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65453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用来传输电能或控制信号的。电缆通常是由若干股(几十股甚至几千股)导体单丝绞合而成,目前常用的电缆绞合装置包括绞线机、束丝机、成缆机,其中束丝机在电缆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可以实现将多根导体单丝束绞在一起而形成一束绞合导体。

现有的束丝机通常由放线装置、牵引装置、绞线装置和收线装置组成,若干股导体单丝从放线装置中出来,在牵引装置的作用下,经绞线装置绞合成所需的电缆线绞合导体,最终进入收线装置中。现有的放线装置通常包括立式机架和设于所述立式机架上的若干支撑轴,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的方式将线盘放置于支撑轴上,而且需要频繁更换,且在更换过程中需要关闭机器,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而且经常重启机器提高了机器的能耗;同时由于线盘的重量大,数量多,通过人工放置于立式机架上容易发生线盘掉落造成意外伤害;此外,由于在放线和绞合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绞合质量,必须保证导体单丝的张力较大,且随着导体单丝数量的增多,张力也越大,从而容易对绞线装置造成磨损,降低了绞线装置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生产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束丝机,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支撑装置1’、牵引装置2’、张力调节装置3’、绞线装置4’和收线装置5’,通过将水平支撑装置1’水平放置于地面上,在水平支撑装置1’上设置多个线盘组,每个线盘组内线盘6’中的导体单丝61’依次头尾相连,在放置线盘6’时,无需将其搬至高处,在更换线盘6’时,只需将新的线盘6’与其他线盘6’连接,无需关闭机器并重启,同时有效避免了被砸伤的风险。在该束丝机中,由于牵引装置2’要对几十股甚至几千股导体单丝进行同步牵引,且需保证每股导体单丝的牵引力一致,速度一致,以保证线缆的绞合质量,然而在牵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断线的情况,从而影响束丝机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设置断线检测器进行实时检测目前常用的方法为在张力调节装置3’上的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下方设置水平感应杆,当某股发生断线时,导体单丝61’会搭设在水平感应杆上,接着操作者判断具体的断线位置并进行处理,然而由于经过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的导体单丝有几十股甚至几千股,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包括沿X轴方向设置的甩线架、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甩线架上的若干甩线臂、设于所述甩线臂上且与YZ平面平行的竖向支撑板、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上的牵引轮组、与所述牵引轮组对应的测速器、与所述测速器连接的数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

进一步的,所述甩线臂沿Y轴方向间隔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竖向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牵引轮组。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牵引轮组包括三个沿YZ平面依次排列的牵引轮。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牵引轮之间呈90度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测速器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数据处理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与三个所述牵引轮中的第二牵引轮对应。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器为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体单丝牵引装置,包括甩线架、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甩线架上的若干甩线臂、设于所述甩线臂上且与YZ平面平行的竖向支撑板、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上的牵引轮组、与所述牵引轮组对应的测速器、与所述测速器连接的数据处理器、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通过设置与牵引齿轮组对应的测速器,实时测试牵引轮组的转动速度,并将测试得到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得到牵引轮组的工作状态,当发现某个牵引轮组的转速与其他牵引轮组不一致或与设定值不一致时,发出提示,并将该异常情况显示在显示器上,便于操作者实时监控和处理,无需耗费大量时间排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切实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束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体单丝牵引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导体单丝牵引装置竖向支撑板和牵引轮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体单丝牵引装置竖向支撑板的侧视图。

图1中所示:1’、水平支撑装置;2’、牵引装置;3’、张力调节装置;4’、绞线装置;5’、收线装置;6’、线盘;61’、导体单丝;

