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构造、电缆设置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9935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电缆连接构造、电缆设置部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在将多个同轴电缆在基板上连接时使用的电缆连接构造、电缆设置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设置多个同轴电缆的方法,已知有在日本特开2011-86460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0313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66251号公报(专利文献3)公开的技术等。在图1中表示专利文献1的图1。专利文献1的摘要中公开有“本发明的末端加工电缆阵列具有多根电缆、由未热固化的成型的热固化树脂构成的末端保持件,其中,所述电缆将末端对齐而以规定间距间隔配列,使构成末端侧的所述电缆的导体露出,所述露出的导体通过所述末端保持件以所述特定间距间隔固定”。

图2表示专利文献2的图1。在专利文献2的摘要中记载有“电缆连接构造在具有将多芯同轴电缆2的中心导体3连接的信号电极8、及将多芯同轴电缆2的外部导体5连接的接地电极9的基板7的信号电极8与接地电极9之间,具有在附着有多芯同轴电缆2的内部绝缘体4的状态下用于将中心导体3定位的定位单元11。定位单元11由在将附着在定位单元11的内部绝缘体4的位置整齐排列之后固化的粘接性的非导电性材料构成”。

图3A表示专利文献3的图1(A),图3B表示专利文献3的图1(B)。在专利文献3的摘要中记载有“多芯电缆线束10将信号传送用的同轴电缆11、电源供给用的电缆11A、具有中心导体44、配设在中心导体44的外周的外部导体42及配设在外部导体42的外周的外壳41的接地电缆40并列配置,同轴电缆11的外壳12的外径和接地电缆40的外壳41的外径大致相等,同轴电缆11的外部导体13的外径和电缆11A的外部导体13A的外径和接地电缆40的外部导体42的外径大致相同,同轴电缆11的外部导体13、电缆11A的外部导体13A及接地电缆40的外部导体42与共同的接地杆20、30导电连接”。

专利文献1、2所示的技术为将多个进行了覆盖的状态的电缆平面状地排列(设置)而一并进行末端加工的技术。但是,由于在电缆的设置使用有片状的构成(专利文献1使用聚酰亚胺板、专利文献2使用叠片带),故而具有难以正确地确定电缆的排列间距(各自的电缆的间隔)、由于片状的构成柔软而难以一边维持平面状的状态一边进行处理的缺点。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技术并非将多个电缆平面状地排列(设置)而一并进行末端加工的技术,而是将各个进行了末端加工的状态的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和接地电缆连接的技术和将中心导体定位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状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多个进行了覆盖的状态的电缆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到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的工序为止的处理容易的电缆连接构造、电缆设置部件。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缆连接构造具有电缆设置部件,其用于将接地电缆和N个(N为2以上的整数)的同轴电缆在以与基板平行的平面状排列的状态下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基板具有N个电极、接地电极及位置基准部。N个电极一列地配置。接地电极为带状,与电极的列平行地配置。位置基准部为成为基板上的位置关系的基准的部分。

电缆设置部件的形状被固定,具有位置决定部、N个电缆贯通孔、接地电缆贯通孔及开口部。在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的状态时,该电缆设置部件在基板上处于规定位置。N个电缆贯通孔是在规定位置时与电极的列垂直且与基板平行,用于将同轴电缆插入并贯通的孔。接地电缆贯通孔是在规定位置时与电极的列垂直且与基板平行,用于将接地电缆插入并贯通的孔。开口部设置在N个电缆贯通孔和接地电缆贯通孔的中途。

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而言,比开口部更靠电极侧的电缆贯通孔比电极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大。N个同轴电缆为在规定位置时从电极相反侧的方向插入并贯通电缆贯通孔的状态下通过从开口部注入的粘接剂而被固定的状态。接地电缆为在规定位置时从接地电极相反侧的方向插入并贯通接地电缆贯通孔的状态下通过从开口部注入的粘接剂而被固定的状态。在电缆设置部件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与接地电极连接,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与N个电极的任一个连接,接地电缆的导线与接地电极连接。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缆连接构造具有电缆设置部件,其用于将M个(M为2以上的整数)的覆盖单芯导线的信号电缆以与基板平行的平面状排列而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基板具有M个电极和位置基准部。M个电极以针对各个而预先设定的间隔一列地配置。位置基准部为成为基板上的位置关系的基准的部分。

