[0028] 上述聚碳酸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和/或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 优选数均分子量为300以上且3, 000以下。数均分子量不足300时,粘合性降低,数均分子 量超过3000时产生耐电解液性降低的倾向。
[0029] 作为上述B成分,为了在分子内不均匀存在氨基甲酸酯键,还可以添加乙二醇、 1,4- 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单链的低分子量二醇。
[0030] 另外,作为上述B成分,为了向分子内导入支链结构,还可以使用多元醇和/或多 元醇的亚烷基环氧化物衍生物。作为具体例,可列举出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等多 元醇、它们的亚烷基环氧化物衍生物、或者由这些多元醇及亚烷基环氧化物衍生物、与多元 羧酸、多元羧酸酐、或者多元羧酸酯形成的酯化合物。如上所述在聚氨酯中导入支链结构、 不均匀存在氨基甲酸酯键的情况下,能够得到使用含有该氨基甲酸酯水分散体的粘结剂的 电极的耐电解液性提高的效果,所以优选。
[0031] 另外,上述B成分的含量优选相对于上述聚氨酯水分散体中的聚氨酯为30质量% 以上且75质量%以下。含量不足30质量%的情况下产生粘合性降低的倾向,超过75质 量%的情况下产生耐电解液性降低的倾向。
[0032] 本发明中使用的C成分为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 物。作为亲水性基团,可列举出阴离子性亲水基团、阳离子性亲水基团、非离子性亲水基团, 作为具体例,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可列举出羧基及其盐、磺酸基及其盐,阳离子性亲水基团可 列举出叔铵盐、季铵盐,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可列举出包含亚乙基氧基的重复单元的基团、包 含亚乙基氧基的重复单元及其它亚烷基氧基的重复单元的基团等。
[0033] 作为含有活泼氢基和羧基各1个以上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2, 2-二羟甲基丙 酸、2, 2-二羟甲基丁酸、2, 2-二羟甲基戊酸、二羟基马来酸、2, 6-二羟基苯甲酸、3, 4-二氨 基苯甲酸等含羧酸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以及它们的盐,以及使用它们得到的聚酯多元 醇。另外,还可列举出丙氨酸、氨基丁酸、氨基己酸、甘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组氨酸等氨 基酸类,琥珀酸、己二酸、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偏苯三酸酐等羧酸类。
[0034] 作为具有活泼氢基和磺酸基(或其盐)各1个以上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2-羟 基乙磺酸、苯酚磺酸、磺基苯甲酸、磺基琥珀酸、5-磺基间苯二甲酸、对氨基苯磺酸、1,3-亚 苯基二胺-4, 6-二磺酸、2, 4-二氨基甲苯-5-磺酸等含磺酸化合物及它们的衍生物,以及将 它们共聚而得到的聚酯多元醇、聚酰胺多元醇、聚酰胺聚酯多元醇等。
[0035] 通过将这些羧基或磺酸基中和形成盐,可以使得最终得到的聚氨酯为水分散性。 作为这种情况下的中和剂,可列举出例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不挥发性碱,三甲胺、三乙 胺、二甲基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等叔胺类,氨等挥发性碱等。中和可以在氨基甲 酸酯化反应前、反应中或反应后的任一时间进行。
[0036] 作为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叔铵盐的化合物的例子,可列举出甲基氨基乙醇、 甲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通过将它们用甲酸、乙酸等有机羧酸,盐酸、硫酸等无机酸中和形 成盐,可以使聚氨酯为水分散性。中和可以在氨基甲酸酯化反应前、反应中或反应后的任一 时间进行。它们之中,从乳化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将甲基二乙醇胺用有机羧酸中和。
[0037] 对于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季铵盐的化合物,为通过氯化甲烷、溴化甲烷等卤 代烷,硫酸二甲酯等硫酸二烷基酯将前述甲基氨基乙醇、甲基二乙醇胺等烷醇胺季化而成 的化合物。它们之中,从乳化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用硫酸二甲酯将甲基二乙醇胺季化 而成的化合物。
[0038] 对具有活泼氢基和非离子性亲水基团各1个以上的化合物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 含有至少30质量%以上的亚乙基氧基的重复单元、数均分子量300?20000的化合物,可 列举出例如聚氧亚乙基二醇、聚氧亚乙基-聚氧亚乙基共聚物二醇、聚氧亚乙基-聚氧亚丁 基共聚物二醇、聚氧亚乙基-聚氧亚烷基共聚物二醇或其单烷基醚等含有非离子性基团的 化合物,或者将它们共聚得到的聚酯聚醚多元醇。
[0039] 这些C成分可以分别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上述化合物。
[0040] 对于上述C成分的含量,在含有阴离子性亲水基团的化合物的情况下,优选表示 该阴离子性亲水基团含量的酸值为5?50mgK0H/g,更优选为5?45mgK0H/g。酸值不足 5mgK0H/g的情况下,存在在水中的分散性变得困难的问题。另外,酸值超过50mgK0H/g的情 况下,存在耐电解液性降低的问题。酸值根据JISK0070-1992,由中和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固 体成分lg中含有的游离羧基所需要的Κ0Η的量(mg数)来求得。使用含有非离子性基团 的化合物的情况的用量,优选在上述聚氨酯水分散体中的聚氨酯中为1?30质量%,特别 优选为5?20质量%。其中,作为C成分,从与集电体的密合性方面考虑,优选为分子中含 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0041] 接着,作为D成分,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中通常使用的增链剂,没有特别限制,作 为具体例,可以使用二胺、多胺。作为二胺,可例示出乙二胺、三亚甲基二胺、哌嗪、异佛尔酮 二胺等,作为多胺,可例示出二亚乙基三胺、二亚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等。作为D成分, 为了向聚氨酯导入内部交联结构、提高耐电解液性而优选含有3官能以上的多胺。作为具 体的多胺,可例示出前述多胺。D成分的含量按与A成分的异氰酸酯基的当量比计,优选异 氰酸酯基:(D)增链剂处于1:0. 5?0. 9的范围内。
[0042] 本发明中的聚氨酯水分散体的聚氨酯的数均分子量优选导入支链结构、内部交联 结构而尽可能增大,优选为50000以上。这是由于,分子量增大而在溶剂中不溶时,能够得 到耐电解液性优异的涂膜。
[0043] 对本发明的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使得与(B)具有2个 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C)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 (D)增链剂中含有的具有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性的活泼氢基的总计相比,化学计量学上过 量的作为A成分的多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与活泼氢基的当量比优选为1:0. 85?1:1. 1) 形成溶剂,或者在不具有活泼氢基的有机溶剂中反应,合成异氰酸酯末端的氨基甲酸酯预 聚物后,根据需要进行C成分的阴离子性亲水基团、阳离子性亲水基团的中和或季铵化后, 在水中进行分散乳化。然后,加入当量少于所残留的异氰酸酯基的D成分的增链剂(异氰 酸酯基与增链剂的当量比优选为1: 〇. 5?1:0. 9),使乳化胶束中的异氰酸酯基与D成分的 增链剂进行界面聚合反应,生成脲键。由此,乳化胶束内的交联密度提高,形成三维交联结 构。通过如此形成三维交联结构,能够得到表现出优异耐电解液性的涂膜。然后,通过去除 根据需要使用的溶剂,可以得到聚氨酯水分散体。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上述D成分,也可以 不使用多胺等,而通过在水中分散乳化时存在于体系中的水分子进行增链。