图2-4中所示:1、甩线架;2、甩线臂;3、竖向支撑板;4、牵引轮组;41a~41c第一~第三牵引轮;5、测速器;6、显示器;7、导体单丝;8、数据处理器;9、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体单丝牵引装置,包括甩线架1、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甩线架1上的若干甩线臂2、设于所述甩线臂2上且与YZ平面平行的竖向支撑板3、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3上的牵引轮组4、与所述牵引轮组4对应的测速器5,与所述测速器5连接的数据处理器8、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器8连接的显示器6,具体的,甩线架1至少设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为2个,每个甩线架1对应两排用于放置线盘组的水平支撑装置,每个线盘组内若干个线盘中的导体单丝7依次头尾相连,并通过甩线臂2上竖向支撑板3中的牵引轮组4进行牵引,每个线盘组对应一个牵引轮组4,在牵引过程中,需保证每个牵引轮组4的牵引力和牵引速度一致,以保证线缆的绞合质量,同时在牵引过程中通过测速器5对每个牵引轮组4进行测速,并发送至数据处理器8进行处理,并对所有的牵引轮组4的转速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异常的牵引轮组4,或者将每个牵引轮组4的转动速度与人工设定值做比较,得到每个牵引轮组4的运行状态,判断其是否有异常情况,当发现某个牵引轮组4的转速出现异常时,发出警报,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6上,便于操作者实时监控和处理,无需耗费大量时间排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甩线臂2沿Y轴方向相互间隔平行设置,甩线臂2的数量根据导体单丝7的数量设定,如本实施例中,甩线臂2的数量为10个,每个甩线臂2的两端分别对应一个竖向支撑板3和一个水平支撑装置,每个水平支撑装置上的线盘组的数量与对应竖向支撑板3上的牵引轮组4的数量相对应,优选的,每个竖向支撑板3上设有至少两个牵引轮组4,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因此每个水平支撑装置上设有两个线盘组,每个线盘组对应一个牵引轮组4,本实施例中实现对40股导体单丝7进行绞合。

优选的,每个所述牵引轮组4包括三个沿YZ平面依次排列的牵引轮,导体单丝7依次绕设在三个牵引轮上,沿指定方向行进,如图3中,导体单丝7在牵引轮的牵引下从左到右行进,进入右侧的张力调节装置、绞线装置和收线装置进行绞合。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牵引轮之间呈90度夹角,如图1所示,从左到右第一、第三牵引轮41a、41c位于同一水平线上,第二牵引轮41b位于第一、第三牵引轮41a、41c下方,且与第一、第三牵引轮41a、41c中间的位置对应,导体单丝7从第一牵引轮41a中绕出后沿90度方向至第二牵引轮41b上,并以180度角绕出至上方的第三牵引轮41c上,由此看出,导体单丝7绕设在第一、第三牵引轮41a、41c上的角度为90度,绕设在第二牵引轮41b上的角度为180度,接触时间最长。

优选的,所述测速器5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连接至所述数据处理器8,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3上,优选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位置与三个所述牵引轮中的第二牵引轮41b对应,本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从竖向支撑板3中背对牵引轮组4的一侧穿出后与第二牵引轮41b对应,如图4所示,由于导体单丝7与第二牵引轮41b的接触时间最长,因此通过红外线传感器对第二牵引轮41b进行转速测试,结果更准确。优选的,本牵引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数据处理器8连接的报警器9,所述报警器9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一一对应,即每个报警器9对应一个牵引轮组4,便于操作者直接发现牵引轮组4的异常状态。具体的,红外线传感器可通过感应第二牵引轮41b转动一周的时间以获得转速信息,将该转速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器8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器8对所有的牵引轮组4的转速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异常的牵引轮组4,当然也可以将每个牵引轮组4的转动速度与人工设定值做比较,得到每个牵引轮组4的运行状态,判断其是否有异常情况,当发现某个牵引轮组4的转速出现异常时,使对应的报警器9发出警报,并将异常情况显示在显示器上,便于及时处理。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器8为单片机,其内部具有比较器和存储器,可进行数据比较、运算和存储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体单丝牵引装置,包括甩线架1、沿Y轴方向设于所述甩线架1上的若干甩线臂2、设于所述甩线臂2上且与YZ平面平行的竖向支撑板3、设于所述竖向支撑板3上的牵引轮组4、与所述牵引轮组4对应的测速器5、与所述测速器5连接的数据处理器8、以及与所述数据处理器8连接的显示器6。通过设置与牵引齿轮组4对应的测速器5,实时测试牵引轮组4的转动速度,并将测试得到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处理器8进行处理,得到牵引轮组4的工作状态,当发现某个牵引轮组4的转速与其他牵引轮组4不一致或与设定值不一致时,发出提示,并将该异常情况显示在显示器上,便于操作者实时监控和处理,无需耗费大量时间排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切实满足了实际应用的需要。

虽然说明书中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提示,不应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和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