电缆设置部件的形状被固定,具有位置决定部、M个电缆贯通孔及开口部。在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的状态时,该电缆设置部件在基板上处于规定位置。M个电缆贯通孔为用于使信号电缆插入并贯通的孔,在规定位置时与电极的列垂直且与基板平行。开口部设置在M个电缆贯通孔的中途。

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而言,比开口部更靠电极侧的电缆贯通孔比电极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大。M个信号电缆为在规定位置时从电极相反侧的方向插入并贯通电缆贯通孔的状态下通过从开口部注入的粘接剂而被固定的状态。在电缆设置部件被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信号电缆的导线与M个电极的任一个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电缆连接构造、电缆设置部件,由于电缆设置部件的形状被固定,故而能够容易地将同轴电缆或信号电缆插入电缆设置部件并贯通,容易地进行将覆盖除去等的末端加工作业。另外,通过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能够决定电缆设置部件在基板上的位置。另外,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而言,由于比开口部更靠电极侧的电缆贯通孔比电极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大,故而即使设置开口部也容易将同轴电缆或信号电缆插入。因此,将多个被覆盖的状态的电缆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到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的工序为止的处理比以往更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文献1的图1;

图2是专利文献2的图1;

图3A是专利文献3的图1(A);

图3B是专利文献3的图1(B);

图4是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立体图;

图5A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背面图;

图5B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5C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正面图;

图5D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底面图;

图5E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左侧面图;

图6A是用于表示电缆设置部件的电缆贯通孔的形状和形成开口部的位置的图,表示第一个电缆贯通孔的形状的例子;

图6B是用于表示电缆设置部件的电缆贯通孔的形状和形成开口部的位置的图,表示第二个电缆贯通孔的形状的例子;

图7是表示电缆连接方法的顺序的图;

图8A是用于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背面图;

图8B是用于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C是用于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8D是用于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底面图;

图8E是用于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左侧面图;

图9是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并进行了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将图9所示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A是用于表示将图9所示的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1B是用于表示将图9所示的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背面图;

图11C是用于表示将图9所示的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底面图;

图11D是用于表示将图9所示的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右侧面图;

图12A是表示在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于基板时,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的状态的图,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于基板前的状态;

图12B是表示在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于基板时,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的状态的图,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于基板后的状态;

图13A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2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背面图;

图13B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2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3C是用于详细地表示实施例2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正面图;

图14A是表示在将信号电缆和(覆盖了单芯导线的)电源电缆插入并贯通电缆设置部件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固定,进而进行末端处理而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左侧面图;

图14B是表示在将信号电缆和(覆盖了单芯导线的)电源电缆插入并贯通电缆设置部件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固定,进而进行末端处理而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5A是用于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5B是用于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正面图;

图15C是用于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底面图;

图15D是用于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左侧面图;

图16A是表示形成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构造时的安装步骤的情形的图,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前的状态;

图16B是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构造的安装步骤的情形的图,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对具有相同功能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实施例1】

图4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立体图。图5A~图5E是详细地表示实施例1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图。图6A和图6B是用于表示电缆设置部件的电缆贯通孔的形状和形成开口部的位置的图。图6A是表示第一个电缆贯通孔的形状例的图,图6B是表示第二个电缆贯通孔的形状例的图。图7是表示电缆连接方法的顺序的图。图8A~图8E是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将覆盖、外部导体、内部绝缘层除去的状态的图。图9是表示将同轴电缆和接地电缆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上,进行了末端处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图9所示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A~图11D是表示将图9所示状态的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图。图12A和图12B是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上时,将位置决定部固定在位置基准部的状态的图。图12A是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安装在基板前的图,图12B是表示安装后的图。为了说明图5A~图5E、图8A~图8E、图11A~图11D所示的图的方向,将电缆设置部件的与同轴电缆及接地电缆的端接近的面(安装于基板时,接近电极的面)设为正面。该情况下,图5A为背面图,图5B为平面图,图5C为正面图,图5D为底面图,图5E为左侧面图。图8A为背面图,图8B为平面图,图8C为正面图,图8D为底面图,图8E为左侧面图。图11A为平面图,图11B为背面图,图11C为底面图,图11D为右侧面图。

