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8720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线圈,尤其是一种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



背景技术:

通常的点火线圈里面有两组线圈,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用较粗的漆包线,通常用0.5-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200-500匝左右;次级线圈用较细的漆包线,通常用0.1毫米左右的漆包线绕15000-25000匝左右。初级线圈一端与车上低压电源(+)联接,另一端与开关装置(断电器)联接。次级线圈一端与初级线圈联接,另一端与高压线输出端联接输出高压电。点火线圈之所以能将车上低压电变成高电压,是由于有与普通变压器相同的形式,初级线圈比次级线圈的匝数比大。但点火线圈工作方式却与普通变压器不一样,普通变压器的工作频率是固定50Hz,又称工频变压器,而点火线圈则是以脉冲形式工作的,可以看成是脉冲变压器,它根据发动机不同的转速以不同的频率反复进行储能及放能。当初级线圈接通电源时,随着电流的增长四周产生一个很强的磁场,铁芯储存了磁场能;当开关装置使初级线圈电路断开时,初级线圈的磁场迅速衰减,次级线圈就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初级线圈的磁场消失速度越快,电流断开瞬间的电流越大,两个线圈的匝比越大,则次级线圈感应出来的电压越高。

但是目前的点火线圈在使用的时候经常会发生散热不快的原因而导致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快的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包括壳体、接头,在壳体上设有四个接头,在壳体的另一侧设有插接的接口,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自循环散热结构,在壳体内部设有一个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有水,所述的空腔的顶部的内壁为圆弧形,空腔的顶部内壁与水面之间留有蒸发腔,在蒸发腔内设有辅助散热片,辅助散热片与壳体内壁一体设置构成自循环散热结构,所述的壳体为铝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辅助散热片与水面呈锐角夹角设置,在辅助散热片上设有回流孔,所述的回流孔均匀分布在辅助散热片上,在蒸发腔内上有上下两层辅助散热片。

上述结构在使用的时候,如果壳体发热,利用铝导热性好的特性,水进行吸热,蒸发,通过这种热传导的方式,同时配合铝壳体本身的快速散热特性,大大减缓壳体温度的增加速度,同样的时间和温度,这种结构的温度上升缓慢的多,圆弧形的腔体顶部增加了散热面积,不仅散热快速,也很好的控制壳体温度的上升速度,辅助散热板不仅能均匀温度,辅助散热,还能回流,形成自循环的控温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2可知,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散热四缸点火线圈,包括壳体1、接头2,在壳体1上设有四个接头2,在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插接的接口3,在壳体1内设有自循环散热结构,在壳体1内部设有一个空腔,在空腔的底部设有水,所述的空腔的顶部的内壁为圆弧形,空腔的顶部内壁与水面之间留有蒸发腔4,在蒸发腔4内设有辅助散热片41,辅助散热片41与壳体1内壁一体设置构成自循环散热结构,所述的壳体1为铝制材料,所述的辅助散热,41与水面呈锐角夹角设置,在辅助散热片41上设有回流孔411,所述的回流孔411均匀分布在辅助散热片41上,在蒸发腔4内上有上下两层辅助散热片4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的说明所做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述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