[004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合成中,也可以使用对于异氰酸酯基而 言非活性并且能够溶解所生成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的溶剂。作为这些溶剂,可列举出二噁 烷、甲乙酮、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N-甲基-2-吡咯烷酮、甲苯、丙二醇单甲基醚乙酸酯 等。反应中使用的这些亲水性有机溶剂优选最终去除。
[0045]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从添加量、涂布性和粘合性方面考 虑,优选处于〇. 005?0. 5μηι的范围内。
[0046]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聚氨酯水分散体的聚氨酯,优选该聚氨酯的每1000原子量、 交联密度为〇. 01?〇. 50。在此所称的交联密度为通过基于以下的数学式1所示的式子计 算而求得的数值。即,分子量MWA1及官能团数F A1的多异氰酸酯(A)WA1g、分子量MWA2及官能 团数F A2的多异氰酸酯㈧WA2g、分子量MWAT及官能团数FAT的多异氰酸酯(A)W wg(j为1以 上的整数)、分子量MWB1及官能团数FB1的含有活泼氢基的化合物(B) WB1g、分子量MWB2及官 能团数FB2的含有活泼氢基的化合物(B)W B2g、分子量MWBk及官能团数FBk的含有活泼氢基的 化合物(B)W Bkg(k为1以上的整数)、分子量MWa及官能团数FC1的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 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C)W ag、分子量MWem及官能团数Fem的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亲水 性基团的化合物(C)W Cmg(m为1以上的整数)、分子量MWi及官能团数Fi的增链剂(D)WD1g、 和分子量MW Dn及官能团数FDn的增链剂(D)WDng(n为1以上的整数)反应得到的聚氨酯水分 散体中含有的树脂固体成分的每1〇〇〇分子量的交联密度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来求得。
[0047] [数学式1]
[0048]

【权利要求】
1. 一种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含有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该含亲水性基团 的聚氨酯由(A)多异氰酸酯、(B)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C)具有1个以上活泼 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⑶增链剂形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所述含亲 水性基团的聚氨酯的水分散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具有2个 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含有选自由聚碳酸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以及具有 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多元醇。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具有2个 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聚氨酯水分散体中的聚氨酯为30质量%以上且 75质量%以下。
5. 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由聚 碳酸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以及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组成的组中的一 种或两种以上的多元醇的数均分子量为300以上且3000以下。
6. 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平均粒径为〇. 〇〇5 μ m以上且0. 5 μ m以下。
7. 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 述(C)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含有具有羧基的多元醇化合 物。
8. 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聚氨酯水分散体的酸值相对于聚氨酯全部固体成分为5mgKOH/g以上且50mgK0H/g以下。
9. 根据权利要求3?8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 (A)多异氰酸酯含有脂环族系异氰酸酯和/或芳香族系异氰酸酯。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含亲水 性基团的聚氨酯,该聚氨酯的每1000原子量具有〇. 01以上且〇. 50以下的交联密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⑶具有2 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含有具有3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D) 增链剂含有3官能以上的多胺。
13. 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C)具有1个以上活泼氢基和1个以上亲水性基团的化合物含有具有羧基的多元醇。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不饱和聚 合性单体聚合物通过所述含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乳化而成的水性树脂组合物。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含亲 水性基团的聚氨酯,该聚氨酯的每1000原子量具有〇. 01以上且〇. 50以下的交联密度。
16. 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用粘结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 具有2个以上活泼氢基的化合物含有选自由碳酸酯多元醇、具有芳香环的聚酯多元醇、以 及具有芳香环的聚醚多元醇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多元醇。
17. -种锂二次电池,其使用利用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二次电池的电极 用粘结剂的电极。
【文档编号】H01M4/62GK104115316SQ201380007867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
【发明者】高桥克夫, 伊藤修一, 宫村岳志 申请人: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