实施例1的电缆连接构造具有用于将接地电缆2401、2402和N个(N为2以上的整数、n为1以上且N以下的整数)同轴电缆2201、…、220N在以与基板310平行的平面状排列的状态下与基板310上的电极3201、…、320N、340连接的电缆设置部件100。基板310具有N个电极3201、…、320N、接地电极340、位置基准部3161、3162。N个电极3201、…、320N以针对各自预先设定的间隔一列地配置。各电极的间隔考虑信号的种类等,根据在基板上形成的电路的特性来决定,无需为等间隔。接地电极340与电极3201、…、320N的列平行地配置,为带状。位置基准部3161、3162为成为基板310上的位置关系的基准的部分。在图11A~图11D、图12A、图12B的例中,位置基准部3161、3162为设于基板310的孔。

电缆设置部件100的形状被固定,具有位置决定部1601、1602、N个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接地电缆贯通孔(1301、1401)、(1302、1402)及开口部150。“形状被固定”是指,在改变朝向时不会由于重力而变形,在安装同轴电缆2201、…、220N和接地电缆2401、2402的一系列处理中,保持一定的形状。在将位置决定部1601、1602固定在位置基准部3161、3162的状态时,电缆设置部件100在基板310上处于规定位置。在图5A~图5E、图8A~图8E、图11A~图11D、图12A、图12B的例中,位置决定部1601、1602为插入位置基准部3161、3162的凸部,并且凸部的高度比基板310的厚度低。如图12A和图12B所示,通过将位置决定部1601、1602插入位置基准部3161、3162,电缆设置部件100在基板310上处于规定位置。

N个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为用于使同轴电缆2201、…、220N插入并贯通的孔,在为规定位置时,与电极3201、…、320N的列垂直且与基板310平行。“在规定位置时”是指,将位置决定部1601、1602固定在位置基准部3161、3162状态时的意思。N个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与N个电极3201、…、320N对应地,以针对各个预先设定的间隔而形成。电缆贯通孔(110n、120n)为比同轴电缆220n的直径稍大的直径,以能够将同轴电缆220n插入并贯通,如图4、图5A、图5C等所示地,也可以与相邻的电缆贯通孔(110n-1、120n-1)、(110n+1、120n+1)相连。

接地电缆贯通孔(1301、1401)、(1302、1402)是在规定位置时与电极3201、…、320N的列垂直且与基板310平行,用于将接地电缆2401、2402插入并贯通的孔。开口部150设置在N个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和接地电缆贯通孔(1301、1401)、(1302、1402)的中途。

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310垂直的方向的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的尺寸而言,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1、…、320N侧的一方比电极3201、…、320N的相反侧大。在图4、图5A~图5E中,在规定位置时,电缆贯通孔120n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n侧,电缆贯通孔110n为电极320n的相反侧。图6A和图6B是用于表示电缆设置部件的电缆贯通孔的形状和形成开口部的位置的图。图6A和图6B是从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n的相反侧(电缆贯通孔110n侧)观察电缆贯通孔(110n、120n)所看到的图,下侧为与基板310接近的侧。在这些图中,省略了相邻的电缆贯通孔(110n-1、120n-1)、(110n+1、120n+1)。图6A是表示第一个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形状的例,在规定位置时,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接近基板310的内面(在图中为下侧)与基板310的距离一定(相同)。而且,就远离基板310的内面(在图中为上侧)而言,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n侧的电缆贯通孔120n比电极320n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110n更远离基板310。即,电缆贯通孔120n与电缆贯通孔110n相比(相对于基板310)在垂直方向上伸长。

另外,图6B是表示第二个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形状例的图。在该例中,相对于基板310在水平方向的尺寸从图6A进行变更。在图6B的例子中,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310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而言,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n侧的电缆贯通孔120n比电极320n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110n小。在图6A和图6B的任一情况下,同轴电缆220n从电缆贯通孔110n插入,但由于在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中途存在开口部150,故而在通过开口部150向电缆贯通孔120n插入时,不能够拿着同轴电缆220n的端部顺畅地插入。因此,难以向电缆贯通孔120n插入。另外,在后述的安装步骤(S140)中,为了将中心导体221n焊接到电极320N上而对其按压,故而不怎么要求基板310的垂直方向的对位精度。另一方面,在基板310的水平方向的对位上要求精度。因此,为了确保水平方向的对位精度并且容易地向电缆贯通孔120n插入,图6A和图6B所示那样的形状是适合的。

电缆设置部件100配置在基板310的设置部件安装部317的位置。因此,只要在电缆设置部件100的与设置部件安装部317接触的部分设置凹部170,调整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及接地电缆贯通孔1401、1402与基板310的距离即可。通过该距离的调整,能够调整在规定位置时的、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及接地电缆2401、2402的导线2411、2412与接地电极340的间隙。该间隙只要是适于焊接的间隙即可。

形成电缆连接构造的方法,如图7所示,具有电缆插入并贯通步骤(S110)、粘接步骤(S120)、末端处理步骤(S130)以及安装步骤(S140)。在电缆插入并贯通步骤(S110)中,将同轴电缆2201、…、220N从电缆贯通孔1101、…、110N侧插入并贯通电缆设置部件100的电缆贯通孔(1101、1201)、…、(110N、120N)。另外,将接地电缆2401、2402从接地电缆贯通孔1301、1302侧插入并贯通接地电缆贯通孔(1301、1401)、(1302、1402)。

在粘接步骤(S120)中,在接地电缆2401、2402和N个同轴电缆2201、…、220N贯通的状态下从开口部150注入粘接剂,将接地电缆2401、2402和N个同轴电缆2201、…、220N固定。另外,接地电缆2401、2402和N个同轴电缆2201、…、220N通过收纳基板310的框体等被把持,故而利用粘接剂的固定只要在组装工序中具有必要的强度则是足够的。因此,粘接剂与接地电缆2401、2402及N个同轴电缆2201、…、220N接触的面的大小可以为在组装工程中确保必要的强度的程度。例如,开口部150从图6A、图6B的上侧形成,但其深度既可以至图6A、图6B的a线(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接近基板310的内面),也可以至b线(自电缆贯通孔110n的接近基板310的内面起1/3程度),还可以至c线(电缆贯通孔110n的一半)。若使用不同的表现,则开口部150在规定位置时,自远离基板310的一侧起在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方向上形成,不在比电缆贯通孔110n、120n的接近基板310的内面更接近基板310的位置形成。由此,可得到防止电缆设置部件100的比电缆贯通孔110n、120n更接近基板310的一侧过薄而使电缆设置部件100的强度降低的效果。

在末端处理步骤(S130)中,通过照射激光等,进行接地电缆2401、2402和同轴电缆2201、…、220N的末端处理。图8A~图8E是表示将同轴电缆2201、…、220N和接地电缆2401、2402安装在电缆设置部件100上,将同轴电缆2201、…、220N和接地电缆2401、2402的覆盖2241、…、224N、2421、2422、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同轴电缆2201、…、220N的内部绝缘层2221、…、222N除去的情形的图。在图8A~图8E的状态下,同轴电缆2201、…、220N的中心导体2211、…、221N为笔直的状态。在末端处理步骤(S130)中还如图9所示那样地,使中心导体2211、…、221N弯曲,与基板310接近到与外部导体2231、…、223N相同的程度。通过这样地弯曲,接地电缆2401、2402的导线2411、2412及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和中心导体2211、…、221N成为与大致同一平面相接的状态。

在安装步骤(S140)中,将位置决定部1601、1602固定在位置基准部3161、3162上。而且,将接地电缆2401、2402的导线2411、2412及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和中心导体2211、…、221N焊接。更具体地,接地电缆2401、2402的导线2411、2412和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焊接在接地电极340上,同轴电缆220n的中心导体221n焊接在电极320n上。通过这样的处理,在电缆设置部件100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同轴电缆2201、…、220N的外部导体2231、…、223N与接地电极340连接,同轴电缆2201、…、220N的中心导体2211、…、221N与N个电极3201、…、320N的任一个连接,接地电缆2401、2402的导线2411,2412成为与接地电极340连接的状态。

根据实施例1的电缆连接构造,由于电缆设置部件100的形状被固定,故而能够容易地将同轴电缆2201、…、220N插入并贯通电缆设置部件100,容易地进行将覆盖2241、…、224N除去等的末端加工作业。另外,通过将位置决定部1601、1602固定在位置基准部3161、3162,能够决定电缆设置部件100在基板310上的位置。另外,就电缆贯通孔(110n、120n)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310垂直的方向的尺寸而言,比开口部150更靠电极320N侧的电缆贯通孔120n比电极320N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110n大,故而即使设置开口部150也容易将同轴电缆2201、…、220N插入。因此,将多个带有覆盖2241、…、224N的状态的同轴电缆2201、…、220N从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到与基板310上的电极3201、…、320N连接的工序为止的处理比以往容易。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对同轴电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实施例2中,对具有用于将M个(M为2以上的整数、m为1以上且M以下的整数)覆盖单芯导线的信号电缆以与基板平行的平面状排列而与基板上的电极连接的电缆设置部件的电缆连接构造进行说明。图13A~图13C是详细地表示实施例2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的图。图14A和图14B在将信号电缆和(覆盖单芯导线的)电源电缆插入并贯通电缆设置部件的状态下利用粘接剂固定,进而实施末端处理而安装在基板上的状态的图。另外,也可以不设置电源电缆,还可以将信号电缆中的任一方用于电源用或接地用。为了说明图13A~图13C、图14A、图14B所示的图的方向,将电缆设置部件的接近信号电缆及电源电缆的端的面(在安装于基板时,接近电极的面)设为正面。该情况下,图13A为背面图,图13B为平面图,图13C为正面图。图14A为左侧面图,图14B为平面图。另外,信号电缆420m利用覆盖422m覆盖导线421m。电源电缆4401利用覆盖4421覆盖导线4411。电源电缆4402也同样地利用覆盖覆盖导线。

基板310具有M个电极3251、…、325M、电源电极345、位置基准部3181、3182。M个电极3251、…、325M、电源电极345以针对各个预先设定的间隔一列地配置。位置基准部3181、3182为成为基板310上的位置关系的基准的部分。

电缆设置部件500的形状被固定,具有位置决定部5601、5602、M个电缆贯通孔(5101、5201)、…、(510M、520M)、电源电缆贯通孔5301、5302及开口部550。在将位置决定部5601、5602固定在位置基准部3181、3182的状态时,电缆设置部件500在基板310上处于规定位置。另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位置基准部3181、3182设为设于基板310的孔,将位置决定部5601、5602设为插入位置基准部3181、3182的凸部、且凸部的高度比基板310的厚度低即可。

M个电缆贯通孔(5101、5201)、…、(510M、520M)为用于将信号电缆4201、…、420M插入并贯通的孔,在规定位置时,与电极3251、…、325M的列垂直且与基板310平行。电源电缆贯通孔5301、5302是用于将电源电缆4401、4402插入并贯通的孔。开口部550设置在M个电缆贯通孔(5101、5201)、…、(510M、520M)的中途。

就在规定位置时与基板310垂直的方向的电缆贯通孔(510m、520m)的尺寸,比开口部550更靠电极325m侧的电缆贯通孔520m比电极325m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510m大。另外,在实施例1中使用图6A和图6B所示地,在规定位置时,电缆贯通孔(510m、520m)的接近基板310的内面与基板310的距离一定,就远离基板310的内面而言,比开口部550更靠电极325m侧的电缆贯通孔520m比电极325m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510m更远离基板310即可。另外,就在规定位置时电缆贯通孔(510m、520m)的与基板310平行的方向的尺寸而言,可以使比开口部550更靠电极325m侧的电缆贯通孔520m比电极325m相反侧的电缆贯通孔510m小。适用这样的形状的理由与实施例1相同。另外,对于形成开口部550的深度而言,也为与实施例1相同的考虑方式。

电缆连接方法的顺序与实施例1相同(图7)。因此,M个信号电缆4201、…、420M为在规定位置时从电极3251、…、325M相反侧的方向的电缆贯通孔5101、…、510M插入并贯通的状态下通过从开口部550注入的粘接剂而固定的状态。在电缆设置部件500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将信号电缆420m的导线421m与电极325m连接。

凹部570为与实施例1的凹部170相同的作用。对实施例2的电缆连接构造不进行说明的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2的电缆连接构造为上述那样的构成,故而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多个带有覆盖4221、…、422M的状态的信号电缆4201、…、420M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到与基板310上的电极3251、…、325M连接的工序为止的处理比以往容易。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组合的实施例。图15A~图15D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部件的构造。图16A、图16B是表示实施例3的电缆设置构造的安装步骤(S140)的情形的图。图16A是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100、500安装在基板310前的状态的图,图16B是表示将电缆设置部件100、500安装在基板310后的状态的图。为了说明图15A~图15D所示的图的方向,将电缆设置部件的接近同轴电缆及接地电缆的端的面(安装于基板时接近电极的面)设为背面(请注意,与实施例1、2中说明的正面和背面是相反的)。图15A是平面图,图15B是正面图,图15C是底面图,图15D是左侧面图。

在实施例3中,在电缆设置部件100也形成嵌合孔部1801、1802,在电缆设置部件500也形成有嵌合凸部1811、1812方面与实施例1、2不同。电缆设置部件100、500和同轴电缆2201、…、220N、接地电缆2401、2402、信号电缆4201、…、420M、电源电缆4401、4402与实施例1、2相同。

在基板310形成位置基准部3161、3162和位置基准部3181、3182,电缆设置部件100和电缆设置部件500配置在基板310的各个面上。电极3201、…、320N、340和电极3251、…、325M、电源电极345形成在不同的面上。在图16A和图16B的例中,位置基准部3161、3162、3181、3182为在基板310上形成的孔。位置决定部1601、1602、5601、5602分别为插入位置基准部3161、3162、3181、3182的凸部,并且凸部的高度比基板310的厚度低。因此,由电缆设置部件100和电缆设置部件500夹着基板310时不造成阻碍。另外,通过由电缆设置部件100和电缆设置部件500夹着基板310,不仅位置决定部1601、1602、5601、5602被插入位置基准部3161、3162、3181、3182,也将嵌合孔部1801、1802和嵌合凸部1811、1812嵌合、固定。之后,通过焊接而形成实施例3的电缆连接构造。

对实施例3的电缆连接构造未进行说明的部分与实施例1、2相同。实施例3的电缆连接构造为上述那样的构成,故而与实施例1、2同样地,将多个带有覆盖2241、…、224N的状态的同轴电缆2201、…、220N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以及多个带有覆盖4221、…、422M的状态的信号电缆4201、…、420M平面状地排列的工序到与基板310上的电极3201、…、320N、3251、…、325M连接的工序为止的处理比以往容易。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方式)的记载以例证和记载的目的而进行了说明。并没有汇总的意思,并不适将发明限定在所公开的严格的方式的意思。由上述公开可进行变形或变更。为了提供本发明原理的最佳例证,而且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适用于深思熟虑的实际使用而能够以各种实施例(实施方式)或者施加了各种变形而利用本发明,对实施例(实施方式)进行选择而表示。全部的变形及变更在由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